朱义文、戴振华、陈凯丰精彩热议:人口与健康的未来机遇 由兴证全球基金、腾讯新闻、财联社主办的巴菲特股东大会中国投资人峰会圆满召开。 海吉亚医疗 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海吉亚上市公司有关的股票 朱义文、戴振华、陈凯丰精彩热议:人口与健康的未来机遇 由兴证全球基金、腾讯新闻、财联社主办的巴菲特股东大会中国投资人峰会圆满召开。 海吉亚医疗 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 

朱义文、戴振华、陈凯丰精彩热议:人口与健康的未来机遇 由兴证全球基金、腾讯新闻、财联社主办的巴菲特股东大会中国投资人峰会圆满召开。 海吉亚医疗 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 

2024-07-01 14: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雪球App,作者: 兴证全球基金,(https://xueqiu.com/7182704875/288995983)

由兴证全球基金、腾讯新闻、财联社主办的巴菲特股东大会中国投资人峰会圆满召开。海吉亚医疗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朱义文,惠泰医疗董事、首席财务官、董事会秘书戴振华,美国滙盛金融首席经济学家、纽约大学兼职教授陈凯丰,腾讯金融主编刘鹏出席奥马哈场圆桌二“未来机遇:增长、人口与健康”,以下是圆桌讨论实录。

朱义文

海吉亚医疗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戴振华

惠泰医疗董事、首席财务官、董事会秘书

陈凯丰

美国滙盛金融首席经济学家、纽约大学兼职教授

刘鹏

腾讯金融主编(圆桌主持)

刘鹏:前一场圆桌我们听到了专业投资者对于价值投资的探讨,这一场我们把目光给拉长,拉远一些,来讨论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和产业投资相关的问题。这一场我们请到了有宏观的,有产业方面的,两方面的嘉宾,相信会带来非常精彩的观点碰撞。第一个问题给凯丰总,在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变化的过程中,人口是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了全球性趋势,有一个数据显示中国截至2022年末65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超过了2亿,占总人口的比重接近15%。

老龄化趋势的挑战与机遇

刘鹏:首先,我想请教陈总,老龄化加剧对经济增长意味着什么?会带来哪些挑战?这其中有哪些机遇?

陈凯丰:谢谢,老龄化当然有很多的挑战,但是也有机遇,最大的机遇就是对医疗健康方面。大家知道一个统计数据,人的预期生命一般是80岁左右,65岁之前你的医疗费用和65岁的医疗费用基本上各占一半,如果整个社会的人均寿命不断地上升,它的医疗费用是不断上升的。我相信下一步从中国经济来说,医疗健康绝对是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行业,在GDP中的占比要上升。

另外我们看到了很多的数据,包括现在癌症的高发,目前中国癌症的治愈率存活率大概是其他国家的一半左右,这里面需要大量投入。包括现在整个去中心化的医疗,美国现在最新的趋势就是去中心化,去专业化的诊疗中心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投资,结合AI等等的,都是非常好的机会。

刘鹏:今天也请到了老龄化密切相关的两位上市公司的嘉宾,首先请教一下朱总,我们知道海吉亚是以肿瘤科为核心的医疗集团,老年人肿瘤的发病率是相对更高一些的,您在日常业务中是怎么体会国内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的?您怎么看老龄化给医疗健康产业带来的机会和挑战?

朱义文:谢谢主办方给我这个机会。首先感谢各位投资人能有这个机会让我们分享一下我们的观点。像刚才凯丰总说的,医疗健康是非常大的一个趋势。国内2022年癌症的发病率,新发病人是485万,中国大陆的5年生存率是百分之44点几,不到45%,也就是说中国大陆五年后相当数量的病人还活着,推测中国大陆1000万到2000万的癌症病人,我们医疗机构和癌症的服务机构大部分集中在一线国家癌症中心,在二线、三线、四线更多的、更广泛的人口密集的地方缺少专业的肿瘤医院,所以供需缺口比较大。我是一个肿瘤科的医生,我经常在一线城市看到肿瘤患者和肿瘤患者的家属的焦虑。为什么我出来创业?就是基于肿瘤医疗市场有一些痛点,有未被满足的需求。

刘鹏:接下来有请戴总,戴总跟朱总所在的领域有所不同,惠泰医疗的主要产品是针对心血管相关的疾病,跟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是非常紧密的,您在日常过程中是否感受到老龄化相关的变化?医疗健康产业如何应对带来的机会和挑战?

戴振华:惠泰医疗主要是做心血管领域的器械,包括电生理,所以我们也深刻感受到老龄化的比例扩大之后我们所在领域的手术量每年的增长比例都较高。冠脉可能是由于去年疫情刚过,很多的病积累到2023年年初开始治疗,PCI手术增长达到26%,正常情况下也是有15%左右。电生理本来就是高速发展的领域,年增速在20%左右,从长周期来看,保持15%到20%的行业年增长率已经不多了,所以说这个老龄化我们是能感受到的。

关于机会,跟刚才朱总讲的肿瘤科的情况有异曲同工指出。为什么这么讲?咱们做业务的都知道,市场都会算一个市场容量,一般是基数×渗透率×市场份额,就可以算出企业未来的空间有多大。心血管领域这个市场的容量,第一个是基数,我们先说中国,先不说世界,刚才讲了65岁以上有2亿人,其实中国的60后是2.17个亿,70后也是2个多亿,80后也是2个亿多,这里需要特别提醒各位的是几个现状,中国的60后、70后、80后,我觉得是目前中国社会上最重要的中坚力量。

这个中坚力量有几个特征:第一个特征,他们享受了我们改革开放的红利,不管是他们的职业、收入,还是房地产的红利、股票的红利、投资的红利,他们都享受到了。第二,他们也是最传统的中国的人口。至于说90后、00后是不是传统?我感觉跟我们60后到80后已经不一样了。这是人口方面的情况,预期寿命的增长,所以说人口基数会很快地进入到一个庞大的基数。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渗透率。大家可能知道冠脉领域中国的渗透率远低于发达国家,为什么这么低?我觉得中国接下来有几个因素会改变这个渗透率,会大大提升。有几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我们国家一直在做带量,所以说带量之后一个是费用下来了,第二个是60后、70后逐步进入老年,他们本身是有钱的,随着他们对自己的身体的关注,渗透率会大幅提升。

第三点,就是进口替代的机会,国内的医疗器械进口替代就意味着国内医疗器械的市场份额提升。综述以上三点,未来这是一个很大的机会。

刘鹏:戴总刚才讲了60岁以上的人口1.7亿对吧?

戴振华:60后是2.17亿,再有5年时间,60后也全部会进入60岁以上,所以这个年龄在加速地堆积。

刘鹏:但是老龄化的另一面我们看到人的寿命是在加长的,老龄化的B面其实是长寿时代、长寿化,由此引来的是银发经济,想请凯丰总讲一讲您在美国观察到的银发经济是什么样的?

陈凯丰:首先我们今天是巴菲特股东大会,大家观察到巴菲特老先生非常精神,他讲了6、7个小时,我在现场都听睡着了。以前人家问过他几次您什么时候退休?他说等我死了5年以后再退休。美国从银发经济来看,能看到很多美国人是坚决不愿意退休的,一直在坚持工作,而且还有退休以后又重新出来工作的。

当然大家去日本也会发现这些人都很努力,但是反过来搞银发经济的人都是非常不容易的,比如医疗健康。昨天我参加了一个类似这样的活动,主题是巴菲特的工作里面有什么失败的经历?他就说了巴菲特和杰米·戴蒙、贝索斯,伯克希尔、美国JP摩根和亚马逊三大巨头在5年前一起搞过一个医疗健康的公司,想要解决医疗健康产业的问题,彻底失败。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就说医疗健康这个行业太难做了,我们最厉害的企业,最厉害的人放在一起,请了最厉害的专家做,还是没做好。

所以说医疗健康这个行业有很多的机会,但是也是困难重重。特别是像美国进入老龄化以后,如果一个经济体年轻人很多的时候,投入多的时候,从医疗健康体拿出的资源少的时候相对都是比较容易做的。比如我最近去了一趟沙特,70%的人口是30岁以下的,沙特国家的医疗权威就跟我说,他说我们是欣欣向荣,政府投资大量的钱做各种各样的研究,按照需要支付的钱很少,年轻人20多岁哪有什么癌症,但是将来可能有问题。但是现在在美国想要医疗改革困难重重,有大量的问题,而且连巴菲特也做不好。所以我觉得银发经济需要有大量的投入,但是产出还是非常困难的。

刘鹏:您平时在美国有没有看到一些比较关注的医疗健康行业的机会?

陈凯丰:当然机会很多了。很有意思,正好两位专家,一个是做癌症研究治疗,一个是做心血管的。我在哈佛讲学的时候有一个俱乐部,俱乐部里面人类的四大顽疾,癌症、心血管、老年痴呆、肥胖。哈佛教授跟我们讲,已经全都解决了,就是现在对这四大顽疾都有解决办法了,但是问题是太贵。你说机会,现在有干细胞可以治疗癌症等等的,但是一个疗程三五十万美元,对于绝大多数的国家包括美国都是没法承担的。

机会是有,但是现在的问题是由什么地方提供这个资源去治疗?包括美国每个总统都希望有一个任期内最大的贡献,肯尼迪总统是登月,拜登总统是希望癌症登月,他希望等他下台了以后美国十年的癌症死亡率会下降50%。因为他的一个儿子是死于脑癌,所以他对癌症是非常非常重视的。而且美国现在有大量的创新和大量的治疗方法都很好,但是都很贵,这个钱哪里来?这是最大的问题。

刘鹏:接下来想请教朱总,在有效的防治手段下,您觉得现在人的长寿,他的寿命有没有上面的限制?

朱义文:好像没有,现在预测到120岁大家可以健康地活着,活到更高的年龄,我们很多的器官和功能肯定跟不上,将来随着器官的再造,比如我们的关节现在已经实现了,将来我们的心脏也可以换一个,大脑不能随便换,大脑可以人工智能AI,所以未来人类的寿命会逐渐延长。

刚才说银发经济,我觉得银发经济说到底还是一个健康,因此银发经济的核心就是疾病。尤其能威胁到人的生命的疾病,比如说癌症、心脑血管病,这些都是死亡率非常高的疾病。而且大家都讲到科技引领消费,其实医疗是一个科技的特种消费项目,非常刚需。未来人类最终的花费可能主要是这个方面。

刚才凯丰总说65岁之前和65岁后一半一半,我不太同意,我不知道这个数据的来源。60岁之前相对年轻,得了病是通常比较轻。65岁以上老年病人患病通常较重,比如说海默综合症、癌症等,需要的诊断治疗费用比较高。未来科技的推动,新技术新项目不断地应用于重症,费用持续增长,如CAR-T一个疗程就是120万,未来的基因治疗费用更高。

如何解决65岁以上的重症患者持续增长的诊疗费用?美国的凯撒医疗、联合健康以会员制的形式,比如交一笔会员费加入他们的会员,这个体系包括支付、供应链、医生集团、医疗服务机构,加上游的保险,通过这个体系帮你去保健,帮你管理健康,让你少发病,即使发病也让你早发现,降低医疗的费用开支,提高整个医疗服务系统的效率。

中国正在推进这个事,集采、DRG支付方式的改革,能提升整个系统的效率。海吉亚的名字是一个希腊健康女神的名字Hygeia,我们起这个名字是有崇高追求的,不是为了三年五年一个风口,而是相应国家医改的要求,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改善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效率、高质量发展,满足未来30年老龄化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老人人口与费用持续增多的趋势非常确定,而且老龄化人口是线性的增长,但医疗费用是指数性的增长,越到高龄消费的费用越多,生命的最后3年和5年可能花费他毕生的医疗积蓄。

刘鹏:朱总说不同意凯丰的观点,凯丰总有没有要补充的?

陈凯丰:我觉得没错,当然每一个国家都想让自己的公民拿到最好的医疗,但是绝大多数国家最后都做不到,原因确实是资源是有上限的。我在沙特的时候,沙特国家最厉害的医生就跟我讲说我们向全世界学习,曾经想学习加拿大全民健保,结果发现大家看个病都得等6个月到一年,根本不行,学习美国也不行,美国全是私有化弄不了,学习法国,法国有点好的,相对比较便宜,但是质量不行。所以您说这个资源最后都是上限,最后只能是所谓的老美叫配额,给有些人更好的治疗,给有些人更差的治疗,这是没办法的。

你说下一步怎么办?我个人稍稍发挥一点,因为我们在美国做很多医疗投资,投了很多医院,我个人的感觉,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健康饮食。在得病之前吃健康食品,尽量减少发病的概率,而不是去治疗,没有一个国家能有这个资源,那怎么办?就是健康食品,从解决环境污染角度考虑,把空气、土壤、水里面的化学品、污染品慢慢、慢慢减少,让大家吃健康的东西,通过吃健康食品降低那些肥胖。

当然另外一个也是要减少内卷。所谓的让大家更多地体会happy life,心情过得好一点。比如澳大利亚很多的疾病发病率特别低,原因就是这个国家大家的工作压力不是很大,经常下了班去海边冲个浪,玩个船什么的,心情很好。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其实是降低社会资源损耗最重要的因素。包括美国人也说在癌症三期、四期发现以后花了几十万治疗以后没什么效果,还不如在一期、二期的时候把这个堵截掉,早筛,这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

健康投资与未来机遇

刘鹏:把话题拉回到我们的投资方面,想请教朱总,中国医疗市场近两年来经历了一段比较低迷的时期,在外部宏观环境和资本市场环境变化的情况下,您在的医院服务方面如何应对这些环境的变化?未来的发展重心在哪里?

朱义文:这个可能大家的感观不一样,刚才我讲了它是个非常刚需的行业,医疗行业没有非常低迷的想象。大家到医院看,看病的人依然非常多。你到大三甲医院里面看,人满为患,我们的数据也是这样的,我们保持健康快速的增长。大家为什么感到低迷?是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的投资人他们感受到一些情绪的变化,其实医疗服务需求没有少。

刚才凯丰总说的健康的生活习惯我们应该提倡。但是,医学它是科学,你怎么去预防,有的是避免不了的,它是基因决定的,人的基因一定是会突变的,细胞一定是会凋亡的。有的家庭一定会得一些家族性疾病,基因它需要调控,需要修剪,但是伦理不允许。

每天愉快的生活,发病率会减少,但是不可能完全避免。我们未来的重点还是不断引进技术和改善服务,扩大服务范围。海吉亚通过自建医院和整合并购医院,不断提升行业市场占有率。

另外,这个行业没有周期,现金流相对稳健。刚才余总也提到了现金流要稳定,所以我们非常认同,刚才黄总讲的乐观者赢得未来,悲观者可能正确。

巴菲特也说到过去一百年,美国经过了“一战”、“二战”,经过“911”,经过那么多事,经过30年大萧条,经过七八十年代的高通胀,利率20%多,标普指数照样不也涨了N多倍。所以说相信人类,人类会不断地有适应能力,会改变不利的局面。所以说达尔文的理论是非常有用的,他会不断地适应这个变化。2008年的金融危机,911的恐怖袭击,大家觉得末日来临了,但是时间一过,信心也会逐渐恢复。

所以我非常欣赏何博的两个字,乐观。我们对中国乐观,对未来还是乐观,相信中国的国运,相信中华民族的五千年的智慧。

刘鹏:悲观者可能是正确的,但是乐观者是一直前行的。这个问题也想请教戴总,您所在的医疗器械行业面临的环境变化可能会跟朱总的行业是有所区别的,我们想知道国内医疗器械公司在经历了过去的学习、追赶后和同身位的竞争进化进程之后,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

戴振华:我既不悲观,也不乐观,我是比较客观。这个一定要看得全面。从宏观上来看,包括惠泰在内,我们的观点是抓三点:

第一点还是要牢牢地抓住全球化,不管这个形势怎么变。全球化是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市场,市场一定要瞄准全球。瞄准全球之后,不管全球贸易怎么变化,如果说全球的治理相对比较和谐一点,比较柔软一点,这是好事。如果不好的话,我觉得也不怕,还有庞大的国内市场,所以这个乐观来自于这个地方。这是全球化的第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为人类负责,也是为市场负责。你的产品在全球有立足之地,你必须拥有能代表全球化的技术。所以第一点是全球化,不管怎么变化,全球化是第一位的。

第二位,现在随着市场的变化,每个企业的产品要从两个维度深入,一个是横向,一个是纵向,或者叫系统化和整合化。比如一个电生理或者是冠脉手术,朱总也很清楚,从诊断、治疗到康复,这是一条龙服务,如果你的产品能覆盖以上全部领域,未来这个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市场已经发生了激烈的变化,未来一个企业凭一个产品或者一个系列的狭小领域产品做起来已经很难,所以未来创业也将越来越难。这里面就是产品要系统化的要求。第二点就是要有整合能力。未来的医院里面,比如一个导管室,你要通过数字化把导管室里面的耗材也好、设备也好能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平台,科室与科室之间也形成一个数字化的串联,我觉得这个未来也将是核心竞争力。这两点如果做好了,医疗器械也是可以成为我们现在所谓的新质生产力。

中国的发展大家可以想象,现在房地产的变化很明显,房地产在十几年以前就提出来什么80、90,多少比例要保障房,这个没错,适应了当初的情况,但是房地产经过过去10年的发展之后,供需情况发生了逆转,未来主要的需求是改善型需求了,因为供应足够多。所以说这个时候政策就应该是多造高品质的房地产。

回过头来看我们的医疗市场,一方面咱们国家要对老百姓有个基本需求的保障,这肯定是要的,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这方面都要做好。但是这里面有一个矛盾,老百姓是有钱的,朱总说很多病人自己掏个5万、10万的很多,其实5万、10万就可以在心血管里面得到一个比较好的治疗了。这方面的市场怎么来满足?所以这一块未来在系统化方面是要走上来的。如果中国这方面没有发展起来,市场的中高端需求没有被满足,很多病人可能就跑到国外去治理,这个就划不来了。所以这是我回答的第二点,产品要向系统化和整合平台的方向去演进。

第三点就是中国还是有工程师红利和完整的产业链,所以医疗器械你的性能、成本一定要做到极致,在中国是做得到的。我觉得未来医疗器械的机会在于,第一个是全球化,第二个是把它做成一个新质生产力,满足未来的需求,就是系统化和平台整合化,第三点是把性能和成本做到极致,未来怎么变,都不会改变你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我的建议。

刘鹏:感谢戴总,我们知道朱总、戴总都是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投资者越来越重视投资者的回报,请问两家公司在提升投资者回报方面有什么样的举措?戴总,您的公司会有什么样的举措?

戴振华:我们公司这方面一开始也跌过跟头,上市第一年的时候股价冲到460元,后来下跌破150,这个也给投资者带来很大的困惑,后来我们公司也在痛定思痛反思这个事情,后来得出的结论是三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中心就是我们要把精力放在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的盈利。第一个基本点就是要和投资者坦诚相待。我接触过两个机构投资者,大开大合的那种,持仓很快,啪啪啪上来,走的时候一股不留。后来我跟投资者见面就谈了,我说我们希望你们高抛低吸的,不要追涨杀跌的,后来我就讲公司的价值观、文化等,我们未来的增长是什么,讲得很透,而且我们连续每个季度也是兑现了。

所以有些机构投资者他们是喜欢追涨杀跌的,做一把短线,赢个快钱,确实存在。但是也有的投资者崇尚价值投资,他是赚企业盈利的钱,那我们就让投资者了解公司,公司同时了解投资者,这样大家有个相互的信心在这里。从那个时候开始惠泰的股价就开始稳步发展,波动就比较小了。这是第一个基本点,就是相互信任,鼓励长线持有。

第二个基本点,就是做好股东、实控人及管理者的利益平衡。第一个是股东,就是所谓的投资者,第二个是实控人,第三个是管理者。这三者之间的利益是不完全一致的。股东的利益很简单,股东就是关注其持仓的市值,市值就是PE×盈利×持仓的持股比例,其实你做好这三点就是保护了投资者。

首先要保证一个合适的PE,我觉得PE来自于你的核心竞争力,你的行业,你的增长,你未来5到10年的增长;第二个是要解决盈利问题,就是要增收节支,另外,如果公司管理层没有股份(或股份激励),他就追求薪酬、高薪,惠泰的管理层,我们追求一个中等的薪酬和一个变动的股权激励,这样就能确保稳步盈利。第三个要解决的问题,投资者购买股票后的股份比例不能轻易被稀释。譬如我买了1%,过了两年由于增发或可转债等原因就变成0.8%,你虽然市值上去了,但是对应持股的市值还有可能下降了,这个也是不合适的。那怎么办?我们对融资很慎重,当企业有钱的时候没必要融资,我们对股份是很珍惜的,所以可以看到我们的分红,我们累计是30%左右,不会全部分掉,我觉得就应该留着发展,如果企业没有发展了未来就没有高分红。

另外一个是我们在股价低迷的时候我们管理层是增资了,而且我们又回购了。我觉得回购确实是保护投资者很重要的一点,不管回购的股份是拿来注销的还是拿来做股权激励的,对投资者是很大的保护。股权激励未来对管理层核心来讲是一定要的,如果你不做股权回购,未来股权激励就一定会扩大股本。所以回购之后,你注销也好,还是用来股权激励也好,就相对的保持了不稀释或少稀释现有股东的股分比例,这点我们也是做得不错。

所以总的来讲我们做了这三大点,股价也越来越稳健,企业也越做越好,和投资者坦诚相待,让大家了解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关于实控人,朱总也是实控人,我相信实控人有两大诉求,第一点就是你的事业要越做越旺,你的事业包括你的社会层面的事业和企业层面的事业;第二点就是也要让实控人有机会套现一部分或者通过分红等增加收入来改善生活,这个需要和投资者做好充分沟通。

刘鹏:感谢戴总,朱总您的公司是港股上市公司,可能会有些不同,您作为实控人,您的经验是什么?

朱义文:刚刚戴总说得很全面了,我们今天来奥马哈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巴菲特大师,学他的资本配置,怎么有利于股东,是分红有利益?还是去发展有利益?还是去回购注销有利益?我们回购过股票,价格低的时候买进来注销。外面并购也是买,买自己回购注销也是买。如果我的分红比我的并购扩展更有利,那我就分红。

第二个是学巴菲特。学巴菲特把身家性命放到公司里和股东利益保持一致,海吉亚上市到现在4年了,没有套现一分钱,2021年非常高,一百多块钱,现在30多块钱,我一分没套现,不仅没套现,我个人持续增持了11次,1个多亿。因为看好,和投资人利益保持一致、让投资人相信你。巴菲特曾经说,我可以向投资人承诺,第一,我不追逐热门行业,第二,我家族的资金全投进去,除了伯克希尔我没有其他的。我朱义文今天也可以说,我除了海吉亚没有其他的。我从40多元一股开始增持,一直增持到29,我一直增持。我套就套呗,因为我不是看当下,因为每年保持健康增长,看长远呗。

医院这个业务,你要有点医者仁心,是个慢行业,你要有长期主义。稍微慢的行业,一旦医院得到患者的认可,它是越来越好。今天国内我们说协和,我们说上海的中山、华山,你说这个医院做成了以后今年不如去年吗?去年不如前年吗?它会持续增长,医院是有半径的、有口碑的,是有护城河的,只要心向患者,你就不愁未来。这是学巴菲特的第二点。

第三点,学巴菲特对股东负责,我现在想,我还能干到90多岁像他这样就好了,跟股东们出去谈心,很耐心地回答你所有关心的问题,而且非常幽默。学习巴菲特,把股东当作上帝来对待。

所以我们内部的使命是让医疗更温暖。癌症患者非常的凄凉,非常的悲凉,我们能不能给他点温暖,以心暖心,把他温暖起来。

一定要坚持我们的文化,让医疗更温暖,让我们的投资人也慢慢地温暖起来。虽然股价受外围环境和情绪的影响,我控制不了。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时间是个筛子,它能筛出来结果的,所以我们相信时间,就像你讲的,二三四月的事,八九月份大概就有结果。谢谢大家!

刘鹏:我前一段时间听到一句话,我不知道朱总是否感觉贴切,我觉得企业家就是抱着小孩子赶路的寡妇。为了孩子,为了自己的事业他付出很多,我们从刚才朱总的发言里也能感受到对于孩子,对于事业赤诚的爱,我建议我们鼓掌,为朱总的精彩发言!凯丰总您来收尾,刚才讲的是投资者回报,您从国际视野来看,美国以及国际上的经验是什么?您的观察是什么?

陈凯丰:刚才朱总、戴总讲的我一直在做笔记,我觉得学到很多很有意思的东西。我觉得很大的差别,因为我自己也是几个上市公司的独董,一个在纳斯达克上市,一个在纽约股票交易所,还有一个在多伦多交易所上市。至少在海外市场,很明显的一点,在美国市场很少很少有医疗的医院是上市公司的。美国绝大多数医院都是非营利组织,绝大多数医院,如果你想把纽约市的医院从非盈利改成盈利都会有暴动,因为美国的医院任何人去看病必须给你治的,很多都是亏钱的,都是要靠捐款,政府等等。所以要是在美国把医院做到上市是绝对不可能的。

但是从悲观、乐观的角度来说,我最近跑了中东很多国家,最近他们很多的(公司)上市,现在美股确实很好,但是我觉得美股是个特例。你去大多数国家都没有股权投资文化,中国可能也是特例。中国人比较喜欢炒股,绝大多数国家买股票的人很少很少,中东国家特别有钱,买股票的很少。我之前在法国银行工作,他们说我们这个国家没有股权投资,过去三十年指数投资回报是负的。包括绝大多数国家,像美国这种长期没有经过战乱或者经过战乱的股市没有被清零的也是例外,绝大多数国家的股市大概三五十年都被清零过,重新开始的,当然也有经过通货膨胀等等各种各样的原因。所以你说要有一个股权投资,说是乐观、长期,我觉得美股可能是个例外的情况,不是常态。

绝大多数国家,包括英国现在的股市也非常差,意大利的股市比2007年低很多,当然2007年的GDP比现在高,所以过去15年它是负增长,加拿大,说实话绝大多数国家的股市是非常非常差的,再乐观也没用,肯定是亏钱。

包括在哪上市,最近英国一个非常大的上市公司从伦敦摘牌跑到美国上市,市值上涨了30%,开始发新股,焕然一新,公司整体面貌变得很好。英国也有“巴菲特”叫Terry Smith[h1],他开基金公司,业绩很好,但是他投的股票基本在美国,英国人对他有很多争议。英国人说你这个业绩好不算数,因为你投的是美股。他说现在是全球市场,为什么我是英国基金经理只能投英国股市?我投的公司在英国摘牌到了美国,市值就涨那么多,而且焕然一新,发新股、融资,并不是分红给投资者增加回报,而是通过别的财务运作。

所以我认为现在这个市场对于上市公司如何给股东创造价值是有很多很多办法。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多交流。

刘鹏:感谢三位嘉宾的精彩分享!不知不觉,我们今天的时间过得还是飞快的,我们在这里聆听了各位嘉宾的见解,他们的故事和案例,让我们学会如何在波动中寻找机会,在风险中寻找平衡,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保持清晰的判断。在此要感谢每一位嘉宾的精彩分享,也感谢每一位朋友,每一位听众,在听完上午的巴菲特股东会之后我们又聚焦中国投资,共同收获了一个精彩的下午,我们期待明年继续相会,感谢!

风险提示:嘉宾观点不代表主办方观点,不作为投资建议。兴证全球基金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自主判断基金的投资价值,自主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或基金经理曾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请审慎选择。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