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顶戴花翎到新式制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海关总署标志图 从顶戴花翎到新式制服

从顶戴花翎到新式制服

#从顶戴花翎到新式制服|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从顶戴花翎到新式制服——中国海关制服变迁史 Source:亚洲钮扣Author:亚洲钮扣 发布时间:2020-08-24 Page views:18175

说起中国海关的穿衣史,

可谓是渊源流长

那么问题来了:

你知道早期的海关制服都长什么样么?

......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Let‘s go!

-晚清末期-

从无到有,洋关、洋服、洋打扮

虽然中国是一个注重礼仪和官阶的国度,但千百年来繁复的官制中却没有给海关留下独有的服饰,关服还是出现在洋关时代,也就是中国人在赫德手下当差的时代。而同时期海关道的大清属员们仍然是顶戴花翎的补服。

(摄于1902年天津海关道官员)

自从洋人入主中国海关,也把欧洲风格的服饰带了进来。同治八年(1869年4月),赫德总税务司发布第十号札令:为海关外班人员配发统一制服,并在制服上设置与职级相当的衔级标志。何为外班?这是赫德这个管理天才的一个创举,他将海关征税部门划分为“内班”“外班”和“华属”(华员),明确内班是负责征收关税及办理海关内部管理事务的专门机构。外班则是负责查缉、验估、巡视等外勤工作的人员,如验估员、验货员、扦子手等等,但是领导体制上则是内班领导外班。

(这是拍摄于1900年前后,海关“流星号”巡缉舰上人员的服饰,分别是外籍船员和带宽檐帽的华籍水手杂役)

当时的海关是赫德掌权,所以关服体现了鲜明的欧洲风格,以制服纽扣的数量、领口和袖口的饰带图案、帽檐的配饰体现不同等级人员职衔标志。

同治十二年(1873年),奥匈帝国举办维也纳国际博览会,邀请大清国参展,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将筹展、参展事务托总税务司署办理。赫德要求海关出席人员(均为内班人员)需按职务衔级配穿海关礼服隆重出席。并给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主任金登干发出指示,寻找伦敦最好的服装设计师。然而心细如丝的赫德事无巨细地过问并亲自参与了整个设计过程,设计师几乎成了赫德的傀儡。如总税务司的服饰整体以英国海军元帅服饰为蓝本,分内衣、马甲、外衣、大衣。礼服和常服,袖口、肩袢多用金线刺绣竹叶纹饰,象牙炳佩剑护手采用手工雕花镀金,剑鞘用金线丝绦装饰,纳尔逊式海军三角帽也用金线刺绣总税务司职衔标志,配有绿色和黄色的刺绣纹章,镀金扣,并饰以黑色鸵鸟毛。包括普通关员的服装在内,服装面料采用英国产纯毛呢绒高纺面料,就连扣子也是镀24K金的。

税务司级、副税务司级、超等帮办级的服装与衔级标示皆以扣子数量、刺绣花纹纹饰、丝线质地(金银)、衔级纹章的条纹来区别。

下图就是赫德亲自操刀设计的高级关员礼服

同治十二年三月(1873年4月),身着华丽、高贵、金光闪闪的中国海关大礼服的大清政府参展团出现在奥地利维也纳国际博览会时,轰动一时,出尽风头。维也纳国际博览会结束后,奥匈帝国皇帝向德璀琳、杜德维、贺壁礼、哈扪德等人颁发了“弗朗兹•约瑟夫十字勋章”,由此开启洋关时代内班高级职员配发制服的时代。不过由于当时洋关的高级职员与重要岗位均由洋员充任,华员绝无仅有,所以配发这些精美服饰的还是以洋员为主,中国人是替洋人听差的,多充当书办、文牍,是享受不到这般待遇的。

(这是1902年津海关内班华洋关员的服饰,洋员着西装,华员长辩、马褂)

1912年满清倒台后,中国人不用留辫子了,可海关依旧掌握在洋人手里。到了1917年,国民政府下令为华员们配置与洋员同款西式关服。

(这是1917年华洋关员着关服合影)

至自20世纪30年代,国家内忧外患,国库空虚,民国政府关务处指示总税务司署规定海关内班职员不再穿着制服,改穿西装便服,而外班职员则须继续穿着海关制服执行公务。

(这是1934年江汉关外班华洋关员着同款制服合影)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洋关服饰虽精美,但与制服有关的法规也很严苛,我们从当时的一些总税务司署通令和规章中可以略见一斑。如民国18年(1929年)4月总税务司署发布重申海关员工纪律的命令规定的乙类过失中有“制服褴褛者”,需处罚。

在海关税专的新关员养成中,也一再重申了对制服与举止的规定。如第一期上海华员外班训练班讲授课程内容就包括海关“身穿制服时的着装举止”“轮船大厅中用餐时的规矩”“海关关员对公众的态度”等内容。

沧海横流、世事变迁,昔日殖民地色彩的洋关服饰作为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早已成为一种记忆。

-建国后-

废旧立新,新关、新服、新面貌

1950年4月,建国伊始、百废待兴。财力和物资都匮乏的海关总署,首先给外勤关员配发了统一制服,冬季为黑色斜纹布、夏装为灰色细布,男装是中山式,戴大檐帽。女装为列宁装,被称为五零式制服。当时,新中国刚刚诞生就面临着恢复重建和抗美援朝的重大考验,海关同仁亦奋勇当先,仅海关总署就有十余位同志上前线参战。处在后方的同志亦发起一轮轮的捐献“中国海关号“战机的运动。

(原天津塘沽海关青年团员着五零式关服的合影)

1953年10月1日起起,经政务院批准,由金黄色钥匙与商神手杖交叉组成的著名的中国海关关徽图案正式使用,53年战争结束,经济好转,海关服装在面料上有所改进,冬季为藏青呢面料,夏装为黄咔叽布,女同志则换发了西式的裙装。胸章、帽徽和铜扣上有关徽图案。

(这是解放后到文革时海关制服的变化,模特和服装来自大连海关)

(这是建国后至今海关配发过的部分胸章)

文革开始后,海关关徽和海关制服都被当做“封资修”的产物而被废弃,1967年,海关总署,不!准确地说是对外贸易部海关管理局通知全国海关换装,取消了所有关徽图案,代之以圆形帽徽,上书“海关”二字,俗称“汽水瓶盖”,原来的藏蓝色毛哔叽制服改为深米灰色卡其布面料解放式干部服。

(六七式关服)

但仅仅是通知而已,因为彼时各地海关体制下放,人财物权都归于各地人民委员会也就是文革期间的各级革委会。通知换装,是要各海关各找各的上级要经费。如天津海关当年分配的三十八名学生的制服,经与财委联系多次,财委推给外贸局办理,商业部门不给解决,时隔一年仍不能解决。关里一位老同志告诉我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们外出车辆超速被交警滞留,咱们的同志认识错误的态度非常诚恳,主动自报家门,“我们是海关的……”

交警抬头看看红色的圆形帽徽上确实有“海关”二字,认为此话不假亦宽宏大量,嘱咐道:“噫,你们是山海关汽水厂的?下次注意啦,超速危险!”(注:天津山海关汽水为六七十年代甚至到八九十年代都畅销的著名汽水品牌)

我们的同志愕然,无言以对。原来山海关汽水要比海关的社会知名度大很多。

(第一排第四枚就是被警察误认的帽徽)

粉碎四人帮的1979年,海关体制收归国务院,海关制服也进行了一次微调,从军服改成中山装加软肩袢,冬季为藏青色,夏装为米灰色,冬季还增配呢大衣。

(着七九式关服的天津海关干部)

1980年全国海关体制改革,收归国务院垂直统一领导。85年在恢复使用海关关徽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脱胎换骨式的制服服饰改革,在全国各单位中率先采用了小翻领西服式样的制服,男关员配欧式大檐帽,女关员则是很洋气的短檐平顶帽,黑色第一次成为海关制服的主基调。这就是85式制服的来历,不仅如此,随同制服还配发了有和平鸽、金钥匙、商权杖要素的镂空领花、帽徽,肩章,服装按照每个人量体裁衣,非常合身。那时的85式关服在一片黄灰蓝的制服中,独树一帜,鹤立鸡群,成为了众多机关制服模仿的样本。记得有个和我同届入关的同学,刚发了制服,急急穿上,还戴着大檐帽跑到天津最繁华的和平路去逛街,引得众人侧目。

(八五式关服图样)

2003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二审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衔条例》,从此海关制服上开始增加了金属的衔级标志,沉甸甸地,时刻提醒我们重任在肩。

上一篇:东莞纽扣生产厂家:AsiaButton既是纽扣也是艺术品

下一篇:“七”待已久 “夕”望是你,七夕最浪漫的礼物或是钮扣!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