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浦东新区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浦东机场未来规划方案图 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浦东新区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浦东新区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2024-07-06 15: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浦府〔2021〕91号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管理局(管委会),各直属企业,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

现将《浦东新区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

2021年7月22日

 

 

 

浦东新区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期间,浦东新区将全面强化“四大功能”,进一步做强“五个中心”核心区,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建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发挥“五型经济”导向作用和数字经济赋能作用,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以“六大硬核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以“六大服务经济”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一、发展基础

浦东新区开发开放30年来,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60.24亿元增至2020年的13207.03亿元。

(一)服务经济持续增长

1.金融。浦东已成为国际上金融要素市场体系最为完备、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集聚了13家金融要素市场和基础设施,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总市值和IPO融资额均排名全球第三;已有“银证保”持牌类金融机构1110家,约占上海市三分之二。

2.贸易。浦东外贸进出口总额从开发开放初期每年百亿元增加至2020年20937.63亿元,货物贸易占全市比重60%以上,服务贸易占全市比重接近50%。

3.航运。依托外高桥、洋山港和国际机场,浦东国际海空枢纽保持全球领先。2020年外高桥港和洋山港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908.50万标箱,占全市90%左右;浦东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368.66万吨,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三。

4.文化。浦东文化集聚区高速增长,国家、市、区三级园区总数达到48家,包括全国第一家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外高桥)。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网络视听、动漫游戏、电竞相关企业营收连续翻倍增长,在全国占据领先地位。

5.专业服务业。浦东人力资源招聘、猎头、测评、培训、薪酬等细分领域全面发展,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316.2亿元。律师事务所达到250家,规模以上律师事务所营业收入连续10多年为全市第一。2020年浦东新区企事业单位申请专利约4万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约2万件。

此外,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涌现了5G、智慧交通等关键技术,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2655亿元。

(二)制造业集群优势明显

“中国芯”“创新药”“蓝天梦”“未来车”“智能造”等硬核产业快速发展,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集成电路产业链覆盖设计、制造、封测和设备材料等环节,成为国内产业链最完整、配套条件最好的产业集群。生物医药研发能力全国领先,目前处于临床阶段的一类新药200余个,约占全国的20%。汽车制造业围绕上汽通用、上汽股份、特斯拉等整车生产企业,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汽车零部件配套生产体系,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成套装备制造业以海洋工程、机器人等为重点,集聚了振华重工、ABB等一批龙头企业。航空航天制造业以中国商飞、中航商发为核心,民用航空设计、总装和配套生产等产业链加快布局。

(三)科创能力不断提升

一是世界级大科学设施集群建设有序推进。目前已建成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等一批大科学设施。二是重大创新功能性平台加快集聚。新区正在建设上海市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4家研发与转化重大功能型平台,一批顶尖科研机构(载体)加速集聚。三是创新载体呈现爆发式增长。浦东新区经登记的孵化载体174家(含加速器),孵化面积超130万平方米。四是创新主体集聚总量全市领先。有效期内累计高新技术企业3784家,“专精特新”企业超500家,外资研发中心累计248家。五是创新主体技术创新成果交易的内在动力不断得到激发。

对标国内外先进区域,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一是金融、贸易、航运等方面的定价权和话语权不足;二是5G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高端产业发展和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拓展;三是科技创新策源中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在全球范围内吸纳和配置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产业发展要素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五是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功能和长三角一体化中联动效应有待进一步发挥。

二、发展形势与机遇

(一)科技革命之变

科技变革正在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命运。浦东新区作为排头兵的排头兵、先行者的先行者,未来一段时期,要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更大的创新,推动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要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要聚焦关键领域发展创新型产业,加快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领域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突破一批核心部件、推出一批高端产品、形成一批中国标准。

(二)发展格局之变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浦东新区作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核心区,要发挥金融体系完备、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繁荣、海空枢纽发达、六大硬核产业和六大服务经济发展较快等优势,提供高水平制度供给、高质量产品供给、高效率资金供给,加快发展“五型经济”,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更好发挥龙头辐射作用,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三)产业动能之变

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新一轮产业变革正处于重大突破期,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加速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渗透融合。浦东新区将充分把握数字化转型中经济发展、城市交通、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新场景新机遇,发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优势,进一步加强领先技术赋能和关键技术攻关,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重点领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推进生产制造、科技研发、金融服务、商贸流通、航运物流、专业服务等领域的数字化发展,激活数据新要素。

三、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科技革命、发展格局、产业动能之变,进一步完善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自主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确保全国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作出新贡献。

二是坚持改革开放。从产业发展的全链条、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出发谋划设计改革,加强重大制度创新充分联动和衔接配套。着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提供高水平制度供给、高质量产品供给、高效率资金供给,更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三是坚持合作联动。发挥大科学设施、国家实验室、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研发转化平台等优势,推进张江科学城与区内其他重点经济区域、长三角区域等产学研机构的高端研发联动,加强区域产业合作和协同布局,共同构建长三角区域有效分工、融合发展的产业链。

四是坚持集群发展。大力推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集群、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支持相关中小企业发展,重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同一产业各细分领域前列企业以及产业关联企业的集聚,降低“交易成本”,以集聚度增强竞争力和吸引力。

五是坚持产业融合。推进5G、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医药研发、人工智能开发等企业与相关制造企业嵌入式合作,完善汽车制造和服务全链条体系,提升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水平,提高金融、航运、贸易、专业服务业等产业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成效,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体育产业的耦合共生。

(三)主要目标

着力打造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进一步加快“五个中心”核心区与国际消费中心建设。

 

表1“十四五”期间浦东新区产业发展主要目标

 

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预期性指标

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

率先发展主要目标

集成电路先进制程工艺

纳米

7以下

生物医药一类新药

进入临床试验累计数量

200左右

行业领先的

人工智能产品和技术

100左右

“五个中心”核心承载区与国际消费中心建设主要目标

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

%

60%以上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和

机场货邮吞吐量占全市比重

%

90%左右

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市比重

%

60%左右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占全市比重

%

50%左右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50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4000左右

高质量发展目标

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部分)

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

45%以上

高新技术企业数

年均新认定2000以上

 

四、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

(一)发挥龙头辐射作用,打造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加强分工协作,深入贯彻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上海方案”。

1.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持续构建完备的产业生态,依托国家集成电路制造业创新中心、上海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促进中心、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等公共平台,打造辐射亚太的创新平台体系。加强高端芯片设计、关键器件、核心装备材料等产业链关键环节攻关突破,深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和材料领域的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加快建设先进工艺、特色工艺生产线,着力促进全产业链集群协同发展。加强同长三角地区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分工协作,服务和集聚区域集成电路上下游企业。

2.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推进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生态链、金融链和服务链“六链”融合的生物医药全链式生态优化。坚持创新研发和高端制造并重,提升创新药研发成效与产业化程度,加强生命健康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项目布局,建设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产业创新高地。充分发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发与转化功能平台等的服务效能。

3.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不断提升基础创新能力,拓展应用场景,围绕制造、医疗、交通、城市管理等领域,形成更广泛的“智能+”深度融合应用。搭建公共算法平台、算力体系和开放共享数据集,打造一批高水平开放创新平台。推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发展,构建人工智能芯片、智能软件、智能机器人、系统解决方案等多层级产业体系。深化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集聚。持续办好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引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二)聚焦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关键零部件,以“六大硬核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

1.做大做强“六大硬核产业”

(1)大力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芯”全链条产业体系。聚焦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东方芯港等建设,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引进一批骨干企业,应用推广一批创新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合作,完善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芯片设计着力提高新一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汽车电子等新兴主流芯片研发能力,加快EDA和核心IP开发;制造业积极扩大成熟工艺和特色工艺规模制造能力,推动先进工艺研发和量产;装备材料业大力提升产品高端化、系列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集中力量开展前道光刻机攻关,推动刻蚀机、清洗机等装备产品升级,关键部件研发取得突破,12英寸大硅片产业化能力显著提升。

(2)大力发展全球卓越的“创新药”创新策源和产业高地。集中攻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聚焦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等现代生物治疗产品和新型疫苗、抗体、血液制品等重大生物制品研制,努力突破现代生物治疗产品研发及临床转化、重大疾病的分子分型与精准医疗、药物分子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关键技术,推进新型化学制剂的研发和产业化。推进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张江医疗器械产业基地、迪赛诺老港基地等建设,促进医药生产、代工、高端医疗器械、微创介入与植入器械和治疗设备制造等发展,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落地。深化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优化生物医药特殊材料入境流程,在细胞产业等领域探索更多制度创新,在肿瘤疫苗、细胞治疗、诊断试剂、高端介入植入器械等领域实现引领式发展。

(3)大力发展大飞机“蓝天梦”国家战略核心区。服务大型飞机研制国家战略,加快新型支线飞机(ARJ21)批量生产和系列化改进改型,推动单通道飞机(C919)实现适航取证,扩大批产规模,推进宽体客机(CR929)研制。加强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攻关,围绕发展大型客机、航空发动机,聚焦装机配套、生产支持、工装设备、发动机零部件、复合材料结构件制造等,培育集聚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关键配套企业,形成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的产业载体。发挥民用航空主制造商引领带动作用,推进大飞机产业园和大飞机创新谷建设,加速集聚航空器研发与制造、动力装置及机载系统、管路线缆及内饰内设、航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服务、航空金融与航空文创等配套机构和产业项目,形成总装交付、核心研发、关键配套、供应链管理、运营维护、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全产业链发展体系。

(4)大力发展新能源引领智能驱动的“未来车”全产业链集群。以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为主攻方向,促进技术领域跨界融合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促进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攻关和基础技术提升,支持建设“整车—零部件”本地配套产业化项目,积极突破先进融合感知、线控执行、车用操作系统、新型电子电气架构、高效高密度驱动电机系统等关键技术和产品。构建跨界融合产业创新生态,推动通信企业、互联网企业和传统车企跨界技术融合和产业链协同,鼓励整车和高端零部件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组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应用平台,推进龙头企业和机构建设联合创新基地,为企业提供汽车研发公共服务。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多场景示范应用,聚焦车路协同车联网,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建设,积极推动研究制定智能汽车标准体系。布局车用高精度时空服务系统、智能驾驶车载系统测试验证服务平台、智能网联汽车大数据云控基础平台等,助推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运营及市场化应用。完善新能源车充电桩、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

(5)大力发展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造”产业高地。依托丰富的制造业应用场景,坚持“高端引领、核心突破、整机带动、全面赋能”,聚焦智能工厂等重点领域,力促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打造世界级的智能制造产业中心。推进工业机器人智能化升级,以智能感知、智能操控为突破方向,加强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器以及视觉、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布局,完善新材料、模具、3D打印、线缆线束、轴承等基础配套,开发6轴及以上、协作、并联工业机器人,加快研制具有自感知、自控制、自决策、自执行功能的智能制造单元、工业机器人和仓储机器人,加大自主机器人推广应用力度,抢占智能服务机器人发展制高点。聚焦机器人可靠性、安全性、精准度提升,攻克人工智能、芯片、语义解析与人机交互、导航与定位、运动控制、机器人调度管理等关键技术,大力推进医疗康复、养老陪护、安防救援、教育娱乐等智能机器人研发和产业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产品牌,依托张江机器人谷、金桥机器人产业园等,做大做强一批整机生产、零部件制造、系统集成企业,培育国产机器人知名品牌。聚焦并跑或领跑领域,形成一套完备的行业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推进智能工厂建设,促进重点行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提升工厂生产效率,推动本土装备在智能工厂升级改造中的应用,培育行业一流水平的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及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

(6)大力发展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据港”。加快建设国际数据港和数据交易所,率先探索数据本地存储、数据跨境传输等制度规范,在生产制造、航运物流、跨境贸易、金融服务等领域推进数据安全高效流动,打造全球数据汇聚流转枢纽平台。聚焦张江浦软园、金融数据港等,提升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的能级,打造数据汇聚和调度、数据挖掘分析、数据交易、数据展示和体验等一体化的数据产业集聚区。推进张江在线新经济生态园、三林工业互联网产业园等发展,在张江、金桥、陆家嘴、世博、临港新片区等形成多个大数据应用示范区。结合张江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发展E级计算设施,推进数据中心和加速器体系建设。支持数据开放共享、数据标准统一,发展数据基础软件、行业应用软件、信息安全软件、区块链、边缘计算等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技术。以安全有序为前提,探索国际互联网数据交换和转接等,探索国际化数据流通机制,强化数据安全管理,成为参与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与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

2.推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成套设备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

聚焦三大千亿规模产业,紧扣稳存量、调结构、提能级,支撑新区产业经济稳步增长,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提升支柱产业核心竞争力。

(1)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稳中提质。着力提升电子元器件制造能级,聚焦集成电路制造,带动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显示器制造等电子器件制造,推动电子电路制造、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制造等电子元件及专用材料制造,提高电子元器件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中的占比,促进下游通信设备制造和终端电子产品发展。发展智能消费终端产品,聚焦小而精、附加值高的智能终端,打造智能终端品牌,引导打造新型工业总部模式。依托网络通信设备龙头企业,聚焦金桥5G产业生态园区建设,打造新通信技术标准5G产业协同创新和赋能产业创新的集聚地。

(2)以新能源、智能网联为方向提升汽车制造产业优势和规模。加强与多个汽车品牌企业的合作,聚焦“整车—零部件”本地配套产业化,提升零整比,鼓励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协同发展,做大做强自主品牌。聚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大力发展高端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制造,提升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能力。支持线控执行、先进融合感知、高效高密度电机、氢燃料电池等关键系统的研发创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有效融合,形成覆盖车载、车身、动力、底盘、网络等全产业链创新体系。

(3)提升成套设备产业自主研发、制造与系统集成能力。聚焦高端、精密、柔性制造,以“整机制造+关键技术+核心部件”为方向,全力支撑推动高端制造业稳步发展。继续发展大型/超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大型集装箱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装备。强化整机配套联动发展优势,以整车、整机、整船为牵引,带动基础制造装备及集成制造系统、智能专用加工装备、关键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精密和智能仪器与试验设备的研发,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强关键领域布局,完善基础配套,推动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强化海洋工程平台等关键技术攻关,发展高附加值装备,带动完善国内供应体系,完善卫星全流程规划管理。加强商业微纳卫星研制,实现科研和产业化双轮驱动。

3.促进大型邮轮、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引领量子科学、类脑科学、基因工程等先导产业发展

(1)建设世界级大型邮轮生产及配套产业基地。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攻克大型邮轮总装建造、动力装置、模块化舱室、智能通讯导航、通风系统、安全系统、生活保障系统等关键装置核心技术,建立大型邮轮建造体系、检测验证体系及标准和知识产权框架体系,形成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的船舶产业创新生态。聚焦供应链管理及本土化,带动完善邮轮国内供应体系。加快邮轮内装(舱室)等配套项目和基地建设。

(2)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围绕集成电路、成套装备、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提升关键战略材料、相关基础材料和配套材料发展能级。加强前沿技术和关键领域材料发展布局,重点突破半导体电子材料、光电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高端复合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特种陶瓷材料、特种金属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高端玻璃材料等前沿新材料。提升新材料基础支撑能力,以重点产业和重大工程建设需求为导向,加大对航空材料、机械设备高端轴承钢、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件关键材料、光刻胶、ITO靶材等关键技术研发力度。加强标准研究和平台建设,开展产品、设备、工艺的应用研发、设计制备、检测评价等,推进新材料产业上下游协作配套。根据浦东产业基础特点和布局,发挥大科学设施、国家实验室、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研发转化平台等优势,加强科技攻关与前瞻谋划。

(3)引领先导产业发展。量子科学方面,以功能化集成和实用化为导向,积极开展相关研究,突破量子技术新机理新方法和核心量子器件。类脑科学方面,提升脑科学基础研究对类脑智能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脑机融合技术与类脑芯片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基因工程方面,加强基因编辑、基因治疗载体等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从实验室到临床阶段的基因治疗研发关键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临床转化。

(三)紧抓对外开放机遇,以“六大服务经济”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1.资产管理。要紧抓新一轮金融业对外开放机遇,推动资产管理公司全球总部或亚太区总部在浦东集聚。吸引国内持牌类金融机构理财资管子公司,促进国内资管机构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

2.融资租赁。要进一步集聚融资租赁企业,加快发展飞机、船舶等融资租赁业务,扩大租赁资产跨境融资交易规模。

通过资产管理、融资租赁、金融科技等关键领域的发展,推进金融服务业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高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成效。开展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建设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加强供应链金融等金融产品和工具创新,争取核心技术领域的国际标准话语权。

3.总部经济。要实施“总部增能”行动,加快推进地区总部和各类功能性机构集聚业务、拓展功能、提升能级,支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升级为亚太区总部、全球总部。加快培育集聚本土跨国公司和企业总部,吸引国内企业总部或第二总部,培育浦东龙头企业成长为各类总部。

4.大宗商品。要发挥期货交易所等平台功能,实现有色金属、钢铁、化工等大宗商品交易规模进一步增长,提升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探索模式创新,支持棉花交易中心、矿石交易中心等平台进一步开展产能预售、提单、仓单交易试点工作,推进期现联动,提高效率、规避风险,增强产业控制力,成为全球生产与贸易网络中重要的枢纽型节点。

发展货物贸易的同时,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和新型国际贸易,提升航运服务水平能级,加快航运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

5.文化创意。要发展网络文学、网络视听、动漫、在线直播等在线文娱场景,推动游戏、电竞、影视、演艺等产业加快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品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内容型、原创型、外向型文化企业。发挥自贸试验区版权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推进上海国际艺术品保税服务中心探索艺术品交易及关联IP衍生品的全产业链发展。

6.专业服务。要进一步扩大法律服务、会计服务、人才服务、信用评级等的国际化程度,拓展国际化视野和布局。提升知识产权、科技研发等服务的层级,建设以“一带一路”为重点的国际技术产权交易、技术转移转化平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技术交易枢纽,促进国际科技创新大循环。

(四)把握国际大都市经济特征和优势,做优做强“五型经济”

1.大力发展具有引领策源作用和指数级增长潜力的创新型经济。构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打造全球领先的光子科学和生命科学设施集群,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实验室。推动研究型和创新型大学建设,集聚国内外顶尖的基础研究机构和新型研发机构。集聚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加快培育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培育和吸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未来汽车、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等产业创新主体,探索科创总部园区建设,打造专业特色型孵化器和加速器,构建全覆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健全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2.大力发展辐射区域大、附加值高、具有品牌优势的服务型经济。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提升金融机构能级,打造高能级持牌类机构集聚的高地、全球顶级的资产管理中心、全国性融资租赁中心、国际保险和再保险中心。拓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运保险、再保险、离岸保险交易市场,推动航运指数期货上市,建设国际海事司法中心、亚太海事仲裁中心,提升亚洲海事技术合作中心等国际组织功能。推进会展旅游业发展和消费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博览会的溢出效应、衍生效应和放大效应,集聚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会展业主体;推进长三角旅游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开拓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积极发展主题饭店、有机餐饮、农家乐等业态,大力繁荣夜间经济。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引进一批具有全球标识度的高端品牌商和具有全球战略资源配置能力的零售商,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特色精品店、品牌集成店、智能体验消费等新业态新模式,建设进口消费品集散枢纽,推动线下消费提质扩容。加强家政服务技能培训,发展家政服务、社区服务、病患陪护等综合性服务,支持多元化养老市场主体做大做强,提升智慧养老等养老服务科技化水平。

3.大力发展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体现高水平投资贸易便利化与自由化的开放型经济。探索发展离岸金融,加快推动人民币离岸交易业务。建设更加开放的金融要素市场和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开放的金融市场产品体系,更加开放的金融机构体系。深化国际贸易结算中心外汇管理试点,扩大自由贸易账户下货物转手买卖,推进离岸转手买卖结算和融资便利化,探索与国际接轨的离岸转手买卖税收制度,培育一批离岸贸易结算标杆企业。推进国际航运船舶进出境、保税燃料油跨港区供应等制度创新。提升航空枢纽航线网络覆盖面和通达性,鼓励开展“两头在外”航空器材包修转包区域流转试点。

4.大力发展更具全球影响力和产业控制力的更多功能、更高能级的总部型经济。发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域总部、国际组织(机构)地区总部,助推央企、民企总部在浦东逐步成长壮大,积极提升本地龙头企业总部的国际竞争力。优化总部运营营商环境,以开放促改革,帮助落户浦东的总部企业成长为亚太乃至洲际性、全球性的决策枢纽和指挥中心。优化发展平台,充分发挥上海浦东总部经济共享服务中心作用,努力对标国际先进经验,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为总部企业提供集成服务、精准服务、增值服务和延伸服务。

5.大力发展线上线下融合联动的流量型经济。加快打造传统线下流量平台和新型线上流量平台,促进资金、人才、技术、信息、数据等要素资源高频流动、高效配置、高效增值,打造线上线下融合联动的流量型经济。加强数字货币系统设计、试点场景、服务模式、管理模式等研究部署。加快发展线下线上联动的金融业务,发挥生物识别支付、区块链等金融科技优势,做大做强申贷续贷还贷、智能投顾和投资理财、保险、便民缴费等线下线上业务和金融大数据分析。加快发展数字贸易,健全数字知识产权综合服务,打造数字贸易公共数据库,建设数字贸易交易促进平台,探索建立服务于跨境贸易的大型云基础设施。加快推进航运要素的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口岸建设,大力发展数字贸易,整合物流、交易、供应链等,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航运业的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加快发展在线文娱,拓展网络文学、网络音频、网络视讯、网络手游、动漫电竞、在线比赛、在线直播业务,使线上流量转化为经济效益。加快培育在线旅游新动能,运用数字技术发展全景旅游、智能导游等虚拟现实交互旅游场景。加快发展新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探索“云购物、云服务、云终端、云供应”,线下实现从“产品销售平台”向“体验传播平台”的转变,线上形成“商品展示平台”和“直播销售平台”。

(五)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

1.提升数字产业化能级。不断提高软件稳定度和成熟度,推动虚拟现实高性能传感处理器、新型近眼显示器件、整机设备、内容采集制作设备、分发平台等研发和应用。提升发展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等云计算服务,加强定制化、个性化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和应用产品研发。依托大数据,着力发展数据整合、安全、边缘储存、挖掘、加工、交易和应用等在内的数据服务,深化政务、医疗、教育、交通、旅游、工业等领域大数据应用。加速突破共识算法、非对称加密、可编程合约、分布式储存、链间交互等关键技术,推动区块链在各领域的示范应用。

2.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数字化发展,通过数字赋能机器视觉、机械臂控制、AR远程协作,推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成套设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行业骨干企业,着力打造无人工厂、无人生产线、无人车间,加强智能工厂的端、边、云建设,发展柔性制造、云制造、共享制造等新制造模式。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增强跨设备、跨企业、跨地区的业务处理与协作能力,鼓励龙头企业建设行业级和通用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龙头企业主导、多主体融合创新、标准规则引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体系。引导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共享产能、技术、数据、人才、市场等资源,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工为核心的智能化改造。建立跨地域科技资源协作网络,搭建数据应用共享平台。

3.打响新生代互联网经济品牌。引领在线新经济蓬勃发展,打造上海在线新经济的产业首选地、人才蓄水池、制度先行区。发挥浦东特色电商、网络视听、在线展览展示、在线金融等领域新兴头部企业的示范作用,推动线上服务、线下体验深度融合,以流量平台激活实体商业,鼓励传统商贸企业向全渠道运营商、新零售企业转型。着力营造开放包容、竞争充分、业态多样的发展环境,探索适用于在线新业态新模式的“沙盒”监管措施,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为新业态发展留足空间。

4.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高水平建设5G网络和核心组网、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监管系统等网络设施,建设高性能公共算力中心,打造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平台,率先构建全球领先的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坚实支撑各领域数字化应用。建设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探索跨境数据流动分类监管模式,建设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聚焦类脑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重点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企业开展网联协同研发设计,推动在线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深化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开发利用。推进临港新片区、金桥区域开放测试道路场景建设,加快智能末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分拨、转运、装卸等物流设施智能化升级。

五、聚焦“一带两廊一环”产业布局,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持续推进陆家嘴、张江、金桥、外高桥等4个重点区域和世博、国际旅游度假区、临港新片区等新兴区域发展,形成“一带两廊一环”产业布局体系,即打造外高桥、金桥、张江、临港新片区“南北科技创新带”,打造陆家嘴、世博等“沿江产业走廊”,打造外高桥港、外高桥保税区、浦东国际机场空港及联动区域、洋山港、洋山保税港区等“沿海产业走廊”,持续推进“金色中环”建设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在“一带两廊一环”中,打造若干个特色产业园区,以高品质园区建设推动高质量产业发展,以园区核心竞争力保障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

(一)聚焦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园区

集成电路方面,推进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临港新片区东方芯港建设,加强集成电路基础研究、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等全产业链协同。生物医药方面,推进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张江药谷)存量更新,提升产业功能、创新能力和经济密度,与张江总部园、国际医学园区(张江医谷,含细胞产业园)、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张江医疗器械产业基地、迪赛诺老港基地、外高桥生物医药产业园联动发展,实现创新研发和高端制造并重。人工智能方面,推进张江人工智能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及更多新型产业园区发展,促进人工智能新技术和应用场景深度融合。

(二)聚焦“六大硬核产业”,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特色园区

电子信息方面,推进金桥5G产业生态园区建设,打造5G新通信技术标准协同创新和赋能产业创新的集聚地。汽车制造方面,推进金桥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地、智能汽车特色产业园等建设,构筑全产业链创新体系。成套设备方面,推进外高桥国际智能制造服务产业园、张江机器人谷、金桥机器人产业园、临港新片区海洋创新园发展,打造机器人本体和零部件研制创新集聚区。航空航天方面,围绕临港新片区大飞机园,推进飞机总装制造和配套企业发展,为进入世界民用飞机第一梯队奠定坚实基础。大型邮轮方面,推进高东邮轮产业园建设,集聚和发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新型材料方面,发展高桥新材料产业园等,打造新材料研发与产业化集聚区。

(三)聚焦“六大服务经济”,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特色园区

金融方面,发展陆家嘴金融科技产业园,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产业集聚的高地。贸易方面,推进离岸转手买卖先行示范区、大麦湾电商集聚区、唐镇电子商务创新港建设,打造离岸贸易和跨境电商等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高地。航运方面,发展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陆家嘴智能航运特色产业园,打造国际枢纽门户和高端航运服务业集聚区。文化旅游方面,推进浦东新区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外高桥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金桥移动视讯产业集聚区、张江文化科技产业集聚区、世博演艺集聚区等区域建设,促进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专业服务方面,发展浦东国际人才港等,集聚国内外创新创业人才。数字经济方面,推进张江在线、临港新片区信息飞鱼、张江浦软数字服务出口基地与云计算谷、三林工业互联网产业园、浦东金融数据港建设,打造大数据赋能和工业互联网等多个重点产业领域集聚区。

图1  浦东新区特色产业园区布局图

 

六、保障措施

全面推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落地,以新产业、新合作、新主体、新平台、新供给发展新动能,促进浦东新区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深化重大改革,打造和发展新产业

以改革化解企业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瓶颈问题,充分发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六大硬核产业”“六大服务经济”以及相关先导产业、新兴产业的倍增和引领作用。一是全域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区。选择国家战略需要、国际市场需求大、对外开放程度高的重点产业领域,率先开展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和政策创新突破。更好地发挥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试验田”作用,推动更多制度创新成果在新区全域推广实施。二是开展综合性改革试点,配合国家制定出台浦东综合性改革试点方案,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梳理形成综合授权事项清单。深化“一业一证”改革,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探索市场准入准营制度创新,完善公平竞争和产权保护制度等,强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三是根据改革突破、创新发展需要,对暂无法律法规或明确规定的领域,先行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并建立适时转化为法规规章的制度安排。

(二)推进制度开放,扩大和加强新合作

拓展“一带一路”新市场,密织国际合作新伙伴,加强集成电路高端芯片、生物医药创新研制、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机器人和智能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飞机总装设计和发动机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合作,扩大服务业发展领域,在共赢的过程中提升产业链和价值链。一是开展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试点,研究评估CPTPP、RCEP、中欧CAI等规则对浦东新区的影响,在投资准入、货物和服务贸易、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争端解决等领域全面开展压力测试,推动开放政策由边境向边境内延伸。二是深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制度和功能创新,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自贸试验区统筹发展、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政策在浦东具备条件的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特定区域适用,优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电子账册管理,争取设立保税展示交易平台,探索实施更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措施,强化全球供应链服务辐射能力,建立更加便利的贸易监管制度。三是加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力度,大力吸引国际化专业组织和机构落户,打造服务“一带一路”桥头堡。

(三)完善政策体系,培育和集聚新主体

以良好的政策体系,引导企业做大做强、提升企业和产业的能级,完善产业链、推进产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从产业发展的全链条、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出发,把握产业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组织创新的新趋势和新需求,进一步优化普惠公平、协同配套、稳定可期的产业政策体系,优化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促进产业高端发展,提升产业位势和控制力。二是进一步吸引超大型、功能性、国际化的金融机构,能级高、影响力大、辐射面广的高端航运机构,国内外龙头贸易商、全球营运商,跨国公司亚太和全球总部、国内大集团和民营企业总部,资财中心、销售中心等高能级、复合型总部,国际化投资与专业服务机构。三是进一步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领军企业、高成长性企业、高估值独角兽和隐形冠军的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

(四)强化科技创新,建设和推进新平台

在推进科技创新的进程上,加快建设一批世界级创新单元、研究机构和研发平台,实现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关键零部件的全球领跑或并跑。一是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核心载体,面向全球吸引高端产业和创新资源要素,加快集聚高水平研究机构和研究型大学,持续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二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金服用结合的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在基础科学、前沿科技、重大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共性技术等方面开展联合攻关。三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转移机制和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建立国际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运营制度,设立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站。

(五)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和增进新供给

以高效的资源供给推进发展“五型经济”,增进产业强劲发展动能,为更高水平的“五个中心”核心区和国际消费中心建设夯实根基。一是空间方面,高度重视梳理盘活存量资源,搭建区域性产业联盟,促进各类空间载体整合协同、有效利用。高效利用增量资源,牢牢把握“四个论英雄”,根据产业发展不同特点、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实施精准化、差异化供应。二是资金方面,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先行先试、资本市场制度创新、金融产品业务创新,建立离岸人民币市场、离岸金融体系,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融资租赁中心,打造全球金融科技高地,优化科技投融资体系,充分发挥国际金融中心对产业发展的赋能作用。三是人才方面,大力发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集聚造就一批创新开拓的企业家人才队伍,培育壮大一批工程服务和专业技能人才,加快集聚高端产业、基础研究等方面的海内外优秀人才。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