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3篇博士论文获评2021年浙江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浙江大学凌子昂 我院3篇博士论文获评2021年浙江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我院3篇博士论文获评2021年浙江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24-07-17 23: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日,学校颁布了《浙江大学关于公布2021年浙江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通知》,我院陈阳学位论文《城市蔓延对热岛效应的影响机制与适应性策略模拟研究》(指导老师:岳文泽)、凌卯亮学位论文《居民环保行为溢出效应的内在机理与影响因素研究》(指导老师:徐林)、达央学位论文《Arche(αρχειν):古希腊政治的湮没与近代政治的“起源”》(指导老师:郎友兴)获评2021年浙江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基本简介

 

·         作  者:陈阳

·         专  业:土地资源管理

·         导  师:岳文泽 教授

·         题  目:《城市蔓延对热岛效应的影响机制与适应性策略模拟研究》

 

研究背景/选题意义

新世纪以来,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推动了我国城市的持续扩张。无序蔓延成为中国城市扩展普遍存在的现象。城市蔓延不仅具有“摊大饼”、“蛙跳”和“低密度”等形态问题,也导致了低效开发、功能失衡、配套不足、环境恶化等“城市病”。愈演愈烈的城市蔓延深刻地改变了城市地表性质、空间肌理和功能结构,也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由于城市化过程和气候变化惯性,城市“增温”趋势仍将延续,如何“主动适应”城市热岛效应已成为中国城市蔓延治理待解决的问题。聚焦城市蔓延对热岛效应的作用机理,将“热岛适应”原则引入蔓延治理中,当前还鲜有关注。因此,厘清城市蔓延对热岛效应的作用机理,并提出面向热岛适应的蔓延治理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意义。

 

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系统界定了城市蔓延、热岛效应和适应性等概念、内涵和外延,构建了城市蔓延、热岛效应和适应性策略交互作用的理论框架。其次,基于多源数据,从空间形态、开发密度、可达性和功能结构等维度切入,刻画了上海地块尺度的城市蔓延特征,从利益相关主体行为视角探索蔓延机理。随后,采用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EE)的地表温度反演技术、多元线性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揭示上海市热岛效应的时空演化规律,探讨了城市蔓延对热岛效应的作用机理。最后,界定多主体热岛适应行为逻辑,构建面向热岛适应的多智能体模型(ABM),模拟面向热岛适应的城市空间增长,基于模拟结果,围绕空间、要素和管控维度提出面向热岛适应的蔓延治理路径。

 

主要创新点

1、构建了面向精细尺度和多源数据的城市蔓延测度体系。研究将城市蔓延测度尺度精细化到城市建设用地斑块;将微信宜出行、百度建筑轮廓、高德地图路径规划等实时、精准定位的多源大数据和新技术融入城市蔓延评价体系。提升了城市蔓延测度的时空粒度和精度,为精细化城市治理提供了匹配的数据基础。

2、深入探讨了城市蔓延对热岛效应的作用机理。与现有研究从空间形态或密度揭示蔓延对热岛的影响不同,本研究更全面地揭示了蔓延的空间形态、开发密度、可达性和功能结构等多维因素及其耦合关系对热岛的作用机制。

3、创新了面向热岛适应的城市蔓延治理策略。论文通过提炼政府、企业和个体等利益主体对热岛适应逻辑,将不同主体的适应行为融入到城市增长模拟的模型中,模拟了不同情境下城市空间扩张模式。基于模拟结果,构建了空间、要素和管控一体化的蔓延治理路径。

 

代表性研究成果

1、Chen Y, Yue W, La Rosa D. Which communities have better accessibility to green space? An investigation into environmental inequality using big data[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20, 204: 103919.

2、Yue W, Chen Y, Thy P, et al. Identifying urban vitality in metropolitan area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from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Ho Chi Minh City versus Shanghai[J].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2021, 65: 102609.

3、陈阳, 岳文泽, 张亮, 等.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生态空间管制分区的理论思考[J]. 中国土地科学, 2020, 34(8): 1-9.

4、陈阳, 岳文泽, 张亮. 空间约束背景下海岸带湿地保护边界研究[J]. 生态学报, 2018, 38(3): 900-908.

5、陈阳, 岳文泽, 高佳斌. 城市商业综合体商圈划分及其对住宅的增值效应—以杭州主城区为例[J]. 经济地理, 2017, 37(11): 68-75.

 

导师介绍

 

岳文泽

 

岳文泽,浙江大学土地管理系教授,博导,现任浙江大学土地科学与不动产研究所所长。先后入选国土资源部第二批国土科技领军人才、教育部第三批青年长江学者、国家第三批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等。担任“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等期刊编委。先后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多项。研究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5项。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土地大数据等,入围爱思唯尔2020中国高被引学者。

 

导师评价

城市蔓延现象广受关注,但由于具有复杂的内涵,如何定义、测度及治理并未形成普遍共识和有效方案。城市热岛效应,作为典型的城市环境问题,被认为是响应城市开发活动的一个综合环境指征。论文选择了一个非常独特的逻辑设计,首先将蔓延内化为因,揭示了其对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机理;同时,又将蔓延外化为果,引入人类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从城市热岛效应的适应性行为视角,提出蔓延治理的策略。除逻辑框架外,论文最大的创新是根据人类对气温升高的适应性行为,模拟了城市蔓延的治理策略;在技术方法上,通过集成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功能性指标方面,显著改进了城市蔓延的测度。此外,论文的一些探索对优化我国城市环境问题治理思路也具有建设性意义。

基本简介

 

·         作者:凌卯亮

·         专业:行政管理

·         导师:徐林 教授

·         题目:《居民环保行为溢出效应的内在机理与影响因素研究》

 

研究背景/选题意义

环境保护的核心是“人”的问题,理解居民环保行为的基本规律已成为当前环境管理领域的前沿课题。新近研究不断发现了一类“行为溢出”现象:当参与某类环保行为后,居民实践其他环保行为的水平也会相应上升(正向溢出)或下降(负向溢出)。这预示着倡导某类环保行为的公共政策既可能凭借行为正溢出助推居民自愿参与其他领域的环保事务,进而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能因行为负溢出减弱个体后续的环保行动意愿,甚至造成政策之间的相互抵触。作为行为研究的热点议题,行为溢出现象凸显了政策干预对非目标行为潜在的“涟漪”效应,为环境管理与行为公共管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增长点。

然而,有关行为溢出的两类基本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亟待研究进一步探索。第一,行为溢出为何发生?尽管既有研究针对正向或负向溢出机制提出了种种假说,但理论之间彼此割裂甚至相互矛盾。更关键地,现有理论并未深刻说明行为溢出现象的本质,也无力于诠释行为之间时而呈现正溢出、时而又产生负溢出这一复杂现象,因此难以提供行为溢出内在机理的通则性解释。第二,行为溢出何时发生?溢出效应的显现往往取决于特定条件,但针对行为溢出影响因素的系统性检视却仍然缺乏,无法明确框定行为溢出的发生条件。对此,本文展开理论与实验研究,深入探讨行为溢出的内在机理与影响因素。

 

主要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探索居民环保行为溢出效应的内在机理,并进一步辨析行为溢出具体形态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回应行为溢出“为何发生”与“何时发生”这两个基本问题。研究主要包括行为溢出的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两个部分。

1、行为溢出内在机理的理论分析。追溯行为溢出的发生本源、进而揭示溢出效应的深层次发生机理,是本研究意图实现的核心目的。在吸纳心理学与行为经济学的多类理论思想的基础上,研究构建了个体环保实践过程中的“自我推断”模型(Self-inference Model),以期深入挖掘行为溢出的内在机理,进而弥合现有理论之间的分歧与争议。

2、行为溢出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识别行为溢出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是本研究的另一核心目的。在理解行为溢出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个体价值观念(决策主体异质性)、环境行为属性(决策客体异质性)、政策干预及社会规范(决策情境异质性)等多类因素对居民环保实践过程中“自我推断”机制的影响,明确这些因素对行为溢出具体形态的调节作用。

3、理论模型的实验检验。本研究将以当前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居民垃圾分类为例,综合运用调查实验和田野准实验方法检视垃圾分类行为对若干私人、公共环保行为的溢出效应,完成对理论模型的检验与修正。一方面通过实验类设计能够更好地辨识行为之间的因果关联,另一方面以社区居民为实验样本,从而保证研究结论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主要创新点

1、提出“自我推断”这一“元认知模型”,以此追溯行为溢出现象的本质。“自我推断”模型表明,行为溢出的实质是:有限理性的个体在追求多重目标的连续决策过程中,借助过往行为对内在偏好展开“自我推断”所引发的行为前后一致(正溢出)或偏离(负溢出)现象。由此,“自我推断”模型将正、负溢出效应纳入了统一的解释框架,弥合了现有研究的理论争议与不足。相关成果有助于推动行为公共管理领域的基础理论创新。

2、系统性检视了决策主体、客体及决策情境中的四类异质性因素(个体价值观念、行为难度、政策干预及社会规范)对个体“自我推断”过程的潜在影响。特别地,研究整合了个体与集体两个层面的可能因素。这有助于突破当前行为研究层次单一的局限,为今后溢出效应分析提供了更加系统、更具一般性的分析框架。

3、结合大样本调查实验法与田野准实验法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一方面应用实验类设计有助于更准确辨识行为间的因果关系,另一方面采用的两类方法均以社区居民作为实验被试,这能够保证研究结论更贴近真实世界。因此与现有非实验与实验室实验研究相比,本文的研究方法能够同时实现较高的内、外部效度,有助于推动行为溢出分析方法的发展。

4、基于理论与实验研究,进一步阐明了各类溢出效应的发生机理与边界条件。研究结论为政策分析、政策反馈等经典公共管理议题的讨论提供了来自微观层面的新思想与新证据,对于决策部门如何应用溢出效应蕴含的“行为杠杆”规律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代表性研究成果

1、Ling, M. L., & Xu, L.* (2020).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rsonal values, micro-contextual factors and residents’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s: An explorative study.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156, online. https://doi.org/10.1016/j.resconrec.2020.104697.

2、Xu, L., Zhang X. L., & Ling, M. L.* (2018). Pro-environmental spillover under environmental appeals and monetary incentives: Evidence from an intervention study on household waste separ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60, 27-33.

3、Xu, L., Zhang, X. L., & Ling, M. L.* (2018). Spillover effects of household waste separation policy on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Evidence from Hangzhou, China.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129, 219-231.

4、Xu, L., Ling, M. L.*, & Wu, Y., L. (2018). Economic incentive and social influence to overcome household waste separation dilemma: A field intervention study. Waste Management, 77, 522-531.

 5、徐林,凌卯亮. 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干预政策的溢出效应分析——一个田野准实验研究[J]. 浙江社会科学,2019(11): 65-75.

 

导师介绍

 

徐林

 

 徐林,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首席专家兼《公共政策内参》总编。研究方向:基层社会治理、城市环境治理。论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版)、《公共管理学报》、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Waste Management、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以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撰写的咨政报告(内参)得到省部级及以上采纳50余篇次。获评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作为主要参与人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并多次获评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撰写的教学案例“社区居民的公共参与如何形成?”(2017年)、“虎哥回收:开启城市垃圾治理的新时代”(2019年)、“金华市农村垃圾分类‘绿色革命’”(2020年)分别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案例库。

 

导师评价

行为溢出是当前行为公共管理领域的前沿议题,但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博士论文深入探讨了行为溢出“为何发生”与“何时发生”这两类关键科学问题。论文首先提出“自我推断”模型追溯行为溢出的本质,从而揭示溢出效应的内在机理;论文进一步识别决策主体、决策客体和决策情境中的异质性因素对“自我推断”机制的作用。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行为公共管理基础理论创新。此外,论文阐明了各类溢出效应的发生条件,对决策部门运用“行为杠杆”规律、优化行为公共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综合而言,该论文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均有较大创新。

基本简介

·         作  者:达央

·         专  业:社会学

·         导  师:郎友兴 教授

·         题  目:《Arche(αρχειν):古希腊政治的湮没与近代政治的“起源”》

 

研究背景/选题意义

在开端(Arche)之中,却无法确定一个真正的“开端”,在这个意义上,开端只是对于“无端”(An-archy)的替补与遮盖。而在开端的延异中,技术科学的“现实性”原则已然统领一切。在集置的架构中, 现代技术本身作为一个终极的塑形者,不仅将“政治”作为一种类型学而呈现, 以此来服务于技术系统自身调整的需要,更是将“政治”的主体化原则作为制造领域的“权谋造作”,去实现技术本身作为一种求意志的意志而去极化一切摆置行为的终极权力。在本文以 Arche 为视角的分析中,无论是古希腊“政治”之湮没,亦或近代 “政治”之“起源”,二者均在一种“技术性”思维的背景之中,走向了其完结。倘若假设此一“完结”之过程同时也是“技术”自身得以展开的过程,那么,在此一技术集置的时代之中,如何发明并实践一种“将临”的政治,将不仅是思者,更是所有人所面对的问题。

 

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以“Arche”为视角,试图展示并论证“政治哲学”实质上是一种反政治的哲学,这一哲学以形而上学特有的“存在——神——逻辑学”机制取消并篡夺了原本属于政治的位置。而通过剖析“存在——神——逻辑学”机制,文章证明了,无论是作为Arche 的“形而上学”、“技术科学”以及“主权”均是经由“技术”主导的“技术性”思维而产生的。因此,形而上学在其诞生之初就是以技术作为Arche 的一门形而上学,而这一形而上学之完成时态则在现代以“控制论”的形态出现,在于控制论自身所具有的反馈机制中,技术系统一方面呈现并形构了以递归性 回路为代表的系统机制,并在其中贯彻着以控制原则为主导的一系列治理模态;而在另一方面,技术是否也以其技艺的古老形象,允诺并预示着一种“未—来”之 Arche?

 

主要创新点

1、本文在国内是首次以Arche为视角,以形而上学史的角度展开对于西方“政治哲学”的解构与论述。该论文的研究对于政治社会学、政治哲学、政治学领域有一定贡献。

2、以一种既深入古今之争,又超越古今之争的视野,本文在从阿伦特到阿甘本的开端和例外状态理论的启发下,试图从开端论的思维方式重写一部西方政治和政治哲学的历史,雄心不可谓不大。文章主要选取在柏拉图的理念论和霍布斯的利维坦为案例和典型文本,着力于揭示开端论对于西方政治哲学的重大影响,以及对于我们透视当前政治哲学中最为重要的古今之争问题的重要意义。

 

代表性研究成果

1、郎友兴、达央,“Arche:柏拉图主义与政治的湮没”,《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第67-80页。转载于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政治学》2016年第2期,第20-30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5期,第86-87页。《政治学报》(“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网络版),2015年第六期,第7-20页。《哲学学报》(“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网络版),2015年第六期,第253-266页。

2、郎友兴、达央,“经济、内战与政治:对西方政治的一种解释”, 《浙江社会科学》,2021年第3期,第32-41页。

3、郎友兴、达央,郎友兴、达央,“知与识:论知识与技艺及其关联”,《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第187-198页。

 

导师介绍

郎友兴

 

郎友兴,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治学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政治社会学、地方政治与治理、协商民主与中国的实践、社区研究,在村民选举和协商民主研究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担任教育部政治学专业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治学理事、浙江省政治学会常务副会长,为民盟浙江省委常委。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级项目多项。主要著作有《改革与乡村: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义乌市七一村村庄政治研究》、《发展中的民主:政治精英与村民选举》、《政治追求与政治吸纳:浙江先富群体参政议政研究》、《政治学基础文献读物》等,另在《政治学研究》、《二十一世纪》、《Japanese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浙江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导师评价

该博士论文选择了一个很好的论题,从Arche这个西方哲学与政治学都非常关注的共同话题入手,将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与现代政治学相关联,形成了独特的研究视角。论文的论述从柏拉图“理念论”所标志着形而上学之“Arche”开始,引入古典的统治理念与秩序建构;在近代则通过霍布斯所运用的“技术”树立以“主权”为Arche 的西方现代政治哲学。作者的方法论眼光是宽广和很当代的,观点鲜明,线索多元,紧扣主题,论述清晰,资料丰富,说明有着很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做出了颇有价值的尝试。开端问题存在固有的难度而论题具有开拓性,因此,论文具有开创性意义。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