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浙江地区民居建筑的风格特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浙江地势特征 浅谈浙江地区民居建筑的风格特点

浅谈浙江地区民居建筑的风格特点

2023-03-25 05: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我国的传统民居建筑中,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拥有自己独有的民居建筑。这些民居建筑不仅能够适应当地的地理位置和气候,还彰显了当地独有的文化风采。

  浙江民居是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流派,多利用山坡河畔而建,既适应复杂的自然地形,节约耕地,又创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

  

  浙江民居与其地区汉族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聚族而居,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浙江民居采用瓦片垒成屋顶,以砖搭建房身,傍水而居。

  就聚落选址、布局以及各类建筑物的处理等要素而言,浙江民居大致体现了三大特点,即:崇尚自然,讲究风水;强化血缘,聚族而居;顺应礼制,注重人伦。

  当然,这些特点由于时代的不同和城乡、地域的区别,表现形态可以不完全相同,但无论是临河而筑的水乡民居、隐含理性秩序的院落式住宅、还是依地势布局的山地村镇,其中的内在取向是一致的。

  

  苏杭地区建筑民居的屋顶装饰包括屋脊、翼角、宝顶、瓦将军、瓦当、滴水、悬鱼等,用瓦、砖、灰、木制作,丰富多样。

  浙江多台风天气,特别是沿海地区,很注重屋顶瓦片的牢固。为了减少台风影响,中、大型民居多使用瓦当和滴水,比北方的瓦当宽大,瓦沟沟槽宽且深,并且出现较多长形瓦当。

  瓦当的图案内容也与北方差别较大,北方瓦当以文字、蛇豹、虎等动物为主,浙江以花、云纹、回纹为主,尤其是浙南温州一带,出现了戏曲瓦当,即瓦头和滴水上刻戏曲人物故事,技艺接近浮雕。

  

  从遗留下的古建实物来看,浙江民居基本使用小青瓦覆盖屋面,仅有一些亭台楼榭等重要建筑才使用筒瓦。为了防止漏水,方便排水,采用小青瓦的屋顶坡度一般为30°左右,因地而异,雨水充沛的地方用三分水,雨水较少的地方用四分水。

  小青瓦规格多为25×20cm左右,底瓦大头向上,盖瓦大头向下,瓦陇上部靠近正脊处和靠近檐口处瓦压七露三,以加强强度和举折效果,悬山靠边压二三层瓦收头,这样既加强了瓦顶的抗风能力,又使两端结束处逐渐增高,调整和完善屋面弧度,加强升起效果。

  

  马头墙是浙江民居的装饰特色之一,各地的差异也较大。浙中民居马头墙比浙西复杂,比浙东简单,具有由浙西到浙东过渡型的特点。

  浙西民居的马头墙和徽州的基本相同,具有房屋四面围封,瓦不外伸,没有脊饰且立面上看不见屋脊等特征。

  这些用最简单的水平和垂直两种线条勾勒出来的马头墙,很好地解决了防水、雨水收集、排水等问题,并取得了极佳的美学效果。

  浙江民居讲究与自然的共处、与环境的融合,总体装饰颜色以淡雅清新为主,与当地朴素的建筑材料相协调。

  

  雕刻装饰在浙江民居中被大量运用,从建筑类别来看,厅堂、亭阁、庙堂等都是雕刻的对象,建筑屋顶、屋面、内饰等都较多的运用雕刻手法。

  浙江民居砖雕应用较为广泛,也因各地住宅结构、文化特征、生活习性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如浙东的一些代表性建筑,其砖雕主要分布在门楼和马头墙上,呈现面积大、层次多的特色。

  

  浙江民居秉承江南水乡细腻柔雅的特性,在整体的建造装饰上讲求精致素雅,与北方建筑的雄浑奢华形成鲜明对比。

  其整体特征正如中国文学所描述那般“江南春雨杏花,小桥流水人家”,宛若一副精美的山水水墨画。

  江南水乡地狭,因而民居的庭院多较小,主要用于房间的通风、采光。高耸而轻巧的楼房沿河而建,倒映于河水中,美不胜收。

  (注:文章仅作知识分享,部分图源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古建家园--古建中国,以古建筑传统优秀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建筑互联网创新平台!以线上+线下模式,建筑+互联网+文化,传承与发扬建筑文化,把传统优良文化植入到建筑材料中,让建筑从源头上有文化,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科学技术古今结合、中西融合,应用于现代建筑行业,倡导将优良的传统文化走入大众的衣食住行。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