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关注】从洱海的“转身”看大理的新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洱海在云南 【央媒关注】从洱海的“转身”看大理的新生

【央媒关注】从洱海的“转身”看大理的新生

2024-06-04 04: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

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大理正加快洱海综合治理

系统治理、源头治理

只为这颗高原明珠的水更清

流域内百姓的日子更甜美

▲ 图源:关茶

今天

央媒的笔尖和镜头

齐刷刷聚焦大理洱海

一起来看

������

新华社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理实践

导读

七彩云南,绿为底色。被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的云南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生态安全屏障。

在云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大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打造绿色产业,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探索绿色小康之路。

▲ 《新华每日电讯》08版截图

▲ 新华网首页截图

▲ 洱海的“转身” 视频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保护绿色生态,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洱海之滨,大理市古生村。村民祖祖辈辈临湖而居,“靠水吃水”。但53岁的村民何利成表示,他这“靠水吃水”的路,经历了不少坎坷。

第一次是1996年,洱海取缔机动捕捞。他买的新机动船用了三年就报废。第二次是2000年,洱海取缔鱼塘。他承包的18亩鱼塘也在其列。

到了2015年,环洱海旅游兴起。在外养鱼的何利成嗅到商机,回家把自己的宅院改成了民宿,“刚开始那两年,游客爆满。”

谁知好景不长,针对洱海沿岸客栈餐馆“野蛮生长”,2017年3月当地政府痛下决心,对洱海流域2400多家客栈餐馆按下“暂停键”。这轮整治中,何利成的民宿被拆掉191平方米,去年客流才恢复正常。

“从短期看,我们付出了牺牲,但为了保护洱海,这些牺牲是值得的,而且从长期看肯定不会吃亏。”何利成想通了这个理儿。

▲ 9月3日拍摄的云南省大理市古生村村貌与洱海风光(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超/摄

如今,洱海水质保持二类到三类,湖水更加干净清澈。他趁着整治的契机,把保留下来的民宿升级了一番,人气越来越旺。

洱海是云南生态保护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云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重大生态工程,努力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天蓝地绿、山清水秀,大理就是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央视《朝闻天下》用5分钟聚焦洱海保护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洱海之滨殷切叮嘱当地干部群众:“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

五年来,大理实行全域治理、全民参与,洱海保护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保护好洱海带来的发展红利也开始惠及更多人……一起来看9月7日央视CCTV-13《朝闻天下》的报道。

《工人日报》头版聚焦洱海治理

9月7日《工人日报》头版

刊发文章

《洱海治理的破与立》

▲ 《工人日报》头版截图

导读

从空中鸟瞰云南洱海,洱海宛如一轮新月,湛蓝的湖水在明媚的阳光下闪耀。这样的美景让无数人向往。

然而,1996年的蓝藻,却刺痛了洱海边群众的心。那一次,人们真切感受到了污染对洱海的沉重打击。

▲ 图源:关茶

近年来,洱海儿女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打响了生态保卫战。这其中有破,也有立。

【破,为了长远的美好】

洱海旅游井喷式发展,游客数量激增,给城市带来了发展,也给环境带来了考验。

云南大理州委书记陈坚认为,实现幸福生活不会一蹴而就,高质量保护才会带来高质量发展。

对于洱海的治理是抢救性的,从“双取消”(取消网箱养鱼、取消机动船)、“三退三还”(退耕还林、退塘还湖、退房还湿地)、“三禁”(禁磷、禁白、禁牧),到洱海保护治理八大攻坚战,大理人一直在努力着。

“这一切来之不易。凝聚着各方多年的努力。”站在清澈的洱海旁,大理市常务副市长杨矗介绍说,近年来,大理实施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洱海流域面山绿化工程、退耕还林还湿和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加快湖滨带“复绿、补绿、增绿”。

从2018年开始,湖滨带的7270人进行了生态搬迁。大理市成立洱海生态环境保护“三线”划定指挥部,明确“三线”是指蓝线(洱海湖区界线)、绿线(洱海湖滨带保护界线)和红线(洱海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界线)。为了保护好洱海,减少入湖污染,所有在生态保护红线之内的民宅都拆除腾退到线外,并实施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

当地干部告诉记者,很多人拆除了自己家的房子,搬迁至别处。他们深知,这种“破”是必要的,失去一些短期利益,是为了长期的幸福,是为了子孙后代的长远发展。

“保护洱海,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湖清水。现在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共同自觉保护洱海。”在洱海边生活了一辈子的古生村村民李德昌,是洱海水质变迁的见证者。

昔日“旁逸斜出”延伸入洱海中的民居,如今已经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洁干净的生态廊道,绿柳成荫的斜坡,清澈的湖水拍打着岸边的湿地。

【立,生态廊道绽放魅力】

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院长王欣泽,2007年带着团队全身心投入到洱海的治理上,已干了10多年。

“这是一场马拉松。对水质的保护需要发展方式的转变。”王欣泽说,湖滨带生态修复是洱海保护的重要一环。

建设生态廊道,是立足长远对洱海进行系统改造和建设的一个大动作。

行走在环洱海的生态廊道,随处可看见来此拍摄婚纱照的情侣,当地人称之为最大的免费摄影棚。

“129公里的洱海生态廊道建成后,能有效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改善洱海水质,对构建健康湖泊生态系统,提高洱海生物多样性和洱海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地带生态修复与实地建设工程指挥部负责人段能介绍,生态廊道可以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产业协调发展。

▲ 杨继培/摄

【破立之间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当地政府和居民的不懈努力下,洱海周边生态有了巨大的变化,找寻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答案。

蓝天白云下,几位穿着齐胸皮裤的村民正在村口捞着海菜。从空中俯瞰,这个洱海源头深处的小村庄——洱源县凤羽镇佛堂村,就像是被“画”在大地上的一幅艺术画。

这座山清水秀的白族传统村庄里,青瓦白墙的庭院式民居错落有致,门前屋后村容整洁,绿树成荫的湿地公园可供村民休憩。

2014年,前媒体人封新城从广州来到佛堂村,注册千宿文旅公司,专心“种地”。而曾经任银行行长的佛堂村村民陈代章,也回到了家乡,带领村民种植原生态农产品。

凤羽镇政府与千宿文旅公司签订协议,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发动、农户(合作社)种植、企业回购”的模式,重点打造绿色水稻、绿色油菜“一坝两品”,在佛堂村建设“订单农业”示范基地,推动凤羽的生态农业发展。

说起家乡的变化,陈代章深有感触:“一切都变了,山美水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如今,洱海生态长廊以及苍山洱海周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一个个村落,正大踏步走向新生。

《农民日报》头版:“湖进人退”拓展绿色发展空间

9月7日《农民日报》头版

刊发文章

《彩云之南看小康系列报道之二

“湖进人退”拓展绿色发展空间》

▲ 《农民日报》头版截图

导读

云南省大力践行“两山”理念,历经长期治理探索,从人进湖退到湖进人退,大理州的经济结构、发展方式、发展路径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革命性变革,昔日“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正在被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所取代。

洱海及周边地区变得越来越美,还催生了许许多多饱含生态、文化和经济价值的生态产品,让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源源不断带来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给水域周边的居民带来了“金山银山”。

▲ 云南省大理市古生村村民何利成家的民宿(9月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生态廊道 给洱海透透气】

洱海扬波,绿柳拂风,沿着大理市大理镇龙龛段生态廊道骑行,一边是青瓦白墙的民居,一边是波光粼粼的洱海。

洱海是云南第二大高原淡水湖,也是大理的“母亲湖”。早年间的人进湖退,已令洱海没有更多的喘息空间,为了给洱海提供一个缓冲区,大理州委、州政府决定实施洱海生态廊道建设,实现湖进人退。“洱海生态廊道并不是一条简单的‘廊道’,它是大理的‘城市绿心’。作为洱海区域性的生态监测廊道,具有将城乡生态环境中多样生态基质、斑块连接在一起,促进各生态系统间物质交流,平衡全区域生态结构的功能。”大理州委书记陈坚介绍。

在生态廊道村庄段,湖进人退、拆房子给洱海腾地方。而在生态廊道郊野段,将清退近240公顷的农用地,用于修复生态。洱滨村1.2公里的示范段,草木葱茏、野趣横生,但原址两年前还是紧挨着洱海的村落民房。在下末村更明显,一条7米宽的生态廊道像是冲破村庄的物理隔离带:一边是碧波荡漾的洱海,一边是自然古朴的白族村落。洱海生态廊道工程部副部长熊英力说:“以前房子盖到水边,没有物理隔离,村庄对洱海污染不可避免,这条廊道是人湖界限,也是给洱海‘透透气’。”

▲ 李建梅/摄

在湾桥镇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家门口,生态廊道施工已完成。记者看到,拆房子腾出来的地方,成了大青树、滇朴、芦苇、菖蒲、狗牙根组成的“雨水花园”,花园里浅表溪流设计,会像“大海绵”吸收村庄流来的雨水。李德昌的邻居何利成,2013年开了“聆海佳园”客栈,因生态廊道建设,客栈拆除近200平方米,客房少了两间。他道出了实情:干部不分白天晚上苦口婆心做工作,政策补偿也到位。像他这样的1806户搬迁农户即将搬入特色小镇。他说:“洱海干净,开客栈才能心思安定,阵痛过后,好日子要来了。”建成的生态廊道在给洱海“母亲湖”透透气的同时,也成为市民透透气的好去处。骑行、散步、拍照,城水相依的生态廊道成为新晋“网红”。

今年底,大理市计划完成全线总长129公里的环湖生态廊道主体工程建设。生态廊道的建成,能有效削减入湖污染负荷和改善洱海水质,提高洱海生物多样性和洱海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还大理一方青山绿水。

《光明日报》头版:云岭大地上的美丽生活

导读

“云南只有一个景区,名字就叫云南。”这是云南近年来打造全域旅游的口号。云南不仅有众多的知名景区,而且处处皆景,四季如春,森林密布,江河纵横,民族文化绚丽多彩。

▲ 《光明日报》9月7日头版截图

【美丽湖泊】

在云南大理,从空中鸟瞰洱海,洱海宛如一轮皎洁的月牙,起伏的波光在明媚的阳光下闪耀。这样的美景让无数游人驻足观赏。可是,十几年前,日益繁复的人类活动使洱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清澈的湖水一度受到巨大的冲击。

“当时洱海的水质特别好,在水中都可以看到小鱼来回游动。”大理双廊古镇当地白族居民张联荟回忆,不知不觉间,洱海的水质逐渐变差了。她第一次觉得洱海受污染严重是在1996年,当年洱海首次全湖性暴发蓝藻,湖水由碧蓝色变成了绿色,水质急剧下降。

▲ 大理市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廊道一景(9月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超/摄

面对洱海保护治理日益严峻的形势,2016年11月,大理全力推进流域“两违”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减量等“七大行动”,全面打响洱海保护治理攻坚战。“高原湖泊治理是一项世界级难题,洱海水质变差只用了十多年,而治理却要花去数倍的时间和精力。”大理市常务副市长杨矗表示,预计今年年底,大理将完成全线总长129公里的环湖生态廊道主体工程建设。

生态廊道的建成,能有效削减入湖污染负荷和改善洱海水质,还大理一方青山绿水。数据显示,2019年,洱海全湖水质实现7个月Ⅱ类、5个月Ⅲ类,洱海水透明度比往年同期提升了0.3米。按张联荟的话说,“洱海正在恢复成记忆中最美的模样”。

除此以外

对洱海投来关注的媒体还有

������

求是网:总书记来过的古生村 | 洱海更清 乡愁更浓 日子更美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理市古生村了解洱海生态保护情况,他强调“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在与当地干部合影时,总书记殷殷嘱托道“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

▲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视察云南时“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殷殷嘱托,已转化为云南省铁腕治理洱海污染的坚决行动。图为大理古生村总书记“立此存照”处。求是记者 赵梦婕/摄

如今,洱海畔的古生村,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眺望的地方,清澈如镜的湖面倒映蓝天白云,欢快灵动的溪流漫过滩涂水柳,嬉水的孩童和流连的人群陶醉其中,总书记“立此存照”的地方成为人们拍照打卡的新地标,村民们满心期盼总书记再来洱海,看看这一池碧波荡漾。

洱海保护与治理

是大理走向新生的道路

必然伴有阵痛

但是阵痛过后

换来的是望得见的山

看得见的水

记得住的乡愁

换来的是

老百姓走向小康生活

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 新华网、新华社客户端、央视网、求是网、工人日报、农民日报

原标题:《【央媒关注】从洱海的“转身”看大理的新生》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