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赶场”去!体验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活力的乡村集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洞口县乡镇赶集日期是几号 走,“赶场”去!体验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活力的乡村集市

走,“赶场”去!体验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活力的乡村集市

2024-05-13 04: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创 黔西南日报 中国黔西南

编者按

集市,即农村或小城镇中定期商品交易的市场。近年来,随着交通便利而城乡融合加快,以及网络“赶集”以其快捷、方便等优势异军突起,农村赶集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但不可否认,长久以来形成的农村集市依然以其独特的文化功能保存下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集市也发生着转变,不仅扮演着延续传统集市经济和乡土文化的角色,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请跟着我们的脚步,走进乡村集市,感受乡村振兴中其独特魅力和发展活力。

/

乡村集市

丰富“菜篮子” 盈满“钱袋子”

集市买卖,当地人俗称“赶场”。每个地方“赶场”时间不一样,义龙新区万屯镇乡村集市则是在每周二开放。

3月15日一大早,义龙新区万屯镇的集市上开始变得热闹起来,集市上摊点有序地一字排开。置身其间,但见生熟肉制品、时蔬干货、服装鞋帽、农机农具等货物一应俱全……

身着盛装的赶集人

每逢周二万屯赶集日,十里八乡的人们早早就备齐了要售卖的货品,从凌晨四、五点出发,到集市上各区域支摊、摆放货物,等待着消费者们前来购买。

经过重新选址规划,万屯集市分区有序,服装区、杂货区、蔬菜区、小吃区等售卖区合理分布。在服装售卖区,上至老式胶鞋,下至最新潮的时尚单品,应有尽有,物美价廉;在百货区,有一元一样汤勺、指甲刀,也有锄头、铁镐等务农套装。当然,美食也是必不可少的,素饭、牛杂火锅和各种小吃让人食指大动。

“新摘的本地香椿,十元一把,味道好得很。”菜农陈凤刚把新鲜蔬菜摆放在摊位前,就有好几个人前来购买。不一会,一背篓的香椿就所剩无几了。

杆秤足斤足两

陈凤笑着说,自己在家种了不少菜,量多的就拿来卖。集市离家近,早上带着一背篓的蔬菜中午就能卖完,一天收入也有一两百元。

集市上,像陈凤一样,在家门口卖农产品的村民可不少。自种自养的绿色食品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既丰富消费者的“菜篮子”,也增加村民们的“钱袋子”。

除了卖,买也是村民“赶场”的大事。家离得远的,有时一次就能买齐一家一周所需的物品;离得近的,也要来赶个热闹。就算什么物品也不买,也要在集市上吃饱喝足了再回去。放眼望去,几乎人人都背着背篓、提着口袋,来了个满载而归。

在万屯镇集市上,你不得不感叹乡村集市作为农村农副产品集散流通地,为村民提供买和卖的便利平台。随着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传统的乡村集市没有因现代热衷于网购快捷的购物方式而变得冷清。

乡村集市

快节奏生活中的“调味剂”

乡镇集市除了当地人的参与,越来越多的城里人也加入到赶集的队伍中,把赶集当成一种另类的休闲方式。

集市上的鲜花吸引村民驻足购买 杨健萍 摄

家住兴义市桔山街道的小李,只要工作不忙,她都会开车带着母亲去集市买菜。李女士说,集市的蔬菜、杂粮、家畜都是周边农户自己种养植的,买得放心吃得也安心。

“现在好多物品城里都不好买,集市选择很多。而且来集市,总能发现新鲜玩意。”同样来“赶场”的杨先生,则是来集市“淘宝”的。

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一些农特产品与手工制品逐渐淡出人们视野,而在乡村集市,这些乡土味浓厚的物件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在万屯集市上,有几家卖手工编织品的摊位,其中属李远华生意最火红。

精致的手工艺品

在李远华的摊位前,竹编的背篼、簸箕、撮箕在地上摆放成一排,旁边的桌上则摆放着大大小小不同型号的甑子(农村用来蒸饭的工具),李远华的妻子正与前来购买甑子的大妈们讨价还价。

尽管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对于年轻人来说,煮饭的首选一定是方便快捷的电饭锅,但李远华打磨的甑子却有自己的市场。

“虽说城里用电饭煲的人多,但喜欢甑子的人也不少,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要卖10多个,收益还是很可观的。”李远华说。

崩爆米花

在集市上,和李远华一样的“手艺人”可不少。推着老字号邹记白糖甜糕推车的邹阿姨,靠着这门香甜软糯的甜糕手艺,已经开了两个连锁店铺;53岁的王裁缝,缝制的西装裤款式新颖、质量过硬,价钱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每周都能卖出不少;还有街崩爆米花的大叔,每次出锅时那“砰”的一声,爆米花从机器里喷涌而出,空气中都是玉米的香味,引来不少人驻足观看购买……

购买零食

乡村集市用自己的方式迎接着四面八方的顾客,以乡村最原始、最朴素的商品交换延袭下来,因为“赶场”图的是种心性、热闹和顺应了原生态民俗风情的习俗。

乡村集市

“旧集市”焕发新活力

每周五,在兴义市清水河镇,集市繁忙的景象同样也在上演着。

“自从集市重新规划、迁移到泥溪坝后,变化很大。”销售农种的陈芬说道,以前“赶场”因为场地原因容易导致交通堵塞,现在集市范围更广,交通更便利,摊位更多,做生意也更方便。

购买农作物种子

“赶集很久以来就已经形成了我们这一地区的一种特定文化,因此,我们也在积极思考,如何发挥好赶集的应有功能,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彰显地方特色文化。”清水河镇环保综合执法办主任李佳鸿说。据介绍,在推进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清水河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推进集市的合理规划与建设,满足村民的生活需求。

简单实惠的理发

“清水河镇先后建立起农贸市场与商业广场,并向外延伸扩展乡村集市,有效拉动居民消费,进一步带动群众就业。”李佳鸿介绍,目前,集市能容纳150个摊位,200余人经营,有50余户当地农户参与到摆摊经营,有了稳定的收入。

在扮演着延续传统集市经济和乡土特色文化的角色中,乡村集市正发挥着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引领和辐射作用。近年来,以乡村集市为主建设的“文化集市”“乡愁集市”等特色集镇也让农村文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带动乡村特色旅游业发展,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集市上的“粮食”铺 杨健萍 摄

小集市凝聚着大力量。在“乡愁集市”上,农民观念正发生着转变,市场渠道逐渐得到拓宽,农产品价值逐步提升,这些变化,正为乡村振兴孕育动力、积聚力量。(文/图 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文国坤 石征壁)

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审:舒鹏倩 戴宏瑶 王为杰 李兴旺

本期二审:魏浩然 彭原清

编务终审:杨健萍

黔西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微博:@中国黔西南

微信/易信:中国黔西南

APP:北纬25°的黔西南

数字报:http://www.qxnrb.com

官网:http://www.zgqxn.com

邮箱:[email protected]

声明

凡“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刊发的原创内容,均保留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微信号:zgqxnw)”。

原标题:《走,“赶场”去!体验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活力的乡村集市》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