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泥鳅到底要不要去内脏?很多人不懂,这么多年白吃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泥鳅鱼吃泥吗图片 吃泥鳅到底要不要去内脏?很多人不懂,这么多年白吃了

吃泥鳅到底要不要去内脏?很多人不懂,这么多年白吃了

2024-07-09 11: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二,如果生长环境恶劣,泥鳅的腹腔中往往会出现一层黑膜,位于腹壁和内脏之间,对人体健康不利。

这层黑膜有很重的腥味,其学名叫做“腹膜脏层”,在有鳞鱼(比如罗非鱼、鲫鱼)中更加普遍。在处理鱼时,很多人都会将这层黑膜刮去,否则既影响口感也不健康。

事实上,这层黑膜并不是由外界的污染物堆积形成的,而是由鱼类的性腺组织分化而来的,能够分泌粘液,减少脏器之间的摩擦,起到保护和润滑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这层黑膜的脂肪含量很高,容易富集重金属、农药等有害物质,从健康的角度来说,不建议食用。

因此,无论是从口感还是安全的角度来看,这层内膜都应该刮除干净,这样做出来的鱼才营养美味,吃起来也更加放心。

第三,泥鳅的其他内脏对人体健康也有潜在的负面影响,比如鱼胆。

鱼胆就是指鱼的胆囊,内部容纳着肝胰脏分泌的胆汁。几乎所有的鱼类胆汁都一样,味道非常苦涩,甚至有些鱼类的鱼胆还有毒,比如青鱼、白鲢、鲈鱼以及草鱼等等。这些鱼类的胆汁毒素能够对人的肝、肾造成严重破坏,甚至导致变性坏死。

食用泥鳅的鱼胆导致中毒的事件比较少见,但还是谨慎为好,能不吃就尽量不要吃。

小泥鳅处理起来麻烦,不掏内脏可以吗?

很多人之所以不想掏泥鳅的内脏,主要原因就是嫌麻烦。泥鳅身型圆滑、体型较小,处理起来确实繁琐。我个人的建议是,对于体型很小的泥鳅,在食用前可以不掏内脏,但是对于大规格的泥鳅,掏内脏就很有必要了。

说起泥鳅的体型大小,这里就要从国内养殖的泥鳅品种说起了。国内养殖的泥鳅主要是真泥鳅和大鳞副鳅,前者个头较小,后者个头较大。这两种泥鳅在2019年为我国贡献了35.6万吨的产量,比黄鳝产量的31.3万吨还要高。

国内的育种专家们在大鳞副鳅的基础上经过品种改良,培育出了台湾泥鳅。台湾泥鳅具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等优点,而且还不会钻泥,吃料也很猛。在华南以及湖北、浙江等地,台湾泥鳅的亩产量能达到2500公斤,而且销路好、售价高,是重要的出口创汇水产品。

▲台湾泥鳅目前是国内水产市场上个体最大的食用泥鳅

达到商品规格的台湾泥鳅在60~70克左右,100~200克的大规格台湾泥鳅也能经常见到,处理内脏也比较方便。

在华南地区,有些厨师仅仅利用台湾泥鳅一种食材就能做出一整桌“泥鳅宴”,比如红烧泥鳅、泥鳅炒腌菜、干煸泥鳅、泥鳅豆腐汤、鸡蛋炖泥鳅等等,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对于体型较小的真泥鳅,处理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如果实在嫌麻烦也可以不去除内脏。

总结

泥鳅是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优质水产品,但其身体内部的消化道、黑膜以及胆汁等器官会严重影响口感,经常食用对人体健康不利,最好将其清除。

为了方便快捷地清除掉泥鳅的内脏,可以分“三步走”:

总之,处理泥鳅时到底要不要掏内脏,这可以根据泥鳅的体型大小来决定。

对于小个头的泥鳅,可以不用掏内脏,在食用之前,建议在清水中先养上几天,让泥鳅排尽粪便,这样吃起来更干净一些;对于规格比较大的泥鳅,掏内脏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在美食的诱惑面前,健康和安全才是第一位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