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法”的概念经不起推敲 – 经方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法的概念广义 “和法”的概念经不起推敲 – 经方派

“和法”的概念经不起推敲 – 经方派

2024-07-17 05: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和法”的概念经不起推敲 文章来自:经方派 https://www.jingfangpai.cn/p/10030789/

肖相如

中国中医研究院第一个肾病学博士

800 阅读

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

和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和法是指和解少阳,专治邪在半表半里少阳证的治法。

金代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卷四中云:“伤寒邪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内不外,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

广义和法是一种既能祛除病邪,又能调整脏腑功能的治法,无明显寒热补泻之偏,性质平和,全面兼顾。

戴天章《广温疫论》云:“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

和法的应用范围较广,适用于邪犯少阳、肝脾不和、寒热错杂、气血营卫失和等证。现常用的和法有和解少阳、开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调和寒热、表里双解等。【1】

以上是2012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版的《方剂学》关于“和法”的内容。

在五版教材的《方剂学》【2】、《中医内科学》【3】和《中医大词典》【4】中也有关于“和法”或“和解法”的内容,主要意思相同。

在《方剂学》的第三章和解剂【5】中有三节:

第一节是和解少阳剂,方有小柴胡汤(附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蒿芩清胆汤、截疟七宝饮;

第二节是调和肝脾剂,方有四逆散、逍遥散(附加味逍遥散、黑逍遥散)、痛泻要方;

第三节是调和寒热剂,方有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黄连汤。

和法为八法之一,八法出自清代程国彭的《医学心悟》。

其在“医门八法”之“论和法”时谓:“伤寒在表者可汗,在里者可下,其在半表半里者,惟有和之一法焉。仲景用小柴胡汤加减是已。”【6】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现在教材中“和法”的概念来源于《医学心悟》,但是范围比《医学心悟》扩大了。

《医学心悟》中的“和法”专指用小柴胡汤治疗伤寒的少阳病;

现在的教材则将“和法”扩大到了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的和解少阳剂,除包括了《医学心悟》中的小柴胡汤,并增加了小柴胡汤加减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还增加了蒿芩清胆汤、截疟七宝饮,《中医大词典》还列举了达原饮;

第二部分调和肝脾剂和第三部分调和寒热剂,也是《医学心悟》中没有的。当然,这些都不是问题的关键。

问题的关键是《医学心悟》中“和法”的概念本身经不起推敲,还有就是,现在教材中增加的这些方也没有必须要放到一起并将之称为“和法”。

《医学心悟》中“和法”的概念问题

“伤寒在表者可汗,在里者可下,其在半表半里者,惟有和之一法焉。仲景用小柴胡汤加减是已。”

这是《医学心悟》中关于“和法”的概念。这个概念经不起推敲。

“伤寒在表者可汗”,没有问题。伤寒在表,即太阳病,太阳伤寒用麻黄汤和太阳中风桂枝汤,可以归属于汗法。

“在里者可下”,则不一定。伤寒除了太阳病属于表证,其他的都是里证,在里证中只有阳明腑实证是可下的,绝大多数的里证并不是下法的适应证。

显然,在《医学心悟》中将里证定义成了阳明病,这是不准确的,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是肯定的里证,这些当然都不可下。

即使是阳明病,也只有承气汤证可下,白虎汤证是清热,不是泻下。

“其在半表半里者,惟有和之一法焉。仲景用小柴胡汤加减是已。”

小柴胡汤的适应证是伤寒少阳病,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没有“半表半里”这个名词,也没有“和法”。

“少阳病是伤寒的过程中正气已显不足,正邪双方都呈衰减之势,正邪分争,相持不下的阶段。其中正气已显不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7】

少阳病的正气不足,在《伤寒论》中有充分的根据,与此相应的是,小柴胡汤最本质的问题是扶正与祛邪并用,即在用柴、芩、姜、夏祛邪的同时,用参、枣、草扶正。

“半表半里”和“和法”是金代成无己提出来的概念。

除上面教材中引用的《伤寒明理论》中的内容外,在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中第148条注时还有“与小柴胡汤以除半表半里之邪”。

成无己提出了一个“看似完美,其实多余”的“半表半里”和“和法”,得到了绝大多数后学者的赞同。

其中,程国彭当然是很著名的一位,他将这个错误的概念直接带入了教材,使得这个概念广泛流传,以至于中医院校的教材、各种教材和历版教材,都沿用了这个概念。

关于“少阳不是半表半里”,我曾经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8】、《河南中医》【9】,以及我的著作《肖相如论伤寒》【10】和《肖相如伤寒论讲义》【11】中多次进行了讨论,大家可以参考。

《方剂学》中扩大的“和法”没有必要一增加的“和解少阳剂”,到底是什么治法?

在和解少阳剂中,还增加了蒿芩清胆汤和截疟七宝饮。

蒿芩清胆汤的组成有青蒿、黄芩、半夏、陈皮、茯苓、竹茹、枳壳、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

从组方来看,是以温胆汤加青蒿、黄芩、滑石、青黛而成;而温胆汤是以二陈汤加枳实、竹茹而来的。

二陈汤是燥湿化痰的基础方,所以温胆汤、蒿芩清胆汤都以化痰为基础,同时加了清热的药,只是蒿芩清胆汤比温胆汤清热的药要多一些,本质还是化痰与清热同用。

蒿芩清胆汤证的特征是发热缠绵不退与痰热内阻同见,至于所谓的“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并不是重点,有没有这个症状,都不影响本方的运用。

教材中强调“寒热如疟、寒轻热重”的意义在于,想说这与小柴胡汤证的“往来寒热”相似,可以与其挂钩,于是,蒿芩清胆汤就可以属于“和法”了。

其实,蒿芩清胆汤是否属于“和法”并没有重要性。

截疟七宝饮由常山、陈皮、青皮、槟榔、草果、厚朴、炙甘草、生姜汁组成,以芳香化浊,燥湿化痰为主要功效,用于以痰浊湿浊为主的疟疾。

因为疟疾的特征是“寒热阵作”,与小柴胡汤证的“往来寒热”相似,所以就将其归入了“和法”。

运用本方的根据是疟疾有痰浊湿浊的特征,芳香化浊、燥湿化痰为治疗大法,其是否属于“和法”并无重要性。

《中医大词典》中提到的达原饮,在五版的《方剂学》教材中是和解少阳剂的附方【12】。出自吴又可的《温疫论》,由槟榔、草果、厚朴、知母、芍药、黄芩、甘草组成,主要用辛温香燥的药燥湿化浊,以舌苔白腻厚如积粉,满布无隙为特征。

因为吴又可认为温疫是疠气“从口鼻而入,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夹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今邪在膜原者,正当经胃交关之所,故为半表半里。”

既然,吴又可认为温疫是邪在膜原,膜原就是半表半里,位置就和少阳相同,少阳的半表半里用“和法”,那这个达原饮也就顺理成章地被称为“和法”了。

其实达原饮方的特征就是辛温香燥,证的特征就湿浊。

至于什么“邪伏膜原”、什么“三味(槟榔、厚朴、草果)协力,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散,速离膜原,是以为达原也”,这只是吴又可自己的理解方式而已。

而,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槟榔、厚朴、草果就是辛温香燥,功效就是燥湿化浊,这才是本质。

二进一步扩大的“和法”,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至于“调和肝脾剂”和“调和寒热剂”就扯的更远了一点。

“使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

“广义和法是一种既能祛除病邪,又能调整脏腑功能的治法,无明显寒热补泻之偏,性质平和,全面兼顾。”

上面这两段是《方剂学》教材对扩大的和法的表述。从上述表述来看,并找不到“和法”的要领。

大家想想,所有的疾病不都可以认为是“脏腑、阴阳、表里失和”吗?那岂不就是所有的治法都是“和法”,所有的方剂都是“和解剂”了吗?

其实,四逆散只是疏肝解郁,并没有“全面兼顾”;逍遥散只是兼顾到了肝和脾,也不能算是“全面兼顾”;半夏泻心汤只针对脾胃而已,也不算“全面”。

所以这个扩大了的“广义的和法”,概念相当的模糊和似是而非,被归纳进“和法”的方剂,有点像,也不全像,没有被归纳进的很多方剂,看似不像,却也不是完全不像。

若说是在文字艺术上讲求“雾里看花,水中看月”的朦胧美感,这样做无可厚非,但其实也是要有主旨的,不能是一句空话;但如果是在治病救人的医学领域,我认为,这样的概念还是少一点比较好。

** 参考文献: **

李冀主编,方剂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12月第3版,2013年2月第2次印刷,第8页。许济群主编,方剂学(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2002年8月第29次印刷,第2页。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1985年10月第1次印刷,第34页。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第2版),人发卫生出版社,2009年5月第2版,第7次印刷,第1050页。同【1】,第60页。清·程国彭著,医学心悟,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9月第1版,1982年6月第1版第6次印刷,第15页。肖相如著,肖相如伤寒论讲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7月第1版,2017年11月第3次印刷,第183页。肖相如,论少阳病的几个相关问题,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第25卷,第5期,2002年9月,第6至7页。肖相如,少阳不是“半表半里证”,河南中医,2010,30(12):1149肖相如著,肖相如论伤寒,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第36页同【7】,第194页。同【2】,第48页。

本文地址:https://www.jingfangpai.cn/p/10030789/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