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画《拾穗》赏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法国画家米勒拾穗者简介 世界名画《拾穗》赏析

世界名画《拾穗》赏析

2024-07-17 11: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拾穗 米勒 法国 1857年 油画 83.5×111厘米 巴黎 卢浮宫藏

《拾穗》是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这是一幅十分真实的,亲切美丽,而又给人以丰富联想的农村劳动生活的图画,描写了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她们身后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麦垛,和她们无关,表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

《拾穗者》,它没有表现任何戏剧性的场面,只是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画面的主体不过是三个弯腰拾麦穗的农妇而已,背景中是忙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麦垛。这三人与远处的人群形成对比,她们穿着粗布衣衫和笨重的木鞋,体态健硕,谈不上美丽,更不好说优雅,只是谦卑地躬下身子,在大地里寻找零散、剩余的粮食。然而,这幅内容朴实的画作却给观众带来一种不同寻常的庄严感。米勒一般采用横的构图,让纪念碑一般的人物出现在前景的原野上。三个主体人物分别戴着红、蓝、黄色的帽子,衣服也以此为主色调,牢牢吸引住观众的视线。她们的动作富于连贯性,沉着有序,布置在画面左侧的光源照射在人物身上,使她们显得愈发结实而有忍耐力。或许长时间的弯腰劳作已经使她们感到很累了,可她们仍在坚持。尽管脸部被隐去了,而她们的动作和躯体更加富于表情——忍耐、谦卑、忠诚。米勒以凝重质朴,造型简约的概括力,来极富表现力地塑造平凡人物。他表现的是人和大地的亲密关系,是史诗所不能达到的质朴平凡。从这三个穿着粗布衣衫和沉重木鞋的农妇身上感到一种深沉的宗教情感,在生存面前,人类虔诚地低下他们的头。虽然远处飞翔的鸟儿依旧烘托出田园诗般的意境,但人类凝重的身躯似乎预示着生存的重压。正是这种宗教般的感情使《拾穗者》超越了一般的田园美景的歌颂,而成为一幅人与土地、与生存息息相关的真正伟大的作品。

此画米勒作于1857年,是表现农民生活情境的作品,引起资产阶级舆论界的广泛关注。有的评论家写文章说:“画家在这里是蓄有政治意图的,画上的农民有抗议声。”又说:“这三个拾穗者如此自命不凡,简直就像是三个司命运大的女神。”《费加罗报》上的一篇文章甚至耸人听闻地写道:“这三个突出在阴霾的天空前的拾穗者后面,有农民暴动的刀枪和1793年的断头台。”

19世纪70年代以前的法国农村,还处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农民从事繁重的农业劳动,生活艰苦,自卫能力又很弱,对新事物不敏感。所以,对巴黎出现的革命风暴是淡漠的或持观望态度。米勒的就流露出这种情况。米勒的艺术辩护人朱理·卡斯塔奈里曾这样描写这幅画:“现代艺术家相信一个在光天化日下的乞丐的确比坐在宝座上的国王还要美;当远处主人满载麦子的大车在重压下呻吟时,我看到三个弯腰的农妇正在收获过的田里捡拾落穗,这比见到一个圣者殉难还要痛苦地抓住我的心灵。这幅油画,使人产生可怕的忧虑。它不像库尔贝的某些画那样,成为激昂的政治演说或者社会论文,它是件艺术品,非常之美而单纯,独立于议论之外。他的主题非常动人,精确;但画得那样坦率,使它高出于一般党派争论之上,从而无需撒谎,也无需使用夸张手法,就表现出了那真实而伟大的自然篇章,犹如荷马和维吉尔大的诗篇。”这段话,给我们赏析提供了一个精彩的历史见证。此画的力量产生于真实,不是撒谎就能使敌人丧胆,让人民振奋。这就是的现实意义。

展开全文

国画名家推荐:

邱汉桥,(1958.10.9-),号抱扑子,湖北孝感人,思想家、我国成就卓著的山水画大家。中国当代绘画“北势南气”大格局理论思想的倡导者。当代艺术美学新哲思“忘我忘象”理论的创立者。提出当代绘画新理论发展纲要邱汉桥十八字法 “ 锤头皴和水润墨涨法”是邱汉桥在中国绘画近两千年来技法创造中的第三十六皴法。

邱汉桥25岁作品《秋泉》《霜月花》《三月扣林山》《乡梦》等入选辽宁省美术大展并入选文化部国外巡展和全军美展。30岁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32岁作品《外面的世界》获法国尼斯国际双年展最佳作奖,33岁作品《三月寻故里》获中日艺术展铜奖。36岁作品《世纪魂》获全国第八届全国美展最高奖。40岁作品《丰碑》获香港全球华人艺术展特别金奖。43岁作品《雨后斜阳》荣获联合国和平金奖,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签发奖章及证书。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武警总部专职画家,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成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