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担心了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泄露信息英文 您担心了么?

您担心了么?

2023-12-29 03: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扫码点餐,现如今已经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点餐方式。

扫码点餐时消费者被要求关注、注册会员、授权绑定微信号或手机号,但大部分餐馆并没有向顾客展示“隐私条款”或“用户协议”,这不得不引起公众担心:个人隐私权能否得到妥善的保护,一旦信息外泄或收到强行推送广告,要如何追责与维权呢?

山东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记者近日在济南部分大型商场就扫码点餐问题做了街采。

注册会员或者电子点餐您是否担心泄露个人信息?

消费者1:有,但是没办法吧,毕竟方便。该泄露的也泄露得差不多了,防不胜防,防也没用了。

消费者2:好多地方没有纸质菜单了,都是让扫码点,如果说能选择,还是用纸质菜单。这些个人隐私到现在也泄露得差不多了,也不在乎,哪个地方都泄露也不差这一家了,你像买保险,去哪买东西不都往外泄露么,所以也无所谓了。要是有选择,肯定还是不泄露最好。

记者:您现在已经感受到个人信息被泄露了?

消费者2:那肯定的,车保险一到期,各个公司就给你打电话,肯定都泄露了,没办法。

记者:点餐有的时候还要填生日……

消费者3:对很烦,但是人工也不给你点,没有办法,我会首选纸质或人工点餐,会要求。

消费者4:而且很多店都强制你加入会员,关注公众号,关注了才能点餐,我觉得这是一种霸王条款,怎么能这么干呢?但好像现在的餐馆都这样。本来他们应该雇佣服务员干这些点餐的工作,但是为了节省人工成本,把这些都推给了顾客,让我们更加麻烦,他们更加省事。

消费者5:我很少碰上这种,因为我不大习惯扫码点餐,还是拿菜谱点。确实有点乱了,人脸识别什么的,根本用不着,搞这个的初衷到底是什么?他们说是信息采集,采集之后到底怎么用,咱也不知道,总归还是有点侵犯的意思。

消费者6:你可以换一个不用手机号注册的那种,有别的头像注册,这些东西你自己不输,别人也弄不了去。

消费者7:很麻烦,谁知道什么时候出问题啊。这个事让消费者提高警惕性,不是都能提高,得从根源上,比如APP做的时候,监管部门有没有监管?直接给他堵了漏,就没有这个功能了吧,这不是老百姓自己的问题,老百姓是末端,不是主要矛盾,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监管部门真正监管了么?】

记者也暗访了部分商家

怎么点餐?

服务员:扫这个码点餐,有纸质的。

记者:扫码点要输入生日和手机号么?

服务员:随便输入,虚假的也可以。

记者:扫码一定要办会员卡么?

服务员:对。入会员的话有会员价。

记者:刚才让我输入假的手机号,其实不行吧?

服务员:其他信息可以随便填,手机不行。

记者:你们要这个信息干嘛用?

服务员:不干嘛用,因为我们吧台设计不是很好,有的顾客吃完不结账,我们可以通过二维码打下电话找到人,主要是这个作用。

记者:也可以付款?

服务员:这个付不了,原本能结,但我们给禁止了,到吧台结账可以享受很多优惠。

某餐厅2:

记者:店里怎么点菜?

服务员:扫码点,微信和支付宝都行。纸质也可以。扫码关注公众号,然后结账。

记者:不关注不能点?

服务员:对,如果老人来了没有智能手机看餐单点也行。菜单上的菜有的没有,手机上是最全的,价格都一样的。纸质的更新的慢,价钱都是一样的。】

扫码点餐背后的危害与猫腻

同样的扫码点餐,对消费者和商家来说需求和选择各不相同,对消费者来说,扫码点餐会泄露自己的哪些信息?一旦泄露后,会有哪些危害?商家扫码点餐软件背后又有哪些猫腻?

7月13日,《阳光政务热线》直播节目中,栏目记者做了现场连线说明。

观点:多管齐下、完善立法、主动维权

本台特邀观察员

济南大学法学院教授 袁曙光

加大商家违法成本 消费者加强自我保护

扫码点餐背后更大的问题是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司法实践中,有很多犯罪集团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以后,实行集团化作业式的诈骗,甚至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获取公民信任,这里的前提就是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

目前《民法典》人格编对公民私密信息的界定不是很明确,有待完善,我们期待《个人信息保护法》尽快生效。

从另一个方面讲,从犯罪学的看,被害人之所以成为被害人,是有自己的人格缺陷或认知缺陷,也就是防范意识不强,这就需要公民个人保护意识的增强。

很多点餐软件、小程序等系统的管理急需规范。市场监管部门、网警是否可以进行跟踪?对商家或许用户信息的必要性进行审查,让违法者付出高昂代价。

本台特邀观察员 张国珩

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不法牟利行为严惩不贷

扫码点餐仅仅是一个方面,很多APP的下载过程中就需要使用者提供各种权限,所以各种服务软件首先不能有“前置壁垒”、“消费歧视”;第二点,拿到数据一定要严控,不能外传,不能牟利;第三,如果涉嫌犯罪,网上绝不是法外之地,一定要严惩不贷。

山东省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 王致远

呼吁企业自律 鼓励消费者积极维权

新技术应用不应成为特殊消费群体的消费阻碍。由于智能手机操作的复杂性,扫码点餐并不具有普适性。老年人、未成年人往往需要他人协助才能完成扫码点餐过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消费体验和消费实现。他们对“扫码”背后潜在风险的防范意识也比较弱,更易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甚至支付安全问题的受害者。

一定要坚持“扫码自愿”原则,坚持把顾客隐私安全想在前面,坚持“合法、必要、正当、保密、安全”的基本原则。

在此呼吁:餐饮行业组织、餐饮经营者积极行动,抵制不良手法,杜绝违法行为,以实际行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希望有关行政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引导和监管,督促餐饮企业守法经营、加强自律,严厉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不法行为,促进行业健康有序、规范发展。

消费者有拒绝扫码点餐的权利,注重个人信息的保护,对于商家的无理要求,完全可以杜绝并依法维权,这也有助于倒逼商家正视自身经营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中消协:“扫码点餐”不应成为“单选题”

今年3月份,中国消费者协会收到消费者反映,到餐厅用餐时,有些餐厅不提供人工点餐,甚至不提供现场菜单,消费者只能关注公众号或小程序后进行“扫码点餐”。中消协对此发表了以下观点:

仅提供“扫码点餐”涉嫌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

二、仅提供“扫码点餐”侵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三、不提供现场菜单有损消费者的知情权;

四、新技术应用不应成为特殊消费群体的消费阻碍。

与此同时,国内部分城市也行动起来,呼吁餐饮行业规范点餐流程,尊重就餐者个人信息保护。比如:

★ 杭州江干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东站所对辖区内几家颇受欢迎的餐饮企业的扫码点餐行为进行了检查,要求涉嫌强制扫码点餐的餐饮单位进行限期整改,如果商家非法出售、泄露消费者信息造成了一定的后果,一旦证据确凿,市场监管部门会对这些商家进行处罚。明确要求餐饮企业在提供点餐服务时做到以下几点:

1、提取消费者的相关信息时,必须正当合法,提取过程当中要明示提取的范围和要求,并在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才能提取。

2、要做到保护消费者的隐私,不能泄露甚至用于买卖谋利。

3、在门店中,需要提供多种点餐渠道,以供消费者自主选择,不能强制要求扫码点餐,也不能强制要求消费者注册会员。

★ 深圳近日也向强制扫码点餐行为发出警示,推出《扫码消费行业自律承诺》,倡议扫码消费不用关注公号,不强制或变相强制消费者关注商家公众号等。

★ 还是在深圳,6月29日,《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正式通过,自明年1月1日起实施。深圳正式以立法的形式对各类APP霸王条款说“不”!《条例》规定:数据处理者不得以“自然人不同意处理其个人数据”为由,拒绝向其提供相关核心功能或者服务。《条例》内容涵盖了个人数据、公共数据、数据要素市场、数据安全等方面,是国内数据领域首部基础性、综合性立法,确立处理个人数据“最小必要”原则。

从整体看,中国网络数据领域的法律体系是以三部法律为基础的,分别是《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其中,《网络安全法》已经公布实施;《数据安全法》已经公布,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二审稿正在完善过程。

这三部法律出台后,中国互联网领域基础性的法律法规框架体系就已完成,其他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等,都会在这三部法律组成的体系之下,继续细化具体的内容,逐步覆盖互联网、个人信息和数据活动的方方面面。

可以预见,将来所有企业的所有经营行为,都必须受到《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这三部法律为纲的立体法律框架体系的规范。这三部法律对企业提出了非常详细的义务性要求,而且每一项都可能会配套的出台相应的法规、规章等等。企业如果不能做到遵守,是无法在互联网生态中生存。

来源:阳光政务热线记者

MORE

延伸阅读

原标题:《您担心了么?——扫码点餐与个人信息泄露》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