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书写乡村振兴高分答卷 彰显担当助力共同富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河源和深圳的关系如何呢 深圳:书写乡村振兴高分答卷 彰显担当助力共同富裕

深圳:书写乡村振兴高分答卷 彰显担当助力共同富裕

2024-01-26 11: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羊城晚报记者 郑明达

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超434亿元,累计选派干部人才8500余名,推动对口帮扶的4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对口帮扶、合作地区覆盖面积30.6万平方公里……过去十年,深圳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全心全意推进对口帮扶,充分体现了“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的责任担当,为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交上了高品质的“深圳答卷”,彰显了特区的担当作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雪域藏南、云贵高原到巴山蜀水,从革命老区到祖国边陲,这份浓浓的山海情,正被星火传递,接续传承。在广袤的深圳对口帮扶地图上,农民富、产业兴、乡村美的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11月25日《羊城晚报》T4版报道

构建“2+1+6”工作架构

深圳是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是“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先行者。如何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深圳最有条件、最有责任回答这个问题。

自1990年接受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帮扶梅州市的第一份“任务书”开始,深圳先后与众多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所辖118个县(区)建立结对帮扶关系。

按照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深圳全力以赴、精准帮扶,30年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超1268亿元,选派各类干部人才8500余人,实施项目超5万个,推动42个国家级贫困县摘帽、340余万贫困人口脱贫,帮助对口地区各领域补短板强弱项,实现当地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质量提升和环境变化,交出了令人瞩目的脱贫攻坚答卷。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1年,深圳重组成立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对口帮扶任务调整为8省(自治区、直辖市)60县,选派400名优秀干部分赴汕头、河源和汕尾市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开启了助力对口帮扶地区从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发的新征程。

当前,深圳已形成“2+1+6”工作架构,“2”是指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市对口支援和对口合作工作领导小组,“1”是指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6”是指广西、新疆、西藏、汕头、河源、汕尾6个前方工作机构。

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局长刘卫翔表示,一年来,该局坚持谋全局、抓大事、保落实,统筹推进本市和对口地区的乡村振兴工作,精准把握由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的新形势、新任务,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2022年6月,广西百色田阳区农户在“圳品”基地喜摘芒果  粤桂协作工作队供图

精准发力“两不愁三保障”

从“转院医院”到“家门口的好医院”,西藏察隅县人民医院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便能享受深圳的医疗服务;为解决塔吉克族学生上学难问题,深圳支援塔县异地高标准建成该县目前唯一一所涵盖初中、高中的完全中学深塔中学;“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等一批批稳岗就业工程,让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培训实现就业……

近年来,深圳立足解决帮扶地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要求精准发力,实施一批农村道路建设、危房改造、易地搬迁、饮水安全、学校和医院建设等项目,聚焦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补短板、强弱项,切实提升对口帮扶地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援建、修缮各类学校454所,增加学位超12万个;援建医院(卫生院、站)799所,增加病床9039张;选派4032名支医支教人才,结对帮扶对口地区917所学校、医院;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点)20个、住房超6万套,完成危房改造超5万套,受益贫困人口超29万人;援建安全饮水设施5435个,惠及群众超75万人。

为全面打好就业帮扶硬仗,深圳实施援企稳岗、调查摸底、技能扶贫、失岗救济、就业拓岗等五大行动,累计发放就业扶贫专项稳岗补贴近60亿元,覆盖贫困劳动力20余万人;举办培训班5000余次,培训技能人才近26万人次,培养致富带头人8000余人次,实施贫困家庭学生技能培训近6000人次,设置公益岗位吸纳贫困人口就业7万个,推动劳务输出就业近13万人,就地就近就业近35万人。

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直播带货活动深圳海吉星消费帮扶中心主会场 受访者供图

持续擦亮三大帮扶品牌

日前,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首批社会帮扶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典型案例名单,“广东省深圳市打造‘圳品’品牌,助力消费协作提档升级”入选。

消费帮扶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2020年以来,深圳创新实施了“圳品”帮扶、打造“圳帮扶”线上商城、举办美食节、开展消费帮扶好产品评选等一系列针对性消费帮扶举措,构建了消费帮扶“深圳模式”。

2021年,深圳完成消费帮扶采购金额达115亿元,在全国副省级城市排名第一,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全国消费帮扶典型案例(全省唯一)。今年年初,深圳启动创建国家消费帮扶示范城市,深入实施“四大四好”可持续消费帮扶行动,打造全国消费帮扶“深圳样板”。

乡村全面振兴也离不开产业振兴。一年来,深圳持续擦亮产业协作合作共建品牌,有序引导外溢需求的深圳企业到对口地区投资发展,通过共建园区平台推动产业帮扶,发展特色产业激发内生动力,把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作为增加帮扶地区群众收入、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关键举措,实现对口地区“造血式”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深圳已累计共建或支持建设广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喀什深圳产业园、深河和深汕产业转移工业园、深哈产业园等86个产业园,推动516个超亿元项目落地,投资额超过1900亿元。

此外,深圳不断擦亮“簕杜鹃”公益助农品牌,在对口帮扶地区8省60县和深汕特别合作区(即“60+1”县)开展实施“耕耘者”振兴计划,助力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人才基础。截至目前,已完成4省15县共775人的培训任务。

与所帮扶地区共同发展

在广西来宾忻城县一块桑田内,种植户正在浇水施肥。受益于深圳同益新企业在当地建设蚕丝绸产业,农户与企业签订长期采购协议。如今工厂陆续投产,出售桑叶成了当地村民经济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深圳牵头的粤桂协作蹄疾步稳。今年上半年,新增引导落地投产企业192个,实际到位投资额50.96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12219人。

自去年以来,深圳围绕市内乡村振兴、省内对口帮扶、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等“四大战场”,加强与协作、帮扶地区的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了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良好开局。

深圳打好市内乡村振兴阵地战,以“绣花功夫”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推进大安现代农业示范带、赤石绿道康养示范带等两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推动合作区由“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转变;打好省内对口帮扶攻坚战,持续抓好产业共建,帮扶汕头、河源、汕尾3个市全面发展,助力76个重点镇、120个村全面振兴;打好东西部协作整体战,有序推进东西部协作关系调整,优化10个区结对帮扶广西22个县,超额完成帮扶广西各项指标任务;打好对口支援持久战,有序推进援疆援藏工作,坚持做好民生实事,持续在改善民生、凝聚民心,促进民族“三交”、夯实民族团结根基上发力,积极推进“山泽居”项目和克劳龙河水电站等基础设施项目。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