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奇”不意!这就是五邑建筑的魅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江门鹤山风景 出“奇”不意!这就是五邑建筑的魅力!

出“奇”不意!这就是五邑建筑的魅力!

2023-08-25 01: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广东省江门市位于珠三角西南部,

下辖蓬江、江海、新会3个区和台山、开平、鹤山、恩平4个县级市,俗称“五邑”。作为中国第一侨乡,江门民情风俗独特,文化底蕴深厚。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凝固的人文。透过江门的独特建筑,管窥五邑的历史人文,引人入胜。

【第一奇:碉楼林立田上盖】

图片

自力村碉楼群 李卓文摄

19世纪中叶,美国、加拿大开发西部,修铁路、淘金矿需要大量劳动力,众多五邑乡亲籍此赴海外谋生,形成“青壮男丁在海外,老弱妇孺守乡里”的情形。当时潭江流域一带洪灾和匪患严重,为了家眷家产安全,华侨有所积蓄后,纷纷回乡或汇款兴建居守兼备的碉楼,碉楼林立遂成为五邑侨乡一大特色。2007年,“开平碉楼与村落”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广东省首处世界文化遗产。

【第二奇:姿态各异展风采】

图片

锦江里碉楼群 李卓文摄

开平碉楼的最大特点是中西合璧、姿态各异,设计者或工匠按照主人自己的意愿选取不同的外国建筑式样和建筑要素糅合在一起,自成一体,这些不同风格流派的建筑元素在碉楼中和谐共处。经专家考证,开平碉楼有1833座,造型各异,很少有样式重复的。

【第三奇:骑楼避雨又防晒】

图片

蓬江区长堤风貌街周家亮摄

图片

台城历史文化街区 陈方欢摄

江门的骑楼独具特色,城镇里的商业街,大多是骑楼式建筑。骑楼式建筑,就是临街建的楼房,将楼的下层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道,使楼层的一部分跨建在人行道上,用以避雨、遮阳、通行。

【第四奇:建个侨墟做买卖】

图片

梅家大院 苏照良摄

江门的侨墟有近两百处,其中台山侨墟数量最多,多为上世纪初华侨回乡建造,每处侨墟都是碉楼、洋楼、墟市并存,融合中西建筑风格,是上世纪初对外贸易和地方集市的基地。

【第五奇:前门后门一字开】

图片

马降龙村的民居样式多为三间两廊式 郭永乐摄

图片

前门后门一字开 谭金花供图

江门的民间建筑沿袭传统岭南建筑中“三间两廊”的风格,民居规整严谨,横直对齐;房屋的样式也一律为三间两廊的传统形式,前门后门一字开,统一的青砖素面墙。这种“两边开门”而不是“中间开门”的建筑布局,有利于应对潮湿的“南风天“和大风大雨的台风气候,体现了五邑乡民的卓越智慧。

【第六奇:前祠后楼传文脉】

图片

图片

前座祠堂“宝树堂”和后座碉楼“宝树楼” 图源:塘口社区计划

按古代建村的规制,一般会建一座祠堂,既是祭祀祖先的地方,往往还兼着学堂之用。有条件的村落,还会在祠堂后修一座楼,叫着藏书楼,收藏族谱、经典书籍。十九世纪中叶之后,大批乡民漂洋过海谋生,乡村公共建筑多有残破损毁。民国期间,多地的祠堂因为华侨的捐赠而得以重修,重修的宗祠和藏书楼已具有鲜明的中西合璧特点。例如开平塘口镇潭溪墟的谢氏祠堂,其特点为:前座是西式外墙+传统祠堂的形制,两边厢房用作课室。后座是独立的多层碉楼,既有防御功能又可用作会议室和图书馆,图书馆内藏有《四库全书》《万有文库》等书籍。这个时候,大家把“藏书楼”改叫比较现代又有些洋味的“图书馆”了。这些家族图书馆、私人图书馆遍布五邑侨乡。

【第七奇:新宁铁路联四海】

图片

新宁铁路 资料图片

图片

北街火车站旧址历史照片 江门市博物馆供图

江门是中国第一条民办铁路的诞生地,承载着五邑华侨的强国梦。台山华侨陈宜禧赴美国,先后在美国从事铁路建设达40年之久,并参与了美国太平洋铁路的修建。在花甲之年,陈宜禧回乡筹办建设中国第一条民办铁路——新宁铁路。新宁铁路北街火车站旧址作为新宁铁路唯一保存下来的车站主体遗址,见证着以陈宜禧为代表的爱国归侨对祖国建设所作的巨大贡献。

【第八奇:轮船画在门楣外 】

图片

图片

吴就良摄

江门的碉楼、洋楼等楼宇门楣上的壁画,除了常用的中国传统花鸟图案之外,还出现了西方样式建筑、西方工业文明产物的元素。一些壁画上画有海上行驶着的西洋“轮船”形象,生动描述了老一辈华侨漂洋过海、艰苦创业的景象。

【第九奇:水泥工艺受青睐】

图片

立园花藤亭是水泥工艺的经典之作 景区供图

图片

水泥工艺 谭金花供图

20世纪,江门的乡间开始流行使用水泥等新兴材料取代某些传统建筑材料,并用新兴的建筑工艺代替岭南传统建筑惯用的木雕、砖雕及灰雕、彩绘等装饰工艺。这种新的装饰风格受到一些新潮思想的华侨的青睐而引入侨乡的乡村。

【第十奇:燕子窝成防卫台】

图片

开平自力村碉楼  李惠文摄

“燕子窝”的侧堡结构是开平碉楼的一大特色。为了加强防御性,一些碉楼会在楼顶设计突出于墙面的悬挑角堡或者侧堡,这种构造是参照法国中世纪城堡为代表的欧洲建筑样式。

【第十一奇:一副对联写中外】

图片

塘口镇民居对联“青年发达,黄种图强 ”景区供图

图片

蚬冈民居对联“事业惊人华盛顿,英雄盖世拿破仑”谭金花摄

华侨们对祖国的热爱与期盼在江门乡村碉楼、洋楼的对联中得到充分表达和展现。如:塘口镇民居对联“青年发达,黄种图强”;蚬冈镇民居对联“事业惊人华盛顿,英雄盖世拿破仑”;百合镇民居对联“欢迎世界和平会,闲客家庭教育书”……都是华侨心声的反映。

【第十二奇:双狮滚球全球迈】

图片

开平塘口焕庐民居的大门门楣装饰 谭金花摄

图片

马降龙碉楼群内的骏庐神龛下的狮子滚地球图案 景区供图

“双狮滚绣球”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象征事事如意、家族繁衍、社会繁荣。此处把“双狮滚绣球”改为“双狮滚地球”,表达了五邑华侨漂洋过海、迈向全球的豪迈气概。

【第十三奇:半月池塘村前开】

图片

台山市横江村 彭伟宗摄

江门五邑地区虽为侨乡,碉楼奇楼建筑多有西洋元素,但在建村部局上仍多保留古制。其中,村前一般会设计一个半月形的池塘,现代人认为主要用于消防安全。其实古人们称它为“泮池”。泮池原意指周朝设置的四周环水的大学堂。学子进入文庙拜了孔子后称“入泮”。学子们也把泮池称为“学海”,勉励自己苦读。村庄前建“泮池”,寄寓了祖辈们“文脉昌盛”的美好愿望。

【第十四奇:“富”字建村祈福来】

图片

侨乡村落 彭伟宗摄

不同于其它地方叫村落是“一座村”,江门五邑地区叫村落是“一条村”,主要原因是江门五邑采用的是“梳”式建村布局,整个村落看过去就是一“条”。村子与周边景物合在一起,组成了“富”字建村格局:后山(或碉楼)稳守村后恰似“宀”,“宀”下是“一”条村,村前是一“口”水塘,水塘前是良“田”万顷,刚好组成“富”字格局。“富”字建村格局体现了村民祈望生活富足的美好愿望。

【第十五奇:“水浒”碉楼有能耐】

图片

水中碉楼 彭伟宗摄

江门台山市白沙镇有一座奇特的碉楼,因所建之地后来筑成水库,矗立在水中,被称为“水中碉楼”。在水库丰水期,碉楼下面两层被水淹没,就像是浮在水面;水库枯水期,碉楼完整展示出来,别具一格。

【第十六奇:欲读“三国”到此来】

图片

被称为刘备楼的玉书楼 罗开传摄

图片

被称为关羽楼的沃文楼 罗开传摄

图片

被称为张飞楼的相忠楼 资料图片

翁家楼是台山华侨文化的典型缩影,翁家楼有三座,以建筑立面外形貌似刘备、关羽、张飞而闻名。玉书楼被称为刘备楼,楼顶的凉亭和下方的窗户和“备”形似,原来,凉亭像上半部的反“文”,而正面的窗户,则像“田”字;沃文楼也被形象地称为“关羽楼”,并列的建筑外形犹如“羽”字;张飞楼更妙,大门不是笔直正对,而是弧形向右,恰如“飞”字笔画中的右弯钩。

【第十七奇:飞虎亭述家国怀】

图片

爱国华侨在江门侨都源远流长的历史画卷里,留下了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在抗日战争期间,投身于“航空救国”的江门籍青年不计其数。支援中国抗战的美国第14航空大队,也就是“飞虎队”中,有1600多名华侨青年,其中百分之八十来自江门。在台山市石化山的飞虎亭,记录着这段五邑华侨青年与祖国人民共赴国难的故事。

图片

马邦基、马绍基兄弟,江门台山籍人,二战期间,兄弟俩参加了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军航空队,主要负责物资运输工作。在“驼峰航线”运输线上频繁往返,恶劣极端的天气加上敌军的追截,常常让他们兄弟俩徘徊在生死边缘。尽管如此,他们依然坚守在岗位,在这条航线上分别飞行了420多次和370多次,运送了无数抗战人员和军需物资。资料图片

【第十八奇:代代传承把国爱】

图片

泮立楼神龛对联:“宗功伟大兴民族,祖德丰隆护国家”  景区供图

图片

立园泮立楼 黄伟良摄

爱国爱乡是华侨的光荣传统,落叶归根是众多老华侨的心愿。碉楼、骑楼虽然多是西式建筑,但华侨们在西式的建筑空间里仍保持着很多中式的传统,比如把祭奉祖先的神龛设置在顶楼上。可贵的是,屋主在祭拜祖先的时候,想着的不仅是家事,还有国事、天下事。如开平立园泮立楼楼顶神龛对联题写着:“宗功伟大兴民族,祖德丰隆护国家”,留下“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叮嘱。这种现象在侨乡比比皆是。华侨祖辈们的这种家国情怀,令人由生敬意!

江门建筑还有哪些让你出“奇”不意之处?评论区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