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1)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江西职业师范学校 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1)

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1)

2024-07-03 08: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21)

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

学校前身是江西师大鹰潭学院,校史肇始于1960年创办的上清师范学校。1980年上清师范学校迁址市区南郊,更名为鹰潭师范学校;1984年鹰潭师范学校分出一支人马筹建鹰潭教育学院,并于1987年成立江西师大鹰潭专科部,与鹰潭教育学院(筹建)合署办学; 2001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江西师大鹰潭专科部与鹰潭师范学校合并成立江西师大鹰潭学院。2015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以江西师大鹰潭学院(资源)为基础成立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见图1-1)。

学校校区占地1235亩,校舍总建筑面积31.2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6.9万平方米。拥有公共计算机中心、教师教育技能中心2个校级实训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现代传媒中心等9个院级实训中心,校内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113.5万元。教学用计算机2297台,多媒体网络教室139间,开通了宽带高速校园网络。现有附属幼儿园、早教中心各1所,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112个。

学校现设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护理与视光学院、物联网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航空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和教师教育部12个教学单位,开设小学教育等师范类专业10个,物联网应用技术等非师范类专业24个。2019年6月在校大专生10061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560人,其中专任教师44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9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248人。目前学校拥有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3人、省高校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人。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江西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的意见》,秉承“自强、厚德”校训,弘扬“仁、智 、信”校风,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小学幼儿园一专多能型骨干教师、技术技能型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先进单位”“江西省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高校人事管理先进单位”“江西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高校平安校园示范校”“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学校”“江西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江西省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图1-1 学校南大门

第二部分 学生发展

一、生源状况

(一)招生概况

2019年省内师范类专业文科投档线390分,较去年提高25分;理科投档线368分,较去年提高31分,均创历史新高;省内文、理科线上考生一志愿量投档率达100%,在我省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文、理科批量投档分数线高出省控线208分以上(见图2-1)。

图2-1 2018、2019年文、理科投档线比较

2019年学校共设招生专业27个,面向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主要招生方式包括基于高考的“知识+技能”招生、单独招生、中高职贯通等,各类招生方式录取人数见图2-2。

图2-2 2019年各类招生方式录取人数

2019年单独招生录取较上年增加346人,增幅达165%;单独招生到校较上年增加358人,增幅高达231%,涨幅较去年有大幅提高。录取普通专科新生4486人,较去年增加1030人,增加29.8%;实际报到4210人,较去年增加967人,增加29.8%,录取人数、报到人数与报到率均创近年来新高,见图2-3。

图2-3 近几年新生录取人数、报到人数及报到率

(二)生源结构

2019级新生中, 93.67%为本省生源,较去年略有增加,其中62.68%为农村生源,2019级新生调查显示,报考我校的主要因素为“他人推荐(学校品牌)”“就业优势”“技能培养”“专业爱好”“地理位置”等(见图2-4)。

图2-4 2019级新生报考本校原因分析

二、在校体验

(一)立德树人

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全国教育大会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修订《江西师专关于领导干部、教学名师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到学校上思政课的实施意见》《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聘任管理办法》《教师退出思政课堂教学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校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工作。

【案例2-1】上好复学第一课,盯紧防疫每一环

根据江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和江西省教育厅

图2-5 我校各年级学生分批返校复学

下发的有关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文件精神,经学校研究并报鹰潭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批准和江西省教育厅备案批复,5月15日至5月17日,我校各年级学生分批返校(见图2-5),5月18日正式复学上课。

疫情期间,学校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工作,学校党委书记吴胜生等校领导带头力行(见图2-6),引导全体教师以抗疫事迹为素材积极开展思政教育,以新冠肺炎防控、春季传染病防范、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知识宣传为重点,学生返校复学后,线上开展“江西师专复学第一课”,引导学生科学认识疫情,保持乐观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学校一起迎接疫情大考,在安全有序的防控措施下完成本学期学习任务。

图2-6 校党委书记吴胜生开讲复学第一课

(二)体育与健康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精神,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开设球类、舞蹈类、武术、体操等特色体育兴趣选修课程,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案例2-2】我校开展阳光长跑体育活动

为树立学生热爱体育、崇尚运动的健康观念,形成阳光运动、强身健体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我校全面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见图2-7)。制定并实施《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阳光长跑工作方案》,明确考核对象、考核时间、考核办法等内容。通过开展阳光长跑活动,锻炼学生体质,磨炼学生意志,展示大学生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图2-7 我校学生开展阳光长跑活动

(三)学生社团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加强校党委对社团的领导,团委对社团的具体指导,成立了学生社团建设管理评议委员会,由校团委副书记任组长,校学生会分管社团管理部的执行主席及社团管理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学生社团建设管理评议委员会负责组织学生社团的注册、登记及年审,严格把控社团的日常管理,对不合格的社团予以取缔。

学校现有注册学生社团26 个,其中思想政治类社团1 个、学术科技类社团5 个、自律互助类社团4 个、文化体育类社团14个、志愿服务类2个(见图2-8)。

图2-8 学生各类社团数量及比例

2019-2020学年开展各级各类社团活动约80余次。社团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因工作业绩突出,我校团委荣获江西省职业院校共青团工作协会“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见图2-9)。

图2-9 2019年度五四红旗团委牌匾

图2-10 校社团招新活动精彩纷呈

【案例2-3】校社团招新活动精彩纷呈

2019年9月,由校团委主办,校学生会、社团管理部以及各社团承办的社团招新活动气氛浓烈,星梦动漫社的舞蹈、计算机协会的歌曲、竹音社的笛子吹奏、吉他社的吉他弹唱、华韵汉服社的唯美朗诵展示了一场精彩的社团秀(见图2-10)。

(四)志愿服务

学校建立健全了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规章制度,规范和完善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志愿者均需经过选拔,进入赣鄱青年注册,并在年底对各成员表现进行考核,目前我校已建立一支扎实进取、认真负责的志愿者队伍。

2019—2020学年,我校青年志愿者积极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为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和建设美丽鹰潭贡献力量。在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社会公益等领域形成了一批特色服务项目。在校内,为校运会、无偿献血、迎接新生等活动提供志愿服务;在校外,积极参加关爱老人、留守儿童,“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劝导、保护母亲河、“双创”、法治宣传、节能宣传等活动,尤其是2020年,70余名志愿者,积极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一年来累计参加校内外志愿服活动80余次,为建设和谐校园、美丽鹰潭贡献了青年学子的青春力量。 2020年,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获得“第二届鹰潭市青年志愿服务先进组织”“鹰潭青年五四奖章集体”“2020年鹰潭市抗击疫情无偿献血先进单位”(见图2-11)。

图2-11 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获得的部分荣誉称号

【案例2-4】我校开展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

图2-12 志愿者参加“热血战疫,青春担当”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

2020年6月6日,校团委联合鹰潭市中心血站在学校万客缘超市门口开展“热血战疫,青春担当”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见图2-12)。志愿者们细心询问献血同学的身体状况,负责协助血站工作人员进行献血引导、个人信息登记、发放献血小礼品等工作,献血者们英勇无畏,挽起袖子献出热血与爱心,为打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案例2-5】我校开展节能宣传活动

2020年7月2日是全国低碳日,校团委组织学生会青年志愿者部在学校万客缘超市门口和第二食堂南门口开展了“绿色低碳,全面小康”节能宣传活动(见图2-13)。志愿者们向来往的同学们讲解节能宣传活动的内容,号召大家积极参与“绿水青山,节能增效”和“绿色低碳,全面小康”为主题的签名活动,做到“志愿服务,你我共同努力”,倡导大家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图2-13 校团委“绿色低碳,全面小康”节能宣传活动

三、就业工作

我校2020届毕业生人数为3251人,初次就业率为81.53%,超过全省同层次高校平均就业率且留赣就业率较上年有提升、增幅排名全省高校(不分本专科)前5名、留赣就业占比在全省同层次高校排名前10,并获得省教育厅15万元的留赣就业专项经费支持。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校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一)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序推进

图2-14学校召开毕业生就业领导小组(扩大)会议

组建了“校院”两级管理机构。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校长为双组长的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校属各学院也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学院就业干事、辅导员、班主任为成员的学院就业工作小组。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见图2-14),修订完善了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系列考核方案,将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高低作为考核各学院就业工作重要依据,建立了就业考核评价体系,每年年底对各学院进行就业工作考核,就业工作考核成绩是学院工作和个人业绩考核重要内容之一。

(二)应对疫情影响,就业服务有新招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防疫重要指示,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落实全省教育系统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电视电话会议的工作要求和江西省关于2020年春季延期开学的通知要求,切实保障毕业生的身体健康和就业权益,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统一部署,确保在疫情防控期间就业服务工作不停歇,重点做好了启动应急响应服务机制。

一是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就业工作方案,成立了疫情防控期间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当前的工作职责,为做好特殊时期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提供制度保证。3月24日,召开了学校就业创业工作会议,对特殊时期做好我校就业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

二是通过招就处微信公众号发布《致2020届毕业生的一封信》告知毕业生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注意事项以及更好地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不间断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对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切实保障毕业生的身体健康和就业权益。

三是掌握2020届毕业生就业动态情况。全面了解202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从3月9日起,学校招生就业处通过“问卷星”平台,要求各毕业生班班主任(辅导员)每周星期一利用班级微信群发布一次《2020届毕业生就业动态采集》问卷,收集并整理2020届毕业生就业动态情况,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精准就业帮扶工作打下了基础。

四是开展了网络智能化就业服务工作。因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暂停一切现场招聘活动,开展线上就业招聘服务,号召未就业毕业生及时关注“江西微就业”、各地人才市场招聘信息和学校发布的就业信息。鼓励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利用互联网进行供需对接,实行视频面试。针对我校师范类毕业生较多的特点,4月7日我校和万行教师人才网联合举办了2020大型民办教育春季线上招聘会,组织了全国60余家民办学校,共提供招聘岗位近千个。

五是简化和优化就业相关手续。疫情防控期间为减少人员流动,鼓励用人单位通过信函、传真、网络等方式与毕业生签署就业协议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需要提供“三方协议”、就业推荐表等纸质材料,联系学校就业办通过邮寄方式为毕业生办理相关手续,全力为毕业生做好就业服务。

六是创建了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群。为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效率,特创建江西师专就业工作群和2020届毕业班班主任群,及时了解并解决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积极主动关心关注毕业生就业,主动研判、主动作为、主动服务,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七是做好了拟专升本毕业生的政策宣传和引导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和普通专升本招生计划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为缓解疫情对毕业生的影响,进一步增加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的升学机会,及时宣传专升本扩招相关政策,引导毕业生知晓新政,认真复习,积极报考,今年我校500余名2020届毕业生顺利考录本科院校继续深造。

(三)加强指导,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一是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机制。强化了四支就业队伍(班主任队伍、辅导员队伍、任课教师队伍、院(部)领导队伍)。充分调动和发挥各学院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推荐毕业生就业,围绕学生成人成才,大家共同担起责任,做到全员参与毕业生就业。成立了就业指导教研室,组建了一支以专职辅导员为主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对全校学生开展全方位的就业指导,着重对毕业生简历制作、面试技巧、就业流程、权益保护等方面知识的讲解,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定期邀请有关行业及企业行家、优秀校友来校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和报告会,组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模拟面试大赛等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择业意识,帮助毕业生提高了应聘和就业技巧,锤炼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二是建立毕业生就业“促销”机制。高度重视就业市场的开发,充分利用学校就业信息网络平台、“校聘云”就业服务平台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向企业和毕业生发布就业信息,举办了学校和学院层面大小型校园招聘活动近百场,毕业生就业工作得到了持续的顺利开展,形成了毕业生供不应求的良好局面。为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留赣就业及为家乡基层教育事业贡献力量,选派100余名毕业生赴农村学校支教,同时通过教学岗位支教和实习,巩固提升了学生的教学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是建立毕业生就业服务机制。

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树立就业服务体系为全体在校生服务、为全体毕业生服务、为就业全过程服务的“三全”观念。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市场开发及跟踪回访工作,本着为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每年安排人员(校领导、招就处工作人员、学院领导、学院就业干事、班主任(辅导员)等)赴全国各地进行就业市场开发及跟踪回访(见图2-15),主要针对用人单位资质、诚信状况、管理水平、工作性质、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健康保障、安全防护等方面让毕业生安全、愉快上岗。

图2-15 校领导走访毕业生

着眼“困难”毕业生,开展就业帮扶。针对我校2020届“建档立卡”毕业生、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以及此次疫情较重地区的毕业生等,要求各学院对每位建档立卡毕业生确定一名帮扶教师进行一对一帮扶,掌握学生动态和身体健康状况,了解学生的就业需求,就业心理等情况,并建立帮扶台账。根据毕业生的求职意向,就业办推荐给相关用人单位,促进了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有效对接,确保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毕业生100%就业。此外,共有600余名符合申请条件的2020届毕业生申请了一次性求职补贴。

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按照江西省留赣就业的有关精神,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重视、宣传和落实“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国家和省政府基层项目就业工作,进一步畅通毕业生到本地中小企业就业渠道,服务好当地经济建设。

四、创新创业

为贯彻国家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学校按照省厅要求,将创新创业工作经费单列,并逐步加大创新创业经费的投入,围绕大学生开展了创新创业培训教育、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创业赛事组织、创业文化氛围营造等工作。根据江西省创新创业教育专项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学校制定了《江西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管理办法》《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关于创新创业工作的考核制度和奖励办法,实行大学生创新创业目标责任制,将创新创业工作成绩作为考核学院工作和个人业绩的重要依据。

(一)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书记校长为组长、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列入学校创新发展行动三年计划、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创建方案,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效果显著。

学校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进课堂,在一年级给学生开设了“大学生创业基础”必修课,为提高教学效果,我校与子谦国际教育集团合作,开发适合我校学生的创业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并将辅导员纳入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形成了一支专业且稳定的教研团队。同时还引进了超星尔雅网络通识课程,含括了“创新创业教育”“创业类公选课”“创新项目”等10门创新创业精品课程,按照学做一体、线上线下一体的思路开展教学实践,支持学生选学名校的慕课,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促进人才培养由“单一型”向“融合型” “复合型”转变。

为帮助大学生掌握创业知识,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学校开展了多项创业培训,让学生了解如何创业,同时也告诫学生创业成长必经挫折,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要懂得感恩与诚信的重要性、本质不变的原则性、创业精神的灵活性等。学校与鹰潭人力资源培训中心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对有较强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免费进行创业培训,近五年各个学院共有960人报名参加了电子商务精英班培训,2100多人参加了SYB创业培训,300多人参加了GYB培训,近400人参加了形象设计与礼仪培训,参加培训的学生98%以上都获得了人社部颁发的《创业培训(实训)合格证书》,大大提升了自己的创业能力。

【案例2-6】我校举办2020年大学生SYB创业培训班

为了增强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我校大学生创业中心与鹰潭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局于2020年9月-2020年12月携手合作举办10期20个班的大学生SYB创业培训(见图2-16),共帮助我校700位同学拿到大学生SYB创业培训合格证书。创业培训为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提供了创业知识的学习平台,有效提升了我校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应对创业风险的能力。

图2-16 2020年学校大学生SYB创业培训班

(二)创业实践基地建设

我校大学生创业园为江西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江西省众创空间、鹰潭市创业孵化基地,共五层楼,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拥有可容纳200人的多功能教室,可同时进驻50个创业项目,为大学生提供免费的场地、水电、网络、办公设备、讲座培训、咨询辅导等创业支持。学校规范了入驻项目的评审程序,入园创业的学生遍及10个学院,创业园每月对入驻项目进行业绩审核,定期安排创业导师开展辅导讲座,每年度评选一次“创业之星”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创业奖金。近年来已有近40个创业项目孵化成功,走出创业园,走向社会。其中《健入佳境—打造首款国人专属眼镜》与《炉香雅道—黄蜡石香气》作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业项目,在第五届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在第三届江西高校科技成果对接会上作为我校的参展项目受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叶仁荪,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郭杰忠的肯定,省厅领导饶有兴致地观赏了黄蜡石沉香过程,试戴了多功能智能运动眼镜(见图2-17)。

图2-17我校创业项目在江西高校成果对接会参加展示,受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叶仁荪,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郭杰忠的巡视指导

学校大学生创业园以产学研用创的孵化模式为发展理念,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依托鹰潭物联网智联小镇、国际眼镜城、铜产业研究院、电商产业孵化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大学生创业校外实训基地、创新创业校企合作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见图2-18),为大学生打造创业生态系统。2018年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认定,江西师专创业中心被列为江西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019年由省科技厅评为江西省众创空间。

图2-18 我校创新创业校企合作基地签约挂牌

(三)创业赛事组织

学校积极组织各层级创新创业大赛,制定了各层级创业大赛相应的管理制度与奖励颁发,鼓励和扶助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各层级比赛,组织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专家导师对参赛学生进行赛前培训、赛中指导和赛后总结(见图2-19)。通过大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潜能。

近5年学校成功举办了5届“启航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拔赛。在第六届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我校有近两千个项目报名参赛,参与人数达到近万人,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在良好的势头下,我校在第六届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职教赛道省级银奖3项、首次荣获红旅赛道铜奖2项;在第四届中国创翼大赛鹰潭市选拔赛中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2项;在第十二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荣获铜奖2项。

图2-19 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专家导师辅导学生参加创业大赛

【案例2-7】我校学生在第六届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全国大赛选拔赛中荣获3银2铜

2020年8月25日至29日第六届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全国大赛选拔赛在南昌大学举办,我校共有5支参赛队伍参赛,经过激烈角逐我校参赛团队在职教赛道获银奖3项,首次在红旅赛道获铜奖2项(见图2-20)。

来自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浔味来——打造独属江西风味的爆款手工辣酱》、护理与视光学院的《因“运”而生—专属亚洲人的眼镜潮品》和物联网学院的《智维工匠-工业机器人运维解决方案提供商》获得职教赛道银奖,来自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大可为—鸭产业助力扶贫新模式》和护理与视光学院的《明亮行动-青少年视力健康守护者》获得红旅赛道铜奖。

图2-20 我校学生参加第五届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取得佳绩

【案例2-8】我校创业团队在第四届中国创翼大赛鹰潭市选拔赛中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2项

2020年7月11日至12日由鹰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鹰潭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鹰潭市科学技术局、共青团鹰潭市委、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八部门共同举办,鹰潭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局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鹰潭市选拔赛在鹰潭市广播电视台路演厅隆重举行。我校共有4支参赛队伍参赛,经过激烈角逐我校参赛团队在创新组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1项(见图2-21)。

图2-21我校学生参加第四届中国创翼大赛鹰潭市选拔赛获得佳绩

【案例2-9】我校创新创业社团勇夺全国“百优创业社团”称号

学校定期带领创新创业社团开展创新创业交流会、参加创业经验分享会、参观鹰潭市创业孵化基地,听取优秀企业家的创新创业理念和创业实践经验,紧密结合第六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背景让创业社团学生近距离的参与创业大赛,旨在提高社团成员的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度和感知度从而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目的。通过不懈努力我校创新创业社团成功从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1086所高校近2000个社团脱颖而出,以第74名的好成绩勇夺全国“百优创业社团”称号(见图2-22)。

图2-22 我校参加全国“十佳百优”大学生创业社团评选活动并取得佳绩

五、技能竞赛

学校通过举办及参加各类竞赛,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校园氛围。借助技能竞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在并将所取得的教学成果应用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使得学生在专业能力提高的过程中提升其职业素养,组织与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2019-2020学年,我校学生在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等竞赛中,获奖数量和质量上均有跨越式发展。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国家级二等奖项3项、国家级二等奖项4项、省级一等奖5项、省级二等奖22项、省级三等奖27项,共计62项106人次(见表2-1)。

表2-1 2019-2020学年学生学科竞赛汇总表

序号

获奖

时间

项目

级别

奖项

数量

1

201912

第四届全国验光配镜职业技能竞赛

国家级

一等奖

1

2

201912

第四届全国验光配镜职业技能竞赛

国家级

二等奖

2

3

201912

第四届全国验光配镜职业技能竞赛

国家级

三等奖

1

4

201912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国家级

二等奖

2

5

201912

第五届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国家级

三等奖

2

6

201910

2019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

国家级

三等奖

1

7

201911

江西省大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大赛

省级

一等奖

4

8

201911

江西省大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大赛

省级

二等奖

13

9

201911

江西省大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大赛

省级

三等奖

22

10

201911

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技能竞赛

省级

二等奖

1

11

201911

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技能竞赛

省级

三等奖

1

12

201911

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物联网应用技术技能竞赛

省级

三等奖

1

13

201912

2019年江西省大中学校气排球锦标赛

省级

二等奖

1

14

201911

2019年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竞赛

省级

二等奖

1

15

201909

第五届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江西省赛

省级

二等奖

1

16

201912

江西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省级

二等奖

1

17

201912

江西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省级

三等奖

2

18

201910

第十届“外研社杯”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

省级

二等奖

1

19

201910

第十届“外研社杯”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

省级

一等奖

1

20

201910

2019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

省级

三等奖

1

21

201910

2019年江西省“高教社”杯英语口语技能竞赛

省级

二等奖

1

22

201911

2019年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沙盘模拟经营技能竞赛

省级

二等奖

1

合计

62

第三部分 教学改革

一、产教融合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

师范专业进一步完善师范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幼儿园学校(简称“U-G-S”)教师教育协同培养机制,将师范高校的教育研究优势、中小幼儿园学校的教育实践优势、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优势有机整合,共同参与实施教师培养全过程,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开展质量评价,实现协同育人。例如,学校与信江新区合作办学,举办江西师专附属幼儿园,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深耕产教融合,实行“政校协作、公建公办”办园模式。

非师范专业不断拓展与行业企业特别是知名企业的深度合作,加大引企入校、引产入教工作力度,试点开展现代学徒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例如,策应航空强省目标,成功组建了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航空旅游学院”;与福建厦门布塔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布塔大数据学院”;与深圳点猫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人工智能编程教育,服务内地及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与哈工海渡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江西汉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哈工海渡机器人学院鹰潭分院”;与华为ICT合作共建“华为 ICT 学院”,服务智慧新城的建设。

【案例3-1】产教融合 地校合作 开启幼教办学新模式

为有效解决鹰潭市信江新区幼儿“入园难” “入园贵”等问题,江西师专与信江新区开展小区配套幼儿园合作办学(见图3-1),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深耕产教融合,实行“政校协作、公建公办”办园模式。全力打造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研、训一体化培养平台,着力打造保教科学、特色鲜明的幼儿园,争创省一类幼儿园,让信江新区幼儿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全区乃至全市学前教育发展树立标杆,深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图3-1江西师专与信江新区合作办学

目前江西师专附属幼儿园是一所具有独立事业法人资格的公办全日制幼儿园,日常业务管理归口信江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该园位于中央公馆小区,建筑面积约1893平方米,按照办学规模6个班,在园学生位180人设计。经过紧张筹备,9月附属幼儿园顺利开学,因办学质量高,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被信江新区选定为鹰潭市“三比三看”现场展示幼儿园。

【案例3-2】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顺利通过省级认定

2017 年,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智慧新城”建设,我校对传统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进行改造升级,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方向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物联网方向,探索基于“校企合作 ,双主体育人”机制,开展“教、学、做合一”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分别与福建厦门布塔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ICT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成立了“布塔大数据学院”“华为 ICT 学院”服务智慧新城的建设,明确校企合作责任分工,共同探索现行学徒制的运行体制与机制,在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见图3-2)、共建实习实训场地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布塔大数据学院按照 “校企双制、分段轮训”的育人模式:第一学年学校主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素养和专业基础,第二学年企业教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第三学年完成企业岗前培训和顶岗实习。华为 ICT 学院引进华为的课程体系、课程资源和企业教师,同时与鹰潭本地多家企业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为鹰潭物联网企业定制人才。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代学徒试点项目于2016 年立项,2017 年按照既定的实施方案进行项目试点。从学生满意度、就业质量、省级技能大赛、企业满意度等方面调查显示,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代学体制试点项目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2020年5月,江西省教育厅公布《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认定结果,该项目顺利通过省级认定。

图3-2 校企双方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合作

二、专业建设

(一)专业设置

贯彻落实《江西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规范专业设置流程。

目前学校共开设34个专业(学制不同、专业名称相同专业视为同一专业,见表3-1),包括小学教育等师范类专业10个,物联网应用技术等非师范类专业24个。涵盖教育与体育、财经商贸、医药卫生、装备制造、土木建筑、电子信息、文化艺术、交通运输、旅游、公共管理与服务等十个专业大类。

表3-1 我校开设专业明细

序号

类别

所在学院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学制

1

师范专业

数学学院

670120K

现代教育技术

3

2

670105K

数学教育

3

3

体育学院

670114K

体育教育

3

4

外国语学院

670106K

英语教育

3

5

文学与新闻传播

学院

670104K

语文教育

3

6

670103K

小学教育

3、5

7

学前教育学院

670102K

学前教育

2、3、5

8

670102K

早期教育

3

9

艺术学院

670113K

美术教育

3

10

670112K

音乐教育

3

11

非师范专业

航空工程学院

640101

旅游管理

2、3、5

12

600409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

3

13

600408

机场运行

3

14

600405

国际邮轮乘务管理

3

15

600302

空中乘务

2、3

16

护理与视光学院

620201

护理

2、3、5

17

620201

老年服务与管理

3

18

620407

眼视光技术

3、5

19

经济与管理学院

630801

电子商务

2、3、5

20

630301

财务管理

2、3、5

21

外国语学院

670202

商务英语

3

22

物联网学院

610215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3

23

610213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

3

24

610210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3

25

610201

计算机应用技术

3

26

610119

物联网应用技术

3

27

560610

无人机应用技术

3

28

560309

工业机器人技术

3

29

560301

机电一体化技术

3

30

560113

模具设计与制造

3

31

540301

建筑工程技术

3

32

艺术学院

650113

雕刻艺术设计

3

33

650101

艺术设计

3

34

650117

玉器设计与工艺

5

(二)专业群建设

学校服务“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国制造 2025”等国家战略部署,契合江西“2+6+N”产业行动计划,服务区域城乡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战略新兴产业需求,充分发挥优势特色专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以产业链或产业链相关环节为主线,积极构建师范、物联网、航旅等特色专业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物联网专业群构建了采取“三融通”的人培养模式:即“服务需求、产教融通”“协同育人、校企融通”“三课一体、专创融通”(见图3-3)。

图3-3 物联网专业群“三融通”培养模式

三、课程改革

(一)线上教学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校提前思谋,下发《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关于开展2020年春季线上课程教学的通知》,引导教师利用校内网络教学平台组织线上教学,教师利用学习通、EV录屏等软件做好课程录制工作,完善现有教学资源,结合教学班级自行组织线上教学,以视频学习、讨论互动、直播授课及同步课堂等方式进行线上教学,同时开展线上互动研讨、线上作业和考试等教学任务,线上教学有序开展(见图3-4)。

图3-4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一周课程资源上传量及后台评比数据

疫情初期,我校出台的线上教学方案当时即得到省教育厅的高度肯定,并把我校的在线教学方案作为典型案例推荐给了全省高职高专院校。至5月18日学生返校复学,学校非实践环节课程线上开课比例已达94.78%,课程线上开设总比率为87.47%。

(二)课程思政

学校修订《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方案》, 成立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实施“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计划”,启动校级“课程思政”改革试点项目的遴选,并举行了“课程思政”专题讲座、课程思政示范网络通识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竞赛等活动,课程思政改革初见成效。

【案例3-3】以赛促改全面落实课程思政

学校积极参与防疫期间线上优质课评选和组织校内线上公开课展示活动,江西师专全体教师精心开展教学设计,潜心研究每一堂课的呈现,以课程传递思政育人目标,以实际行动影响学生,激励广大教师切实做好线上教学服务工作,表扬我校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授课教师。教务处采取教师申报(填写申报书)、部门推荐、平台数据核实、网上公示、专家评审等方式遴选出29门校级优质课程并推选其中4门进入省级评比,其中李师老师获得江西省高校“战疫思政课堂”教学比赛三等奖。2020上半年教务处组织各院部教师持续开展线上教学公开课活动,共计推选出17次线上课程,供全校教师借鉴与学习(见图3-5),每一次不同的线上教学实践与案例,都给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用的经验。

图3-5 防疫期间部分线上公开课展示

四、实践教学

(一)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

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非师范类专业实践教学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不少于50%,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质量。

2019-2020学年,师范类专业基于专业论证的理念,继续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以强化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提高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了“三级四类、三段五赛、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即:三级四类的基本教学技能训测体系(三级:一二三的三个年级的三级教学技能达标考核,四类:一写、二说、三讲、四考的四类技能训练),三段五赛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三段:岗位见习、远程观习、现场实习三段贯通实践能力教学模式,五赛:班赛、院赛、校赛、省赛、国赛的五级教学技能竞赛体系),三位一体的教学资源支撑体系(实训平台、线上线下资源、师生共同体),打造全新的师范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非师范专业继续深化职教课程的能力本位、项目化改造。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工作实践为主线,以工作过程(项目)为导向,用任务进行驱动,重新序化课程内容,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案例3-4】物联网学院成功举办第一届学生技能展暨企业双选会

2019年11月12日,物联网学院在图书馆报告厅,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学生技能展暨双选会活动(见图3-6)。学生技能展上,每个项目小组的成员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向老师和同学们展示他们的作品。智慧养老院场景构建小组通过一则相声引出他们的作品,智能车位检测系统小组通过组员分享汇报的方式介绍自己的作品,而数媒专业学生则通过一出舞台剧将他们拍摄的预告片精彩的呈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生详细的讲解了项目所涉及的原理与知识点,让同学们收获良多。歌曲《青花瓷》Java版让同学们无比惊喜,通过优美动听的歌声,将Java语言涉及的知识点串了起来,同学们在享受音乐的同时顺带复习了一下知识。通过技能展示,其中物联网专业近半数学生成功留在鹰潭企业进行实习。

图3-6 物联网学院举办学生技能展

【案例3-5】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展在市美术馆举行

2019年12月28日,由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暨采风写生水墨画展开幕式在市美术馆举行(见图3-7)。

本次展览共展出师生作品150余幅。作品主题突出,形式新颖,风格鲜明,充分展示了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教育的教学成果和青年学子的艺术才华,更体现了通过艺术的形式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

图3-7我校在鹰潭市举行美术作品暨采风写生水墨画展

(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近年来,学校狠抓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强化现场教学环节。目前我校建有11个实训中心,包括公共计算机中心、教师教育技能中心2个校级实训中心,护视实训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等9个院级实训中心,各类教学实验室200多个,校内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113.5万元。各类专兼职实训室管理人员30多名,有效地保障了各专业实验实训教学任务的正常进行。

【案例3-6】我校航空维修技能实训室基本建成

我校多次与航空公司对接,邀请专家指导,目前已完成航空发动机、航空电子电气、航空电瓶、紧固件保险、航空部件拆装与检查、航空钣金、航空轴承等18个航空器维修基本技能实训模块的现代化实训室(见图3-8)。

图3-8 部分航空维修技能实训室

(三)学生实习工作

学校以“制度+信息平台”的实习管理模式,采用实习系统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学生实习工作,2020届实习共安排学生3251人、指导教师77人,制定28个专业实习计划,共产生学生实习周报77221份。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第一时间落实防控工作,将实习学生纳入防控范围,防止实习学生成为学校疫情防控盲区。随着疫情的发展变化,配合做好复工复学和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并建立实习闭环管理机制,对实习学生采取“学校-实习单位-家长-学生”四级联动机制,实习指导教师随时统计所指导学生复岗情况,精准掌握复岗学生拟出行时间、地点和出行方式等信息。向学生强调要严格遵守实习单位防疫规定,各指导教师依据实习指导实施方案对学生进行专业实习指导,按时完成周报审核汇报等内容,加强实习过程的管理,提高了实习专业对口率与稳定率(见图3-9)。

图3-9 2020届毕业生实习对口率与稳定率

五、科研提升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管理工作,购置并建成科研管理系统,将科研课题申报、立项、验收规范化。

学校制定《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工作量管理计算办法》,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工作,一年来,主要取得以下科研成果:

(一)科研成果

2019-2020学年,我校教师共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核心论文8篇,出版专著1本,申请专利51项;科研成果奖励2项,其中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各级各类纵向课题立项231项,结项153项,其中省级课题立项17项,结项16项;市级课题立项149项,结项99项;校级课题立项65项,结项38项。横向课题立项1项,合同金额27万元,已到账金额14万元。

(二)科技项目

2019-2020学年,我校在科技项目申报方面取得了更大进步。我校申报的“鹰潭市物联网应用重点实验室”获批2019年度鹰潭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Cu-Al-Fe-Ni系合金棒材短流程工艺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鹰潭市2019年度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我校教师张节兰2019年12月获鹰潭市“物联网学科带头人”称号。选派“科技特派员”1人,不定期赴企业开展指导、交流。

(三)“百校行”

自2020年6月起,学校积极组织参加由江西省教育厅、省发改委联合主办的高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推动江西高质量发展“百校行”活动,并在“校企通”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发布了本校科技成果、创新平台、专家资源、设备资源等相关信息。2020年6月至8月,累计对接本地市开发区3个,选派技术员34人次服务企业7家,开展项目合作1项,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园1个、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70余人。

六、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坚持引进和培养两手抓,打造高层次高水平师资队伍。以“新教师技能提升、骨干教师跟岗实践、专业带头人挂职锻炼”为形式,架构“分层次、多形式”的教师实践能力提升体系,实施短期、中长期、长期师资培养战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培训方式,为教师与企业、教师与学校提供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产教融合的交互平台和空间。

学校现有教职工560人,其中专任教师44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9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248人。目前学校拥有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3人、省高校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人。

2019-2020学年,我校教师在各类教学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见表3-2)。

表3-2 2019-2020学年教师教学竞赛汇总表

序号

获奖时间

项目

获奖教师

奖项

1

202007

第四届江西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吴一鸣

二等奖

2

202007

第四届江西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许素贞

二等奖

3

202008

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蒋燕、侯洪鑫、程秀、施旭晖

二等奖

4

202008

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刘凯文、左江萍、汤青娥、桂俊

二等奖

5

202008

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吴树燕、江艳、曾令琼、罗莹

三等奖

6

202008

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毛敏芹、余勍、冯描芬、张节兰

三等奖

7

202008

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龙薏、谢婷婷、牟岚、张新燕

三等奖

8

202008

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王振盟、王峰、余晓凡

三等奖

9

202008

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王勇红、陈志钦、曾小彩

三等奖

10

202006

江西省高校“战疫思政课堂”教学比赛

李师

三等奖

【案例3-7】我校建成大师工作室聚集中心

我校引进孙燕明、张国强、王美仝、宋智勇等知名国、省级工艺美术和技能大师,成立了木雕、玉雕、瓷器绘画大师的艺术工作室,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师工作室聚集中心(见图3-10)。

图3-10 鹰潭市领导视察我校大师工作室

第四部分 国际合作

2019-2020学年上学期,我校积积极极申报国际交流项目;2019-2020学年下学期,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国际交流及合作的项目基本停滞,但学校仍在探寻国际合作的新路径,构建国际合作办学的新平台。

【案例4-1】我校入选教育部“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第二批筹建院校

近日,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公布了《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筹建合作院校名单,我校成功入选该项目第二批筹建院校。该项目的申报工作于2019年10月份启动,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在申报材料书面评审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院校基础、建设方案及专家意见,最终遴选确定了两批共178所院校(含本科、高职、中职)。

我校自2018年成立工业机器人专业以来,联合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海渡机器人学院校企合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设备,建设完成了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的建设,成功申报了机械行业能力评价海渡实训站217号站,具备机器人培训和考证的资质,建成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基地。

我校将在后续项目实施过程中,继续秉持“技术创新+人文交流”协调发展理念,发挥学校优势,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和协同“走出去”,形成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实践平台和品牌项目,促进产教融合,培养智能制造领域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人文交流能力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第五部分 政策保障

一、办学基础能力

(一)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学校办学经费收入包括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等部分。近年市财政已落实财政部、教育部财教(2014)352号文件提出的“2017年各地高职院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应当不低于12000元”的要求,其中2019年学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收入13,351.71万元,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13300元。

(二)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实验(实训)室实行校级和校院二级两种管理体制,建立高素质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全面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不断完善实验室自身的建设,目前学校教学仪器资产总值为5,113.50万元,生均5021.6元。

(三)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

学校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为16.84平方米/生。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技术创新、资源共享,高效节能、安全可靠的原则,建设和使用新校区,进一步挖掘拓展办学空间,保证教学、科研、办公用房的需要。

(四)信息化教学条件

学校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江西省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评估标准(试行)》文件精神,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网上办事大厅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做好迎接省教育厅智慧校园建设评估的实施方案》《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考核方案》。按照“网络先行、平台支撑、数据牵引、安全为本”的工作思路,建立了年考核、抓成效;季督查、抓进展;月调度、抓执行;周汇报、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持续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2020年信息化建设上报政府采购预算1060万元,社会投资和学校自主采购预算260余万元,合计约1320万元,已实际完成850余万元的项目采购。今年招标采购的一站式办事大厅(二期)、教务管理服务平台、智能差旅报销平台、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大学工系统(包括招生、离校、掌上迎新、掌上学工等二期项目)等平台系统已上线运行,数据治理与一表通、教学诊断与改进等项目也已经启动。

目前学校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主要形成以下应用支撑平台及基础服务:

1.应用支撑平台。

(1)学校建有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为师生提供统一的操作界面进行身份认证和账号管理。实现统一权限分配,具有创建、删除组,帐号和应用授权的功能。实现现有30余个系统间跨域的单点登录。

(2)建有统一门户、移动门户(今日校园app),提供海量碎片化服务管理平台。

(3)建有安心付缴费平台,提供统一的网上支付接口,与校内系统、赣服通、微信、支付宝集成,方便师生掌上缴费。

(4)建有统一消息发送平台,与学工、人事、后勤报修、OA等业务打通,可直接在应用管理平台上获取消息。

2.基础服务。

(1)学校已采购腾讯企业邮箱,为所有师生提供邮件服务。

(2)建有网站群系统,校属各部门(学院)均基于网站群系统建设了二级子站,配有信息员及时更新网站信息。

(3)建设了一站式网上办事大厅,为应用接入提供标准规范和配置管理(见图5-1)。2020年进行了升级改版,梳理了近200项面向师生高频的服务事项,可在线办理101项,其余线下服务事项均提供完善的办事指南,建设了面向师生、覆盖各部门、线上线下融合的一站式服务体系。

图5-1 学校一站式网上办事大厅界面

3.数字图书资源。

学校采购了超星百链云图书馆、超星电子图书、超星发现系统、超星读秀搜索、中国知网数据库服务、外文数据库服务、百度文库等系统和数据库服务,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图书资源和检索阅读服务(见图5-2)。

图5-2 数字图书资源

二、质量体系建设

学院牢固树立“质量是生命线”的办学思想,以科学化、制度化、信息化、程序化作为教学管理的目标要求,建立和完善了教学和学生管理组织机构体系、制度规范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优化二级管理,强化队伍建设,创新管理手段,实施教学诊断与改进,确保人才培养工作稳定、有序、高效。

(一)健全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健全学校、学院、企业和学生四方质量监控体系:学校成立专门的督导机构,会同教务处统筹全校的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考核工作,每月印发“教学督导简报”,通报教学质量情况;各院部组建了由管理人员、骨干教师、企业专家组成的督导小组,监控本部门各教学环节运行情况;设立班级学生信息员,及时收集一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动态情况。

实施监控过程精细化。教务处、督导处和各学院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通过期初教学质量检查、期中教学质量检查和教学专项检查等方式,对各环节教学运行的计划编制、实施过程和结果成效实行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建立了教学异常情况预警处理机制,及时通报和整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教学事故和教学差错进行了严肃处理。

主要监控工作包括:

1.课堂听课

2019-2020学年,教学督导员完成了全校12个教学单位听课评议任务,累计听课1400余节,每学期末提交《督导工作总结》,反思提炼课堂教学质量评议过程中的经验,提高督导能力和督导效益。

2.畅通信息渠道,及时掌握课堂教学情况

一是充分发挥学生信息员的桥梁作用,利用信息员微信群及时有效地发布并收集教学相关信息,并通过信息员填写教学信息反馈表的方式了解课堂教学动态并做好反馈工作;二是定期召开学生干部代表及班级信息员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开展期初、期中教学检查

(1)期初教学检查主要检查了开学基本条件,教师基本教学文档,以及开学第一周教学运行情况。其中重点检查了12个教学单位所有任课教师的基本教学文档,上传至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情况。(2)期中教学检查的主要内容为半学期以来,各教学单位的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实践教学运行、教研科研工作。检查分两步进行,首先由各院(部)开展自查,再由校级检查组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形成检查通报向相关部门反馈。

4.试卷专项检查。对2019-2020学年期末考试试卷进行专项检查,试卷检查主要是检查各学院(部)试卷评分、装订及归档情况。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全校165个专业班级共有试卷401本,按年级、专业随机抽取试卷56本;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全校224个专业班级共有试卷217本,按年级、专业随机抽取试卷30本;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全校171个专业班级共有试卷 108 本,按年级、专业随机抽取试卷16本。

三个学期试卷共726 本,我们在学院自查的基础上,分年级按专业,采取随机抽样的原则及百分之14的抽查惯例,计划抽取102本试卷,实际收集数量102本。此次检查,将各院(部)督导组中一位成员纳入检查小组,形成学校-学院联动,将专项督查、及时反馈、整改和提高制度化、常规化。

5.学生评教。学生评教全覆盖,全校所有承担授课任务的教师均得到评价,每位教师都有被评成绩。2019-2020学年学生平均参评率达98%;

6.考试秩序。校领导对考试秩序十分重视,亲临相关现场指导工作,教务处、教学督导员坚持每日巡考,所有监考人员认真履职,全程人工监考和网络监控相结合的监考方式确保了考试井然有序。

(二)实施教学诊断与改进

认真学习领悟教育部《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制度的通知》《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等文件精神,借鉴质量管理等相关理论,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考核为抓手,以诊断与改进为手段,初步建立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的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

三、重大人事制度改革

2019-2020 学年度,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坚持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校党政不断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时,认真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学校持续深化绩效分配、职称评聘、人才引进与培养等人事人才制度方面的改革,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一)进一步修订完善绩效分配制度

学校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科研水平为导向,通过建立以体现岗位绩效为核心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进一步规范与完善校内收入分配体系,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分类考核、责酬一致”、“总量控制、稳步增长”的原则,大力推行绩效分配制度改革。

学校打破传统的平均分配式收入分配制度,实施工资收入与岗位等级及绩效考核相挂钩的绩效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将绩效工资划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其中基础性绩效工资根据所聘专业技术职称或管理岗位职务确定,这部分工资较为固定,按月发放,而奖励性绩效工资是由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量及考核等级等相关情况来确定,这部分工资是不固定的,在年终发放。为进一步增强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近年来,学校逐年扩大奖励性绩效工资在绩效工资总量中的比重,目前,我校基础性绩效工资控制在绩效工资总量的40%以内,奖励性绩效工资突破绩效工资总量的60%,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占比进一步扩大。

除上述改革举措外,为进一步增强学校教职工的内生活力和动力,近年来,学校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要求教职工在完成规定的年度基本绩效工作量的基础上,还要求完成年度最低课堂教学工作量、年度最低教学建设工作量和年度最低科研工作量,否则,绩效工作量工资将乘以小于1的系数,其工资收入将打折扣,也不能参加年度评优评先和职称评聘的申报,该项制度实施一年来,效果显著,极大地激发了教职工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进一步深化职称评聘制度改革

为充分发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聘任工作的导向作用,实现我校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聘任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多出高水平成果,促进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及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全面考核、择优通过”的原则,一改以往那种“论资排辈”、“重论文,轻实绩”、“重数量,轻质量”的职称评聘制度,建立起了良好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实施职称评聘的量化考核办法,实行“打擂比武”,谁上谁下靠得不是资历,靠得是有质量的业绩,整个职称评聘过程实行校职称评聘领导小组主导,人事、教学、科研、纪检等多部门共同参与,邀请校外专家评定,工作程序规范到位,真正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

2020年以来,我校在原有职称聘任办法基础上,在职称岗位聘任上采取了新举措,打破职称岗位聘任终身制,打破一聘定终身,实行岗位聘任“能上能下”,岗位聘任注重的是教职工的业绩和对学校的贡献情况,对业绩好的、贡献大的可以破格聘任,进行“低职高聘”,对没有业绩的、没有贡献的采取降级处理,进行“高职低聘”,通过实施这种动态岗位竞聘制度,可进一步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目前我已启动这项改革工作,预计2021年将正式实施。

(三)进一步深化人才引进与培养制度改革

2020年以来,我们修订和完善了《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职工攻读博士学位管理办法》,此次管理办法的修订,主要是对教职工的攻读博士的报考程序进行了规范,教职工报考博士必须按计划进行,通过制定计划约定报考学校类型、报考学科专业、报考比例等,学校按计划严格审查,层层把好报考关,此举有效改善了我校引进与培养人才的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学校人才引进与培养的质量。

第六部分 服务贡献

学校高度重视服务贡献社会,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平台、场地等办学优势,积极融入鹰潭市乃至江西发展大格局,真正实现校地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一、社会培训

学校制定《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非学历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始终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调研,对培训内容、方式、规模及时间作了深入调查分析,进而确定了培训目标,制定了培训计划,切实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达限度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在培训方法上,坚持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专业技能为重点,提高操作能力为目标,对辅导教材做到删繁就简、因材施教、突出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分类指导、多层次推进、全面提高、保证学员记得住、学的牢、用得上。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做到课程设置科学化,实训技能专业化,学员管理制度化。对培训辅导教师严格组织,周密安排,认真设计专业学计划,精心编写教案,潜心组织课堂教学,耐心指导实践操作,强化技能训练,严格考核,全面提高培训质量。

2019-2020学年对外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师104人、老年护理71人、“人工智能、大数据”职业技能培训100人、产品质量管理教育培训50人、餐饮服务技能培训50人、食品生产、流通企业技能培训班50人,提高了我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精准扶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为此根据江西省、鹰潭市精准扶贫工作部署安排,我校承担了鹰潭市余江区春涛镇山涛村(驻村扶贫)任务。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成立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对标扶贫工作细心组织、精准发力,按时参加市、县、镇、村相关工作会议,及时完成布置的各项工作;为贫困户在社会扶贫网发布需求并成功对接;春节、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上门慰问并发放慰问金,与贫困户开展同吃同劳动等一系列扶贫活动,较好完成各项扶贫工作任务。

2020年,我校严格按照鹰潭市委、市政府,余江区委、区政府脱贫攻坚工作要求,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拨付各项工作经费用于帮助贫困户开展各项生产活动和保障各项扶贫工作的顺利展开。具体工作包括:

1.帮助李保华销售山鸡500余只,金额5万余元;

2.在教职工福利中拿出人均600元,总金额达28.7万元,采购山涛村大米23850斤、红糖4347斤、红星村大米4830斤、平定粉丝;

3.帮助山涛村村级厂房建设10万元,党建“三化”2万元,互助养老中心建设2万元,疫情防控经费2万元,爱心扶贫超市运行1万元;

4.支持硝坊村村委会改造8万元;

5.第一书记工作经费2万元;

学校将继续坚持各项工作,确保“脱贫不脱政策”对农民的冷暖要时刻放在心上,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积极为农民提供致富新技术、新信息、新方法,寻找致富路子,早日致富。

第七部分 面临挑战

近几年,学校内涵建设水平和综合办学实力得到较大提升,某些领域还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但也面临不少挑战。

一、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

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根据文件精神,师范类专业认证分为三级认证,通过“二级认证”的师范类专业,可自主组织教师资格认证的面试,通过“三级认证”的师范类专业,可自主组织教师资格认证的笔试和面试,目前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已启动试点, 相信不久的将来,将在各地全面展开。目前我校经过前期的酝酿,对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已有一定的领悟,但依然面临较大挑战。为此,学校需要强化各部门主责意识,去除等靠要的思想;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聆听专家讲座;科学制订认证方案,明确部门职责;遵循“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为师范类专业认证铺平道路。

二、科研、技术服务工作

学校科研、技术服务相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尚有差距,制约着学校进一步发展。为此学校将进一步深化人才引进与培养制度改革,吸引与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严格执行绩效考核及职称评定制度,未完成年度最低科研工作量,工资收入将打一定折扣,也不能参加年度评优评先和职称评聘的申报,为提升科研、技术服务工作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附件

表1:学生发展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0年

1

毕业生人数

3251

其中:就业人数

2651

2

毕业生就业去向:

A类:留在当地就业人数

2022

B类:到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就业人数

38

C类:到中小微企业等基层服务人数

581

D类:到500强企业就业人数

10

3

初次就业率

%

81.54

4

理工农医类专业相关度

%

2.23

5

月收入

2221.58

6

自主创业比例

%

0.06

7

雇主满意度

%

98.39

8

毕业三年职位晋升比例

%

9

母校满意度

%

94.82

注: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2月成立并在当年9月首次招生,故首届(2018届)毕业生毕业尚未满三年,表内与之相关数据未填写。

表2:办学条件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0年

1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元/生

5021.60

2

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

m2/生

16.84

3

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

个/生

0.68

4

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13300

其中:年生均财政专项经费

477.08

5

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

万元

380

6

年生均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时间

人时

310.20

7

生均企业实习经费补贴

240.8

其中:生均财政专项补贴

240.8

8

生均企业实习责任保险补贴

47.26

其中:生均财政专项补贴

0

9

主要办学经费来源(单选):

省级() 地市级(√)

行业或企业() 其他()

表3:教育教学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0年

1

教职员工额定编制数

425

在岗教职员工总数

560

其中:专任教师总数

449

2

生师比

17.64

3

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

%

32.96%

4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比例

%

20.49%

5

企业兼职教师年课时总量

课时

7948

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

638000

其中:财政专项补贴

0

6

教学计划内课程总数

664

其中:线上开设课程数

142

线上课程课均学生数

120

7

教学满意度

(1)思想政治课

一年级

二年级

调研课次

课次

3826

2420

满意度

%

97.54

96.53

(2)公共基础课(不含思想政治课)

调研课次

课次

3826

2420

满意度

%

95.50

94.59

(3)专业课教学

调研课次

课次

3826

2420

满意度

%

96.24

95.37

表4:科研与社会服务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0年

备注

1

技术服务到款额

万元

45.14

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

万元

提供产生经济效益的企业出具的证明,并盖财务章。

2

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

万元

18

3

技术交易到款额

万元

0

4

非学历培训服务

人日

4818

其中

技术技能培训服务

人日

1250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服务

人日

0

退役军人培训服务

人日

0

基层社会服务人员培训服务

人日

591

非学历培训到款额

万元

23

表5:国际交流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0年

备注

1

国(境)外人员培训量

人日

0

——

2

专任教师赴国(境)外指导和开展培训时间

人日

0

3

开发并被国(境)外采用的专业教学标准数

0

填报格式:开发××标准被××、××采用(该标准须被2个及以上国家或地区同行所采用);须逐一列出,否则数据无效。

开发并被国(境)外采用的课程标准数

0

4

国(境)外技能大赛获奖数量

0

填报格式:××(姓名)在××(大赛名),获××奖;须逐一列出,否则数据无效。

5

国(境)外办学点数量

0

填报格式:××年,在××(国家或地区全称),设立××(办学点全称);须逐一列出,否则数据无效。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