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大学校园被评为国家5A、4A、3A级旅游景区~高校究竟该不该成为景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江西5a旅游景点有哪些 这些大学校园被评为国家5A、4A、3A级旅游景区~高校究竟该不该成为景区?

这些大学校园被评为国家5A、4A、3A级旅游景区~高校究竟该不该成为景区?

2023-09-18 07: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相关负责人称,发布公开征集建设规划方案,初衷是为了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改善校园环境。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汶川地震灾后异地重建的学校,与新建的教学楼、校舍等教学硬件设施相比,校园景观、人文等软环境建设不匹配,较为滞后。

“学校只是提出参照3A级景区标准打造校园环境,尚未计划申报3A级旅游景区,更谈不上对市民收取门票。”这位负责人称,打造好校园环境后,学校会完善安全配套设施、优化管理手段,免费对社会开放,不会影响师生正常学习生活。

校园兼景区模式,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并非首例——

一般来说,大学校园被评为国家3A及以上级旅游景区的,共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校园本身位于景区之内,和景区一起获批,如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一种是校园内部分建筑或景观获批,如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还有一种是校园整体获批,如近期获批的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校园。

1、湖南大学岳麓书院——AAAAA

岳麓书院是古代汉族书院建筑,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岳麓山风景区重要观光点。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秀丽的岳麓山下,湖南大学校园之中,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它自北宋创始,历宋、元、明、清各代,兴学不变。随着清末改革学制,废书院,办学堂,辛亥革命后改高等学校等,直至湖南大学,均因旧址扩建,千余年来都是湖南高等学府所在,反映了祖国文教事业的悠久历史,是十分可贵的文物史迹,被外界誉为“千年学府”。

2、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AAAAA

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位于独秀峰·王城景区内,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评定委员会评定后,连同王城校区在内的独秀峰·王城景区成功获得国家5A级旅游景区殊荣。

3、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AAAA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是2003年新建成的现代化博物馆,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坐落于风光旖旎的武汉市东湖之滨、南望山麓,是东湖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地处具有雄厚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的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毗邻著名的光谷,交通、教育、旅游、休闲环境十分优越。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馆藏各类地质标本3万余件,其中自然界罕见的珍品近2千件,如著名的黑龙江东北龙、和平永川龙、鹦鹉嘴龙等恐龙骨架化石以及各种珍贵的矿物、宝玉石、化石标本等。现已开辟了地球奥秘、生命起源与进化、矿物岩石、珠宝玉石、矿产资源等五个地学类展厅。

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AAAA

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是中国著名农业主题旅游景区,它位于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16000多平方米,包括逸夫科技馆动物博物馆和昆虫博物馆,土壤博物馆、植物博物馆、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5个专业博物馆和蝴蝶园、植物分类园、树木园及多种种质资源圃等,是集教学、科研、科普于一体的重要学科基地。博览园是学校在整合科教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起的博物馆群,全面、系统地宣传农业科技知识和展示了我国农业科技成就,这在我国尚属首例。

5、浙江旅游职业学院——AAAA

2013年11月,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国家4A级旅游景区”暨“国际教育旅游体验区”正式揭牌。浙旅院国际教育旅游体验区,是以国家教育旅游示范区创建为目标,以旅游修学文化为特色,发展国际修学旅游、国内文博旅游为主,展现浙江旅游文化特色,建设集国际国内修学体验、浙江旅游文博、地方居民体育休闲、高校校园社区游览等功能于一体的、对国内中远程市场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浙江及中国独具特色的著名宜学、宜游旅游区和中国具有较高品牌价值的修学旅游与文化博览教育旅游综合体。

6、青岛滨海学院世界动物标本艺术馆——AAAA

青岛滨海学院世界动物标本艺术馆始建于2004年6月,原名青岛滨海学院博物馆。该馆是一座集地质、标本、字画、陶瓷、根雕等藏品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馆,面积14000余平米。正面为凸显艺术张力的S形流畅曲线造型,外部环境流泉叠瀑,绿树掩映;内部馆藏中外兼收,古今并蓄。该馆建馆以来,一直作为文化展馆面向全校师生和社会中小学免费开放。建馆九年来,接待大中小学生20多万人次,在科普教育的同时,有效推进了学校提倡的自然科学教育和环境道德教育。2015年12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7、四川旅游学院休闲美食文化园——AAA

休闲美食文化园占地678亩,依托学院(筹)而建,以休闲、美食文化为主题特色,实现教育与旅游,美食与休闲、小校园与大社会的有机结合,是一处集观光、美食、运动、会展、学习为一体的综合教育旅游文化园区。园区内呈现“一心三区”空间布局,“一心”是园区的温馨门户——游客之家;“三区”分别以烹饪美食文化、运动休闲文化、蜀中精品旅游文化为主题,开展中华饮食文化博览、中西烹饪美食体验、高尔夫练习及时尚运动、主题节庆活动、微缩景观游览等特色旅游项目。

8、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雁山校区——AAA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雁山校区,于2014年成功摘得国家3A级旅游景区殊荣,景观式的高校校园摇身一变成为了国家级旅游景区。该景区主要对外服务的景点和项目,分成了四大游览区:大学文化区、文化休闲体验区、滨江游憩休闲区和高端休闲区。包括陶瓷文化体验馆、高尔夫教学和体验中心、七玄乐府和饮食文化体验中心等,一共11个景点和项目。

9、六安职业技术学院——AAA

2014年11月,六安职业技术学院被批准为国家3A级风景区,景区内建有皖西历史文化馆、皖西红色文化馆、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农博园、六安市科普教育基地和六安市唯一的水上高尔夫训练场。校内十大景点分别是:“志勤圆梦”、“温故求真”、“青春印象”、“不言树人”、“绿野寻芳”、“洗桐问茶”、“荷盖凝翠”、“清溪留韵”、“柳岸霞起”、“善水涤尘”。

10、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军工文化园景区——AAA

2014年11月,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军工文化园景区被正式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景区的创建工作规范有序,景区旅游线路规划合理,标识与景观总体风格一致,军工特色明显,纪念馆的对外开放已形成红色旅游新亮点。哈军工文化园由“历史景观区”、“文化景观区”、“船海特色区”和哈军工纪念馆这“三区一馆”共同组成。

11、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芍菊古苑景区——AAA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校园在芍药文化的基础上拓新了以春“梅”、夏“芍”、秋“菊”、冬“雪”为主题的寒地“四君子”旅游文化,与“天人合一、融入自然”的环境建设理念融为一体,打造了“山水相依,花开满城,人文科技,共睦自然”的独特生态优势,依托教育资源面向游人推出了芍菊文化游、现代农业观光游、农事体验游、科普文化游、四季富氧徒步游、运动体验游等旅游项目,展现了集农业观光、休闲体验、娱乐体育、文化科教于一体的都市型现代旅游资源。

12、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AAA

2015年年底,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校园获批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目前,该校校园景区包括森林景观区、园林景观区、生态科教区、游客接待区、餐饮住宿区、商业区等,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在固定时段免费对外开放,旅游线路规避了对教学区、生活区的干扰。

以上最有名的当属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是古代汉族书院建筑,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岳麓山风景区重要观光点。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秀丽的岳麓山下,湖南大学校园之中,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以上最有名的当属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是古代汉族书院建筑,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岳麓山风景区重要观光点。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秀丽的岳麓山下,湖南大学校园之中,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此外,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也成功创建成5A级景区,该校区位于独秀峰·王城景区内。不难看出,以上两个校园都在景区内,早已和景区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此外,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也成功创建成5A级景区,该校区位于独秀峰·王城景区内。不难看出,以上两个校园都在景区内,早已和景区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但刻意提出把校园打造成景区的大学,还是少之又少。这也是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此番引发舆论关注的重要原因。

静谧的校园该不该成为游客穿梭的景区?对此,网友们也进行了广泛探讨——

观 点 P K

正方观点

@峯表示:不错啊!大学校园的风景,大学生的风采,学习的氛围,文化涵养等都值得一看的。

@凤台伟语:高校资源应当为社会所共享。正常的教学秩序是向管理者提出的要求;不能认为藏起来、护起来就能杜绝外界的影响。

@DC-130905:母校浙江林学院就是一所校园与植物园合一的学校,校内景色秀美,不仅是市民的休闲场所还是婚纱照取景胜地。校园美景、资源对外开放,与民共享同乐,这种氛围很和谐,何乐而不为。

@四川省旅游协会相关专家:大学的本质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高校创建A级旅游景区,是把教育和旅游有机结合,实际上是对教育文化的深化、凸显和展示,对学校软硬件建设、对外知名度都是一个极大的提升。通过合理开发与利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塑造出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以及优美宜人的校园环境,吸引学子和游客前来,既展现校园文化又满足参观者精神层面的需求,并且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综合来看值得提倡。

反方观点

@Mr_曹:出于学习环境和安全考虑,学校不应争“景区”之名,没有景区之名,学校依然美丽。

@myy:不妥,让高校成为景区,与学校的职能相悖。

@光明网评论文章: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虽然地处都江堰市,附近有著名的都江堰景区和青城山景区,但它毕竟不在景区范围内,校园里既没有文化遗产也没有自然遗产,那些人工打造的蜿蜒绿道、红花绿柳、小桥流水,并无多少文化内涵和独有特色,说实话真没有多少观光价值。大学作为教育、科研、学术和人才培养场所,如果“不务正业”地去搞一些假景点,把校园“开放”给观光客,说轻点是本末倒置,说严重点是把经济利益看得太重了。

事实上,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应该允许游客参观校园,这也是大学开放性的一部分。以北大、清华为例,虽然外人进校并非完全自由,但也只是在开放时间、方式上作一些限定,并没有把游客全部阻挡在外。就此来说,大学校园与景区确实很难作区分。可大学自身必须要找准定位,如清华大学日前发布《清华大学校园参观管理公告》,提出,清华大学为重要的教学科研单位,非旅游景点,不向任何机构和个人收取参观费用,并明确校园参观开放时间为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及学校寒暑假。这一点对大学来说很有必要,因为只有清楚和坚守自己的定位,方能真正做好最该做的。

比如湖南大学与岳麓山,两者本就有着无法切割的历史联系,并非后来者的刻意捆绑。何况,一些大学景点之所以能够吸引人,首先还是有大学本身名气和魅力的加持,游客观赏的也不纯粹是具体的景,而是对整所大学的观瞻。反观这些刻意将校园打造为景点的大学,一者,学校本身缺乏专属的魅力与独特气质;二者,所谓的景点,也更多是人为生造,罕有人文历史背景,“旅游价值”严重存疑。所以,模仿起来也就大有东施效颦之意味。

的确,景色宜人对师生的学习工作都有所助益。高校校园打造成景点,只要合法合规,并非不可以。但需要明确的是,高校和景区承载的天然使命是有区别的,高校当以教学育人为本,发展规划也应以提高教学水平为导向。可以说,校园内没有景点,不会影响到大学实现应有功能,但独剩风景,有景点却无“学”,终究是对一所大学最大的讽刺。

对于“校园3A景区建设”,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期望“通过打造景区校园来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风景好看,真的就能提高学校的声誉吗?樱花大道并非武汉大学独有,但人们深深记住了武大的名字;滨海风光在沿海高校不少见,但很多人心心念念的还是厦门大学。其中差异,不言而喻。

归根结底,好看的景色和有名的景点只是一个符号,学子和游客看重的都是这一符号背后的意义——大学的人文底蕴。因此,高校断不可以忽视内在的丰富,应多在教学科研主业上下功夫。大学的美景也好,声誉也罢,都应该是教学水准与精神气质的衍生物。

归根结底,好看的景色和有名的景点只是一个符号,学子和游客看重的都是这一符号背后的意义——大学的人文底蕴。因此,高校断不可以忽视内在的丰富,应多在教学科研主业上下功夫。大学的美景也好,声誉也罢,都应该是教学水准与精神气质的衍生物。

▍以上内容来源于微言教育、考研人、光明微教育、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四川职教,由“高校基建”编辑整理,转载务请注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