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有道理:史上最详尽汉语拼音发展历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口诀 字有道理:史上最详尽汉语拼音发展历程

字有道理:史上最详尽汉语拼音发展历程

2023-12-19 15: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后来,宋朝人增添至“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知彻澄娘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见溪群疑影喻晓匣来日”三十六个“字母”,称为三十六字母。

数量繁多的反切上字被归结为三十六个声母代表字,这无疑是汉字注音的一大进步。

“小经”文字

明朝中期,回族创造了一种拼音文字——“小经”文字,用来拼写回族的汉语方言,同时也为东乡、撒拉等民族使用。

这种阿拉伯文字是用阿拉伯字母来拼写汉语,共有36个字母,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用来拼写汉语的拼音文字。

它不再带有汉字的痕迹,完全采用拼音字母,比唐代守温用汉字来表示声母和韵母又进了一步。

早期的罗马字母拼音方案

罗明坚和利玛窦合编《葡汉辞典》中的罗马字注汉字音,是汉语最早的拉丁字母拼音方案,也是后世一切汉语拼音方案的鼻祖。

1605年利玛窦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迹》,这套拼音方案用了5个元音字母、20个辅音字母,再加上5个声调符号。中国人第一次知道原来汉字的注音,可以用这么有限的一些字母和简单的拼法就可以全部拼写出来。

1626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金尼阁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资》,金尼阁的拼音方案只用25个字母和5个声调符号就可以拼读当时“官话”的全部音节。

“教会罗马字”和“威妥玛式拼音”

1823年,在广州传教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编了一部《中文字典》,这是最早的汉英字典,拼写广东方言,实际上是一种方言教会罗马字。

1867年,英国大使馆秘书威妥玛出版了北京语音官话课本《语言自迩集》,他设计了一套用拉丁字母来拼写中国人名、地名及事物名称的拼写法,叫“威妥玛式拼音”。

威妥玛拼音系统是二十世纪中文主要的音译系统,广泛运用于英文标准参考资料与所有有关中国的书籍中。

清末的“切音字运动”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为普及教育,开发民智,强国富民,挽救民族危亡,中国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汉字拼音化运动“切音字运动”

1892年,一个名叫卢戆章的福建青年,用自己设计的拼音方案编成拼音课本《一目了然初阶》,这是第一套由中国人制订的汉语拼音方案。

1900年,王照采取汉字偏旁或字体的一部分,创制了一种汉字拼音方案《官话合声字母》,这是中国第一套汉字笔画式的拼音文字方案。

1911年,清政府学部《统一国语办法案》规定,检定教员须考问官话,师范、中学、高小各项考试,均加官话一科。由此,汉语拼音运动由民间跻身政府,并与国语统一运动合而为一。

注音字母

清末的“切音字运动”虽未获成功,但是中国的汉语拼音运动始终承载着文化先驱们寻道图强的爱国使命,它所奔向的,必定是一个革故鼎新的新时代。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教育部决定先从统一汉字的读音做起,这是第一次由政府出面组织制定拼音方案。

1918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我国第一个法定的拼音方案,又称“国音字母”“注音符号”,并且在中小学校普遍推行。

国语罗马字

1919年,五四运动席卷全国,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掀起了汉字拉丁化的狂潮——“国语罗马字运动”。

1928年,语言学家黎锦熙和赵元任创立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简称“国罗”)。它作为“国音字母第二式”,和“注音字母”一起推广使用。

“国语罗马字”是我国第一个法定的拉丁字母拼音方案,但规则烦琐,标调法十分繁难,难以被群众普遍接受,所以推行不广。

拉丁化新文字

1931年瞿秋白、吴玉章、林伯渠等人与苏联汉学家合作制订了拉丁化新文字(简称“北拉”),简单易学,很快在青年学生和大城市的工人中推行开了。

“拉丁化新文字”方案虽简便易学,却不够精密,作为一种拼音文字是不够完善:“一是拼方言,不拼共同语;第二不标声调,这两条站不住。”但它在汉字改革史上的功绩和影响是极为巨大的。

注音字母、国语罗马字和拉丁化新文字,它们在风云激荡的20世纪,伴随着国家的命运,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但是由于它们自身的局限性,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汉语拼音方案

1949年新中国成立,马上研制拼音方案,参与的都是中国最顶级的语言文字学家,他们都肩负着历史赋予的使命:民族自救,振兴中华。

经过几年的研制和全国性的广泛讨论,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颁布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方案》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实行音素化的拼音方法,能拼写普通话语音里所有的音节。它出色地解决了字母与语音的配置关系问题,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科学的记音体系,是中国文字改革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语言文字法

我国很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2000年我国第一部语言文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

《文字法》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的工具。《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桥梁作用,利用汉语拼音这一有效的工具,教学好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正词法

为了确定词的拼写规范,1996年《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国家标准)发布,2012年实施新版《正词法》,使汉语拼音更加全面、完整。

《正词法》规定汉语拼音的拼写必须坚持分词连写原则;以及汉语人名按姓和名分写,姓和名的开头字母大写。

《正词法》的出台促进了汉语拼音方案的正确运用,规范了词的拼写格式,提高了汉语拼音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地位。

“字有道理”汉字思维课程不单是简单的汉字讲解,其中还蕴含着丰富的国学基础,人文历史,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方式的讲述配合“字有道理”原创手绘动漫视频,更容易加深记忆便于理解,让孩子们在综合人文素养上通过潜移默化不断成长。

网络搜索字有道理水木天山获取字有道理汉字小视频课程体验链接,关注公众号字有道理总代理了解更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