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的历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汉中城固县简介和历史 汉中的历史

汉中的历史

2024-07-11 07: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汉中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汉中盆地,

自古就被称为“天府之国”和“鱼米之乡”,

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汉中是汉家发祥地,

其历史悠久。

自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首置汉中郡,

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汉中开汉业。

公元前206年,

汉王刘邦以汉中为发祥地,

筑坛拜韩信为大将,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逐鹿中原,平定三秦,统一天下,

成就了汉室天下四百多年,

自此,汉朝、汉人、汉族、汉语、汉文化等称谓就一脉相承至今。

三国时期,汉中是魏蜀两国兵戎相见的主战场,

老将黄忠在汉中

定军山下刀劈夏侯渊,骁将赵云汉水之滨大败曹军,

刘备自立为汉中王;

一代名相诸葛亮在汉中屯兵8年,

度过了他一生最为呕心沥血的岁月,

五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尽瘁,

最终归葬勉县定军山下,

其安息地武侯祠,

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

这里是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里、

四大发明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封地。

韩信、诸葛亮、曹操等帝王将相曾在这里建功立业,

李白、杜甫、陆游、苏轼等伟大诗人曾探访、

辗转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并留下了瑰丽的墨迹诗章。

刘邦被封汉王

汉元年(前206)正月,

项羽封刘邦为汉王,“

王巴、蜀、汉中,都南郑(今汉中市)”。

刘邦对项羽背弃盟约十分恼怒

,欲与项羽决一高低。萧何力劝:

“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

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

四月,刘邦人汉中。项王派士卒三万名随往

刘邦率数万人“从杜南(今长安南)入蚀中”,

进入汉中境内。

张良送刘邦至褒中,

临别向刘邦建议:

“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

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刘邦采纳了张良建议,

遂烧绝栈道,

使项王无西顾汉王之忧。

于是,汉王刘邦得以在汉中休养生息,

厉兵秣马,扩充实力,

后出定三秦,建立大汉天下。

刘邦筑坛拜将

相传在公元前206年,刘邦为王,

就国南郑南。韩信便到南郑投靠刘邦,

虽经萧何多次的引荐,

但是刘邦并不韩信加以重用,

韩信伤心就此逃走。

萧何听到韩信私自逃走的消息,

在来不及禀报刘邦的情况下,

亲自将韩信在青桥驿附近追回,

并在刘邦面前反复陈述重用韩信的利害,

因此说服刘邦,

曰:“择良日,设坛场,具礼。”

拜韩信为大将。

刘备在汉中设坛称王

建安二十四年(219)定军山一战,

讨虏将军黄忠居高临下突袭渊军,

刀劈夏侯渊,获大胜,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

五月,曹操撤军,

刘备占领汉中后,

使汉中大片土地与益州连片,

解除了益州北大门之忧患,

同时也迅速扩大了自己的地盘和实力,

直接对曹魏造成了威胁。

同年农历七月,

平西将军都亭候马超、

左将军领长史镇军将军许靖、

营司马庞羲、

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射援

、军事将军诸葛亮、

荡寇将军汉寿亭侯关羽、

征虏将军新亭侯张飞、

征西将军黄忠、

镇远将军赖恭、

扬武将军法正、

兴业将军李严等群臣120人联名上表给汉朝廷,

要尊刘备“为汉中王”。

次年,在成都称帝。

魏延镇守汉中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

刘备于沔阳自称汉中王,

并定治所于成都,

于是当留大将以镇汉中,

当时大多数人的意见都认为张飞应当担任汉中太守,

张飞也觉得这个位置非自己莫属,

但是刘备却意外的提拔魏延为汉中都督、

汉中太守,

并将魏延从牙门将军升为镇远将军。

全军上下听闻此事一片震惊。

一日,刘备大会群臣,

问魏延道:“今天委任你这个重任,你打算说点什么吗?”

魏延朗声答道:“如果曹操举倾国之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是一偏将率十万大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吞并了他。”

刘备听后感到十分满意,群臣也为魏延这番话而称赞其雄豪。

诸葛亮据汉中伐魏

蜀建兴五年(227),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出师表》,

率兵伐魏。至建兴十二年(234),

在汉中设丞相府,实行耕战,

主持北伐曹魏,扎营于沔北阳平关,

前后历时八年。

蜀建兴六年(228)一月第一次北伐(街亭之战),

因马谡违亮节度,

蜀汉大败。

蜀建兴六年(228)十二月,

第二次北伐(攻陈仓,再出祁山),

战后,诸葛亮分兵在沔水北筑汉城、在城固筑乐城,

以御魏军。

魏太和四年(230)八月,

第三次北伐(首阳之战),

诸葛亮率军移城固赤坂(今洋县龙亭)。

蜀建兴九年(231)二月,

第四次北伐(围攻祁山之战)诸葛亮命蒲元在沔阳(今勉县)黄沙试制木牛流马,

改进运粮工具。

建兴十二年(234)二月,第五次北伐,

诸葛亮屯兵五丈原(今岐山县西南)与魏军对峙。

八月,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北伐失败。

南宋汉中抗金之战

南宋绍兴三年(1133)正月,

金兵由金州(今安康)西进,

陕西都统吴玠率精骑数千,

抢占饶风关。

宋军与金军在饶风关激战七昼夜,

双方伤亡严重。

后吴军撤回西县(今勉县),饶风失守。

兴元(汉中)知府刘子羽焚兴元城,

军民撤离人去城空。

金兵入兴元后粮绝北归,

吴玠率军于武休关截击,金兵死伤数千。绍兴四年(1134)3月,

金兵精骑10万,

向仙人关(位于略阳县西北)进攻,

企图南进入川。

吴玠率万余人与金军激战数日。

后金军被迫退回凤翔府。

吴玠率部在仙人关一直坚守到绍兴九年(1139)六月病死为止。

吴璘及部将田晟、杨从仪等相继据守仙人关,

金人屡攻不下,

前后达三十多年。

仙人关之战成为南宋抗金著名战役。

太平军攻占汉中

清同治二年(1863)二月,

太平天国扶王陈得才、

端王蓝成春、遵王赖文光、启王梁成富、主将马融和率军包围汉中城,

清廷调兵遣将,

与之对抗。

时云南昭通蓝大顺起义军已占领镇巴、西乡、洋县。

太平军先后占领城固、沔县、褒城、略阳、宁羌、留坝等县。

八月,太平军攻破汉中府城。

同年,清军围逼太平军天京(南京),天王洪秀全急令扶王陈得才等回援天京

。陈率部于同治三年(1864)正月初九拔队东下,

二十日全部撤离汉中境。

红四方面军在汉中

1932年12月9日,

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转战到秦岭,由老佛坪沿湑水河南出。

10日,先头部队在城固县升仙村、许家庙粉碎敌军两个团的阻截。

11日晚,抵达城固县上元观、古路坝一带。1

2日晨,部队全部渡过汉江,经清点共14400人。

当日,四方面军政治部在上元观衡家大院召开党、团员活动分子会,检查总结西征途中部队执行纪律和开展群众工作的情况。

随后即向西乡、镇巴转移,进抵西乡县西南廷水、私渡、钟家沟一带。

15日,在钟家沟召开团以上领导干部会,

决定:鉴于汉中连年天灾歉收,人民生活贫困,盆地回旋余地小,

放弃在汉中建立根据地的打算,

向川北进军,

利用川陕边区有利地形和四川军阀正在混战之机,

创建川陕边区革命根据地。

12月18日,红四方面军自西乡县钟家沟出发,经天池寺、核桃树翻越大巴山,

21日进抵川北,兵分三路,相继占领通江、南江、巴中等县,开始建立川陕根据地。

1933年2月7日,在通江县成立中共川陕边区省委、川陕边区苏维埃政府。

至1935年3月,形成东自达县、城口、万源、镇巴、西乡,西至旺苍、广元、宁羌,纵横20余县、

面积20余万平方公里、

人口700多万的川陕苏区。

红四方面军在汉中境内作战主要有:升仙村之战、喜神坝之战、陕南战役。

西北联大迁入汉中

抗日战争初期,平津沦陷,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焦作工学院等高等院校于1937年9月10日奉令迁往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

1938年2月再迁汉中。4月,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校本部设在城固县。下

分6个学院:文理学院、教育学院、法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农学院。文理、教育、法商学院设于城固县城内校本部(今城固师范学校址);

工学院设于城固县古路坝;

医学院设于南郑县黄家坡(今属汉中市);

农学院设于沔县武侯祠。

7月,工学院、农学院独立建院。

8月,西北联合大学分为国立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医学院。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各校先后迁出汉中。

解放汉中

1949年5月1日,

陕南军区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

从此,陕南军民进入了配合解放大西北和向大西南进军,

“打到汉中去,解放全陕南”的新阶段。

11月,二野部队完成集结并突然向川黔发起全面进攻。

十八兵团沿川陕公路等地追击胡军。一八○师五三九团解放凤县、留坝,

向汉中挺进。陕南军区十九军各部队第二次向汉中进军。

五十七师于11月25日由蜀河口出发,沿江汉北岸攻击前进。

12月2日解放留坝;4日解放洋县;

5日解放西乡;

6日解放汉中、南郑;

7日解放城固;

8日解放勉县、佛坪;

9日解放略阳;

11日解放宁强。

五十五师于11月26日由平利出发,

沿汉江南岸巴山北麓向镇巴进军,

12月17日解放镇巴。自此,汉中全区解放。

三线建设在汉中 1

965年,中央军委国防工业办经多方勘察筛选,确定汉中为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

1965年3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批准了《国防工业在二、三线地区新建项目布局方案的报告》

从此,全国的“三线”建设全面启动,汉中的“三线”建设正式开始。

1964~1975年,

在汉中先后建成了阳安铁路、

周城公路,改建了西万公路,以及国防军工、科研、航空工业、核工业、机械工业、冶金工业、化工工业、建材工业、电力工业等比较齐全完整的工业体系。

到1970年,全地区基本建设投资增加到20亿,

占陕西省基建总投资的50%,共安排项目62个。建成中、

省84个项目,其中大中型项目62个(不含地方工业项目)。

完成总投资53.1亿元。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