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原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水龙吟原文及翻译苏轼 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原文

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原文

2023-09-28 01: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诗文原文 注释译文 作者简介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词的创作年代主要有两说,一说为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五月,苏轼“过无锡作水车诗,至金阊游虎邱寺,与刘述会于虎邱,王晦以斋素祈雨不至,翌日饮于阊氏公显家,席间而作,并有诗,赠懿卿作《水龙吟》。”(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另一说据薛本《苏文忠公全集》,此词作于元丰八年(1085)十月,为苏轼赴登州经涟水时,赵晦之从藤州知州任上新归,故顺笔而赠。 文学赏析 词的标题“赠赵晦之吹笛侍儿”,表明了词作内容和写作对象。 上片,描绘楚山修竹,以竹隐喻人。开头两句,以景起兴,大赞“楚山修竹”,“异材秀出”。字面上写竹材修长高大,实写楚地人才济济。紧接着用排比句,进一步写蕲州的笛竹早已闻名于世,“异材秀出”,“能远可通灵达微,近可写情畅神,谓之龙须风膺玉肌,皆取其美好之名也。”(傅藻《东坡纪年录》注)韩愈也有“蕲州竹笛天下知”(《郑群赠簟》)的赞誉。第六、七、八句用对偶句和联合词组句,承上一转,由写竹笛而进人到写东坡所赠的笛声词中仿佛发出的笛音:如树影疏,如雨后晴,如月亮明,如微风拂,听觉、视觉、触觉三者通感,富有感染力。最后四句,引用古音乐家故事,登高溯远,怀古伤今。“发声嘹亮”(干宝《搜神记》)的蔡邕笛音停息了;“江左第一”(《晋书·桓伊传》)的桓伊笛音消失了,乐坛寂寞,不知白白流走了多少岁月。“知孤负,秋多少?”让后人去伤今。这一过片句,为下片进入主题作了深厚的铺垫。 下片,由近及远,忆写赵晦之吹笛侍儿的吹笛才能。开头三句,点明此词所要赠的主要对象,即赵守后堂深院两位蔡邕式的娇美灵巧的“吹笛侍儿”。接着六句,描写“吹笛侍儿”的整个演奏过程和演技的高妙效果。开始,在花饰窗下吹奏。刚刚吹奏完《梁州吟》曲,继回荡起《霓裳羽衣曲》,广阔空间流动着徵、商、宫、羽四音,最后一音如云飘。“嚼”、“含”、“泛”、“流”四字,效果逼真,“奇声独绝”,从她们的轻笛妙曲中获得最优美的艺术享受。最后三句点题,向赵晦之发出祝愿:愿你清爽优游,安土忘怀,我仅以《霜天晓角》献上,以补“吹笛侍儿”演奏时“角”音之不强。这实为肺腑之言,催人泪下。 全词围绕“竹”、“楚山修竹”、竹笛、“吹笛侍儿”,以景起兴,景事融合,由近及远。名为写楚竹,实为写楚人;名为借古喻事,实为借事伤今。怀念赵晦之的友情,文赞美了“吹笛侍儿”的高超技艺。“知孤负,秋多少?”字里行间难免流露出对某些中华传统文化白白流逝而伤感。但从词的整体来看,虽然点化引用了许多史事,但不为事实所局限。“清丽舒徐,高出人表”,“曲尽咏笛之妙”,使词篇产生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情趣。 名家评价 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其词甚美,云:“木落淮南,雨晴云梦,日斜风袅。”又云:“自桓伊不见,中郎去后,知孤负秋多少。”断章云:“为使君洗尽,蛮风瘴雨,作清霜晓。”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东坡《水龙吟》笛词,高云翔云,后之笺释者,独谓“楚山修竹如云”,是蕲州出笛竹,至“异材秀出千林表”之语,不知是东坡叙取材法也。凡竹,林生,后长者必过前竹,其不能过者多死。一林内特一竹可材,远而望之,或伐数十百竿,错乱不可识。蔡岂仰视柯亭椽得奇材,不待如此求之,而邕后无至鉴,独有此法可求耳。 宋·张侃《拙轩词话》:孙仲益为锡山费茂和说苏文忠公《水龙吟》,曲尽咏笛之妙,其词曰:“楚山修竹如云,异林秀出千林表”,笛之地也。“龙须半剪,凤膺微涨,绿肌匀绕”,笛之材也。“木落淮南,雨晴云梦,月明风袅”,笛之时也。“自中郎不见,桓伊去后,知辜负,秋多少”,笛之怨也。“闻道岭南太守,后堂深,绿珠娇小”,笛之人也。“绮窗学弄,《梁州》初遍,《霓裳》未了”,笛之曲也。“嚼徵含宫,泛商流羽,一声云杪”,笛之声也。“为使君洗尽,蛮烟瘴雨,作《霜天晓》”,笛之功也。 宋·张炎《词源》:东坡词如《水龙吟》咏杨花、咏闻笛,又如《过秦楼》、《洞仙歌》、《卜算子》等作,皆清丽舒徐,高出人表。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百余字,堪与马融《长笛赋》抗衡。 清·先著《词洁》:非无字面芜累处,然丰骨毕竟超凡。玉田云:“清丽舒徐”,末敢轻议也。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上阕“龙须”三句形容尽致,“木落”三句咏笛而兼状景物,中郎桓伊,更悠然怀友,可谓句意并到。结句一奏霜天之曲,瘴雨蛮风,一时尽扫,见笛韵之高也。

(www.shuzhai.org/gushi/)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