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喷布双面水刺驻极设备的制作方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水驻极静电熔喷滤芯的作用 一种熔喷布双面水刺驻极设备的制作方法

一种熔喷布双面水刺驻极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4-07-10 09: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种熔喷布双面水刺驻极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刺驻极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熔喷布双面水刺驻极设备。

背景技术:

空气中的粉尘、细菌、病毒依附在颗粒物上,以带负电为主,熔喷布是口罩最核心的材料,熔喷布需要带正电,就容易吸附这些带负电的颗粒物。熔喷布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聚丙烯则是一种均聚的高分子材料,由于聚丙烯导电性特别差,所以需要采用驻极工艺使其成为良好的驻极材料。

驻极,“驻”指施加,“极”指电荷,驻极处理使得熔喷布上附着电荷,结合熔喷布的超细纤维致密材料特点,使带电纤维间形成了大量的电极,带电纤维不仅能够像磁铁一样吸引环境中大部分的带电微粒,同时也可将未带电的部分颗粒极化,进而吸附一些粒径较小的污染物,甚至病毒这种纳米级的物质也可进行静电吸附或电荷相斥阻隔。

专利cn201911138006.4公开了一种聚丙烯熔喷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及其驻极设备,其中提到了一种水刺驻极工艺,它通过高压水泵将制备过的纯水输送到喷嘴,由扇形喷嘴对熔喷布进行喷射,使两者摩擦从而产生静电。

由于上述专利的扇形喷嘴只布置在送料带的上侧,只存在朝下喷射的驻极情况,我们上面提到过聚丙烯导电性特别差,尤其对于一些较厚的熔喷布,这种单侧水刺驻极的静电附着效果就不太理想了,它使熔喷布的另一侧静电负荷不够,从而影响静电驻极的稳定性,保持时间不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以上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改造方便,静电量整体饱和一致,驻极体更稳定,保持时间更长的熔喷布双面水刺驻极设备。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熔喷布双面水刺驻极设备,包括一送料带,所述送料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原料卷和一烘干箱,所述送料带的上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朝下喷射的上高压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带的下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朝上喷射的下高压喷淋装置。

本实用新型在送料带的下侧也增设了高压喷淋装置,通过上下两个高压喷淋装置让熔喷布的双面均受到了水刺驻极,从而改善了单面水刺驻极从接触面向厚度方向的静电电荷附着量递减的通病,解决熔喷布越厚对侧表面静电电荷越少甚至没有的难题,使熔喷布的双面快速产生更多地静电电荷附着量,从而提高熔喷布的滤效,尤其是一些较厚的熔喷布效果更佳明显,并在整体上实现静电量一致,驻极体更稳定,保持时间更长。

作为优选,所述送料带的上侧设置有两个朝下喷射的上高压喷淋装置,每个所述上高压喷淋装置的正下方均分别设置有一位于所述送料带下侧的吸风收水装置。

每个上高压喷淋装置下方配设吸风收水装置,不仅使喷射到熔喷布上的高压水加速通过,从而摩擦产生更多的静电电荷,而且还起到回收多余水分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吸风收水装置包括吸风箱、吸风管和吸风机,所述吸风箱通过吸风管与吸风机相连接。吸风箱还可以布置排水管,排水管的出口低于吸风管的出口位置,如此实现既吸风又排水。

作为优选,下高压喷淋装置位于原料卷和送料带之间。布置在熔喷布水刺驻极的进料端。

作为上述方案的替换方案,下高压喷淋装置位于送料带和烘干箱之间。布置在熔喷布水刺驻极的出料端。

作为上述方案的替换方案,送料带的中部设置有一下凹口,下高压喷淋装置整体没入所述下凹口内。布置在熔喷布水刺驻极的送料中端,即所述送料带的带面贴着所述下高压喷淋装置的出水管管壁行走,异或在下凹口内布置一对导带辊,让送料带的带面贴着两导带辊行走,通过出水管和导带辊的圆周壁对送料带形成下压趋势而形成折弯的下凹口,送料带的两端传动辊再给与涨紧。

作为上述方案的替换方案,送料带由一对水平同步运转的前送料带和后送料带组成,所述前送料带和后送料带之间相间布置有间隙,下高压喷淋装置整体没入该间隙中。

为了不影响送料带的正常运转,这里还可以将送料带一分为二,变成两组中间有间隙的送料带同步送料,则中间有间隙布置下高压喷淋装置。

作为优选,上高压喷淋装置和下高压喷淋装置均包括一高压进水管和一高压出水管,所述高压出水管包括三根由里到外逐一间隙套设布置的匀压水管,这些匀压水管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法兰闷盖将它们的端部统一密封,这些匀压水管上均设置有一排沿它们各自长度方向上延伸布置的过水孔,相邻两所述匀压水管上的那排过水孔位于对侧方向上;即相邻两排过水孔错位对侧布局,其一匀压水管上的那排过水孔朝上布置,那么另一匀压水管上的那排过水孔朝下布置,两者不对通需要绕外侧管腔半圈才导通。

三根匀压水管当中位于最内圈部的为进水管、位于最外圈部的为出水管、以及间套在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的为过水管,所述进水管内形成有进水腔,所述过水管与进水管之间的间隙形成有过水腔,所述出水管与过水管之间的间隙形成有出水腔;

所述出水管的外壁上设置有一高压水槽,所述高压水槽内设置有一覆盖连通所述出水管上那排过水孔的高压水腔,所述高压水槽的外露端面为一个槽底平面,所述槽底平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出水孔,每个所述出水孔外均连通有一高压扇形喷嘴;

所述高压进水管贯穿其中一法兰闷盖中心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所述高压进水管的横截面面积大于进水管上所有过水孔的孔面积之和,进水管上所有过水孔的孔面积之和大于过水管上所有过水孔的孔面积之和,过水管上所有过水孔的孔面积之和大于出水管上所有过水孔的孔面积之和,出水管上所有过水孔的孔面积之和大于高压水槽上所有出水孔的孔面积之和。

高压出水管采用管中管套接技术,从最内圈接入高压水,利用错位对侧布局的过水孔,更细化地分流水压,使高压水到达最外圈时以达到均衡,各个点上的高压喷嘴水压均匀一致,从而实现均匀高压喷水的目的。应用到水刺驻极工艺当中后,使熔喷布布面上的静电量一致,静电电荷附着更多,驻极体更稳定,保持时间更长,吸附性更强,滤效更高。此外,管中管技术不仅结构简单、布局合理,而且大大压缩了高压喷水装置的纵深,使所需安装空间大大减小。

虽然管中管套接的匀压水管越多越细化,水压出来也就越均衡,但是太多了安装和维护都不太便利,而优选三根,则在性价比上达到了当前水刺驻极工艺中高压水管管径下的最高。

水压在每过一道匀压水管后就会有所削弱,为了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趋势,在均压上有所补给,所以采用水流进程有阶梯效应,前段供水量要逐级大于后段供水量。

在经过多道匀压作用之后在高压水槽内就达到了均压,所以增设高压水槽,让其作为最后高压出水的那一道,也为更近一步的匀压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槽底平面上设置有一排沿其长度方向上延伸布置的出水孔,每个所述出水孔外均连通有一高压扇形喷嘴。采用现有技术一字排开的高压扇形喷嘴布局。

作为优选,所述槽底平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上一左一右错位延伸布置的出水孔,相邻两所述出水孔之间的间距相等,即在所述槽底平面上形成两排并排布置的出水孔,每个所述出水孔外均连通有一高压扇形喷嘴。

该优选将现有技术一排直线形布置的高压扇形喷嘴,改造成两排错位布置成锯齿形的高压扇形喷嘴,消除了离得太近的两个水柱在扇形边缘会碰撞在一起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离得太远的两个水柱在扇形边缘之间出现空白的问题,提升了相邻两个高压扇形喷嘴之间间距布置要求的容错性,同时由于扇形水柱从中心向两侧水压逐渐减弱的特性,在此刚好由错位叠加的两个扇形水柱予以补充,从而有效增加高压喷水的冲击面和均匀度,使熔喷布静电电荷附着更多,滤效更高。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送料带的下侧也增设了高压喷淋装置,通过上下两个高压喷淋装置让熔喷布的双面均受到了水刺驻极,从而改善了单面水刺驻极从接触面向厚度方向的静电电荷附着量递减的通病,解决熔喷布越厚对侧表面静电电荷越少甚至没有的难题,使熔喷布的双面快速产生更多地静电电荷附着量,从而提高熔喷布的滤效,尤其是一些较厚的熔喷布效果更佳明显,并在整体上实现静电量一致,驻极体更稳定,保持时间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还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高压喷淋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a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高压喷淋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a-a结构剖视图。

图中:1-送料带,2-原料卷,3-烘干箱,4-上高压喷淋装置,5-下高压喷淋装置,6-吸风收水装置,7-吸风箱,8-吸风管,9-吸风机,10-下凹口,11-进水管,12-过水管,13-出水管,14-法兰闷盖,15-进水腔,16-过水腔,17-出水腔,18-高压水槽,19-高压水腔,20-高压扇形喷嘴,21-过水孔,22-出水孔,23-前送料带,24-后送料带,25-高压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与达成目的易于明白理解,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熔喷布双面水刺驻极设备,包括一送料带1,送料带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原料卷2和一烘干箱3,送料带1的上侧设置有两个朝下喷射的上高压喷淋装置4,每个上高压喷淋装置4的正下方均分别设置有一位于送料带下侧的吸风收水装置6,吸风收水装置6包括吸风箱7、吸风管8和吸风机9,吸风箱7通过吸风管8与吸风机9相连接。

送料带1的下侧设置有一个朝上喷射的下高压喷淋装置5。布置在熔喷布水刺驻极的进料端,即下高压喷淋装置5位于原料卷2和送料带1之间。

如图5和图6所示,上高压喷淋装置4和下高压喷淋装置5均包括一高压进水管25和一高压出水管,高压出水管包括三根由里到外逐一间隙套设布置的匀压水管,这些匀压水管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法兰闷盖14将它们的端部统一密封,这些匀压水管上均设置有一排沿它们各自长度方向上延伸布置的过水孔21,相邻两匀压水管上的那排过水孔21位于对侧方向上;即相邻两排过水孔21错位对侧布局,其一匀压水管上的那排过水孔21朝上布置,那么另一匀压水管上的那排过水孔21朝下布置,两者不对通需要绕外侧管腔半圈才导通。

三根匀压水管当中位于最内圈部的为进水管11、位于最外圈部的为出水管13、以及间套在进水管11和出水管13之间的为过水管12,进水管11内形成有进水腔15,过水管12与进水管11之间的间隙形成有过水腔16,出水管13与过水管12之间的间隙形成有出水腔17。

高压进水管25贯穿其中一法兰闷盖14中心与进水管11相连通。高压进水管25贯穿其中一法兰闷盖14中心与进水管11相连通,高压进水管25的横截面面积大于进水管11上所有过水孔的孔面积之和,进水管11上所有过水孔的孔面积之和大于过水管12上所有过水孔的孔面积之和,过水管12上所有过水孔的孔面积之和大于出水管13上所有过水孔的孔面积之和,出水管13上所有过水孔的孔面积之和大于高压水槽18上所有出水孔的孔面积之和。

出水管13的外壁上设置有一高压水槽18,高压水槽18内设置有一覆盖连通出水管上那排过水孔21的高压水腔19,高压水槽18的外露端面为一个槽底平面,槽底平面上设置有一排沿其长度方向上延伸布置的出水孔22,每个出水孔22外均连通有一高压扇形喷嘴20。

实施例2:如图2所示,布置在熔喷布水刺驻极的出料端,下高压喷淋装置5位于送料带1和烘干箱3之间。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如图3所示,布置在熔喷布水刺驻极的送料中端,即送料带1的中部设置有一下凹口10,下高压喷淋装置5整体没入下凹口10内。即送料带的带面贴着下高压喷淋装置的出水管管壁行走,通过出水管圆周壁对送料带形成下压趋势而形成折弯的下凹口,送料带的两端传动辊再给与涨紧。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如图4所示,送料带1由一对水平同步运转的前送料带23和后送料带24组成,前送料带23和后送料带24之间相间布置有间隙,下高压喷淋装置5整体没入该间隙中。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5:如图7和图8所示,槽底平面上设置有七个沿其长度方向上一左一右错位延伸布置的出水孔22,相邻两出水孔22之间的间距相等,即在槽底平面上形成两排并排布置的出水孔22,每个出水孔22外均连通有一高压扇形喷嘴20。

其余同实施例1。

使用:本实用新型在送料带的下侧也增设了高压喷淋装置,通过上下两个高压喷淋装置让熔喷布的双面均受到了水刺驻极,从而改善了单面水刺驻极从接触面向厚度方向的静电电荷附着量递减的通病,解决熔喷布越厚对侧表面静电电荷越少甚至没有的难题,使熔喷布的双面快速产生更多地静电电荷附着量,从而提高熔喷布的滤效,尤其是一些较厚的熔喷布效果更佳明显,并在整体上实现静电量一致,驻极体更稳定,保持时间更长。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