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用经典地貌成因动图,附水土流失微专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水土流失状况怎么看的 教学常用经典地貌成因动图,附水土流失微专题

教学常用经典地貌成因动图,附水土流失微专题

2023-04-14 02: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冰川

冰川前进

如果冰川消融的速度低于积累的速度,

那么冰川将会向前扩展。

冰川逐渐加厚。

冰川消退

如果冰川消融的速度超过了积累的速度,

那么冰川将会向起点后退。

冰川逐渐变薄。

冰川沉积

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示意图

常见的海岸类型

地层沙运移

河流将沙子不断从陆地带入海洋。

部分沙粒沿海岸移动,

较细的泥沙颗粒则被带到更远的海面,

在海底峡谷沉积。

流水作用

河谷形态

牛轭湖的形成

牛轭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

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

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

褶皱

断层

正断层

逆断层

走滑断层

物理风化之盐风化

物理风化之冰劈作用

化学风化

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

壶穴形成示意图

壶穴又称瓯穴 。指基岩河床上形成的近似壶形的凹坑,是急流漩 涡夹带砾石 磨蚀河床而成。壶穴集中分布在瀑布、跌水的陡崖下方及坡度较陡的急滩上。类似的地形也可出现在冰川底床上,由冰水冲蚀造成,特称之为冰川锅。

板块运动篇

大洋中脊形成(离散型大陆边缘)

大陆裂谷

大陆火山弧

火山岛弧

滑坡类型

坍塌

平面滑动

铲式滑动

滑塌

蠕变滑动

流动

火山类型

火山渣锥

盾状火山

风力搬运作用

水流搬运作用

风向及沙丘移动、交错层理

冰川生长与消退

冰川地壳均衡

冰川侵蚀

U型谷的形成

冰川沉积

泛滥平原

曲流河

牛轭湖

河流阶地

波浪运动

丹霞地貌的形成

天坑的形成

雅丹地貌的形成

海进海退

海进沉积序列

海退沉积序列

相关概念

水土保持

《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1990年9月)中定义为: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山丘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事业。(匠心地理)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

《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第一卷》(1990年12月)中定义为: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中国百科大辞典》中定义为:由水、重力和风等外界力引起的水土资源破坏和损失。

土壤侵蚀

《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1992年3月)中定义为: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称土壤侵蚀。(匠心地理)土壤在外营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的物质量,称土壤侵蚀量。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土壤侵蚀量称为土壤侵蚀速度。

水土流失类型

01.

水力侵蚀|

水力侵蚀——在水的作用下,土壤、土体或其他地秒组成物质被破坏、搬运和沉积的过程,如下雨时雨滴打击坡面上裸露的、松散的土壤引起土粒的移动;(匠心地理)在坡面上形成细沟,细沟慢慢向长、宽、深发展,逐渐变成大的沟壑等等。这些都是因为水是动力造成的,所以叫水力侵蚀。

水力侵蚀分布最广泛,在山区、丘陵区和一切有坡度的地面,暴雨时都会产生水力侵蚀。

沟蚀☝

面蚀☝

水滴溅蚀☝

02.

岩溶侵蚀|

水力侵蚀——岩溶侵蚀

岩溶侵蚀指可溶性岩石被水溶蚀并形成包括溶洞在内的一系列地貌的过程。(匠心地理)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塌陷等机械侵蚀过程。云南多喀斯特地貌,岩溶侵蚀在云南尤为典型。

03.

重力侵蚀|

重力侵蚀

重力侵蚀是一种以重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土壤侵蚀形式,主要形式有:陷穴、泄溜、崩塌、滑坡。

04.

风力侵蚀|

风力侵蚀

在风的作用下,土粒、沙粒或岩石碎屑脱离原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过程,叫做风力侵蚀。风力侵蚀可分为风蚀残丘、沙丘、沙垄、雅丹地貌。

05.

混合侵蚀|

混合侵蚀

混合侵蚀指水流冲力和重力共同作用下的一种特殊侵蚀形式,混合侵蚀也称之为泥石流。

06.

冻融侵蚀|

冻融侵蚀

存在于土壤及其母质空隙中或岩石裂缝中的水,在冻结时体积膨胀,裂缝随之加大、增多,整体土体或岩体发生碎裂,消融后其抗侵蚀的能力大大降低,这样在重力作用下岩石顺坡产生位移的现象就是冻融侵蚀。(匠心地理)

07.

生物侵蚀|

地衣加速岩石风化成土

某些速生植物生长会导致土壤理化性质明显恶化

水土流失的成因

水土流失的成因主要包括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因素、土壤因素

地形因素、植被因素

人为因素

破坏森林、过度放牧、陡坡开荒

耕作方式、开发建设

自然因素

01.

气候因素|

气候与土壤侵蚀的关系极为密切,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侵蚀产生,在气候因子中,降水与土壤侵蚀关系最为密切,是水力侵蚀的基础。(匠心地理)

降水集中,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多暴雨,造成的水土流失更严重。

02.

地形因素|

地形地质:坡度

地面坡度是决定径流冲刷能力的基本因素之一,其他条件相同时,地面坡度越大,径流流速越大,土壤侵蚀量也越大。

坡长:

其他条件相同时,坡面越长,径流速度就越大,汇集流量也越大,其侵蚀力就越强。

质地——质地坚硬、质地疏松

岩石性质影响风化物和土壤类型的形成,同时影响风化物和土壤的抗蚀能力。

03.

土壤因素|

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土壤因素

土壤是侵蚀作用的主要对象,因此它的特性,尤其是透水性、抗蚀性、抗虫性对土壤侵蚀有很大的影响。

砂质土——土壤空隙大、透水性强,持水性差,土壤之间粘结性也差,因此抗蚀性差。

壤土——壤土质地介于黏土和砂土之间,兼有其优点,通气透水、保水能较好,是理想的农业耕作土。(匠心地理)

黏质土——土壤颗粒细腻,土壤空隙小,透水性差,保水性能好,抗蚀性也好,但不适应耕作。

04.

植被因素|

植被是自然因素中防止土壤侵蚀起积极作用的因素。植被具有拦截降水,削弱雨滴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同时也可以调节地面径流、(匠心地理)固结土体、改良土壤等作用,从而缓阻土壤侵蚀。

人为因素

01.

破坏森林|

破坏森林

乱砍乱伐,放火烧山,使森林遭到破坏失去蓄水保土作用,使地表裸露,直接遭受雨滴的击溅,流水冲刷,从而加速了土壤侵蚀的方式和发展。

02.

过度放牧|

破坏植被,降低地表植被覆盖度;破坏表层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保水性,加速土壤沙化。

03.

陡坡开荒|

陡坡开荒不仅破坏了地面植被,且翻松了土壤,造成产生土壤侵蚀的条件。

04.

耕作方式|

不合理的耕作方式:顺坡耕作

顺坡耕作易形成坡面径流,造成沟蚀;缺乏合理的轮作和施肥就会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土壤团粒结构是由若干土壤单粒粘结在一起形成为团聚体的一种土壤结构。因为单粒间形成小孔隙、团聚体间形成大孔隙,所以与单粒结构相比较,其总孔隙度较大。小孔隙能保持水分,大孔隙则保持通气,团粒结构土壤能保证植物根的良好生长,适于作物栽培。)和土壤的抗蚀性能;岩溶地区生态环境恶劣,对于土层较薄的区域应实行封禁治理或人工造林。

顺坡垄耕作☝

顺坡耕作、横坡耕作区别☝

05.

开发建设|

生产建设项目施工时不注意水土资源、自然植被和水土保持设施的保护,人为造成新增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

使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

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已扩大到15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的1/6,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土壤中流失的氮、磷、钾肥估计达4000万吨,与中国当前一年的化肥施用量相当,折合经济损失达24亿元。长江、黄河两大水系每年流失的泥沙量达26亿吨。其中含有的机肥料相当于50个年产量为50万吨的化肥厂的总量。难怪有人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如此大片肥活的土壤和氮、磷、钾肥料被冲走了,必然造成土地生产力的下降甚至完全丧失。

淤积河道、湖泊、水库:

水土流失导致河道泥沙含量增加,河床普遍增高,内河航行里程减少。比如1958年以前,从嵊县城到曹娥江可通行10吨载重量的木船。由于河床淤沙太多,如今已被迫停航,地表水资源变成沙子,航建公司改成"黄沙"公司。

污染水质影响生态平衡:

当前,中国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江、河湖(水库)水质的严重污染。水土流失则是水质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江水质正在遭受污染就是典型例子。

区域差异

(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

01.

黄土高原|

自然原因:

1、地形起伏大,多沟壑,坡度大,泥土易随雨水流水;

2、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缝,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3、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对地面冲刷力强;

4、植被破坏严重,多数地区裸露。

黄土高原示意图☝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视频☝

人为原因:人类的过度开发(过度放牧、开矿、毁林开荒) 【流水侵蚀为主】

整治措施:黄土高原不如南方水热条件好,又处于过渡地带,需实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等生物措施;兴修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水平梯田等工程措施以小流域为单位进行综合治理,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区域经济得以发展。

02.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自然原因:地表的起伏有利于流水冲刷,降水量大且时间长;

人为原因:人类的过度开发(过度开发,樵采)【降水侵蚀为主】。

整顿措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由于水热条件好,其有效措施是以封山育林恢复植被、新兴小水电,大办沼气等(切实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才是能封住山林的基本保障)。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所带来的影响远比北方严重的原因:

一、从经济角度看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热条件更好,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更高,每寸土地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更大。

二 、从生态角度看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多为石质山地,土层薄,一旦表土蚀去,容易形成石漠化,而且恢复起来更难。

三 、从社会角度看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人口稠密,并且在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对社会影响更大,造成的损失也更大。

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示意图☝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高考真题

2018年全国卷②

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城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重和汾川河流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9-11题。

9.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

B.减少河水含沙量

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

10.第五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 ②强度大

③下渗少 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河床 B.沟谷

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

图解真题

写在题后

人地关系是地理核心素养之一,树立和谐的人地关系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目标之一。本题通过黄土高原某小流域提高植被覆盖率来治理水土流失的案例,提示学生量与质的关系,警示对自然的合理干预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服从自然规律,而不能以人类的主观意志随意行事。

(2020年全国卷①)

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整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图1)。据此完成1-3题。

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

A.增加耕地面积 B.防治水土流失

C.改善人居环境 D.提高作物产量

2.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

A.优化农业结构 B.方便田间耕作

C.健全公共服务 D.提高耕地肥力

3.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 )

①居住用地紧张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坡耕地比例大 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更多资料资源,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