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失栋梁!“氢弹之父”于敏的不朽功勋:我国最快实现从原子弹到氢弹的突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氢弹于敏构型原理 国失栋梁!“氢弹之父”于敏的不朽功勋:我国最快实现从原子弹到氢弹的突破

国失栋梁!“氢弹之父”于敏的不朽功勋:我国最快实现从原子弹到氢弹的突破

2024-07-17 14: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与美国相比,冷战对手苏联用了约4年时间(1949.8.29--1953.8.12)。

美国的坚定盟友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1952.10.3--1957.5.15)。

“独立特行”的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1960.2.13--1968.8.24)。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距离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仅仅有2年零8个月。

35岁的于敏主导我国氢弹研制

1960年底在时任原子能研究所所长钱三强的领导下,我国开始氢弹理论探索,在原子能研究所内设立了"轻核反应装置理论探索组",黄祖洽担任组长,组员包括蔡少辉、刘宪辉和萨本豪,后来何祚庥也加入。为了增强轻核理论组的研究力量,组长黄祖洽多次向钱三强建议,调来了理论专家于敏。1961年1月12日经钱三强约谈后,于敏加入轻核理论组并担任副组长,此时于敏年仅35岁。

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毛泽东明确指出,氢弹研制要加快;周恩来也指示有关部门就核武器发展问题作出全面规划。1964年10月,在完成了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后,核武器研究所抽出三分之一的理论研究人员,全面开展氢弹的理论研究。1965年1月,也就是原子弹爆炸成功的三个月后,二机部把原子能所先期进行氢弹研究的黄祖洽、于敏等轻核理论组、轻核实验组的数十名研究人员全部调到核武器研究所,集中力量从原理、结构、材料等多方面广泛开展研究。核武器研究所原有的强大研究力量,再加上轻核理论组的力量,两股力量相互协作,各自发挥所长,很快便有了中国的氢弹奇迹。

在理论研究攻关中,最初形成了两种思路,一是邓稼先率领的理论部提出的原子弹“加强型”的氢弹,即在原子弹的基础上,将其威力加大到氢弹的标准;二是黄祖洽、于敏在预研时提出的设想,当时是两条思路一起并行攻关。1965年夏,于敏提出了新的方案;9月底,借助中科院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当时最先进的运算速度每秒5万次的计算机,于敏带领部分理论人员,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计算,分析摸索,终于找到了解决自持热核反应所需的关键条件,探索出了一种新的制造氢弹的理论方案。这是氢弹研制中最关键的突破。

在氢弹原理突破中,于敏提出了关于氢弹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后来证明,这一新的理论方案大大缩短了中国氢弹的研制进程。根据新的理论方案,1965年底,核试验基地召开了规划会议,提出了氢弹科研、生产的两年规划,确定了“突破氢弹,两手准备,以新的理论方案为主”的方针,中央专委随即批准了这个规划。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的意义

1967年6月17日,中国在罗布泊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举世震惊。我国自主研制氢弹成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自强不息的精神,直接增强了当时条件下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政策,有力地维护了世界和平,为当时的新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现存30颗氢弹得益“于敏构型”

氢弹亦称“热核武器”,是一种利用氢元素原子核在高温下聚变反应于瞬间放出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它主要由装料、引爆装置和外壳组成。氢弹爆炸时,作为引爆装置的原子弹首先爆炸,产生数千万摄氏度高温,促使氘氚等轻核急剧聚变,放出巨大能量,形成更猛烈的爆炸。

日本是仅有的一个遭到原子弹打击的国家,1.5万吨TNT当量的原子弹瞬间让广岛化为灰烬。但是原子弹并非最强的核弹,氢弹的威力要远远高于原子弹,一般的原子弹爆炸只相当于几百到几万吨的TNT当量,而与氢弹相比,原子弹的威力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一枚氢弹可以达到千万甚至上亿吨的TNT当量,毁灭性比原子弹更加强悍。

苏联曾经在新地岛投下了一颗当量为5000万吨的氢弹,所产生的蘑菇云高达70公里,电磁干扰传遍全球,方圆4000公里内的电子设备全部受到强烈影响,创下了世界纪录。

我国在1967年成功爆炸的第一颗氢弹TNT设计当量为100万吨左右,但是实际爆炸当量却高达330万吨,其威力也相当惊人。

技术上,氢弹也要比原子弹复杂得多,由于氢弹的爆炸需要先用小原子弹爆炸产生超高温才能引起聚变反应,也就是在氢弹的内部必须放置一枚小型的原子弹,俗称“弹中弹”。由于特殊的引爆原理,氢弹储存难度比原子弹更大,氢弹的构型就变得极为重要。美国的“T-U构型”当时严格保密,于敏主导的攻关团队最终提出了与美国“T-U构型”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构型--“于敏构型”,比“T-U构型”更完善,实现了氢弹的小型化、可存储化以及寿命等一系列问题。这也使得中国现在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30颗氢弹的国家。

内容来源:江苏人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