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民国时期大田教育剪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民国时期老照片 【老照片】民国时期大田教育剪影

【老照片】民国时期大田教育剪影

2024-04-24 18: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基础教育

幼儿教育

大田的幼儿教育,历史上系家庭自教。民国12年(1923年),育智小学始附设1个幼稚班,收幼儿10多名;开启了大田幼儿教育之先声。此后,直到民国37年(1948年),均溪国民中心小学附设1个幼稚班,收幼儿40名。

1928年5月,大田育智学校全体师生合影;第三排坐者左六为范震生(后来担任县立初级中学校长),最前面坐的应该就是——大田第一代的幼稚班学生。

民国时期的幼儿教育,未定学制,没有统一的教材。都会开办的幼稚班,施行宗教式教养,公办附设的幼稚班,施行礼义廉耻等道德教养。

小学教育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大田县创办官立两等小学堂,次年开学,招收1个班26人。直到清光绪末年(1908年),基督教会在城关下桥创办四年制小学。清宣统三年(1911年),创办县立聚贤里小学堂。

进入民国之后,随着开启民智所需,政府在教育上的投入逐年增加,特别是在农村兴办基础教育之风蔚然。民国元年(1912年),大田县创办公立上美小学校。民国2年,创办公立广平小学校。当年全县学校仅4所,181人。

1937年6月,大田县第一区立壸山小学第二届毕业班纪念;照片的背景是学校在两年前专门制作的一面幕墙,题写着:“壶山乐园”,这或是学校操场的标志,同时富有倡导乐观精神的教育意义。

民国5年,创办公立坊都、朱坂小学校。民国6年,创办公立院平、京山、和丰和公立东里小学校。

1939年7月1日,大田县壸山小学第四届毕业班摄影纪念;受当年的条件所限,毕业时的师生合影,应该是许多学生珍贵的回忆。

民国10-33年的二十三之间,大田基层乡村陆续创办了小湖、魁城、前北(太华)、沂水、万积、三保、茅洋、佳山、安仁、西山、铭溪、元沙、奇韬、文经、文江、蚤卿(早兴)、武陵、瑞州、桃村、溪口、厚德、蓝田、广万、德西(济阳)、屏山、谢洋、石牌、上京、前坪、玉田等30所公立小学校。

1940年,大田县立石壸中心学校第五届毕业纪念;壶山属于坊都(三十三四都)23个村之一。

民国17年,全县教育改组,按行政区域划分18个学区,统一校名格式为“大田县第(几)区(县、公、私)立(乡村名)小学校(或初级小学校)”。当年有县立小学2所,公立小学30所,私立小学1所,教会办小学3所;其中完全小学13所,初级小学23所。

1943年4月4日,五乡国校校友合影;这应该是分区设乡镇之后,成立的“五乡国校”的校友,到照相馆拍摄的照片,具体详情待考。

民国17年(1928年)8月以前,全县区划沿袭清朝建制不变。此后执行《县组织法》,开始撤都、里、团,分区设署,划闾邻。

民国23年,改闾邻为保甲制,全县设6个区、28联保、141保,1216甲。

民国28年9月,撤销联保改乡(镇)建制。全县划分3个区、15个乡镇、143保。

民国30年6月,全县划分为2个区(第一区署在桃源乡,第二区署在文江坂),全县有18个乡、162保、1634甲;次年,撤销第一区,仅留第二区。

民国33年-38年,全县调整为11个乡镇、127保、1373甲。

《大田县志》(1996年版)

民国17年(1928年)8月以前,全县区划沿袭清朝建制不变。此后执行《县组织法》,开始撤都、里、团,分区设署,划闾邻。

民国23年,改闾邻为保甲制,全县设6个区、28联保、141保,1216甲。

民国28年9月,撤销联保改乡(镇)建制。全县划分3个区、15个乡镇、143保。

民国30年6月,全县划分为2个区(第一区署在桃源乡,第二区署在文江坂),全县有18个乡、162保、1634甲;次年,撤销第一区,仅留第二区。

民国33年-38年,全县调整为11个乡镇、127保、1373甲。

《大田县志》(1996年版)

民国24年,在未建校的地方设立一年制的短期小学和三年制的简易小学校。学校增至156所,有学生3673人,教职员工223人。

民国29年,以中心学校为点,设立辅导区,辅导国民学校。全县有小学生8165人,占全县学龄儿童19%。

民国38年春,全县有小学57所(中心国民小学14所,国民学校42所,私立小学1所),612人,教职员工120人。

中学教育

民国12年(1923年)秋,私立育智小学改办为私立崇圣中小学校。其中初中2个班,民国15年(1926年)夏停办。笔者认为,这或是后来大田士绅倡议公办初级中学的主要原因。

民国十五年(1926年),邑人蒋超、施同寅、卢琳光、陈荣华、吴同登、林维邦等人,与大田县教育会廖逢明商讨,鉴于我县地处闽中丛山峻岭之间,交通不便,文化落后,加上大小军阀连年混战,盗匪活动猖獗,有志青年外出求学不便,倡议创办县立初级甲学校,遂于当年筹资建校。

1933年7月18日,大田县立初级中学第三组毕业会纪念;前排右起为时任校董的郑佐国、校长范震生,二排右三是该组的毕业生、1945年接任校长的范成钢。

蒋超、施同寅、林维邦等人召集全县士绅专题讨论创办公立中学事宜,他们深入现场勘察,提出筹建学校的具体方案,选择具体的办学地点。经大家一致同意,决定在县城文庙左边的明伦堂,建筑新式洋楼三座,并荐举范震生、郑佐国、施永伦、范子谦等人负责其事。

1945年11月11日,大田县立初级中学暨简易师范联合运动会开幕典礼;这也是抗战胜利后首次举行的盛大活动,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参加运动会的学生均着童子军服,队列整齐,专门搭建的主席台上悬挂党国旗帜,右侧还展示优胜奖旗。

民国16年(1927年)春,选择在凤凰山南麓的明伦堂旧址,招集工匠开始兴建。民国17年(1928年)秋建成,计有教学办公楼、师生宿舍楼、膳厅、厨房等。同时,招聘本地和外地教师共10名,由县长陈朝宗捐廉,并募县城内商户捐款,购置图书;9月间,设立一个班,招收第一届初中新生40名。从此,大田开启了公办初级中学的历史新篇章。

民国18年(1929年)夏,获准立案,定校名为:“福建省大田县立初级中学”,并委派范震生任校长。

在大田县档案馆藏的老照片中,民国时期大田县立初级中学师生的照片占了很大一部分,有同学互相题赠的、也有师生合影留念的……

如今,自民国时期在凤凰山下创办的县立初级中学、校园内的文昌阁,都成为这所学校不可或缺的历史元素,这也溶入了学校现代标识的设计之中。

相关:老照片︱民国时期的大田县立初级中学(上)

老照片︱民国时期的大田县立初级中学(中)

老照片︱民国时期的大田县立初级中学(下)

三、职业与中等专业教育

职业教育

民国28年(1939年),私立集美职业学校内迁大田,址在文庙朱子祠,后迁玉田村,计14班612名师生。民国34年2月,迁回集美。

1939年6月,在大田县办学的集美职业学校校门及运动场(上图)、学生宿舍(下图)

相关:【老照片】集美学校内迁大田之后

师范教育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在官立两等小学堂开办县立师范讲习所,学制一年,共办2届,有学员40人。

创办于民国5年(1916年)的坊都小学,1932年6月毕业生摄影;该校于1937年并入县立均溪中心小学。

民国9年(1920年),在坊都小学校开办公立师范讲习所。民国23年,大田初级中学改办为大田县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招生31人,次年招收42人,学制4年,两届共毕业27人。

1936年左右,县立简易乡师的师生于教学楼二层走廊合影;可辨识的有郑佐国(左一)、郑鸣和(左三)、范震生(左六、站立手扶围栏者)、彭伯亮(右七)等人

民国25年秋,学校复办初级中学。民国33年秋,初中兼办大田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招生50人,学制3年;次年秋招收43人,学制4年。民国36年,省政府教育厅决定将简易师范学校并入大田初级中学,未毕业的班级改为附设师范班。至民国38年,简易师范4届毕业94人。

四、成人教育

民国19年(1930年),为扫除文盲,全县创办民众教育学校4所,学员122人,教职员工5人。民国24年,设立中山民众学校特种教育2所4班,学员160人。民国25年,有民众教育学校31所50个班(分成人、妇女和儿童3种类型),学员1866人。是年,开办短期小学25所38班,学员1179人,小学附设短期2班,学员65人。民国28年,设立战时国民学校第一期20所,推行民众教育。

1940年7月,大田县立中山中心学校二十一组毕业纪念。

五、教育改革

清末“废科举、立新学”。小学堂以“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为教育宗旨。私塾与小学并存,评定学生成绩采用百分制。

1936年5月24日,大田县第一区教育会成立纪念;前排坐者左起为蒋超、范震生,后排左八为郑鸣和。这张照片最有意义的是在会场上方悬挂的横幅: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正是民国时期确定的教育宗旨。

民国元年(1912年)废除“忠君、尊孔”的教育内容。民国25年,私塾逐步改为“新学”。民国28年开始,以“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教育宗旨,以“礼义廉耻”为校训。

六、教 师

教师队伍

清宣统元年(1909年)至民国8年(1919年),县立师范讲习所毕业生70名到小学堂任教。

民国时期,初中、小学的校长分别由省教育厅和县政府委任,教师由校长聘用,师范学校毕业生由县统一安排工作。

1945年1月23日,大田县全县中心国民校长会议纪念;

民国17年,大田县立初级中学有教职员工9人,全县小学教师143人,幼儿教师1人。民国23年,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2届毕业生,有27人到小学任教。民国33年,简易师范学校2届毕业生,有68人到小学任教。

1945年10月15日,欢送张导师升学海疆学校留念;民国时期,在各地基层中小学校执教的老师,再次通过考试参加高等教育的情况时有所见

民国38年春,全县有教师158人,其中中学37人,小学120人,幼教1人。

教师待遇

民国时期,教师的工资除县政府拨款外,或地方性税收,或学田、寺庙公产,或募捐的银两中发给。

1942年7月,三民乡中心学校十一组参加毕业抽考纪念;民国时期的物质条件相对落后,但学校师生均有着 注重仪表的良好习惯,这也是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其整洁的着装、端庄的仪表,都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民国28年(1939年),中心小学校长月薪35~65元(法币,下同),教员26~56元;完小校长28~52元,教员22~34元;初小校长26~50元,教员20~32元;初级中学校长180元,教员24~160元。中小学校教师的薪酬差距十分明显。

民国38年9月,中、小学教师工资为大米45公斤,菜金4~5元。

师资培训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开办师范讲习所2届,培训教师40人。

1940年4月4日,讲习会同学摄影纪念;民国时期县乡基层的生活条件所限,普通民众无法讲究衣着穿戴,从事教师行业者,相对注重个人的外表仪容,加之民国时期仍存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影响,教师还是社会上相对特殊的群体。

民国时期,继续设师范学校培训教师。民国23年(1934年)至民国38年,共培训教师166人。

七、教育经费

经费来源

民国时期,教育经费的来源有各项附加、各种教育捐税、寺庙公产收入、书田和基金收益、省库补助、收取学杂费,以及宗族个人捐资等。

1943年7月14日,大田三民乡中心学校十二届毕业同学留影;三民乡是民国28年9月撤销联保改乡镇建制后,于次年6月全县划分3个区,15个乡镇之一,属于第二区(区署于文江坂)

以民国26年(1937年)为例,全县教育经费总计拨款法币2.71万元(中央、省、市补助款0.64万元,县库拨款2.07万元)。

经费管理

民国时期,全县的义务教育经费自筹的由经征处征收;中央和省义务教育补助费统交县金库专户存储,由金库填具一式三联收款收据,加具一联送县义务教育委员会备查,动用时应核定预算数额,经财务委员会全国义务教育委员会审核,方可填发支付命令。

1944年4月,奇韬乡中校儿童节暨新校舍落成典礼留影;照片中前两排的应该是幼稚班的儿童。自从民国12年(1923年)大田育智小学开始附设幼稚班,在二十年后,乡村小学也有招收幼儿入学的情形,说明幼儿教育理念的传播与办学体制的发展。

如民国19 年(1930 年),全县教育经费支出0.83 万元,占县经费支出7.55 万元的11% ,居全省的第55 位。民国26 年,全县教育经费支出2.71 万元,其中初等教育2.19 万元,中等教育0.24 万元,社会教育0.28 万元。

教育具有社会化功能,国民教育越是普及,国民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就越是容易将教育的内容当作普遍的知识,作为预设的前提来认识古今中外的一切。就此而论,教育可以说是知识与制度转型的重要枢纽。

《“教”与“育”的古今中外》(桑兵、关晓红/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2020年1月版)

教育具有社会化功能,国民教育越是普及,国民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就越是容易将教育的内容当作普遍的知识,作为预设的前提来认识古今中外的一切。就此而论,教育可以说是知识与制度转型的重要枢纽。

《“教”与“育”的古今中外》(桑兵、关晓红/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2020年1月版)

1937年,农村教育宣传队攝于小湖,[背面注:南京晓庄师范]到农村去;右一为1945年担任县立初级中学校长的范成钢。

清廷废除科举,旨在使学堂与科举合为一途,培才与抡才熔于一炉,科举的规制在学堂中得以延续。进入民国,原有的科举应试的教育知识系统被分解重构,如经学以读经、存古和经学课程等形式进入各级各类学堂,又逐渐退出,直到民国初年正式废止。

所以,民国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发端,分科教学与新的知识体系建构相辅相成,人的知识传承发生突变,各种教科的设置和教科书的编译,使中国迅速进入“科学”时代。

【来源:燃灯者1945】

1

【航拍】福建·大田火车站!

2

惊险!大田这里一电动车发生自燃……

3

【大田牛人】林克斌:华大的骄傲,大田的骄傲!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 ,给它 点 赞 点个 在看 呗

写留言”参与讨论哦!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