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期戏台:从茶园到新式剧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民国时期的咖啡杯用什么药 民国初期戏台:从茶园到新式剧场

民国初期戏台:从茶园到新式剧场

2024-07-18 07: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民初的“茶园”

  这期我们开始谈民国以来的剧场舞台。民国时期的剧场和清代相比,在辛亥革命前后并没有明显的分野,民国初年还都是沿用清代的剧场舞台。这些剧场和舞台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首先是宫廷的舞台,比如说故宫现存最大的宁寿宫畅音阁大戏台、倦勤斋戏台,还有颐和园的德和园大戏台,已经损毁的圆明园内的同乐园大戏台和中南海内的两座戏台等。第二类是高门贵第里的戏台,建筑规格要比宫廷里的小得多,但也是不错的。比较典型的,例如北京鼓楼东大街宝钞胡同内的那王府(那彦图府邸)戏台,还有恭王府的戏台,现在还保留着。第三类是会馆和同业公会里的戏台,前者如我们今天保留下来的湖广会馆、阳平会馆、安徽会馆的戏台。后者比较有名的像崇文门外三里河的织云公所戏台,这是北京纺织业公会的戏台,今天早就荡然无存了。再有一个是和平门全聚德烤鸭店后面的正乙祠戏台,它是银号同业公会的戏台,今天还保留着。类似这样的同业公会戏台还有,但是有很多已经不可考了。再有就是大型饭庄子里的戏台,例如同兴堂、福寿堂、会贤堂等。上面说的这些戏台在民国时期都还存在。 

清人手绘清代茶园演出图。

  这些戏台演出机会不是太多。宫廷戏台为什么也放在民国里面谈呢,实际上辛亥革命以后至1925年以前,溥仪小朝廷还存在,宫里还照样演戏。此外,像王府和同业公会、饭庄子里的戏台还有不少演出。

  今天我们重点谈的是民国时期的营业性剧场和舞台。清代没有剧场、戏园、戏院这样的称谓,演出的地方就叫“茶园”,或者就叫“茶楼”,本来是以喝茶为主,看戏为辅,这样形成一个喝茶兼看戏的形式。这种茶园的舞台形式有几个特点:首先都是倒“品”字形的舞台:三面环绕,前面两侧有台柱子,一般两根台柱子上镌刻有对联。舞台三面有护栏,且舞台离地大概一米五到两米。这一般是茶园式舞台的普遍规格,大同小异。

  观众席和今天完全不一样,所有的观众都是侧对着舞台的,桌子是一长溜一长溜地摆放,观众是相互对坐,可以喝茶,可以看戏。但是所有桌子和舞台都呈直角,因此所有位置看戏都得扭着头看。舞台正对面是正池座,可以看到演员的正脸,两旁是侧池座,那就只能看到一个演员的侧脸了。除了池座以外,还有包厢,包厢也是三面环绕舞台,包厢需要预订,也有被人长期包下来的,是不再卖票的。最便宜的座位叫做廊座,就是贴着墙有一溜廊檐,它的视线没有池座好。这种茶园式舞台从清代到民国初年一直沿用,几乎没有变化。

  清代以来,内城原则上不许汉人居住,不设商业区,而且康、雍两朝几次颁布上谕,不许旗籍百姓看戏,因此内城没有演戏的营业性茶园,顶多是在过生日、喜庆堂会时在大饭庄里演戏。演出戏剧的茶园基本上集中在外城,也就是从前门、崇文门、宣武门外到永定门内之间。但实际上法令形同虚设,旗人极好听戏,变着法子地去听戏,去外城看戏实际上也是屡禁不止。民国初年和清代差不多,剧场舞台也还是集中在这个地区,比如大栅栏儿、珠市口、鲜鱼口、肉市、粮食店等。阜成门内有个阜城园,算是特例了,民国后不久就歇业了。

  大栅栏儿里最出名的茶园必须提的有这样几个:一个是庆乐园,在大栅栏路北,很多著名演员都在那儿演过;一个是三庆园,有人误会三庆园和乾隆年间徽班进京的三庆班有关,实际上只是借用“三庆”这个名字,并没有什么关系;还有一家在大栅栏里的门框胡同内,叫同乐园,后来发现这个名字和圆明园大戏台“同乐园”重了,因此改名“同乐轩”。这几个茶园都不算大。

  大栅栏儿再往里走,比这三个更著名的是广德楼。广德楼因为后来屡经翻建,所以是这几个茶园里修得比较好的,很多清末民初的名演员都在里面唱过戏。大栅栏儿外面重要的几个茶园,首先是在粮食店街上的中和园,已经有近二百年的历史,演出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后改名叫“中和剧场”。中和园建得比较好,是两层砖木结构的剧场,很多名角都在那儿唱过戏。“九·一八”事变当天晚上,张学良正是在中和园看梅兰芳唱《宇宙锋》,后来听副官来报沈阳北大营出大事了。

  还有一个更好的茶园是位于前门大街肉市里的广和楼。广和楼的历史比上面谈到的所有茶楼都要早,它最早是建于明代,叫“查楼”,到清代建了广和楼。因为它位置好,剧场大,容纳的人也多,即便是老园子,条件仍比其他几个都好一点。再有一个就是鲜鱼口里面坐南朝北的天乐园。天乐园今天又翻建了,位置可能靠东一点。民国后转手叫“华乐戏院”,五十年代以后改名为“大众剧场”。“天乐”、“华乐”时代,很多名伶都在这里演出,比如昆曲名演员韩世昌是在那儿发迹的,高庆奎也在那里成名。梅兰芳1949年以后从上海回到北京第一次演出也是在华乐。华乐在四十年代曾遭遇一场大火。它隔壁有个药店叫长春堂,长春堂不知道炮制什么药失慎,引起大火,殃及华乐被烧,后来再度复建。

  民初延续以茶资代戏票的惯例

  以上说的这些剧场,最早的建于嘉庆道光年间,同光时期又经历过几次翻修,但没有什么大变化,都还是条凳式的。这些剧场最大的特点是不卖票,以茶资代戏票。你进去后,有茶房(服务员)收茶钱,沏好茶,给你一张不大的茶单,上面有今天的剧目和饰演演员,坐在那儿边喝茶边看戏。这个时期茶房就比较重要了,比方说你给茶房五毛钱茶资,你再赏他一毛钱小费,他就会带你到比较好的位置坐。什么叫好的位置?首先,倒品字形舞台两边有台柱子,很多位置视线不好,你给他小费茶房会带你到避开台柱、视线比较好的位置。木头条凳比较硬,茶房的服务范围还包括多给你一个蓝布棉垫。

  茶房除了领座,还有一项绝活——— 递手巾板儿。这是有专职茶房的,不是领位茶房都能胜任的。热毛巾拧干了以后——— 当然消毒什么的很差了,只是瞧着是白的——— 再洒上花露水,热气腾腾的,托盘儿托着。比方你隔着三四张桌子,向那边招呼要手巾板儿,手巾板就会隔着七八人的脑袋,“嗖”地飞过来了,直接扔到这边茶房的手里,再递给顾客,因为飞着的手巾板,顾客是接不住的。所以,扔手巾板要干净、利落,姿势讲究边式、帅。戏院里常见的是给演员喊好,有了这两下子,茶房也能要下“好”来。这有很多技巧,有的叫“苏秦背剑”——— 手巾板从背上扔过去;还有叫“张飞骗马”,抬起腿来,手巾板从腿下扔过去。热闹的时候,在几百人的剧场有七八块手巾板儿飞来飞去。茶园里面可以吸旱烟、吸水烟、抽烟卷,烟气腾腾,卖香烟、卖零食的来回不断,嗑瓜子的,聊天的,所以演出环境非常糟糕。

  那时候演出时间很长,一般是从中午演到傍晚天黑以前。在清代没有夜戏,晚上不开戏,不仅仅是照明设备的原因,清代后来也有舞台灯光,所以主要是宵禁以及其他安全因素形成的习惯。直到民国以后才有夜戏,民国时期的夜戏也如同现在,一般也是晚上六七点钟开场,但是持续时间很长,往往要演到次日凌晨一点才结束。演出五个多小时,前面的戏基本上没多少人看,从一开场进去看到散场,这样的人几乎没有。一般来说,为了看角儿都是八九点钟、九十点钟才到剧场。看什么呢?看中轴、压轴、大轴。今天我们以为压轴是最后一出戏,实际上压轴是倒数第二场,大轴才是倒数第一场。像梅兰芳、杨小楼、余叔岩这样最有名的演员一般是演大轴。从中轴开始看,戏就不错了,也有人从压轴开始看,所以来得就很晚。他们不怕没有领位的,这些园子都有自己的包厢,或是有预订包厢,所以刚开戏时包厢都是空着的,到了晚上八九点钟才陆续上人。

  过去茶园第二天要演什么戏,头天就把砌末(布景道具)摆在茶园门口了。比如说第二天演《青石山》,头天就把布糊的山形片子放在门口。如果山形片子旁边再放一杆尖头的枪,是三国里赵云使的,那第二天演的大概就是《长坂坡》;一看是扁头儿的枪,那便是高宠使的,准是要上演《挑滑车》,剧中人兵器是不一样的。如果说演《空城计》,就把城片子也晾在门口,有的时候演《八大锤》,也将大锤晾在门口。

  后来逐渐有了水牌子,就在茶园门口的红漆牌子上用大白粉写上要演什么戏、演员名称和剧目名称。写法上有个重要不同,演员姓名的写法有“立着的”、“坐着的”、“躺着的”。“立着的”就是名字竖着写,基本上是次要演员,主要演员是“坐着的”。比如三个字的名字,“坐着的”写法是分两层写,姓在上头,名字从右往左写在下面。还有就是“躺着的”,是从右往左横着写。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东安市场北门两侧,吉祥戏院的水牌子还是这样挂在那儿,我经常在下学后去看看,琢磨着看什么戏,因此印象极深。

  民国初年还是延续清代付茶资看戏的惯例。直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前都是这样,遇上名角演出,茶资要往上提。当时是班社制,一个班社一般来说和一个茶园签约,在一个茶园长期演出。有的是中短期演出,签一个演出季,长则一个月、两个月,短则十天半个月。所以看不同班社要到不同的茶园。既然茶资有戏票性质,那么不同茶资,不同位置,喝的茶也不同。比如买的廊子底下那排廊座,可能喝的就是高沫儿了,是比较次的茶。包厢的茶就要好得多,附带还有点心、水果之类。

  第一舞台:茶园过渡到新式剧场的标志   真正现代化的剧场出现是在1914年,划时代的剧场是珠市口大街路北的第一舞台。位置就是今天珠市口惠丰饭店的斜对面,大约丰泽园饭庄稍往东的那个地方。

  第一舞台是京剧武生名家杨小楼创办,是他联合了几个商人出资修建的,可谓当时最好的剧场。过去茶园没有休息厅,进门以后就是池座、廊座、包间,第一舞台则不同,它进门以后建了一个很大的铁罩棚。铁罩棚下是休息室,里面卖花生瓜子儿什么的,但是里面不预备茶水,休息室有地方可以休息,经过铁罩棚才到剧场。

  第一舞台有三层楼,能容纳2800人左右的观众,规模是相当大了。像广和、中和、天乐算是大茶园,是八九百人的剧场,而像三庆、庆乐、同乐轩就是五六百人,或者三四百人,还有更小的,所以第一舞台是相当大了。此外,它的舞台从倒品字形改成了椭圆形镜框式舞台,没有了旧式舞台的柱子,台唇是个椭圆形,等于是从品字形舞台向今天镜框式舞台过渡。剧场由高到低,有了坡度,观众席和四周的包厢也是呈椭圆形面向舞台。而且有了良好的照明灯光,有聚光灯。另外它是旋转舞台,台面呈磨盘形,下面有旋转机关,要变幻场景时,能直接推出另一场景,这在当时已经很先进了。

  第一舞台开业伊始,杨小楼虽然很有出世的念头,常住在潭柘寺,自己并不经常演出。但所邀的演员却是名角云集。于是那些旧时的茶园一时自觉有极大的危机感,莫不凛凛自危。天乐园老板甚至亲往梅兰芳家磕头哭诉,要求能给留碗饭吃。如王瑶卿、王凤卿昆仲,龚云甫、路三宝、李连仲等均已签约,据说谭鑫培也在开业一个月后登台。至于京城观众,更是趋之若鹜。

  第一舞台其实也不是没有缺点,最大的问题是2800人的剧场通常是票卖不完,能卖七八成座儿就不错了,即使一些名角也不一定能卖满堂,所以剧场会给人过于空旷的感觉。另外就是剧场过大,音响效果差。一开始京剧演出没有麦克风,都是真嗓子,虽然后来也用了麦克风,但音响效果依然不是很好。

  第一舞台开业以来,就以着火著名。开业第一天就着火了,估计是人为纵火,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地面上没打点到。所幸影响不大,观众虽然受了一点惊吓,但演员还是把戏演完了。第二次是时隔两年以后休息厅的铁罩棚着火,把休息室和旁边的食品店引着了,剧场没有大碍。最后的灭顶之灾是1937年春天的一场大火,几乎把整个第一舞台烧完了。本来杨小楼想集资重建,但接着七月份就发生了卢沟桥事变,北平沦陷,第一舞台始终没有恢复,所以到1937年第一舞台就寿终正寝了。

  北京过去进茶园观剧不叫“看戏”,而是叫“听戏”,大家都是扭着脖子看,但是第一舞台不再是茶园式的桌凳,而是新式的一排排的座位,第一舞台可谓北京第一个现代化的舞台,它是茶园过渡到新式剧场的标志。

  口述:赵珩 采写:李昶伟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4年12月2日版)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