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校本课程到底有多美?“寻找武汉最美校本课程”启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武汉的漫画 孩子们的校本课程到底有多美?“寻找武汉最美校本课程”启动

孩子们的校本课程到底有多美?“寻找武汉最美校本课程”启动

2024-02-27 02: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孩子们的校本课程到底有多美?“寻找武汉最美校本课程”启动

操纵无人机、玩3D打印、唱京剧、种植花草……

武汉校园的校本课程“尖板眼”多

美得不得了

但是这么多校本课程到底谁最美

不用心寻找还真不知道

寻找武汉最美校本课程

即日起,长江日报联合市教育局开展“寻找武汉最美校本课程”活动,邀请全市中小学自荐、家长推荐特色校本课程。每周一,长江日报《超级课堂》周刊将以整版篇幅介绍一所学校的校本课程,从课堂直击、校本课程诞生记、专家点评等角度呈现该校校本课程的特色。12月底,长江日报还将发起投票,邀请社会大众共同评选出年度“二十大最美校本课程”。

优秀校本课程值得与大家分享

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开设一门校本课程,让学生们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有了发展兴趣和特长的空间,更加了解家乡和社会,也体现了一所学校的追求和眼光,是时代教育的缩影。

2018年11月,长江日报教育智库第二期校长论坛上,10位小学校长围绕“校本课程”建设各抒己见,分析武汉校本课程建设的现状,思考未来的校本课程如何更有特色、更适合学生发展。“所有课程归结到一点,就是育人。”江岸区蔡家田小学、育才越秀小学校长翟彦斌说,“校本课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优秀的校本课程经验值得与更多人分享。”

武汉校本课程有多美

目前,武汉共有1100余所中小学,都开设了校本课程。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开设了“无人机”课,学校有十余架无人机,学生们能通过亲手拆解、组装机械零件深入了解这项“高科技”;江岸区长春街小学将戏曲国粹引入校园十余年,通过《校园戏曲文化》校本教材教每名学生唱戏曲名段,还先后成立了越剧、京剧等戏曲社团,至今已培养数百名“小票友”;江汉区福建街小学的学生们在教学楼楼顶学习播下葡萄种子、剪枝、除草,在实践中学会劳动和分享……武汉中小学百花齐放,一校一特色,这些校本课程呈现出武汉素质教育的勃勃生机。

本学期的《超级课堂》上,先后展示了硚口区实验小学的校本课程《漫画德育》与汉阳区墨水湖小学的校本课程《墨韵流彩》,现在也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硚口区实验小学《漫画德育》

课堂直击

“要是敢倒进我碗里,我就泼回去!”“你泼回去也是浪费,撒在地上了还给食堂阿姨添了麻烦。”一段浪费挑食的小视频让教室里仿佛“炸了锅”。

“请同学们将《漫画德育》翻到第35页,看看咱们学校的‘小主编’们有什么好建议。”这一页印有大大小小7幅漫画,7个小人有的在玩水,有的在拧紧水龙头,有的在倒饭菜,有的大白天还开着灯……虽说画风简洁,线条稚嫩,所要表达的意思却一目了然:节水节粮节电。

展开全文

随后,主讲教师、该校德育副校长易春兰又为学生们播放了一段小视频,一粒米从播种到加工成米要经过多少劳动与汗水。

光看视频难以体会“粒粒皆辛苦”的劳苦,易春兰还给学生们创设了一个体验环节:当回小农夫,试试学插秧。借助模拟秧盘和几十袋可循环使用的秧苗道具,学生们开始了“插秧”体验活动。

“老师,弯着腰插秧好累呀,能坐在地上插吗?”“想象一下,你坐下来裤子就打湿了!”10分钟不到,就有不少学生表示腰背酸软,当农夫不易。

学生许昱萱说,她和同学只插了不足0.5平方米的两小块秧苗,可农民伯伯一个人一上午就得插完学校操场那么大片的水田,一天就意味着要反反复复弯腰两千多次,想到这儿就舍不得随意倒饭菜了。

校本课程诞生记

《漫画德育》共9个章节,漫画总计100余幅,这套充满童趣和“活”力的校本教材出自该校学生之手。

校长吕敬东介绍,从2012年9月发起第一次征集起,学校先后收到上千幅由学生们自创的漫画,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方方面面。学校择优录用了一部分编进《漫画德育》教材,利用每周校本课程和少先队活动时段,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选择,在选择后导行,很好地实现了小学生德行教育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汉阳区墨水湖小学《墨韵流彩》

课堂直击

“我们小组使用的是注射器,将墨吸满后注入杯中,我们发现墨滴会像圆盘一样慢慢下沉,最后像一只只水母在水中遨游。”

“我们用的是滴管,将墨挤入杯中后,墨汁就像一个个小蘑菇,慢慢地扩散变成一个大蘑菇云。”

版画社团,一年级的孩子们跟着王艳、江子曲两位美术老师,用滚轮蘸取黑黢黢的油墨,将各式各样树叶的纹路拼贴组合成拓印树叶画。

三(2)班汪嘉熠鼓起腮帮子,对着墨水一鼓作气吹下去,白色的纸张上呈现出一只黑色的海马。大家体验并分享用不同力度或不同角度吹,墨汁会有哪些变化,玩得不亦乐乎。

录播教室,语文老师张竹君在给五年级学生讲解《赠潘谷》这首诗,还请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和网络了解古代还有哪些著名的制墨工匠,以及古代的制墨工艺。五(2)班陈彦瑾说:“用这样的方式学古诗词,一点也不枯燥。”

校本课程诞生记

“曾编写《文选》,对后世文学影响极大的南朝昭明太子萧统,当年努力读书习字,在此研墨洗笔,使池水尽墨,因此得名墨水湖。”早在2016年9月建校之初,墨水湖小学的老师们常常会在课堂中讲述学校边墨水湖“太子洗笔”的传说,让同学们对墨文化产生了浓浓的好奇感。

通过对地域文化和学校文化的思考后,学校决定以“墨”为主题开发校本课程。2017年,贯通人文、艺术、科学多个领域的《墨韵流彩》课程文本破壳而出。

☛“确认过眼神,都是敢于追梦的人!”

☛拿下世界最难考大学600万奖学金,这3个武汉伢是怎么办到的?

出品

文丨长江日报记者 刘嘉 向洁 杨幸慈

编辑丨朱晨颖 校对丨陈礼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