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三局:建设枢纽机场 “筑”力交通强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武汉天河机场最新情况信息公布 中建三局:建设枢纽机场 “筑”力交通强国

中建三局:建设枢纽机场 “筑”力交通强国

2023-11-05 01: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共建“一带一路”,助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今年4月初,中建三局参建的亚洲首个、全球第四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机场——开通首条国际航线,实现从“鄂州花湖机场”到“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升级。

回顾建设过程,一个个具体数字昭示着鄂州花湖机场建设的不易。这里曾上演现代版“愚公移山”:累计外运土石方4900万吨,与8200列、每列100节车厢的火车运力相当;共消耗炸药1.3万吨……最终,中建三局仅用3个多月就完成了常规需要1年的净空区降高工程。

这里曾打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硬仗”:对比同体量机场至少需要五年半的建设周期,鄂州花湖机场从工程选址获批准到首次试飞,仅用了3年零3个月,而且中间还经历了疫情、汛情等重大考验,创造了国内机场建设的历史纪录。

鄂州花湖机场只是中建三局筑路苍穹的又一代表作。截至目前,该局承(参)建了广州白云机场、武汉天河机场、厦门新机场、深圳宝安机场、郑州新郑机场等70余个重点机场,为加快构建现代化国家机场体系输出了中建方案、提供了三局智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谱写交通强国民航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矢志在空港站房、机场建设领域挑大梁、当先锋、做主力”。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卫国表示,企业将精准对接、全力服务国家及各地政府机场建设规划,倾情“筑”力构建“干支通,全网联”的国家航线网络体系,全力服务世界级机场群建设,为建设交通强国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品质机场

插上经济发展腾飞之翼

经过多年积累沉淀,中建三局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机场建设领域的标杆企业,锻造了出众的机场建造、技术、人才、管理等综合能力,笃定初心,以大国工匠的责任担当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

在粤港澳大湾区,拥有被誉为“世界最美航站楼之一”的深圳宝安机场2021年累计实现旅客吞吐量3635.8万人次,排名保持全国第3。在距其120公里的广州,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项目建设正酣,这是中国民航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改扩建工程。工程完工后,广州白云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将达到1.2亿人次,年货邮吞吐能力将达到380万吨;终端年旅客吞吐能力将达到1.4亿人次,年货邮吞吐能力将达到600万吨,客货运吞吐规模将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对加快广州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中建三局还承建了揭阳潮汕机场、惠州机场等,“筑”力大湾区建设世界级机场群。

在长三角地区,2022年9月22日,中建三局参建的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三期工程正式投运。作为杭州亚运会重要基础配套设施,其投运后可实现高铁、地铁、大巴无缝换乘,成为集空铁联运于一体的复合式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进入全球50大机场行列。此外,中建三局还承建了安庆机场、芜宣机场等,为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中部地区,武汉天河机场T2航站楼改造工程焕新正酣,预计2023年上半年建成投用。届时,连同中建三局前期建设的T1及T3航站楼,其将拥有年旅客吞吐量6300万人次的能力,成为引领中部、辐射全国、畅达世界的国际一流机场。此外,中建三局还承接了全球亚太物流中心——郑州新郑机场、亚洲最大通用机场——武汉汉南通用机场等,服务长江中游城市“跨圈集群”。

在成渝地区,2021年6月27日,中建三局参建的成都天府机场通航,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000万人次的使用需求。与之比翼齐飞的是,该局承建的成都双流机场在2018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万人次,成为我国内地第四个跻身“5000万级机场俱乐部”的成员。此外,中建三局还参建了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全面争当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主力军。

在西部地区,2022年4月13日,中建三局承建的全国规模最大的机场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项目T4航站楼工程——全面封顶,建成后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4800万人次,服务乌鲁木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中心区建设。此外,中建三局还承建了贵阳龙洞堡机场、西安咸阳机场、丽江机场、昆明长水机场、西宁曹家堡机场等,积极参与新时代西部大开发。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建三局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号召,在“一带一路”上承建了全球第九大机场、柬埔寨第一大机场——新金边机场,巴基斯坦最大的机场——伊斯兰堡国际机场,孟加拉国最大机场和综合交通枢纽——达卡机场等,为所在国经济腾飞、增进当地人民福祉提供了中企助力。

绿色机场

书写节能降碳高分答卷

2020年初,青岛胶东机场航站楼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在这个被科技部列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交通枢纽建筑节能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中建三局建设者提出了建设国内首个“海绵机场”的目标理念,匠心打造了“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东北亚国际枢纽机场——

机场6个汇水分区,场区整体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场区地坪自排标准为5年一遇,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

采取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以及雨水调蓄池等措施,实现原位入渗,减少外排径流总量,雨水最终循环利用。

构建海绵机场技术体系,开发机动车雨水生态收集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提升了节能、减排、降耗及保护的效果。

此外,公共交通枢纽建筑节能减碳集成技术等多项技术为国内机场首次应用,实现同气候区同类建筑节能20%,成为国家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在跑滑及停机坪助航灯光系统中全面应用LED灯,每年可节电50万千瓦时左右,减少碳排放超过230吨……

青岛胶东机场只是中建三局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机场建设全过程,为建设世界一流绿色机场制定中国标准、打造示范案例的一个缩影。

在西南地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通过高杆灯及航站楼LED灯改造、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建设、光伏+远机位地面设备(GPU)系统建设等措施,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4.92万吨,于2021年成功通过国际机场协会的机场碳排放3级认证,这也是中国内地第三个、中西部地区第一个通过3级认证的机场。

在华南地区,深圳宝安机场T3航站楼拥有3万多个天窗进行自然采光,每年可节电472万千瓦时;建设虹吸雨水系统,每年可节水约260万吨;作为全国首个光伏发电容量达到10兆瓦的机场,其年发电量达1000万千瓦时,每年能节约标准煤36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970吨……2022年5月,该机场摘得“世界十大美丽机场”桂冠。

在华中地区,武汉天河机场T3航站楼的屋顶天窗十分“聪明”,会自动开启与闭合,实现透风降温。同时,其透明玻璃幕墙采用双层通风与自动遮阳结构,可大幅减少烈日对室内的热辐射;屋面太阳能可为照明系统供电,室内建有全球最大、国内最先进的毛细管空调系统……据统计,该航站楼比国内外同类建筑节能20%~30%。

对于正在建设中的机场项目,绿色基因也渗透进方方面面——

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项目T4航站楼建立了“一个平台+一张网+N个子系统”的模式,为航站楼运营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例如,智能照明系统会根据客流量调节开灯的区域数量和亮度,可减少成本支出近10%;楼宇自控系统可根据室内温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空调机组与风机的开度,在保证空气质量的前提下可节能15%。

厦门新机场航站楼指廊屋面采用一体化光伏系统,总装机容量约10兆瓦,年发电量约1100万千瓦时;采用一体化雨污水处理设备,日处理量达到40吨,排放指标可达国标一级A;施工现场采用智慧灌溉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等,利用GPRS通信和计算机软件技术,对各项绿色施工指标数据进行监测和评价,实现环保节能。

揭阳潮汕国际机场的雨污分离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均达100%;交通中心、航站楼集成优化被动式节能设计,采用智能温控系统、照明系统,在屋顶均匀设置15个采光天窗和遮阳张拉膜,最大限度利用天然光和自然通风,室内自然光占比超60%,可减少12%的空调冷负荷,能节省20%的能源消耗。

中建三局坚定不移以客户为中心,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运行高效、人性化服务的绿色理念贯穿机场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全生命周期,深入服务航空产业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智慧机场

提供便捷智能商务体验

“无须打印登机牌,两三分钟就能办好自助值机和自助行李托运手续,人脸识别、‘刷脸’登机只需要几秒钟”。经常乘坐飞机出差的旅客杨先鹏对武汉天河机场T3航站楼印象最深的就是“智能又便捷”。经常从这里出差的他熟练地通过自助方式办好值机手续,快速通过安检闸机和登机通道,与人工值机相比节省了至少20分钟排队时间。

与武汉天河机场T3航站楼“咫尺之遥”的T2航站楼正在焕新,中建三局建设者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机场不停航施工。T2航站楼将实现“外观一体化、内部整体现代化、信息智慧化、运营少人化”目标,投用后将与T3航站楼形成合力,共同为武汉天河机场建设中部地区国际门户枢纽贡献力量。

坚持创新驱动,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于各类机场建设,既让机场建设在智慧建造的助推下更智慧,又让旅客能够体验“一站式”智慧出行服务,是中建三局建设者长期以来的追求。

中建三局承建的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三期工程作为杭州亚运会重要基础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近150万平方米,设计年旅客吞吐量5000万人次。其中,交通中心是全国机场类规模最大的GTC综合交通换乘中心,总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可实现高铁、地铁、大巴无缝换乘,成为集空铁联运于一体的复合式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进入全球50大机场行列。

笑迎世界宾朋,广纳八方来客。中建三局应用“5G+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打造浙江省首个5G“智慧工地”,确保优质高效履约,助力机场惊艳亮相。

零延迟打造远程“指挥所”。项目在办公区设置“智能展示大厅”,施工过程、进度管理、安全管理、人员管理、绿色施工等信息通过5G网络零延迟地展示在大屏幕上,为施工现场管理开启“上帝视角”。

大数据打造安全隐形“防护”。“智慧工地”全天候监测塔吊、现场作业、人员安全、AI红外智能体温监测等信息,发现“不适”,系统立即“呼救”,可“靶向定位”实施“医治”,将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2021年投用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同样“黑科技”满满:跑道下的土基和道面预埋了传感器,可对跑道性状实时采集、统一管理和分析预警,为跑道后续运维提供了科学支持;全部采用毫米波检测门,旅客通过毫米波门,所携带的全部物品将进行安全检测;智慧卫生间可引导旅客离开过于拥挤的卫生间,卫生间内可自动启动换气供氧。

如今,该机场实现了“一张人脸走遍机场,一颗芯片行李跟踪,一个大脑智慧运营”。

民航机场智慧化程度高,中建三局打造的货运机场智慧化程度也首屈一指。

作为民航局首批四型机场示范项目之一,鄂州花湖机场生来自带“数字基因”。在机场内,长约4米、宽约3米的大型AGV(自动引导搬运车)物流机器人“块头”和“力气”比普通快递物流机器人大得多,数吨重的航空快递在它们的手下“举重若轻”。

该机场在国内率先探索大规模运用AGV物流机器人进行快递自动分拣,依托量身打造的5G定制网,将转运中心网络时延控制在25毫秒以内,确保机器人“眼疾手快”。

同时,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全程“数字造”,每一根钢筋的绑扎、每一道工序都一目了然;跑道下方埋设了5万多个光栅阵列传感器,实现机场道面全时全域感知;设立模拟仿真中心,通过智能算法建立数学模型,预判客货流量流向……鄂州花湖机场在民用机场中创造了多项“第一”。

同样是货运机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也是智慧物流的集大成者。

该项目通过搭建一个集成式云端数字化管理平台,为物流参与者提供一个整合/集成的IT系统,从而全面支持面向过程的管理模式。同时,使用5GRFID(射频识别)技术实现区域网络无缝覆盖,自动批量精确扫描、米级实时精准定位的AGV系统实现货站作业移动化、无纸化,并通过高科技缩短货物检验、中转时间,提升货物流通效率。

心系家国勇担当,筑路苍穹万里航。回首过往,从军用机场到民用机场,从国内机场到国际机场……中建三局匠心建造了70余个重点机场。展望未来,中建三局将继续坚定不移以客户为中心,依托全产业链优势,致力于成为信誉好、服务优、专业能力强、业主信赖的机场建设服务商,不断“筑”力交通强国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群众便捷出行持续贡献力量。(《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钟三轩)(编辑:张薇,校对:张彤,审核:韩磊)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