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猿人到南京猿人的面貌复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武汉人的面貌特征图片 从北京猿人到南京猿人的面貌复原

从北京猿人到南京猿人的面貌复原

2024-06-16 16: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张建军     

  一个人一生能干成一件事,有一定的保留价值,能流传给下一代是很不容易的,作为从事依据头颅骨复原生前面貌的研究和技术性工作,是一项很有意义工作,好的作品会被安放到博物馆的展厅内长期陈列展出。1979年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副馆长古人类学家周国兴先生,在筹备《人之由来》展览时,邀请我对北京猿人进行了再复原,使用的是魏敦瑞先生修复的女性头骨为基础,进行的再复原。强调了人性母爱的永恒,目光注视斜下方,面带慈祥。并十分荣幸的聘请到著名雕塑家刘开渠老先生亲临工作室做技术指导。 

  岁月如梭离上次复原北京猿人,转眼已过去了35年。南京猿人的复原任务又落到我的头上。这就是古人类的缘分吧! 

  一、南京猿人复原项目的确立 

  今年南京猿人复原的项目启动, 5月份我受邀南京汤山猿人新博物馆古人类的颅骨复原面貌的制作,要求8月份展览布置必须完成。以往,常规制作全过程需要半年时间,现在留给我们的制作时间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真是勉为其难!没有困难大概也轮不到我!我也不愿意放弃!经过协商讨论我将要完成的四项任务,1)补配出完整的头颅骨,颅骨是由头骨和下颌骨两部分组成,即头骨选用北京大学吕遵谔先生补配复原的南京猿人一号头颅骨,再根据颅骨特点和大小补配出一件合适的下颌骨。作为头骨复原的基础。2)复原出一半骨骼,一半有软组织肌肉的过程。3)复原出一个完整的头像。4)雕塑出南京猿人女性全身像。在报告南京博物院得到同意,并与北京大学考古学院的吕先生联系,使用他们保存的同一化石模型,进行复制展品,并进行头骨复原面貌的工作。预则立,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有的步骤要进行精简,翻模和人体雕塑穿插进行,经过加班加点力争按时完成。前期翻制模型的任务参与指导,由他们所属的工厂加工完成。后续的模拟超现时主义的表现手法的加工,由西安仿真人制作公司加工完成。 

  二、、头骨复原面貌工作的意义 

  该项工作是建立在人体解剖学、体质人类学基础之上的自然科学的课题,服务于考古学、人类学、法医学、博物馆宣传陈列。目前为开发旅游业,展览服务的需求。用立体生动的造型艺术诠释古今人类的形体特征、民族变迁及故事。方法和理论来源于科学,那么强调科学的严肃性,严谨性就十分重要。我们这次复原采用的头骨,是由北京大学著名的旧石器考古学教授——吕遵谔先生(上个世纪50年代初是裴文中先生的实习生),研究修复补配的一号头颅骨,他在研究上的亲为性是有口皆碑。南京猿人一号头颅骨是由他亲自动手修复起来的,它的科学性,可信度就不言而喻了。我只须在此基础上参考北京猿人的头骨资料和形态,对比着颅骨齿弓、牙齿的形态,塑造复原出合适的下颌骨。  

  三、头骨复原面貌的艺术表现形式: 

  1、因为该课题是以颅骨为基础的立体表现形式,最终结果更接近雕塑艺术的表现形式。雕塑本身就是美术的一种最高表现形式。特别是现代人体雕塑艺术,也是建立在科学的人体解剖学基础之上的。没有人体解剖学基础的作品称不上是人体艺术!只能呼之为匠人的产品。高级的雕塑品有艺术的感染力,有内涵;雕塑家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使形体造型与所要表达的内容相统一。如有的雕塑作品强调概括的体面结构构成形式;有的运用大笔触、泥条、刀痕粗放的写意造型;夸张变形型;写实具像型;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型等等。 

   2、通过头骨复原面貌的过程展示,观众可以了解和体会到人的自然属性,是由骨骼,肌肉,皮肤等软组织构成。是大自然造物主的杰作。古人类学是通过化石形态特征来论述人类演化不同阶段体质的变化和发展,人类通过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扩大了眼界,使得大脑发育;猿人阶段额向后倾斜,眉弓粗壮,没有下颏,吻部向前凸。脑容量已达到1000毫升左右,是向智人、现代人过渡的类型。 

  3、作者可根据展览设计的表现形式需要,选择不同的表现手法,比如这次,展览的设计是由英国设计师提出的展览模式,复原像的最终结果,采用超现实主义的模拟人的体貌特征,希望在古人类学展览上营造出新的亮点。因而塑像需要更接近人的自然属性,作出肌肉、骨骼、皮肤的质感,艺术上俗称之为机理效果。应用高分子材料注塑成型技术;再栽上仿真的毛发。以达到无间距可触摸的逼真效果。同时也证明了科学的可实现性。此种方式方法在国内人类学展览上还是首次。 

  4、头骨复原面貌像的情态表现,当年复原北京猿人时,考虑该遗址的化石时代已属于晚期直立人阶段,从型态特征上应该以表现原始特征为主,强调与现代人的不同。而在情态上以突出人的情感特征。经过动物生态学家的研究,现代猿类也具有喜、怒、哀、乐的面部表情。而作为我们人类的祖先,虽然当时生活艰难困苦,但也会有各种情感交流、宣泄的时候。母爱亲情是文艺作品经久不衰的永恒主题。在塑造自己的祖先时,不树立正能量更待何时!在这一点上对师傅的观点进行了修正。王老在他的复原像中,是表现北京猿人木纳呆滞的原始特征,认为那是常态!在复原南京猿人时,考虑到南京猿人化石破碎、保存的较少,更注意复原过程的科学严肃性,复原头像人物的情态中规中举、有些拘谨惊愕的表情,这也许正是科学复原所反映出的人物常态。古人类学家研究认为南京人的生存时代是15—30万年,骨骼上有得过脑膜炎的痕迹;鼻梁骨较高,认为是有欧洲白色人种血统混入。本人认为鼻型的分类更体现地域特点,寒冷的地方,鼻型多为狭鼻型,使进入身体的空气有一个预热的过程。该特征是适应环境的原因进化的结果。从伴生的动物群上分析,也显示与北京猿人时期相类似,说明当时的气候环境也类似现在的华北地区,是地球上比较寒冷的末次冰川时期。所以,南京猿人一号头骨具有较高的鼻梁;还可以理解为个体差异。气候环境的恶劣变化,造成食物的短缺,使得原始社会食人风盛行,在人群中有残疾,缺陷的个体,往往会被严酷的自然环境首先淘汰掉!惊恐疑惑的情态正是塑形时的自然天成的本来面貌。正如格拉西莫夫评价自己的方法:“可以最大限度接近死者生前的本来面貌。” 

  5、在雕塑人体复原形像时,改变了以往的设计思维,强调了人性的发展进步,母性的心境,可配合景观效果和观众产生共鸣。塑造人物姿态成为微笑呼唤的站立型,身高1、48厘米。是根据科研人员的头颅骨周长推测身高公式得出的1、40—1、50米的上限。年龄25岁左右;在旧石器晚期人的平均寿命大概也就是30岁,按此标准一号头骨的个体已经不算是夭折了。为了表现人类祖先的与大自然奋争,塑像应为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代表,应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动态设计成站姿、嘴巴张开作呼喊状、右手握着一块石器,左手抬起在打招呼。为的是给观众留有想象的空间。我个人理解,晚期猿人阶段已经相当进步,那个时期的人类以狩猎和采集为主,又称之为猎人时代。已经可以打制使用漂亮的石器工具,用来切割食物,剥离兽皮等。定稿审查时,有不同的意见,有人提出是否太睿智了?光着身子不雅等。表现人物的愉悦表情,考虑到原始人类的社会性,当猎取到大型动物,呼唤子女、族人来共享猎物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可以美餐一顿谁不高兴呀?对有人提出裸体问题,这是自然属性和环境问题。现代的非洲和爪洼岛上的部落里由于海岛和山林的封闭环境,裸体生活还存在。在穿衣御寒方面,前几年已有年轻学者对北京猿人的脚趾骨进行研究发现,有类似现代人穿鞋后的变形特点。提出北京猿人已经会穿鞋子了。 

      在南京举办的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赛会期间运动员到郊外新落成的汤山猿人博物馆,一览南京猿人的尊容的观众络绎不绝,南京猿人的展览陈列也一定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北京人再复原)

(南京人复原过程)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