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城市简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武安市是几线城市啊 邯郸城市简史

邯郸城市简史

2023-05-27 18: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古代邯郸境内的主要河流,还包括白渠水、牛首水、拘涧水等河流。对此,《水经注·浊漳水》条称:

白渠水出魏郡武安县钦口山,东南流经邯郸县南,又东与拘涧水合。水导源武始东山,白渠,北俗犹谓是水为拘河也。拘涧水又东,又有牛首水入焉,水出邯郸县西堵山,东流分为二水,洪遄双逝,澄映西川。……其水东入邯郸城,径温明殿南。……其水又东径丛台南,……东历邯郸阜,……又东流出城,又合成一川也。又东,澄而为渚,渚水东南流,注拘涧水,又东入白渠,又东,故渎出焉。

牛首水即沁河,拘涧水即今渚河,故白渠水则略相当于今滏阳河。《水经注》的所述,也大致反映了北魏及以前的河流情况。

根据上引《水经注》所述,白渠水出武安钦口山后,东南流经邯郸县南,又于邯郸城东汇合拘涧水,

则白渠水当发源于邯郸西南,流经于县南,然后又折而北流或东北流,这个流向颇似今流经邯郸市境的滏阳河。滏阳河是发源于今邯郸西南峰峰矿区的神麕山,东流至磁县又折北流经邯郸市东的一条河流,牤牛河是滏阳河支流之一,发源于峰峰矿区和武安东南部,位于滏阳河源之北,也是位于邯郸西南方向。所以说滏阳河改道北流邯郸,应是利用了牤牛河故道并使之成为自己的支流,毫无疑问牤牛河就是古代的白渠水。

古代的拘涧水即今涧河,涧河一名至今未变,但流向有所变化。今涧河有二源:东源出今磁县史村乡的河口村;西源出后史村。二源东南流至陆开村合流,又东南流经任家庄、安河、北城、南城、东角等村而入牤牛河,是牤牛河的支流。但南城以下河段并非自然河道,而是解放后兴修水利人工改道的结果。据《畿辅通志·水道六》,清同治年间以前,涧河至南城村后,又经西郝、东郝、河北、城基、张儿庄等村而入滏阳河。

古代的拘水、牛首水,即今渚河与沁河。按《水经注》牛首水出邯郸县西堵山,东流分为二水入邯郸城,“又东流出城,又合成一川也,又东澄而为渚,渚水东南流。”明代正统年间渚沁两河改道,沁河向北绕城东流,渚河向南绕城东流,分别注入滏阳河,不再穿城而过,最终形成了目前沁、渚两河的走向。

古今河流的变化还表现在流量和水质上。如沁河现在是季节河,早已断流,古代则不然。据上引《水经注》,当时是“洪湍双逝,澄映两川”。洪即洪流,山洪暴发季节,河水滚滚而下,然而却是水流清澈,映照两川,水质极好。河水流量大、水质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古时境内泉水多,明代张成教《圣井感应记》说:“邑城之西多岭阪,亦多溪泉。泉之穿沙喷壑,不可胜数。”例如明代曹瓒《咏酒务泉》诗:“一脉甘泉滟玉肥,酿成佳酝世应稀。”酒务泉位于沁河河

道,明代仍是沁河水源之一。又“龙兴、禅房、龟台三寺,雅有泉石,士夫多游赏之”。涧沟村,“因常有涧水流出,故名涧沟”。由此可见,古代邯郸的水源远较现在多而丰富。

地理环境的最大变化,莫过于植被以及借此为生的动物资源。近代以来邯郸西部丘陵山地早已是荒山秃岭(现在的绿地都是近年人工造林的结果),而在很早的古代,邯郸的森林资源和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根据邯郸境内和周围地区的考古发掘,在磁山、涧沟等遗址发现了众多的动物遗骸,有东北鼢鼠、蒙古兔、猕猴、花面狸、金钱豹、梅花鹿、四不像、鹿、獐、短角牛、野猪、草鱼、鳖、丽蚌、狗獾等,分属兽类、鸟类、龟鳖、鱼类和蚌类。这些动物的生存需要有足够的森林和丰富的水源。它们遗骸的存在说明了原始社会时邯郸一带森林的茂密和气候的湿润。宋代以前,邯郸西部的植被仍然相当可观,西晋时期石勒“尝佣于武安临水,为游军所囚。会有群鹿旁过,军人竞逐之,勒乃获免”。东魏时期,孝静帝武定元年(543)正月己巳至癸酉“蒐于邯郸之西山”,他连续五天于邯郸西山行猎。由此可见,邯郸西山动物资源的丰富和植被的良好。唐代王昌龄《邯郸少年行》描写打猎生活时说:“秋风鸣桑条,草白狐兔骄。邯郸饮来酒未消,城北原平掣皂雕。”李白描写邯郸西部丘陵是“磊磊石子冈,萧萧白杨声”。明嘉靖《广平府志》称葛山:“在邯郸县西北三十里紫山之东,土石相兼,林木森然,葛类尤盛,故名。”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这一切都已不复存在。

5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