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大面积脑梗塞不同阶段头颅CT的影像特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正常脑ct图片和患脑梗ct图片 探讨大面积脑梗塞不同阶段头颅CT的影像特点

探讨大面积脑梗塞不同阶段头颅CT的影像特点

#探讨大面积脑梗塞不同阶段头颅CT的影像特点|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探讨大面积脑梗塞不同阶段头颅CT的影像特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丽君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塞不同阶段的CT影像特点。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起病后24小时内、24小时后、第7天、第14天和第30天对患者进行头颅CT扫描,分析各个阶段CT图像特点。结果 48例患者中,起病24小时内39例无异常所见,4例病变侧脑沟变浅、脑回消失,同侧脑室缩小,外侧裂消失,5例一侧半球内密度略减低;24小时后,缺血区脑实质密度明显减低,梗塞部位脑皮质与髓质分界不清,多呈底朝向脑表面的三角形或扇形,其内密度欠均匀;起病一周后低密度区的密度均匀且边界较清,形状不规则,部分病例皮质变为等密度;起病后14天后表现为梗塞区低密度灶范围变小,梗死区水肿明显减轻,密度相对增高而趋向于等密度;30天后又出现低密度灶变化,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区,其密度趋向于脑脊液密度。结论 不同阶段脑梗塞患者CT影像特点不同,梗死区密度、范围及其周围组织的变化可间接反映其病理生理变化,为临床医生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评价治疗效果及预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塞;计算机体层摄影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68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39-02   脑梗塞是急性脑血管闭塞引起脑缺血所造成的脑组织坏死,大面积脑梗塞占脑梗塞10%左右,是由于脑动脉主干阻塞所导致的,多为脑叶或跨脑叶分布,脑组织损害范围大,临床上除表现为脑梗塞的常见症状外,往往还伴有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1]。大面积脑梗塞意识障碍或颅内压增高表现突出时,与脑出血极似,单凭临床表现难确诊,头颅CT扫描为诊断的主要手段,脑梗塞不同时期,其CT表现也不尽相同,现就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期间48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不同阶段的头颅CT扫描特点进行回顾性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8例患者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最小52岁,最大85岁,平均62岁,均于发病2小时内就诊,均为急性起病,其中28例具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伴抽搐2例,头痛、呕吐20例;不同程度的失语表现15例,一侧肢体瘫痪25例,感觉障碍30例,高血压病史35例,糖尿病史3例。   1.2 仪器设备及研究方法 采用西门子SOMATOMspirt螺旋CT对患者发病24小时内、24小时后、7天后、14天后及一个月后颅脑进行扫描,并进行对比观察。选取仰卧位,听眶线为基线,先常规行层厚10mm、层距10mm扫描,再对病变部位行层厚、层距3mm-5mm薄层扫描,用窄窗宽、窄窗位技术(窗宽约35Hu、窗位约10Hu),双侧图像对比。   2 结 果   本组48例患者中,起病24小时内39例无异常所见,4例病变侧脑沟变浅、脑回消失,同侧脑室缩小,外侧裂消失,5例一侧半球内密度略减低;24小时后,缺血区脑实质密度明显减低,梗塞部位脑皮质与髓质分界不清,多呈底朝向脑表面的三角形或扇形,其内密度欠均匀;起病一周后低密度区的密度均匀且边界较清,形状不规则,部分病例皮质变为等密度;起病后14天后表现为梗塞区低密度灶范围变小,梗死区水肿明显减轻,密度相对增高而趋向于等密度;30天后又出现低密度灶变化,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区,其密度趋向于脑脊液密度。   3 讨 论   脑梗塞是由于血管阻塞、缺氧或营养缺乏,造成神经元、神经胶质及血管系统的缺血坏死或软化,称脑梗塞[2],在急性脑血管病中,脑梗塞占半数以上,大面积脑梗塞患者通常梗塞面积的直径大于4cm或梗塞波及两个脑叶。关于大面积脑梗塞的定义,目前国内外没有统一的定义,有三种说法[3]:①梗塞灶须大于同侧半球2/3者为大面积脑梗塞。②同侧大脑半球有两个以上脑叶的低密度灶改变者为大面积脑梗塞。③近年来有人提出的梗塞计算公式,即病灶体积=长×宽×CT扫描阳性层数。凡病灶大于20者就可诊为大面积脑梗塞。我们认为第二种说法更能说明病灶的面积,第三种说明的是大面积脑梗塞更确切。   大面积脑梗塞病人临床除表现较重的意识障碍外,同时也表现出四肢锥体束征,双侧病理征阳性,严重者可出现脑干症状,出现呼吸循环功能障碍。临床查体可见,眼球凝视,双侧瞳孔不等大及周围性面瘫等体征[4]。有的病人出现假性球麻痹,临床表现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构音障碍等。   脑梗塞的病理生理改变与CT表现,脑血管闭塞后,闭塞动脉的供血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最初4-6小时时,缺血区开始出现脑水肿,12小时后水肿进行性加重,出现细胞坏死,但梗塞部分难于正常脑质区分,此时CT扫描,阳性发现较小,很少部分病人可见脑沟、脑裂变浅,24小时左右肉眼可以清楚看到的病理变化有,切面观灰白质分界不清,脑沟变浅、闭塞,局部闹会变扁平,逐渐进展,水肿加重,此时CT扫描可见脑沟、裂消失,脑皮质及髓质分界不清。梗死区呈低密度改变,周围可见水肿带,2-5天水肿达高峰,同时侧枝循环建立,重者出现脑组织对侧移位,甚至形成脑疝,此时CT扫描占位效应明显,可出现脑中线移位;1-2周后水肿逐渐消退脑梗塞区坏死加重,颜色苍白、质软,甚至液化呈糊状,CT扫描,低密度区的密度变均匀且边界较清;2-3周后梗塞区因脑水肿消失和吞噬细胞的浸润,密度相对增高而成为等密度,称之为“模糊效应”[5],以后密度逐渐降低,1-2月后达脑脊液密度。   4 结 论   综上所述,脑梗塞患者不同阶段CT影像特点不同,梗死区密度、范围及其周围组织的变化可间接反映其病理生理变化,为临床医生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评价治疗效果及预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恩惠.医学影像诊断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60;林顺发.脑梗塞的早期CT和MRI诊断研究进展.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0,8:379-380.   [2] 王国福,王辉,梁学军,崔连旭,等.大面积脑梗塞的CT动态变化与预后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7,27(3):394-395.   [3] 杨运俊.CT在超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23(7):634.   [4] 林顺发.脑梗塞的早期CT和MRI诊断研究进展.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0,8:379-380.   [5] 陈芷若.急性脑梗塞的早期CT和MRI改变.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9,12:187-18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5650155.htm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