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山之作: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和摩尔根的白眼果蝇揭示生物遗传的三大规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正交F2的四种表型比例的出现一定与基因型的致死有关 开山之作: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和摩尔根的白眼果蝇揭示生物遗传的三大规律

开山之作: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和摩尔根的白眼果蝇揭示生物遗传的三大规律

2024-07-09 06: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章来源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现代遗传学的开山之作——“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和“连锁与互换规律”,分别由孟德尔和摩尔根所发现。现代基因工程就是在这三个定律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一.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出生于奥地利帝国西里西亚海因策道夫村,在布隆(今捷克布尔诺)的修道院担任神父,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1840年,孟德尔考入奥尔米茨大学哲学院,主攻古典哲学,还学习了数学。1856年,孟德尔开始了长达8年的豌豆实验。他从种子商那里弄到34个豌豆品种,从中挑选出22个品种用于实验。这些品种都具有某种可以相互区分的稳定性状(植株高矮、种子圆粒或皱粒、种皮灰色或白色等)。孟德尔通过培植、杂交这些豌豆,观察研究不同代豌豆的性状变化现象,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分离规律和基因自由组合规律。

孟德尔豌豆实验的初衷并不是研究遗传,而是希望获得优良品种。在试验过程中,他才逐步转向探索遗传规律。豌豆属于具有稳定品种特性的自花授粉植物,容易栽种和逐一分离统计,是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的理想样本。除了豌豆,孟德尔还对玉米、紫罗兰和紫茉莉等植物作了类似比较研究。

1865年,孟德尔在布鲁恩科学协会第一次宣读研究成果,他只简单地介绍了试验的目的、方法和过程,使听众如坠入云雾中。第二次宣读研究成果,孟德尔着重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理论证明。也许是孟德尔的思维和实验太超前了,与会者包括化学家、地质学家、生物学家,植物学家、藻类学家都对他的论证分析毫无兴趣。

豌豆杂交实验从1856年至1864年共进行了8年,孟德尔将研究结果整理成《植物杂交试验》发表。由于此前在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几乎全部生物学家转向生物进化的讨论。虽然孟德尔的理论一时间无人与之共识,但他晚年仍充满信心对好友尼耶塞尔(布鲁恩高等技术学院大地测量学教授)说:“看吧,我的时代来到了。”孟德尔逝世16年后,即《植物杂交试验》正式发表后的第34年,他的预言终于变成了现实。

1.分离规律

孟德尔根据试验现象提出了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概念。他用纯种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作亲本,在它们的不同植株间进行异花传粉,无论是以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或者以高茎作父本,矮茎作母本(即正交或反交),杂交得到的第一代植株(F1)都表现为高茎。这意味着对于一对相对性状而言,F1植株的性状只能表现出双亲中的一个亲本的性状——高茎,而另一亲本的性状——矮茎完全没有得到表现。同样,在纯种红花豌豆和白花豌豆杂交的试验中,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F1植株全都是红花豌豆。据此,孟德尔把一对性状在F1能够表现出来的那个性状(高茎、红花)叫做显性性状,未能表现出来的性状(矮茎、白花)叫做隐性性状。对豌豆的其它5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观察,孟德尔也都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F1只表现出相对性状中的一个性状——显性性状,那么,相对性状中的另一个性状——隐性性状是不是在杂交中消失了呢?孟德尔继续杂交试验,他让F1的高茎豌豆自花授粉,然后把得到的F2再播种栽培,得到杂种F2的豌豆植株出现了两种类型:一种是高茎的豌豆(显性性状),一种是矮茎的豌豆(隐性性状)。即一对相对性状在F2代都分离为高茎和矮茎性状,孟德尔称之为分离现象。他还从F2的高、矮茎豌豆的数字统计中发现:在1064株豌豆中,高茎的有787株,矮茎的有277株,两者数目之比接近3∶1。

以同样的试验方法,孟德尔又进行红花豌豆的F1自花授粉。在杂种F2的豌豆植株中,同样出现了两种类型:一种是红花豌豆(显性性状),另一种是白花豌豆(隐性性状),共929株,其中红花豌豆705株,白花豌豆224株,二者之比同样接近于3∶1。

对于3∶1的性状分离,孟德尔感觉这绝对不是某种偶然的巧合,可能是一种遗传上的规律性。他经过一番创造性思维,提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假说。这个假说可归纳为:

⑴.生物性状的遗传由遗传因子决定(遗传因子后来被称基因)。

⑵.遗传因子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其中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二者分别由精卵细胞带入。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又彼此分离,并且各自进入到一个配子中。所以在每一个配子中只含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成员,也许来自父本,也许来自母本。

⑶.在杂种F1的细胞中,来自父本、母本的两个遗传因子处在各自独立、互不干涉的状态之中,二者对性状发育所起的作用可以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即一方对另一方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存在显性因子和隐性因子之分,或者说有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分。

⑷.杂种F1所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配子,其数目相等,而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机会均等。

但是,假说毕竟只是假说,不能用来代替真理。要使假说上升为科学真理,还必须用实验方法来验证。孟德尔设计了一种验证方法,也是他用得最多的测交法。测交就是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按照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杂交种子一代F1(Dd)一定会产生带有遗传因子D和d的两种配子,并且两者的数目相等;而隐性类型(dd)只能产生一种带有隐性遗传因子d的配子,这种配子不会遮盖F1中遗传因子的作用。所以,测交产生的后代应当一半是(Dd)的,一半是(dd)的,即两种性状之比为1∶1。

孟德尔用子F1高茎豌豆(Dd)与纯本矮茎豌豆(dd)相交,得到的后代共64株,其中高茎的30株,矮茎的34株,即性状分离比接近1∶1,实验结果符合预先设想。对其他几对相对性状的测交试验,也无一例外地得到了近似于1∶1的分离比。由此证明了遗传因子分离假说是正确的,并且被后人的无数次试验所证实。

孟德尔分离规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中决定某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彼此分离,互不干扰,使得配子中只具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从而产生数目相等的两种类型的配子,且独立地遗传给后代,这就是孟德尔的分离规律。

2.自由组合规律

孟德尔在揭示了由一对遗传因子(或称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杂交的遗传规律——分离规律之后,他又接连进行了两对、三对甚至更多对相对性状杂交的遗传试验,进而发现了第二条重要的遗传学规律——自由组合规律(也有人称独立分配规律)。

孟德尔仍以豌豆为样本,选取了具有两对相对性状差异的纯合体作为亲本进行杂交,一个亲本是结黄色圆形种子(黄色圆粒),另一亲本是结绿色皱形种子(绿色皱粒)。无论正交还是反交,所得到的F1全都是黄色圆形种子。由此可知,豌豆的黄色对绿色是显性,圆粒对皱粒是显性,所以F1的豌豆呈现黄色圆粒性状。

把F1的种子播下去,让它们自花授粉(自交),则在F2中出现了明显的性状分离和自由组合现象:共计得到556粒F2种子中,有四种不同的表现类型。如果以数量最少的绿色皱形种子32粒为基数1,那么F2的四种表现型的数字比例大约为9∶3∶3∶1。

F2所出现的四种类型,有两种是亲本原有的性状组合,即黄色圆形种子和绿色皱形种子,还有两种不同于亲本类型的新组合,即黄色皱形种子和绿色圆形种子。这一结果表明了不同相对性状之间的自由组合特性。孟德尔还发现,如果单就其中的一对相对性状而言,那么,其杂交后代的显、隐性状之比仍然符合3∶1的近似比值。

与分离规律相类似,孟德尔对自由组合规律同样采用了测交法来验证。把F1杂种与双隐性亲本进行杂交,由于双隐性亲本只能产生一种含有两个隐性基因的配子(yr),所以测交所产生的后代,不仅能表现出杂种配子的类型,而且还能反映出各种类型配子的比数。也就是说,当F1杂种与双隐性亲本测交,如能产生四种不同类型的后代,而且比数相等,那么就可以证实F1杂种在形成配子时,其基因就是按照自由组合的规律彼此结合的。测交试验的结果显示,无论正交还是反交,都得到了四种数目相近的(比数为1∶1∶1∶1)不同类型的后代,与预期的结果完全符合,从而验证了自由组合规律——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当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也就是说,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与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

孟德尔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是遗传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规律,后来发现的许多遗传学规律都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并建立起来的,它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近代遗传学发展的前途。尤其是自由组合规律,为我们理解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 摩尔根的白眼果蝇实验

美国进化生物学家、遗传学家和胚胎学家托马斯·亨特·摩尔根(Thomas Hunt Morgan) 是现代实验生物学奠基人,他因发现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获得1933年诺贝尔奖。

摩尔根在攻读博士研究生和获得博士学位后的10多年里,主要从事实验胚胎学的研究。他起初很怀疑孟德尔定律,认为这个定律可能只适合于豌豆而不适用于其他生物。他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生物的性别肯定是由基因控制的,那么决定性别的基因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不论怎样回答,都会面对一个难以收拾的局面,因为在自然界中大多数生物的两性个体比例是1:1,不论性别基因是显性还是隐性,都不会得出这样的比例。他曾用白腹黄侧的家鼠与野生型杂交,得到的结果五花八门,根本无法用孟德尔定律来解释。所以他认为关于染色体上有基因的说法还只是猜测,只有通过实验证实才是可信的。与此同时,孟德尔对德弗里斯的突变论却越来越感到满意。

1909~1928年,摩尔根创建以果蝇为实验材料的研究室,从事进化和遗传方面的工作。他的实验室被同事戏称为“蝇室”,除了几张旧桌子外,就是培养了千千万万只果蝇的若干个牛奶罐。果蝇属于苍蝇一类,但是比我们日常看到的苍蝇要小,体长不过半厘米,一个牛奶瓶就可以装成百上千只。果蝇喜欢吃腐烂的水果,并由此而得名。果蝇繁殖力强,1天时间即可由卵孵化为蛆,2到3天变成蛹,再过5天羽化为成虫,一年可以繁殖30代。果蝇细胞内的染色体只有4对8条,清晰可辨。

摩尔根养果蝇希望得到突变体,在屡战屡败的情况下,他"严刑拷打"新得到的一批果蝇:使用X光照射、激光照射,用不同的温度,或者加糖、加盐、加酸、加碱,甚至不让果蝇睡觉。各种手段都使用了,目的就是要诱发果蝇发生突变。然而一晃两年时间一无所获。

1910年5月,摩尔根夫人(实验员)在红眼的果蝇群中发现了一只异常的白眼雄性果蝇。摩尔根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类型,他认为这应该是罕见的突变品种。摩尔根将它装在瓶子里,睡觉时放在身旁,白天又带回实验室。白眼果蝇被养精蓄锐,终于在与一只正常的红眼雌蝇交配之后才死去,留下了突变基因。

这个家系的子一代全是红眼的,表明红相对白而言是显性的。摩尔根又使子一代自相互交配,果然发现子二代中的红、白眼果蝇都有,其中3470个红眼的,782个白眼的,基本符合3:1的比例,遵循孟德尔的研究结果。

然而,孟德尔进一步观察发现,子二代的782个白眼果蝇全是雄性,这种现象却不同于孟德尔规律。按照孟德尔的自由组合规律,那些长着白眼的果蝇,它们的性别应当是有雄性的,也有雌性的。但是这些白眼果蝇全部是雄性,没有一只是雌性。也就是说,突变出来的白眼基因伴随着雄性个体遗传。摩尔根终于明白从果蝇身上看到了孟德尔在豌豆上观察不到的现象。

对特殊现象的解释,就是建立新的定律。摩尔根知道,果蝇的4对染色体中,有一对是决定性别的:其中雌性果蝇的两条性染色体完全一样(XX);雄性果蝇的性染色体一大一小(XY)。摩尔根判断,白眼基因位于这对染色体的X染色体上。因此,白眼果蝇与红眼果蝇的子一代会因为红眼是显性基因(位于X),所以不论雌雄都是红眼果蝇。当第二次进行杂交时,体内含有白眼基因的雌性红眼果蝇与正常的雄性红眼果蝇交配,就会出现含白眼基因的一条X染色体与一条Y染色体结合,生成第二代杂交果蝇中的白眼类型,而且都是雄性的。摩尔根把这种白眼基因跟随X染色体遗传的现象,叫做"连锁",两类基因——白眼基因和决定性别的基因好像被锁定一起,当细胞中的染色体对分裂时它们一同行动,组合时也一同与另外的染色体结合。

摩尔根和他的学生发现突变白眼果蝇之后,另外的突变类型便接踵而至。在几个月内,他们又发现了四种眼色突变。例如,果蝇中出现了粉红眼,通过对这个类型的分离和组合,发现其与性别无关,也与白眼基因无关,显然粉红眼基因位于另外的染色体上,而且不在性染色体上;而朱砂眼果蝇的遗传特点与白眼果蝇完全一致,同样是伴性遗传的——两个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

摩尔根的学生发现了一种突变性状——果蝇的小翅基因,给摩尔根创立的理论带来了挑战。这种突变基因是伴性遗传的,与白眼基因一样位于X染色体。但是,当染色体配对时,这两个基因有时却并不像是被锁定在一起的。例如,携带白眼基因与小翅基因的果蝇,根据连锁原理,产生的下一代应该只有两种类型,要么是白眼小翅的,要么是红眼正常翅的。但是摩尔根却发现,还出现了一些白眼正常翅和红眼小翅的类型。为了解释这种现象,摩尔根提出,染色体上的基因连锁群并不像铁链一样牢靠,有时染色体也会发生断裂,甚至与另一条染色体互换部分基因。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距离越远,它们之间出现变故的可能性就越大,染色体交换基因的频率就越大。白眼基因与小翅基因虽然同在一条染色体上,但是相距较远,因此当染色体彼此互换部分基因时,果蝇产生的后代中就会出现新的类型。这就是"互换"定律。

"连锁与互换定律"是摩尔根在遗传学领域的一大贡献,它和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一道,被称为遗传学三大定律。有趣的是,虽然摩尔根是个讨厌空谈理论,注重实验的人,他曾经对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孟德尔的遗传学说抱有怀疑态度,但是为他赢得声誉最多的论文,却不是关于实验的描述,而是他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阐述连锁与互换定律的理论文章,而这篇论文并没有列举任何实验数据。

染色体就是基因的载体!摩尔根和他的学生还推算出了各种基因的染色体上的位置,并画出了果蝇的4对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排列的位置图。基因学说从此诞生了,男女性别之谜也终于被揭开了,遗传学结束了空想时代,重大发现接踵而至,并成为20世纪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