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促织》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概括促织的故事情节 14.1《促织》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4.1《促织》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2024-06-29 17: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14.1《促织》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一、选择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陶琉文化、黄河文化、聊斋文化、渔洋文化等地域文化交相辉映,悠长的文脉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陶瓷、琉璃、蚕丝织巾是淄博更具韵味的文化灵魂“三件套”。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三件套”所加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永远地睡着了”,这饱含情感的文字展现了马克思、恩格斯两位革命导师之间的深厚情谊。B.别里科夫因循守旧、畏首畏尾,是一只被“套子”箍住了手脚和思想的可怜虫。C.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D.学习《促织》《变形记》,要深刻理解“变形”中寄寓的社会批判意味。2.下列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语录体,言简意赅;《孟子》对话精彩,思辨性强;《庄子》常用寓言,富于启发性。B.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元杂剧的代表性作品,“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C.《红楼梦》这部章回体长篇小说,是一部艺术化的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百科全书。D.《促织》《变形记》这两篇散文都写了人化为虫的故事,“变形”中都寄寓着批判。二、选择类3.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B.夜缒而出C.日将暮,取儿藁葬 D.成以其小,劣之三、小阅读-课内4.小说中细节描写往往是作家的神来之笔,具有超越文字的画面感和言外之趣。下面是丙同学对教材中小说的某些细节的赏析意见,有误的一项是( )A.面对鲁镇的女人们不断撕揭自己关于阿毛的伤疤,祥林嫂最后“单是一瞥,并不回答一句话”,表明她感受到了自己并不能从她们那里获得想要的温暖和同情,内心悲哀无助到极致,只能用沉默来对待她们。B.林冲“探半身去摸时,火盆中内的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一细节描写不仅突出了林冲做事小心谨慎的性格,同时也证明了草料场起火乃人为所致,使后面情节发展合情合理。C.“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写出了成名内心巨大的焦虑和绝望:一方面是为儿子的生死难卜而悲愁难眠,一方面是为捉不到蟋蟀,限期内无法交差而一筹莫展。D.“然后他准备用嘴转动插在锁眼里钥匙”,这里运用细节描写,写出变形给格里高尔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方便。四、简答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促织》一文以“促织”为线索,叙述清晰,又曲折动人。它的情节可以概括如下:征虫—觅虫—求虫—得虫—失虫—化虫—斗虫—献虫。其中“征虫—觅虫”可看成故事的开端,“求虫—得虫”是故事的发展,“失虫—化虫—斗虫”是故事的高潮,“献虫”是故事的结局。这样概括,《促织》的故事情节已经 ① 。但《促织》的曲折性还体现在每一个发展过程中:成名初次觅虫不得,转侧床头,惟思自尽,可谓山穷水尽,是为一波;巫婆适时出现,让成名能按图索骥,于村东大佛阁后得虫,可谓 ② ,又为一波;刚刚得虫,举家庆贺,不料成子好奇,“窃发盆”,虫得而复失,再起一波;成名归,“怒索儿”,却不料儿子已跳井自尽,人、物两空,祸不单行,是为“推波助澜”;其后,成子竟然“半夜复苏”,又身化促织,令人 ③ ,可是成名的人生却从此发生逆转。此后,小说极力以“小促织”的其貌不扬来反衬它的轻捷善斗,突出其奇异功能,斗虫、斗鸡无不胜,又能“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写得真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最后的大团圆结局,人们于紧张之后,可以长舒一口气,但不由得掩卷三思后还会淡然一笑。全文起承转合,前呼后应,结构完整,讽刺意味浓厚,极具小说“以悲为美”的艺术魅力。5.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6.根据文段内容,用一个并列复句概括《促织》的叙事结构和美学色彩。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指出病因并进行修改。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诃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直龁敌领 龁:咬B.虫翘然矜鸣 矜:庄重C.一鸡瞥来 瞥:突然D.抚军亦厚赉成 赉:赠送9.以下选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庞然修伟 项王默然不应B.乃赏成,献诸抚军 乃令张良留谢C.裘马过世家焉 青麻头伏焉D.则应节而舞 项王按剑而跽曰10.选出与例句“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句式相同的一项( )A.此物故非西产 B.归以示成C.既得其尸于井 D.蚓无爪牙之利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村中好事少年找上门一再挑衅成名,强行要求斗蟋蟀,最终其貌不扬的小蟋蟀战胜了形体魁伟的“蟹壳青”。B.小蟋蟀智斗公鸡有惊无险,抬着头振起翅膀鸣叫,好像向主人报捷一样,成名看后心中大喜。C.成名把蟋蟀献给县官,县官先是训斥,后又奖赏成名,把蟋蟀献给了巡抚。巡抚又用金笼装着献给了皇帝。D.皇帝非常高兴,便下诏赏给巡抚名马和锦缎,没过多久,县令和成名也因为小虫之功得到了好处。1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阅读下文,完成题目。促织蒲松龄①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②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③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资诣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爇香于鼎,再拜。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跳舞。展玩不可晓。然睹促织,隐中胸怀。折藏之,归以示成。④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真逼似。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⑤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出。⑥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蟋蟀笼虚,顾之则气断声吞,亦不敢复究儿。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⑦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⑧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诃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⑨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13.解释加点字。(1)居为奇货( ) (2)无毫发爽( )1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B.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大喜,笼归C.顾之则气断声吞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D.隐中胸怀 木直中绳1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16.第⑨段填入“□”处最恰当的虚词是( )A.焉 乎 B.矣 哉 C.也 哉 D.焉 耶17.以下关于《促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通过促织的得失这一主要线索,讲述成名一家的遭遇,情节动人心弦。B.小说多处使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形成极大反差,增强了戏剧性,引人入胜。C.小说虽凭空虚构,却反映了人不如虫的悲惨现实,具有强烈的讽刺意义。D.小说的语言具有简洁凝练、片言传神的特点,多连用四字短句,斩截有力。阅读课文的最后两段,完成后面的题。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诃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18.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中的“闻”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无何,宰以“卓异”闻 B.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C.博闻强志 D.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19.下列对“翼日进宰。宰见其小……”一段文字评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成献虫于宰,宰的反应分四步写,先“怒呵”,次“不信”,继而“赏成”,最后“献诸抚军”,层次井然,刻画了急切邀功请赏的小人形象。②宰“免成役”“俾入邑庠”,真是十年寒窗久不中,献一头蟋蟀成秀才;科场、官场的黑暗,窥一斑可知全豹矣。③“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写成名苦尽甘来,喜上加喜。④“不数岁……裘马过世家焉”再扬一笔,写成名不仅免役,当秀才,而且家产暴富,裘马过世家,喜剧结局正应了作者的评语“天将以酬长厚者”。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20.从文章最后一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观点,对其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句,是作者对封建社会中贪官污吏的谴责。B.“天子偶用一物”,“奉行者即为定例”,并指出“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是对当时最高统治者的讽谏。C.“天将以酬长厚者”的说法,反映了作者对成名遭遇的深切同情,这是作者思想观点中进步性的表现。D.“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以及“一人飞升,仙及鸡犬”,隐含着作者对封建官僚制度的愤懑和讥讽。21.翻译下列句子。(1)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2)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李及字幼幾,郑州人也。举进士,寇准荐其才,擢知兴化军。 (及)迁枢密直学士,出知杭州。于时内侍江德元居中用事,其弟德明奉使过杭,及待之薄。僚佐惊曰:“江使者兄弟,荣枯大臣如反掌耳。今公不加礼待之,公虽不求福,独不畏其为祸乎 ”及曰:“待之如是足矣。”既而德明谓僚佐曰:“李公春秋高,何不求闲郡以自处,而居杭繁剧之地邪 ”僚佐走语及曰:“果然,江使者之言可惧也。”及笑曰:“及老矣,诚得闲郡以自逸,庸何伤 ”既而德明亦不能伤也,时人重其操守。及资性清介,治尚简严,喜慰荐下吏,而乐道人之善。忌杭风俗轻靡,未尝事宴游。在杭未尝市物,惟置白乐天一集而已。(节选自《东都事略·李及传》)材料二:曹玮久在秦州,累章求代。上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枢密直学士李及,上即以及知秦州。众议皆谓及虽谨厚有行,非守边之臣,不足以继玮。杨亿以众言告旦不答及至秦州将吏心亦轻之。会有屯驻禁军白昼夺妇人银钗于市中,吏执以闻。及方坐观书,召之使前,略加诘问,其人服罪。及不复下吏,亟命斩之,观书如故。将吏皆惊。 不日,声誉达于京师。亿闻之,复见旦,具道其事,谓旦曰:“向者相公初用及,外廷之议谓及不胜其任,及今材器乃如此,信乎相公知人之明也!”旦笑曰:“外廷之议,何其易得也。 夫以禁军戍边,白昼为盗于市,主将斩之,事之常也,乌足以为异政乎 旦之用及者,其意非为此也。夫以曹玮知秦州七年,羌人慑服,边境之事,玮处之已尽其宜矣。 使他人往,必矜其聪明,多所变置,败坏玮之成绩。 旦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矣。”(节选自《涑水记闻》卷六)22.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杨亿以众A言B告C旦D不答E及至F秦州G将吏H心亦轻之23.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荣枯,指使人穷达,与《与妻书》中“称心快意”的“快”用法相同。B.独,指难道,与《促织》中“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中的“独”含义不同。C.春秋,指年岁、年龄,与成语“春秋鼎盛”中的“春秋”含义不同。D.相公,指丞相,汉魏以来拜相者必封公,故有此名;也用于对人的尊称。2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及任杭州知州时,对过杭使臣江德明未厚礼相待,僚佐提醒他也不以为意。B.江德明认为李及不应在事务繁重的杭州任职,僚佐跑去将此意转达给了李及。C.李及担任秦州知州时,禁军轻视他是文人,在集市公然抢劫,李及将他正法。D.王旦推荐李及为曹玮的接班人,是因为王旦认为他不会自恃聪明,大加变革。25.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及老矣,诚得闲郡以自逸,庸何伤 (2)旦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矣。26.材料二中众人认为李及“谨厚有行”,请依据材料一分析李及这一特点。参考答案:1.B2.D3.D4.C5.①一目了然 ②柳暗花明 ③匪夷所思 6.《促织》既有情节曲折,结构完整的叙事结构,又具讽刺味浓、以悲为美的美学色彩。 7.“大团圆结局”和“人们”两个主语前后不一致,结构混乱;“但不由得掩卷三思后还会淡然一笑”语序不当。修改后为:最后的大团圆结局,让人们于紧张之后,可以长舒一口气,但淡然一笑后还会不由得掩卷三思。8.B 9.C 10.D 11.B 12.他想囤积蟋蟀来谋利,抬高它的价值,也没有买的人。年轻人直接到家来找成名。13. 居,积、储存。 爽,差错。 14.D 15.用手掌去罩住它,手心空荡荡地如没有什么东西,手刚举起,则又超乎寻常而一跃跳起来。 16.C 17.C18.D 19.C 20.C 21.(1)它每逢听到琴瑟的声音,都能按照节拍跳舞,(大家)越发觉得出奇。(2)唯独这个叫成名的人因为官吏的侵害而贫穷,又因为进贡蟋蟀而致富,穿上名贵的皮衣,坐上豪华的车马,得意扬扬。22.DEG 23.C 24.C 25.(1)我老了,假如能到政事少的郡中任职,来使自己身心闲适,又有何妨呢?(2)我任用李及的原因,只是因为他持重敦厚,定能严格遵守曹玮的制度不变罢。 26.材料二中众人都认为李及严格忠厚有操守,在材料一中李及不用超常礼仪接待使臣江德明,且不怕报复不惧威胁,表明李及有操守;喜好推荐属吏,乐于称道他人优点,表明他忠厚;不满杭州轻浮奢靡的风俗且从不举行宴饮游乐,不在杭州购物,表明他的严格谨慎。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