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传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椿是什么含义 树木传奇

树木传奇

2024-06-02 02: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香椿芽是美味蔬菜 许启文摄

椿树是十大庭院绿化树种之一,种椿树意寓着家庭春(椿)光明媚,幸福吉祥。山东省邹县的前后瓦屋栽培香椿历史悠久,当地民间广泛流传“渐兴的萝卜,沙河头的瓜,前后瓦屋的香椿芽”。千百年来,祖先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都浓缩在居住的小院里,安然亲切地传递着传统风俗和乡土文明。

由于我国栽培和利用椿树的历史悠久,一般认为椿树起源于中国,但学术界也有争论。山东省临朐县和云南省临沧市发现的圆基香椿化石,充分说明早在1800万年前和约1160万年前,我国的北方、西南地区就已经有椿树生长。

画说椿天 刘军供图

椿树文化世代衍

自古以来,椿树常常被视为长寿的象征,后人常用带“椿”的词语来形容福寿绵延,称高龄为椿寿。唐代白居易《齐物二首》,“椿寿八千春,槿花不经宿”,杜甫的《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但求椿寿永,莫虑杞天崩”,苏东坡的《内中御侍已下贺皇太后冬至词语制》有“愿先柏洒以称觞,更指椿年而献寿”等的诗句。这些诗词中以“椿龄、椿寿、椿年”为祝辞,祝福男性长辈健康长寿。古人喜欢直接用“椿”来比喻父亲或其他长辈,以“椿庭之恩”来表达父亲的养育与教诲之恩,所以椿树也被称为父亲树、长寿树。古人又喜欢将母亲形容为“萱草”,汉朝牟融《送徐浩》诗云“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满头”,明朝汤显祖于《牡丹亭·闹殇》中说:“当今生花开一红,愿来生把萱椿再奉”,因此“椿萱并茂”常用来形容父母健康长寿。

红椿古树 刘军供图

臭椿不是“椿”

在山东、河南、山西等地也有称臭椿为椿树的说法,民间更是奉臭椿为“树中之王”。这得从一个典故说起。相传西汉末年,刘秀被王莽打得大败,人困马乏,又饥又渴。逃到一片桑树林,看到紫红紫红的桑葚就吃了个饱。他对桑树说:等我得了天下,就封你为百树之王。等到刘秀称帝后,为报答桑树的救命之恩,就命大臣去封桑树为王。大臣看到臭椿树上接满了果果,误认为这就是救命的桑树,就封了臭椿为王。这正是桑树救驾,臭椿封王,气得桑树破肚肠的故事。

香椿与臭椿有别

其实,椿树是指楝科香椿属树种,臭椿是苦木科臭椿属树种。椿树和臭椿两者外形极为相似,故有不少人将它们混为一谈。在我国古籍中“椿”常与“樗”并提,《植物名实图考》在汇释时也以“椿、樗”为同一条目。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椿樗释名香者为椿,臭者为樗。

蔬菜佳品属椿巅

香椿为椿树中唯一可以食用的树种,被称为“树上蔬菜”,又名椿天、椿巅、椿芽、椿头树、红椿树等。自古以来,椿芽被当做是上等蔬菜。不仅风味独特,诱人食欲,而且营养价值较高,富含钾、钙、镁元素及人体必需氨基酸,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蔬菜,抗氧化能力也位于蔬菜之首。早在汉代,食用香椿就已经广为普及。到唐朝,香椿曾与荔枝一起作为南北两大贡品。安徽省太和县的黑油椿历来作为贡品,每到谷雨季节,驿者驮着上等香椿,马不停蹄奔向长安。

在民间,香椿的食用方法非常多,流传至今的诸如香椿炒鸡蛋、香椿拌豆腐、香椿煎饼,还有将香椿切碎与泡开煮熟的黄豆拌成香椿豆,等等,都是十分美味的食物。不过,食用香椿也要适当、适量。香椿本身含有一定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因此食用谷雨前最鲜嫩的椿芽为最佳,并且下厨前应当在沸水中焯上一分钟,减少其中的亚硝酸盐。

香椿拌豆腐

绿色保健纯天然

椿芽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古代民间流传着“常食椿巅,百病不沾,万寿无边”的说法。用香椿制成的香椿散,是一种中医方剂,主治恶心、吐酸水、不思饮食。世界历史上的第一部药典《唐本草》称香椿“主治症疥,风疸”。成书于五代时期的《日华子本草》指出,香椿能止泄精尿血、暖腰膝、除心腥痼冷、胸中痹冷、痃癖气及腹痛等,食之肥白人。明代李时珍则在《本草纲目》中再次明确指出了“香椿叶苦、温煮水洗疮疥风疽,消风去毒”的保健医药功效。清代《陆川本草》认为香椿能“健胃、止血、消炎”。民间用它治痔疮出血、跌打肿痛、食欲不振。安徽太和地区一带的人如迁离本土,总要随身带一些干香椿,如遇水土不服,用它泡茶饮可缓解。有些地方还常使用香椿子配肉一起炖煮之后,喝汤吃肉,能够有效地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一些关节疼痛病症。

材质优良惹人爱

在上古时期,椿树即以“佳木”被先人利用。椿木不仅材质厚实,花纹细密自然,气味、颜色也很上档次。因其颜色、纹理、硬度跟桃花心木很相似,国际上普遍认为椿木能与桃花心木媲美,所以将椿木誉为“中国桃花心木”。

椿木及其家具制品 雷德根供图

椿木用途广泛,在古代没有冰箱的年代,使用椿木制作成菜盒,放入食物之后,能够起到保鲜的功效。成书于2000年前的《左传·襄·十七》中有“孟庄子斩其橁,以为公琴”,橁为椿,这说明我国古代经常使用椿木作为制作木琴的材料,在乐器制作中广泛采用。传说八仙之一吕洞宾在单州赛仙台谪居时,常以椿木为枕,把它视为灵木。使用椿木制作的家具,木材散发自然的芳香,而且耐腐蚀和虫蛀,直至现在椿木依然是上等的木料。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椿木也被加工成各种现代用品,比如木桶、楼梯扶手、装饰面板、钢琴琴板,以及各种工艺品、手镯、手串等。

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

椿树兼具较高的材用、食用和药用价值,近几年,我国各地积极推动椿树种植发展,至2018年,我国椿树栽培面积200余万亩,年产椿芽约1万吨,年产椿木约100万立方米,年产值超100亿元,推动了种子生产、苗木种植、椿芽深加工、木材加工、乡村旅游等一二三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就业人数达300余万人,从业人员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效显著。

四川、陕西、山东、安徽等产区政府均制定了相应的椿树产业发展规划,企业和社会力量也纷纷介入椿树产业,已形成覆盖良种种苗、高效栽培、加工利用、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通过产学研结合,各地已开发出冻干椿芽、香椿酱和芽苗菜等产品。香椿种子含油率可达36%,其营养和药用价值较高,已研制出精油、食用油产品。香椿红茶、蒴果工艺品和冻干椿芽等已经作为外贸土特产出口创汇。目前,菜用椿矮化密植和反季节大棚种植技术日趋成熟,已发展成为见效最快、亩产效益过万元的经济林,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促进国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军 姜景民 贾兴焕

树木档案:

椿树是楝科香椿属树种的统称,全世界种类有14种。我国椿树种类主要包括香椿、红椿、紫椿、毛红椿和红花香椿等,均为高大挺拔的乔木。其材质好,赤褐色,纹理整齐交错,美观大方,为上等的家具、装饰、乐器等用材,被誉为“中国桃花心木”。其中香椿嫩芽可作蔬食,在我国有悠久的食用历史。

作者简介:

刘军博士,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副研究员,国际林联楝科工作组副协调员,研究方向为椿树种质资源保育及遗传改良。

姜景民博士,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常委、树木引种驯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林学会林木种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研究方向为林木种质资源收集评价。

贾兴焕硕士,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综合处处长。

《中国绿色时报》2019年8月5日

树木传奇向您约稿

深度影响中国的树木

从3月12日植树节开始,中国绿色时报社、中国林学会、亚太森林组织联合启动“树木传奇·深度影响中国的树木”公益传播活动,向树致敬,感恩那些赐福中国的树木。

每一种树木,都是一本活的史书、一部美的传奇。古往今来,在中国人的生存繁衍、民俗风情、社会经济、民族性格乃至文明演进、国家发展中,树木的影响总是无处不在。

“树木传奇·深度影响中国的树木”公益传播活动,通过专家、媒体与公众互动,从生态、经济、社会、历史、审美、人文等方面,揭示一种或一类树木的独特价值,及其对中国和中国人产生的深远影响,向公众传播树木知识,弘扬森林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中国绿色时报》特开辟《树木传奇·深度影响中国的树木》大型专题栏目,全年面向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科普作者和热心公众特约征稿,并将适时推出“深度影响中国的树木”公众排行榜网络投票活动,结集出版面向公众的树木科学与森林文化读本。

同时,中国绿色时报社、中国林学会、亚太森林组织联合推出“树木传奇·美丽中国”全国摄影大赛,有奖征集树木摄影佳作,邀请摄影师和发烧友聚焦深受国民喜爱的树木,用镜头发现四季树木的自然形态之美,用影像记录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了解“树木传奇·深度影响中国的树木”公益传播系列活动,可关注“生态话题”微信公众号,查看历史消息,也可致电编辑部咨询,电话:010-84238477、84238571。

树木传奇专题栏目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树木传奇摄影大赛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树木传奇·深度影响中国的树木

↓点击标题 别有洞天↓

(2)

(3)

(4)

(5)

(7)的生命

(8)

(9)

(10)

(11)树

(12)

(13)

(14)

(15)

(17)

(19)

(20)

(21)

(23)

(25)

(26)

(27)

(28)

(29)

(30)

(31)

(32)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