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生于远古盛于明朝!一口气了解桂花的前世今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植发最早起源于哪里 桂花:生于远古盛于明朝!一口气了解桂花的前世今生

桂花:生于远古盛于明朝!一口气了解桂花的前世今生

2024-06-23 12: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当然了,并不仅仅是入诗词,事实上,在很多严肃文献和各种古代笔记小说中,我们都能找到相关记载,而且多跟稀奇古怪的事有关,宋朝

陈郁

编撰的

《藏一话腴》

中记载:

明之象山士子史本,有木犀忽变红色,异香,因接本献阙下,高庙雅爱之,画为扇面,仍制诗以赐从臣……

我们可以看出来,这可不止是一种花这么简单,还莫名的有一些神奇。那么,桂花来自哪里?起源在什么地方?在古代有什么种植发展呢?

一、远古蛮荒,山上有桂

桂花属于多地起源,我国是主要起源地之一,早在远古时期,我国古籍文献里就已经有了记载,但那时候都是野生的,

《山海经·南山经》

篇首和别处有过这样的记载:

招摇之山,其上多桂……皋涂之山,上多桂木。

这些山上长的花,自然不会是人工培育或种植的,属于纯野生,但这样的一种花,肯定会被人们发现并且喜爱,既然喜爱,就会有人想办法移栽,但这需要一个过程,比如到了秦朝时,仍然属于野生,秦始皇相国

吕不韦

主持编纂的

《吕氏春秋》

中有过这样的记载:

物之美者,招摇之桂。

我们可以看出来,这里说的招摇山和

《山海经》

里一模一样,那这个招摇山究竟是哪里呢?学者们多认为是现在的

广西兴安县的苗儿山

,这里面有个复杂的考证过程,咱们的题不在地理上,只说这种花的最初发源地有可能是

我国广西

到了汉朝时,人工培育和种植已经出现,但既少又贵重,历史笔记体小说

《西京杂记》

中这样写:

上林苑有桂十株。

《西京杂记》

是一本写西汉的杂史小说,里面的西京就是长安,原作者据说是汉朝

刘歆

,此书后来经过了东晋道教学者

葛洪

的重新抄录,所以在原作者究竟是谁上是有点争议的。

另一本写长安和咸阳的地理书籍

《三辅黄图》

中是这样记载的:

甘泉宫南,有昆明池,中有灵波殿,以桂为柱,风来自香。

《三辅黄图》

的原作者已经不可考,但此书虽然写的是西汉和秦朝地理,可多半是后人所写。

这是种生于远古山野间的植物,起源地有可能是广西,春秋战国时始有记载,秦朝时仍然还是野生,汉朝时开始有意识的栽培,但这个时候,人工培育的桂花生长于皇家园林中。

二、魏晋到唐,走向玄奇

任何东西到了魏晋时期,就该向玄奇发展了!主要原因咱们在一些文章里分析过,所以不再重复,当时的背景条件下,人们避开现实谈玄奇,更是会借很多东西来当玄奇的道具,而桂花也不例外,被这帮人开始写向神奇,但其实,走向神奇的过程,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开始了,比如东汉

郭宪

编撰的志怪笔记体小说《

洞冥记》

中这样写:

有远飞鸡,夕则还依人,晓则绝飞四海,尝衔桂实归于南土。

等到了东晋

王嘉

这里,已经完全的不加掩饰走向神奇,在他的

《拾遗记》

中,多生长在有仙气的地方,陪伴的也多是大神仙,比如王母娘娘,他在里面是这样说的:

王母与燕昭王游于燧林之下,说炎帝钻火之术,取绿桂之膏,燃以照夜,忽有飞蛾衔火,状如丹雀,来拂于桂膏之上……

当然了,这个时候,桂花树现在仍然没有入月宫,真正入月宫的时间是在唐朝,记载在

段成式

的笔记体小说

《酉阳杂俎》

中,里面是这样说的: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释氏书言,须弥山南面有阎扶树,月过,树影入月中。

我们可以看出来,

段成式

在这里说的是“旧言”,也就是说以前有过这样的记载,但我们却不知道他指的是什么材料,我们在唐之前,找不到相关的记载。所以,这是

段成式

的的原创,吴刚伐桂的故事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流传的。而唐朝时,不止是小说里写,很多史料在人物传记中写过桂花,比如

房玄龄

等人合著的

《晋书·陆机传》

中这样写:

兰植中涂,必无经时之翠,桂生幽壑,终保弥年之丹。

五代后晋时

刘昫、张昭远

等人共同编撰的

《唐书·后妃传》

中记载:

太宗贤妃徐惠,八岁自晓属文,父孝德,尝试使拟离骚为小山篇,曰,仰幽岩而流盻,抚桂枝以凝想,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孝德大惊,知不可掩于是所论著遂盛传,太宗闻之,召为才人。

我们看这些记载并不少,但却并没有我们真正想找的重要信息,比如种植和培育,这些记载里全都没有,汉朝

氾胜之

的农书

《氾胜之书》

中没有记载,北魏末年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中同样没有收录,这说明在唐朝时,民间仍然没有培育和栽培,这时期属于名贵花卉,多种植在皇家园林和用来上贡。想找到有关种植的记载,我们还得向后找。

三、宋明以后,关于种植

宋朝时,桂花其实已经开始向民间发展,但有关种植的记载我们仍然找不到,但我们却可以在一些古诗中找到侧面线索,比如宋朝

王滂

《对岩桂一首寄曹使君》

中这样写:

玉阶桂影秋绰约,天风为捲浮云幕。婵娟醉眠水晶殿,老蟾不守馀花落。

这里的玉阶桂影可以解释成在玉色的台阶下有桂花的影子,说明当时个人的园子中已经有了桂花,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一点,宋朝时虽然走向民间,开始进入寻常人的园子中,可仍然很少,只能说民间的栽培发端于宋朝,民间种植的兴盛期是在明朝。

宋朝是我国农业大成熟期,明朝是我国各种种植作物集大成时期,

王世懋

《学圃馀疏》

中这样记载:

木犀,吾地为盛,天香无比,然须种早黄、毬子二种,不惟早黄七月中开,毬子花密为胜,即香亦馥郁异常,丹桂香减矣,以色稍存之,馀皆勿植。

真正系统阐述种植和介绍的是

王象晋

,他在

《群芳谱·花部·桂》

中开篇这样写:

岩桂,似箘桂而稍异,叶有锯齿如枇杷叶而粗涩者,有无锯齿如栀子叶而光洁者,丛生岩岭间,谓之岩桂,俗呼为木犀,其花有白者名银桂,黄者名金桂,红者名丹桂……

他总结出来的移种方法是这样的:

花时移栽高阜半日半阴处,腊雪高拥于根,则来年不灌自发,忌人粪,宜猪粪,冬月以挦猪汤浇一次……北方地寒,九月、十月间,将树以土培根,高尺许,外苫盖周密,严涂以泥……

到了现代,桂花已经成为一种优良的园林树种。桂花从远古发端,因为太过名贵,魏晋到唐时被写进了神话和志怪小说中,民间栽培始于宋朝,真正大成则是在明朝。我们现在的品种多样,多是建立在古人不断的研究探索上完成。而桂花的发展跟其它花有很大不同,

相比于其它花早早被民间种植,桂花可以说是大气晚成,一如那些晚有建树的人,他们经历过前期的艰难困苦,迎来了自己的芳香扑鼻。咱们说的虽然是一种花,但其实也有几分人生的道理蕴含其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