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是怎么变得家喻户晓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梵高和他的家族 梵高是怎么变得家喻户晓的!?

梵高是怎么变得家喻户晓的!?

2024-02-11 05: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麦田和乌鸦 梵高生前最后一幅作品

❝ 总有一天世人会发现我的价值……

2300万美元 、5300万美元……

愿意支付我的颜料费用和生活成本……

5400万美元、5500万美元……❞

在2016年年初北京举办的”邂逅梵高“体验展上,梵高写给弟弟的信中的话语和他死后某场拍卖会上的高声报价嘈杂交织,如同梦呓。这段锐利的声音,曾打动了许多的观众。

“邂逅梵高”展览现场

“生前潦倒,死后荣光。”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这似乎成为了那些超前的艺术家们的“宿命”。但作为一个专业的艺术推广机构来说,小艺更关心的是从一堆无人问津的“垃圾”到后来的天价瑰宝,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倒底是谁发现了梵高的价值?

1 、签约:再多活几年 他可能就出头了,但也不会有现在的名气了!

提起这个话题,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梵高的弟弟提奥。梵高自己就曾在信中说提奥是他的至亲、知音和支柱,甚至是另一个自己。可以这么说,没有提奥,也就没有梵高和他的艺术。

梵高的弟弟提奥 小的时候

在他们兄妹六人之中,梵高是老大,提奥是老三。当梵高将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甚至父亲都与他继绝了关系时,只有这个弟弟始终在支持着他,鼓励着他,甚至是崇拜着他。

年青时候的提奥,和哥哥梵高长得很像

梵高与弟弟的故事曾感动过许多的人,但在这里,小艺要说一句非常煞风景的话。因为从艺术推广的角度来说,兄弟两人是一种当代艺术机构和艺术家经典的合作方式:机构赞助艺术家的创作,而艺术家则委托机构进行推广。

梵高家族主控的荷兰梵高博物馆 当今世界上盈利能力最强的博物馆之一

事实上,提奥是一个成功的画商,与当时许多著名艺术家(如印象派那帮画家们)都有着广泛的合作。而梵高家族在当时也是欧洲非常著名的画商家族,除了提奥,梵高还有三个叔叔都是画廊老板,在海牙、巴黎等许多地方都拥有画廊。除此之外,他的妹夫是海牙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还有一个叔叔则是当时的海军司令。

红色葡萄园 传说中梵高生前卖出的唯一一幅作品 如今在普希金博物馆

在关于梵高的众多传说中,就有这幅《红色葡萄园》。据说这幅梵高生前卖出去的唯一一幅作品,正是由他弟弟卖出去的。藏家是一位俄国女性,价格为400法郎。但事实上,这位眼光如炬的女藏家不久之后又买了梵高的另一幅作品。说梵高生前无人识,这话虽然不假,但还是过于夸张了。因为除了这两张有据可查的油画作品,提奥还为梵高还卖出去过一些素描作品。

收藏家正是这位俄国美女 安娜·宝赫

对于梵高艺术的推广一直不顺,他的艺术太过超前、当代人无法接受,固然是最大的原因。但还有另一个原因,则是他们兄弟两人都太过坚持,不想糟蹋了自己的艺术。

梵高不同时期的自画像

要知道19世纪可不像现在,信息流通、营销渠道、推广方式远没有今天的高效与多样。有研究者曾做过统计,在当时,一位艺术家至少要从艺25年才有可能被市场接受,比现在如今中国艺术机构普遍接受的5年基础从艺时间要大五倍有余,更何况梵高的艺术生涯加起来也不过才10年时间。

梵高和弟弟提奥的墓地

梵高死后的不到半年,他的弟弟提奥也追随而去,甚至连死因都很相似:精神崩溃!这当中,提奥对哥哥艺术价值的深信不疑和满怀悲愧,应该是一个很大的促发因素。他一心想将哥哥的艺术推向这个世界,但是他已经无法完成。这个遗愿,只能留给自己的遗孀——年仅29岁的乔安娜了。

2 、推广:哎,我的朋友,您能赚30万法郎呐!

在许多人的眼中,乔安娜是个很能干的女人,读书时就是个学霸,在大英博物馆工作过,还是一个女性社会运动的创始人。如果说他的丈夫是第一个对梵高的艺术价值深信不疑的人,那她就是梵高艺术的第一个推手。

乔安娜抱着她和提奥的孩子——以伯父名字命名的:小文森特・梵高,1890年

我们所知道的是,乔安娜为了推广梵高的艺术,前后十年时间,一共办了七次大型展览。前六次一直默默无闻,只是到了第七次,因为受到了马蒂斯等人的关注,才开始引起了社会的反响,并打开了通向美术馆的大门。

第七次画展引来了马蒂斯的注意 正是他的推荐才让梵高走进了美术馆的大门

除了常规的展览之外,乔安娜还将丈夫与梵高的通信集整理出版。而这也是如今艺术推广中的重要一环:学术整理。作为一个见识非凡的女子,乔安娜肯定知道,诠释梵高的艺术,没有那种手段能超过他们兄弟之间的通信。而且小艺推测,乔安娜正是在这些通信中,在自己无尽的泪水中,发现了梵高超越时空的价值。

左图为乔安娜、小文森特和她的第二任丈夫,右图为第一个版本的提奥与梵高的书信集

十年苦苦的坚持,没人知道发生了些什么。一个年轻的遗孀带着个一岁的孩子,除了梵高那数百幅画,丈夫并没有给她下什么遗产。而更令人难以至信的是,乔安娜与梵高一共只不过相处过五天的时间。后来曾有人恶意地揣测,乔安娜是因为贪财才做的这件事,这让小艺感到很无语。

1876年梵高写给弟弟提奥的信

梵高的手稿 这记录下了他创作《星空》动机:我一定要画一幅在多星的夜晚的丝柏树。……然而我的脑子里已经有了这幅作品:一个多星的夜晚,基督是蓝色的,天使是混杂的柠檬黄色。

梵高的作表作 星空

关于乔安娜最初的推广活动,在寥寥无几的资料中,小艺只翻找到了这样一段记录。那是在1892年,一位艺术家对她的严厉批评:“她是一个迷人的小女人,但当做一件她一无所知的事情过于狂热让我很恼怒,尽管她是被伤感冲昏了头,还是值得有采取严格的批判态度。这些不过是高中女生的废话。梵高女士最喜欢的是夸大其词和多愁善感,这让她流了最多的眼泪,但她忘了,她的悲伤也正在把文森特变成神。”

画商沃拉尔 19世纪末的传奇画商

所幸的是,在当时,梵高的推广工作并非只有乔安娜一个人在苦苦支撑。还有另一位19世纪传奇艺术的画商沃拉尔。这位曾一手推出了诸多印象派大咖们的艺术经纪人并没有多少钱,但对艺术的直觉却天生敏锐,而且为人精明。

只是他在做梵高的第一次大展时,同样一幅画也没有卖出去。不过在翻开他的回忆录时,小艺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记载。像这样的故事,如今仍然在小艺的身边不断的上演。

在回忆录中,沃拉尔曾这样记载:大展时有一位参观者非常喜欢梵高的《罂粟花田》,每天傍晚都到画廊里来,一提起它就不知疲倦。有一天说她打算为刚出生的女儿置办一件能升值的陪嫁品,打算买一幅画。

梵高,罂粟花田,1890年

沃拉尔以为生意来了,但那位艺术爱好者说“要是我有闲钱,这幅画我早就搬到家里了。可是,您明白,我的一个堂兄是巴黎市政府的素描教授,他能给我们出个好主意。”最后,他花15,000法郎在别的地方买了德泰勒的一张画,“我堂兄说,20年后,这副画价值至少十万法郎。”

大约25年后,这位藏家又来到了沃拉尔的画廊:”我觉得是时候出售这幅画了,因为我的女儿要出嫁了。“

”您记得梵高的那幅《罂粟花田》吗?哎!我的朋友,您能赚30万法郎呐!“

”那我这幅画呢?“

”《峪南阁之战》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但是卢森堡宫的馆长已经叫人把它搬到顶楼的库房里去了……“

3 、跨界:星光,星光闪耀的夜晚

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梵高的艺术被认可,主要还是在艺术圈内。比如通过上面的故事,我们知道在1915年左右,梵高已经开始被各大美术馆竞相收藏,而且一般作品的市场价格已经达到了30万法郎。

欧文·斯通 美国传记作家

但梵高的艺术在大众中真正普及开来,还要到20世30年代。而且让他真正的火起来的并不是梵高家族和艺术行业内的经纪人,而是一个美国人,他的名字叫欧文·斯通。

《渴望生活》欧文·斯通为梵高写的传记曾感动了一代中国人

这位美国作者曾经写过许多的名人传记,但最出名的还是梵高的传记《渴望生活》。这本书曾在八十年代翻成中文版本,感动了一代中国人。著名诗人海子还曾为此写过一首著名长诗,名字叫着《阿尔的太阳——给我的瘦哥哥》。

美国乡村民谣歌手Don McLean 的著名专辑《American Pie》

在众多跨界传播梵高的人之中,小艺不得不提的是这位美国乡民民谣歌手唐·麦克林。他曾写过一首流传久远的歌《Vincent》,也就是文章开头的配乐。这首歌曲是麦克林在看了《渴望生活》后的灵感之作,也是向梵高的致敬之作。

美国乡村民谣歌手Don McLean

最为难得的是,麦克林非常用心地将梵高与弟弟通信中的许多话摘出来,直接填为了歌词,而且几乎每句歌词中都指涉向了梵高的某幅作品。不但旋律打动人心,而且歌词隽永,朗朗上口,通篇毫无违和感。

比如歌词的第二句look out on a summer's day就是梵高在疗养院说的原话,也是创作这幅作品注脚

Shadows on the hills,sketch the trees and the daffodils这两句则在指涉这两幅作品

更多的细节,大家可以参考知乎上的一个贴子(网址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866891),这位网友非常用心,整理得很全面,对梵高和音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4 、神话:艺术最大的推广者,其实是时间

尽管梵高开始逐渐成为了大众的精神偶像,但令人意外的是,梵高家族仍然没有售卖梵高的画作。乔安娜的儿子小文森特·梵高虽然不像母亲那样对推广伯父的作品充满热情,但他还是对这笔遗产非常的看重。除了借给各大美术馆进行展览,他几乎保留了伯父的全部作品。

梵高家族的后人如今依然运作着梵高基金 看看右边那位 他的脸型确实很梵高

1973年,荷兰政府出面收购,小文森特才最终决定以六百万美金的超低价格打包出售了近千作幅(包括素描)梵高遗作,不过条件是成立“梵高基金会”,仍由梵高家人主控,同时要在阿姆斯特丹盖一座“国立梵高美术馆”,以资保管、展出。正是小文森特的这个决定,让梵高艺术的推广走进了一个新的阶段。

1987年 梵高的这幅《向日葵》3970万美元成交

虽然梵高的推广人由梵高的亲人变成了荷兰的政府行为,但梵高正真变得路人皆知则是80年代的事情了。一个艺术推广上的经典桥段:作品天价成交,则是由日本人完成的,事情的主角就是上面这幅《向日葵》。

1987年 梵高的这幅《向日葵》3970万美元成交

为什么是日本人?为什么是天价?为什么《向日葵》?

我们知道梵高曾深受日本浮世绘的影响,除了情结问题,原因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曾经拥有的一幅《向日葵》被炸毁,所以日本人一定要再找一幅梵高的《向日葵》回来。而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因为梵高家族没有让梵高的作品大幅流通,市场上的精品并不多。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价格自然也就不断上涨。

加歇医生 8250万美元 日本齐藤良平(昭和纸业)收藏

梵高自画像 7150万美元 希腊弗利普·尼阿乔斯(船王)收藏

《雏菊与罂粟花》6176万美元 中国王中军收藏

自此之后,梵高的作品开始开启了天价模式,并且不断密集地成交。他本人的形象也开始由一个落魄潦倒的疯狂艺术家,逐渐被塑造成为了当代绘画精神的代言人之一,一个“屌丝”逆袭的艺术神话。

某音乐专辑封面

某杂志专辑封面

最近新出的梵高风格手绘电影 上图为剧照,下图为工作中的艺术家们

“贫穷、疯狂、割耳、自杀、死后成名”等一系列标签,开始纷纷贴在了他的身上。梵高也开始成为了一个流行的时尚符号,电影、电视、音乐、戏剧等流行文化纷纷开始了对它的消费狂潮。时至今日,仍不见停歇。

荷兰梵高博物馆

而作为梵高艺术的主要推广者之一,梵高家族主控的梵高博物馆,每年参观的人次已高达一百五十万人次参观,单门票收入就有1.8亿人民币。“艺术最大的推广者,其实是时间”。一百年的时间很长,但终于还是给推广人带来了足够的回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