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梁孝王刘武后代 梁园

梁园

2024-05-22 16: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正是梁园美丽的风景,吸引了大批文人到梁园客居,才使汉赋这一独特的文体得以萌发并茁壮地成长起来。中国第一篇赋的作者贾谊曾在梁国生活七年,枚乘、邹阳、庄忌、公孙诡、司马相如等一大批赋作家在梁园写辞作赋,使梁园赋坛形成并逐渐兴盛,汉赋的代表作家与作品几乎都出自梁园赋坛。

辞赋本是一种地方文体,最早是从战国时的楚国兴起的,并产生了以屈原为代表的一批楚辞作家。战国后,虽然楚地写辞作赋的风气仍然很盛,但赋作为一种新兴的文体慢慢地与楚辞有了区别并逐渐形成独特的写作形式。辞赋从一种地方文学演变发展成为宫廷文学,成为能够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的文体,梁园赋坛是一个过渡时期。

梁园辞赋从内容到形式都为后来汉武帝时辞赋的发展与繁荣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从内容上看,梁园辞赋已涉及游猎、宫廷、观涛、咏物等许多方面,同时已形成了以歌颂与讽喻来干预生活的特点。从形式上看,梁园赋作家的一些作品已形成了汉代大赋的体制。如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等,都以设为问答的形式,采取散、韵结合的语言,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且结构宏伟、篇幅巨大,历来被认为是汉代散体大赋的代表作,成为历代赋作家学习、模拟的典范。

梁园赋坛在梁孝王刘武的主持下,其麾下文人写辞作赋的风气对西汉宫廷发生了直接影响。按西汉定制,各诸侯国的主政王每五年到朝廷述职一次,平时除朝廷特诏,诸侯王是不得随便进入京师长安的。而刘武享受天子待遇,朝廷对诸侯王的限制对其没有约束,刘武可随时进入京师长安。由于刘武想得到皇后嗣的地位,以便以后当皇帝,便经常去京师长安活动,联络朝中大臣和与汉景帝加深感情。刘武去长安时,常常会带一些赋作家陪伴,引起京师一些文人对梁园的向往。景帝时期,时任京都武常侍之职的司马相如,就十分羡慕梁孝王门客们游乐作赋的生活。他上书朝廷让朝廷免其职,主动去梁园客居,成为得到梁孝王刘武器重的门客。班固在《汉书·贾邹枚路传》中说:“武帝自为太子闻乘者,及即位,乘年高,以安车蒲轮征乘,道死。诏问乘子,无能为文者,后乃得其孽子皋。”武帝刘彻是在汉景帝七年(前156年)被立为太子的,那时刘彻乃为胶东王。由此不难看出,景帝时梁园赋坛已相当活跃,枚乘已以辞赋而闻名京师并且给太子刘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汉武帝刘彻即位后便立即宣召枚乘,枚乘因劳累而病死去京师的途中后,汉景帝不爱辞赋,汉武帝则好大喜功,爱附庸风雅,因而在其登上皇帝宝座后立即效仿其皇叔梁孝王而广召天下文士,倡导辞赋,进而促进了西汉辞赋的繁荣。在招揽文士方面,汉武帝刘彻是比其皇叔梁孝王刘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召枚乘不成转召枚乘之子枚皋。围绕汉武帝周围的文士很多,除作过梁孝王门客、客居梁园多年的司马相如外,还有朱买臣、吾丘寿王、严助、主父偃、东方朔、枚皋等人。除上述专业赋家作赋外,公卿大夫中儿宽、董仲舒、司马迁等也时常作赋。汉赋到了武帝时期可为极盛一时,成为当时文坛的主要文学体裁。

梁园赋坛的赋作品在艺术形式上已相当完美,汉武帝时期的赋作多是模仿其艺术形式。首先,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等作品已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的形成。这些赋不仅有较高的思想性,也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其次,梁园赋坛的赋作大都结构宏伟,层次清楚,行文富于变化。如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都由七八个层次构成,且条理清晰。作者除虚拟人物对话外,还在对话中描写了人物的一些动作表情,铺陈与描写事物时,大胆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使文章富有生动性与可读性。最后,梁园赋坛的赋作品大多在语言上能够散韵结合,形成了“不歌而诵”(《文心雕龙·杂文篇》)的特点。如枚乘的《七发》,开头一段(即序言)前几句是散文,中间是韵文。散文用三言、五言、六言、八言等到长短不齐的句式构成,韵文的对句则比较整齐与规整。散韵结合,文句参差不齐,使文章产生了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如《七发》中纷纷、沓杂、虹洞、潺潺淋淋、纷纷翼翼、险险戏戏、沌沌浑浑等联绵字与联绵词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读起来韵律和谐,声音铿锵,悦耳动听。

梁园是中国汉赋的摇篮与沃土,一大批赋作家从全国各地汇聚在这里,催使汉赋在梁园萌发、茁壮成长,成为参天大树。梁园赋坛在中国汉赋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陈华光 路 标

投稿须知

梁园辞赋投稿须知:作者自述作品并附简介、照片、微信号。

联系人:朱昆良13271072426

来源:梁园辞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