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众的进阶第一步,10年实现桑塔纳90%国产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桑塔纳2002年 上汽大众的进阶第一步,10年实现桑塔纳90%国产率

上汽大众的进阶第一步,10年实现桑塔纳90%国产率

2023-03-27 06: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古人云:“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20世纪80年代,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中德双方历经六年谈判,终于在1984年10月宣布成立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现更名为“上汽大众”),开启了上汽大众的进阶之旅。

从桑塔纳轿车起步,到现在拥有生产与销售大众、斯柯达和奥迪三个品牌的产品,覆盖A0级、A级、B级、C级、SUV、MPV等多个细分市场;从只在上海生产,到现在南京、仪征、乌鲁木齐、宁波、长沙等地都建有生产基地。而当年那款神话一般的桑塔纳,记录了一段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上的奇迹。

从桑塔纳开启合资之路

从上世纪80年代过来的人,一定对这句广告词很熟悉:“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在那个年代能买得起一辆桑塔纳的,个个都是万元户,是那个年代的富豪。“桑塔纳是个奇迹,但是个特殊历史缔造的特殊奇迹。”中国汽车工业经济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李京生先生对桑塔纳的评价之高,足可见其历史地位。

实际上,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汽车企业,早在1978年,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就开始和中国接触。同年10月,中国机械代表团访欧,参观完毕后,时任上海汽车厂厂长的蒋涛见缝插针,与时任大众汽车集团董事长斯密特先生开始洽谈合资建设轿车企业事宜,中德合作的序幕也由此缓缓拉开。

1983年4月11日,上海汽车厂诞生了第一辆中国组装的桑塔纳轿车。而后在1984年10月10日,大众汽车集团与上汽集团在人民大会堂签订合营合同,宣布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桑塔纳奇迹,10年实现90%国产率

合资公司成立后,经过几年的发展,桑塔纳国产化率过低,成为上汽大众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当时桑塔纳轿车的国产化率仍然不到4%,因此实现桑塔纳零部件国产化成为当时任务的重中之重。

在政府层面,按照中央要求,上海市政府成立了“支援上海大众领导小组”和“桑塔纳国产化横向协调办公室”;在企业层面,1988年7月成立了上汽大众重点零部件供应商、轿车销售公司及相关维修站、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等成员组成的“国产化共同体”。经过各方的齐心协力,起动电机、转向盘、座椅面套、座椅软垫、蓄电池、消声器、排气管、喇叭、继电器等零配件相继实现国产化。

1988年起,上汽大众从每辆桑塔纳收取2.8万元的国产化基金,到1994年加上存款利息,累计接近100亿,解决了资金上的困境。

“功不唐捐。”1990年,桑塔纳轿车国产化率上升到60.09%。1996年开始,桑塔纳轿车国产化率达到90%,关键零部件如车身、发动机、变速箱三大总成和前后桥总成相继实现国产化,并在嘉定带动形成了300多家零部件企业集群。

“桑塔纳国产化的过程,上汽大众不仅在成立初期即建立了现代化的汽车产业结构,也带动了中国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上汽大众相关负责人说道。

在那之后,上汽大众驶入发展的“快车道”。1989年9月28日,上汽大众第5万辆轿车下线;1990年4月18日,上汽大众五周年庆典,一期工程建成投产,达成年产6万辆整车和10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

1991年,上汽大众零部件国产率已经到了70%,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相继实现国产化。

1993年桑塔纳年产量突破10万辆,1996年突破20万辆,1998年累计完成100万辆。

总结:随着桑塔纳的畅销,上汽大众在国内已深入人心,桑塔纳的成功被总结为“桑塔纳模式”向全国推广。伴随着以上汽大众为核心的嘉定汽车产业链发展,目前已集聚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数百家,形成制造研发、贸易服务、博览会展、文体休闲、汽车金融等全产业链条。而这,正是我们国家汽车自主发展的底气。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