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分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桂林理工大学学校招生网官网 南宁分校

南宁分校

2024-07-11 13: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南宁分校是桂林理工大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从事应用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电子注册和学生毕业统一归口桂林理工大学。目前,办学地点在南宁安吉、空港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300多亩,建筑总面积30多万平方米。安吉校区位于广西首府南宁市,空港校区位于南宁空港经济区内,属南宁市半小时经济圈范围。空港校区被自治区绿化委员会、自治区林业厅授予广西“森林校园”荣誉称号。

南宁分校设有冶金与资源工程学院、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等6个学院和基础学科部、体育教学部;开设有9个本科专业和39个高职专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900余人。

拥有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1个(先进制造及智能制造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冶金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各类实验室150多个,建筑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建有阿里巴巴集团、青软创新科技集团、南方有色集团、数字广西集团等区内外相关大中型企业建有20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

近年来,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区级以上奖项500多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00多项。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全国市场营销大赛、全国导游大赛、全国英语翻译大赛、全国Java程序设计、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和全国模具工职业技能竞赛、第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南宁分校毕业生初次就业去向落实率年均90%以上。毕业生以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踏实肯干而备受用人单位称赞,许多人已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中坚和骨干力量。

专业介绍

1.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具备解决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科学与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开发、工艺流程设计、产业经营管理和政策咨询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过程设备机械基础、反应工程、流体流动与传热、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工程、传质与分离工程、传质与分离工程、工业生态学、资源加工过程与装备、材料科学基础、环境化学、仪表及自动化、环境微生物学、气态污染物脱除及资源化、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HSE与清洁生产、双碳战略与碳循环、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

就业方向:就业前景广阔,主要在各级政府的资源管理部门、科研机构、环境工程规划、工矿企业、产业生态园等相关领域从事资源高效利用、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生态化及可再生资源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教育和咨询工作。

2.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土木工程、道路桥梁及水利工程相关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具备系统的、开放性的知识结构,以及全面的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建筑、道路、桥梁、水利等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与管理,面向未来、放眼国际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钢结构基本原理、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道路工程、工程水文学、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工程抗震、Bim技术应用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包括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设计单位、工程质量监督站、建设单位、监理公司、工程造价咨询等部门。

3.智能制造工程(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机械工程、电气控制工程、计算机和信息化管理技术等智能制造领域所需学科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智能产品设计制造,智能装备故障诊断、维护维修,智能工厂学院统运行、管理及学院统集成等领域从事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力学、工程数学、机械制图及CAD、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工业大数据与云计算、智能制造工艺、人工智能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液压与气动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计算机网络与物联网、RFID技术与应用、现场总线技术、生产学院统智能化技术、智能工厂学院统集成,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有金工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安排40周以上。

就业方向:毕业生面向机械、电子、汽车、航空航天、船舶工程、仪器仪表等各类机电产品相关企业及部门、科研与教学部门,从事智能产品设计及制造、智能制造工艺设计开发、智能设备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智能化工厂学院统集成的应用研究、生产管理以及相应的科研教学等工作。

4.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立足广西,面向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双碳”目标等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培养适应我国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建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掌握建筑电气控制技术、建筑供配电、建筑照明、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信息处理技术、公共安全技术、节能控制技术等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从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维护和技术应用研究与开发的能力;具有家国情怀、高度社会责任感、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善于创新,具备执业注册工程师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基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建筑电气制图与CAD、自动控制原理、电气控制与PLC、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建筑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消防系统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造价、暖通空调系统、电梯控制技术、BIM软件应用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智能化等领域从事建筑智能化系统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设备运行维护、技术改造与设计、管理、营销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智能建筑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

5.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校企合作办学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培养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实验技能,拥有综合运用数据科学理论和大数据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数据科学与工程技术方面知识和能力的高素质、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大数据导论、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数据结构、Python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预处理、大数据存储、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可视化、云计算技术与应用、R语言及应用、大数据项目管理、人工智能、行业大数据应用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就业优势,能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企业等各行各业从事大数据管理、研究、应用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考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统计学,以及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生。

培养模式:采用“2.5+0.5+1”的校企深度融合一体化管理与教学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前2.5年在校内进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以学校老师为授课主体,企业师资和研发团队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在线平台、教学产品和教学服务参与教学;中间0.5年由企业派驻教学团队入驻学校配合学校完成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后1年到青软创新科技集团大湾区基地进行专业课程和技术能力的学习和毕业设计及实习,以企业老师为授课主体,按照企业模式,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工程技术型人才。

专业特色:

1.多元化师资队伍。授课教师队伍集聚校内专业教师和青软创新科技集团的行业专家,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团队。

2.企业项目驱动、案例教学、实战实训。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根据新工科及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将职业能力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每个学期中,注重“精讲多练,突出能力培养”,采用“双项目驱动”和“Swimming PoolsTM”等先进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能力。通过大型项目实战的学习,提高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跨学科创新思维能力,有效地积累“企业工作经验”,实现“学生”与“IT员工”两个角色的有机融合。

3.注重实践实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按照OBE国际工程教育理念,构建以数据科学与工程技术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学习-实训一再学习一再实训”的螺旋式能力培养模式以及“做中学,用中学,练中学”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工程能力和创新精神,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

4.开辟学生优质就业的新途径。整合全国上千家合作企业资源,打造全国的大数据人才数据库及输送渠道,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和就业服务,保障学生就业质量。

6.新媒体艺术(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备良好的设计素养和现代审美视野,掌握新媒体艺术和技术的相关原理,熟悉新媒体发展现状,具备品牌设计、文化旅游基础、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视音频处理、媒体网络与系统、媒体业务信息处理与媒体安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及新媒体技术手段进行信息传播,能综合运用新媒体艺术专业基本原理解决设计问题,具有家国情怀、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网页设计基础、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数字平面设计、数字影视基础、交互式网页设计、动态图形设计、数字影视特技原理、摄影技术与艺术、商业插画、数字广告创意与设计、新媒体策划与营销、新媒体品牌设计、新媒体终端运营、数字视频制作、虚拟现实制作与设计、文创产品设计与运营、移动UI设计、新媒体内容与产品设计、数字影视剪辑实践、商业摄影、微电影创作等。

主要集中性实践教学:军事理论及训练、专业写生、专业采风、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专业特色:本专业与深圳蓝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西云行科技有限公司、扶绥融媒体中心、扶绥同正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签署了校企合作和校地合作协议,充分发挥了学校、地方和企业三方面的互补优势,深化了培养人才及共建专业领域等方面的合作,不仅为我校学生提供了宝贵的校外实习实训机会,扩展了他们未来的就业途径,同时也体现了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重要社会职能,致力于为社会和企业输送更多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在电商平台、网络新媒体公司、广告公司、文化旅游公司、媒体出版、影视传媒、游戏开发、政府机关等单位等行业工作。

7.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学制四年)

我校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开设于2018年,属于应用型本科,专业开设至今共有学生675人(其中已毕业学生数285人),2022年通过教育厅新设本科专业合格评估。桂林理工大学是目前广西开设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三所高校之一,且是唯一一所专业教学属地在南宁的高校(专业教育在我校空港校区)。作为广西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校级和分校层面都非常重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发展,在师资引进、实训室建设、政策配套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专业发展基础良好。现有专职教师10人,兼职企业教师6人,客座教授2人。专职教师队伍中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4人,40岁及以下教师占90%,超过50%教师具有企业工作或者挂职学习经历,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年龄层次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具备培养会展业应用型人才的师资条件。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基础理论、专门知识以及从事与本专业相关项目策划、设计、组织、执行与数字管理等专业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文化自信、服务意识、创新精神,掌握会展专业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数字技术,具备会展项目策划、设计、组织、执行、数字管理以及在本专业领域继续深造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包括:会展概论、会展营销、会展法规与实务、会展市场调查与预测、展览策划与管理、会展客户关系管理、会议策划与管理、展示空间设计、节庆策划与管理、会展广告策划与平面设计、会展营销、会展场馆经营与管理、会展参展实务、CAD基础制图、会展旅游、会展礼仪、中国与东盟等;专业实践课程包括:会展行业认知实习、会展展位设计及搭建实训、会展项目策划实训、会展参展实训、会展节事活动策划实训、会议策划与组织实训、岗位实习、毕业实习等。

实践教学:为提升教学质量与成效,促进培养目标的达成,一方面搭建和完善校内实践教学中心,建有会展展位设计与搭建、会展项目策划与展示实训室2间(引入了3D展览搭建仿真实践教学系统和3D节事活动建仿真实践教学系统)、桂南民俗博物馆等;另一方面,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之路,积极与广西、广东、浙江、天津、河北等地会展展馆、企业开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共建平台与模式,拓展教学平台与教学改革思路,不断提升我校会展专业学生的社会岗位适配性,真正为会展业发展输送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如学校积极与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广西国际博览集团、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雄安国际会展服务中心、广东鸿威国际会展集团、广交会威斯汀酒店等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与合作,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学生走出校园走上岗位进行实习实践。我校会展专业已经连续3年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筹备工作提供专业的服务,并获得用人单位和部门的好评。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如贸促、商务、文旅、博览局等)部门、会展行业协会和团体组织、专业会议公司、会展组展企业、策划企业、文化机构、演出机构、商业机构、商务酒店、旅游企业、会展场馆以及其他各类企业中涉及会展活动管理与服务、活动策划与设计的部门岗位就职。毕业生经过五年的实践锻炼,能够熟练会展相关的知识及技能、能够解决行业发展中复杂的应用问题,成为胜任会展企业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

注:南宁分校高职(专科)专业介绍详见南宁分校招生网https://zsw.glutnn.cn/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