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总平面手绘图教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树平面图手绘高清树名 城市规划总平面手绘图教程

城市规划总平面手绘图教程

2023-05-06 14: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成果:A1图幅1:5000城市设计总平面

制作方式:CAD透图纯手绘

工具:

1、最便宜的Touch马克笔共15色

2、A3图幅动漫透图台(如下图,简单来说无非是插上电能均匀发光的板子)

3、铅笔、一次性针管笔

初始状态:有路有建筑有水体有等高线的简单CAD

用时:断断续续的两三天时间

#在讲解制图过程之前,想讲一些对规划手绘平面的基本理解#

一、规划手绘总平面应用于城市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或景观规划中,制图上三者大同小异,以下通称规划总平面。可以用于方案阶段的相互交流与汇报,也可以用于正式成果。

二、采用手绘总平面有若干可能的原因:

1、方案阶段手绘比CAD更便于方案的推敲。一方面是CAD在作图过程里永远是1:1的,手绘图则是基于真实的出图比例的,CAD只能通过反复缩放来不方便地看全局与细节,手绘图更便于审视全局与局部,所以手绘图更能取得适宜的设计深度与良好的全局观;二是手、脑、眼的互动,不精确不准确或即时起意的手头勾画与脑内意象的差异,硫酸纸的层层修改互相对比,这样的工作方式,是设计师作为一个个体,一个“封闭系统”,能自行进行碰撞产生新的想法的重要来源,而CAD实在不是一种做方案的工具。

2、相互交流过程中手绘能快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将其直观地凝固在他人面前,比起风吹即散的语言,有着明显的优势。同时,看似不经意地展示出快速却清晰美观的手绘图也有着威慑作用。

3、正式成果的手绘应用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①威慑作用。起这种作用的场合通常是投标。

②基于真实比例与实物的作图过程,图面深度和全局的控制更加可靠

③手绘天生难以做出准确的结果,基于这一点,手绘的错漏会更能被谅解。而手绘图的墨线宽度的制约也令手绘图更便于为细节刻画的不精细开脱。当方案深度不能或不打算有高投入高产出时,采用手绘图出正式成果可能成为一种掩饰问题的好手段

④用手图添加景观元素,尤其是植物时,显得更自然而有灵性。手绘手法带给相同单体之间的各种微妙差异,会令图面得到一种丰富的效果。反观CAD+PS的平面,是不是经常觉得植物看起来很假呢。

三、规划手绘总平面有以下特征:

1、意象性。尺寸只要求数量级方面的准确,并不强求数值本身的精确。对物体的描绘以定性为目的,并不强求与最终建成情况的彻底吻合。

2、墨线主导。对墨线的质量要求更高,墨线质量高的情况下色彩很容易上得好看。当然,也有色彩主导的画法。但对工科背景的学生来说,放慢速度仔细地把墨线画多画好,似乎比掌握配色与笔触要容易得多。

3、相互关系。虽然数值本身不要求精确,但是对齐、垂直、平行、相等的关系都要做好。一组临街建筑,临街面是不是对齐,一个交叉路口,四个转弯半径是不是一样大,一片均匀的地砖,是不是横平竖直的,每个格子是不是差不多大的。

4、反映结构。能够清晰地反映出交通关系、图底关系、空间主次,读图时快速认识设计。要区分的东西可能有:区分建筑与场地(通过强落影、外轮廓加粗与建筑留白等),区分停留空间与通过式空间(通过填充不同的铺地),区分草地与树(深浅不一样的绿色),区分设计范围的内外(场地外的留白为主阴影偏浅刻画简单)。

5、细节表达。建筑与空间的最低限度的设计细节应表达出来。当然,最好是设计上真的做了一系列的细节设计。如果设计时没有想,起码不能是到处留白的。要能设法填充没有做细节的地方。比如给空荡荡的草地和水描边,或者把树丛填满整座山。最典型的例子是:一个硬质铺装的广场,你给广场上一片铺地,用26平涂,用25点缀个别地砖。图面会显得貌似有细节。这时你完全没有对广场铺地甚至整个广场作出什么设计,这么画了不等于有设计,但留白了就更不等于画了。

6、尺度特征。根据实际需要的图面尺度,量力而行地作图。比如1:1000时,尺寸过小的双线、绿篱、铺装、阴影等不表达或不按实际尺寸表达,铺地和木质地板的材质填充以图面上舒服为准来绘制。如果变成1:500,铺地可能就要考虑其图案,树阵可能要画双线的种植池,而广场里的凳子都要有了。如果你有足够的技艺把1:5000的平面画得像1:2000那么细致,当然是一种让人刮目相看的本事。你也可以画1:2000的图然后高清扫描打成1:5000的,但显然没有人会这么蛋疼。而如果反过来操作把1:5000的图放大到1:2000来看,会不堪入目的。

7、色彩特征。整体淡雅统一,局部鲜艳变化。尤其马克笔饱和度很高,非常需要控制图面鲜艳的程度。硫酸纸上饱和度会降低,把色彩上在背面则会进一步降低,缺点是所有色彩都会变浅,拉不开层次来了。后期在电脑上把扫描件调低饱和度加大对比度之类的也是个办法,但如果可以当然还是直接画出来就好看更好一些。占据图面主调的色彩应该是灰色与低饱和度的蓝绿色。然后是铺地常用的各种浅黄色。木步道常用的棕色、用于轴线建筑、雕塑或个别植物的红黄色、用于树阵或花卉的紫色等比较鲜艳的色彩只以点状或现状的形式出现

#我是这张图的制作过程#

去年以市价的半价给一个老师做的城市设计投标成果总平面图。设计是另一个师门完成的。

一、铅线阶段

CAD上没有树。也就是说,顺带要赠送一个种树工作,以及稍微深化一些景观节点。在这种尺度下倒是例行公事地做就可以了,但因为这件事而稍微拖长了完成成果的耗时。

先是花了比较长的时间把打印出来的CAD用动漫透图台描成了铅线,这也是一个熟悉这个设计的过程。然后种树,做一些节点。这里,快速种树的原则无非几个:

1、沿路和滨水做树列。几棵几棵一组地放,而不是连成滴水不漏的连续界面,能有更活泼的效果。这与直接用电脑做平面不同,用电脑能够快速得到连续的树列,这时一般效率优先。手绘时反正每棵树都是画出来的。

2、拐角、对景之类的地方会有孤植的大树。景观广场会有树阵,会显得不那么空旷苍白。后来上色时会赋以红色、黄色、橙色或紫色表示它们在属性或者地位上的区分。同时这件事要结合图面表现的重点区域来考虑。这个设计有明显的重点表现区域,也就是开发强度较大、花样较多的左侧。彩叶树主要都在这一范围,而没有遍布全图。

3、大片的绿地放树丛。树丛的要领是用和普通的树一个数量级的半径的圆弧接起来,而不是呈现过小的圆弧半径或者是锯齿状。外轮廓会有出有入,仿佛在围合一些空间。最低限度外轮廓不会近似于一个矩形。

4、图里有一片住宅区没有树。是的那不是犯错了,是因为这一块是现状,不是我们设计的,所以弱化了这一片。

二、墨线阶段

描出可靠的铅线,也在这过程里艰难地问清楚什么是什么之后,墨线工作其实就是体力活而已。

区分了线型,用点3做的建筑外轮廓,此外的墨线是点1。

众所周知地,墨线与墨线搭接时要有恰到好处的出头,会显得更有力度。

虽然有铅线,但是画太长的墨线时还是会走形。其实可以按照自己力所能及的长度来走线,然后断开一个小点(嘣~)去继续走线的,这时的效果其实比两条线条搭接起来要好。

此外有这么一个办法:把树盖到路的边界上去。这时连续的长线就被打断成短线了。

为了搞搞气氛,在水里画了一些小船。

等高线是在描铅线的过程里意识到这事不用思考,而留在墨线阶段直接透的。原图的等高线非常密,这里作出了简化。

三、色彩

保险起见扫描了一份墨线,之后才上色。每次都会这么操作,当然从来也没有派上过用场。谨慎还是好的,10年第一次用马克笔画正图的时候把笔盖时墨水居然喷到了正图上。此后多年都是十年怕井绳的状态。

速度很快,在整个进程里,色彩的时间占得非常少。

我的色板是一个经过长期试验总结的、基于物体属性的色板。也就是说,一个东西是什么,会决定它是哪一个色。然后,不管设计是怎么做的,都可以信任这个色板带来的最终的效果。这个色板其实是为快题开发的:此时上色判断减低到了最低限度。

色彩共15色,不显得花也不显得乏味,恰到好处。

顺序无非就是先把深色的阴影上了再上大片的固有色,然后再上量比较少的那些固有色。我制定色板的动机包括了一点:越深的色彩量越少,越浅越不鲜艳的色彩量越大。这是马克笔的鲜艳特征和图面的平衡决定的。

1、阴影用的是WG9,本意是让下面的墨线能隐约透出来,当然扫描后发现对比度提升了,阴影几乎等同是黑色了。它们盖住的地方,那些草地铺地的色都可以省掉。这里的要领是阴影要有一定长度,让建筑的立体感出得来。顺便一说,虽然因为图幅原因不能给树画阴面,但是所有的树的落影都做了,这是个大工程,很值得回忆。

2、草地是59(浅绿)。普通的行道树和树丛是47(稍深一些的浅绿)。重点表现区域的一些树列,以及景观广场上的树阵,是用了83(紫色)。孤植景观树用了35(黄色)的亮面加上24(橙色)或者4(红色)的阴面。场地外的绿地用了59的描边。

需要留意的是描边手法只能是横向笔触。纵向笔触的描边会带来一种跌落或者融化的感觉,不是什么好局面。有长短变化,不封死边界,偶尔有点状的笔触飘出来。画的时候不时要拉开距离看看图面整体,来调整描边,保证图面整体效果。

3、建筑和道路全面留白。

4、铺地有25和26两个色。后者较浅,所以上前者的地方都是要强调出来的地方,比如事实上是架在高处的平台的地方。有一些打了格子的广场,如上文曾说,是用26打底25点缀格子画的。有一些木铺地用了97之类的不深不浅的棕色。

5、水体是182打底,183描边。描边又出现了,这是个好手法。

6、桥梁和小船之类落在水面的阴影也做了,是BG5。此外有一些并不想强调的现状里的堤坝在草地上有落影,用了WG6来做。

过程大概就是这样了。后期处理时那个师门在图里叠加了个地形,效果还不错,最后就是最上面的那样子。欢迎指教。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