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技大学论文范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标准科技论文范文 林业科技大学论文范文

林业科技大学论文范文

2024-07-08 18: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林业科技大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学术性,或称理论性,是学术论文与其他类议论文章根本区别之所在。学术论文是一种学术性的论理文章,只能以学术问题作为论题,以学术成果作为表述对象,以学术见解作为文章的核心内容。它要求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通过严密的论证和分析,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而不是客观事物外部直观形态和过程的叙述。

2、科学性,科学性是一切学术论文的灵魂和生命。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客观真理,因此首先必须发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反对弄虚作假的不诚实态度;其次任何学术研究,都必须符合科学的规律。

3、创造性,或称创新性、创见性、独创性,这是衡量学术论文价值的根本标准。科学研究是处理已有信息、获取新的信息的一种创造性精神劳动,需要不断开拓新的领域,探索新的方法,阐发新的理论,提出新的见解。表述科研成果的学术论文,贵在创新。如果没有一点创新性,就根本没有必要写学术论文。

4、专业性,学术论文的专业性不仅表现在研究内容和手段上具有明显的专业特色,而且表现在文章的结构、专业术语、图表、公式等方面。

5、规范性,不同的期刊论文虽然在语种、版面上有区别,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格式。世界发达国家对学术论文的撰写和编辑制定了各种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标准,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学术机构还制定了本学科和专业的国际标准。

科技论文范文欣赏:

[摘要]科技扶贫在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活的伟大实践中,使广大贫困地区农民依靠科技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在中国经济整体日益市场化的今天,为了进一步提高科技在扶贫攻坚战中的作用,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本文介绍了林下经济作物种植这一条既能产生经济效益又能很好地保护林地生态的科技扶贫新模式,从而证实了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切实是一条切实可行的科技扶贫新途径。

[关键词]新途径林业科技兴农林下经济作物种植

[中图分类号]F32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4)07-0110-02

引言:科技扶贫政策的提出,它是应对贫困农村地区技术生产落后和技术人才极度缺乏的这一经济现状的,近些年来,科技扶贫为实现我国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因为在我国,科技扶贫政策的提出较晚,地区之间发展的还很不均衡,还没有形成一致认识的扶贫模式的具体界定。因此,研究科技扶贫发展的具体操作模式,探索形成比较规范和科学先进的科技扶贫模式理论,对完善和发展科技扶贫理论和进一步推进科技扶贫实践都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在这种背景下,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模式就应运而生,它是在实行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将集体林地承包到了农户手中,广大林农为充分的利用林地空间,深挖林业生产力,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绿色循环经济,而在农业生产领域涌现出的新生事物。近年来,我国把把林下经济作物种植产业作为促进生态保护、农民增收、社会发展的重要农业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经济作物种植,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科技扶贫的意义及其特征

1.科技扶贫的意义

科技扶贫政策的实施与应用,促进了贫困地区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尽快的实现了脱贫致富。高素质的科技扶贫人才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农民群众进行科技扶贫政策与技术的普及教育,提高了农民的农业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了贫困地区农民自我发展和积累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了贫困地区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得到最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科技扶贫的特征

2.1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在科技扶贫中始终扮演着第一位的角色,起到的作用永远是最重要的也是决定性的。由于贫困地区自然、经济、社会和人文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较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科技扶贫开发中,需要大力发展本土科技以及引入必要的先进技术,同时由于农林牧渔等行业技术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适应性,在贫困地区引入技术时,必须要求技术本身是先进的、成熟的,并结合当地实际综合体现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实用性和经济性。

2.2加大力度提高了农民的农业科学文化素质。科技扶贫不仅要求有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同时要求科技实施人员素质较高,因此提高个体素质是贫困地区脱贫的必备条件。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群众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不仅要引入科技和管理人才,组织实施各类型的扶贫项目和扶贫讲座等类型的活动,集中解决贫困问题以及增大群众的认知面,而且要在扶贫项目和扶贫讲座等类型的活动的带动下,大力开展科技扶贫政策与技术的培训与教育,以达到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目的,这样就从根本上转变了农民思想观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个体素质,造就了当代的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农民。

二、应用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模式的开展方法

笔者生活在平原地区,随着退耕还林工程以及防护林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农民栽树的积极性高涨,林地面积在近几年迅速增加,改变了林木稀少的的状况,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1.近几年来,养殖业收益较好,林农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林地资源,实现养殖以及林业的双重发展。在林地里散养家常鸡、鸭,鹅等,在各地都有非常成功的例子,在果园散养鸡鸭鹅等家禽,能够明显的减少害虫的虫口密度,而且不用给果园单独除草,省工省力。在合适的林地规划一片空地圈养生猪和羊,有的还在林地建立托牛所,利用林地的坑塘养鱼,收益相当高。而家禽家畜的粪便又是林木生长良好的肥料,二者相得益彰,极大地提高了林地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林木的生长。

2.林下种植已经非常普遍,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林下套种喜阴的园艺用卉苗木前景广阔,喜阴的有苔类。在林木种植的初期,可以采取林木与矮杆作物间作,例如大豆、花生、辣椒、等。耐阴的药材品种非常多,而且随着中医药的发展,药材的需求量非常大。可栽植人参、西洋参、等很多品种。林地栽植食用菌历史悠久,可以种植蘑菇等菌类植物。

3.充分发挥林木丰茂、空气清新、生态良好的优势,合理利用森林景观、自然环境和林下产品资源,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产业,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建立“林家乐”,突出个性特色,以采摘、垂钓等休闲模式吸引各方游客来享受林地的中的农家乐趣。

三、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1.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林木的生产周期是比较漫长的,这严重制约着林改后农民的发家致富。而发展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增加了林业附加值,开辟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2.因地制宜成本低

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模式利用森林系统良好的生态条件,在林下种植南药、棕榈藤和切叶花卉等适宜的经济作物(植物),这种种植模式是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药用经济作物和资源,投入少、效益高,也可有效地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从而实现“靠山吃山、吃山养山”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3.保护环境效果好

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模式,可构建不同类型森林复合经营系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从而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结语

林下经济作物种植作为一条农村科技扶贫新途径,具有农民可操作性强、投入少、见效快、种植面积广、大大增加农民收益、保护生态环境等优势,在农民林业生产实践的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林下经济作物种植能提高森林覆盖率,同时由于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又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益,产品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这样,林下经济作物种植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必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因而也成为了我国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褚琳,劲草.科技扶贫是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J].科学经济社会,1999

[2]毕文博.深化科技扶贫,做好科技共建工作[J].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2003

[3]李金海.林下经济理论与实践[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篇2

[关键词] 林业科技 生态坏境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5-0123-01

国家林业局的《林业科学和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表明,到2015年我国林业科技发展的贡献率将达到50%。其中突出创新、强化应用、升级产业、服务林改为林业科技发展的四大主题。坚持继承发展,注重长短期战略结合、坚持统筹兼顾,注重整体与区域协调、坚持需求导向,注重生态与产业科技相结合、坚持优化配置,注重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自主创新,注重高新与实用技术相结合、坚持服务全局,注重自然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六个结合。在此基础上,国家进一步提出促进林业科技发展的任务以及发展林业科技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1 在林业规划基础上提出的促进林业科技发展的任务

一是将突破林业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作为重要任务。这要求扩大资源总量、提高产业效益、服务林权改革以达到增强生态服务功能的目标。

二是超前进行林业高新技术研究的产业化部署任务。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瞄准高效分子育种及转基因技术研究、创制新型生物质材料与绿色化学品研究、生物反应器规模化合成林源活性物质技术研究、林业生物质能源多形态等高新技术研究、高性能纳米生物基新材料制备、生物质定向解聚与分子重组、以木质纤维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质能源产品开发研究以及探索林木光合作用调控等国际前沿技术的研究。

三是积极开展前瞻性的林业基础科学研究。以增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和林业原始创新能力为目标,展开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林业生物灾害防控、林木种质创新、森林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等方面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基础性的理论研究。

四是加强推广应用林业科技成果。以科技示范和技术服务为核心实施项目带动和政策引导,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林业科技创业活动以加强林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建设。

五是全面加快建设林业技术标准化的质量监督体系。深入贯彻林业标准战略并加强修订和实施完善的林业标准体系,加强林业检验检测机构和健全林业质量监督体系的建设,不断开展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全面提升我国林业标准化和质量监督的水平。

六是进一步建设好林业科技创新平台。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和研究实验平台以及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和产业技术平台的建设,从而提升林业科技基础条件水平,不断完善提高林业自主创新能力。

七是不段完善林业科技发展的保障服务体系。加大林业植物新品种权和生物安全管理、生物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以及林业认证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力度以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并推动林业产业发展,从而把握国际林业科技发展动态和新趋势。

八是进一步推进现代林业发展战略理论的研究。这要求必须不断前瞻世界林业发展的新趋势,系统化地开展林业发展战略理论和政策模式研究,进一步构建完备的林业发展理论导向、政策保障体系、以及决策支持体系,从而为维护国土生态安全、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保障。

2 林业科技发展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自然生态系统也遭到了重创,尤其以林业资源为主要代表。传统的林业产业化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促进现代化林业科技产业的发展成为二十一世纪以来的重大课题。林业作为生态文化的源泉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设道路,这需要通过不断革新的科学发展现代林业以摸索出一条适合的生态建设之路。因此,林业科技发展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林业科技发展是构建林业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环节

当前社会的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建设目标之一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因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是切实做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重要任务。森林生态系统作为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代表性产业必须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这就需要加强科技创新的生产力促进林业进一步革新,从而保障现代林业的生态发展之路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2 加强林业科技发展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现代林业产业化的基础

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生态科技作为一种新型的科技发展方向在林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仿生科技的发展一直是我国近年来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并对于我国的科技进步有重大贡献意义。林业科技在提高资源的有效生产效率、丰富我国生态系统内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我国自然生态环境中排污减排事业方面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林业科技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我国人民生活品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这表现在纯天然无污染的农林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加强林业科技发展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现代林业产业化的基础是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国家发展战略的表现。

2.3 加强林业科技发展对于低碳经济的推动性作用

低碳经济是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要求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当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其中森林树木对于环境的保护以及低碳经济做出突出贡献。低碳经济是以科技为发展的原动力,林业科技的充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现代林业的生态化建设之路,在保障发展低碳经济中具有无法估量的作用。

林业科学发展既然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那么重要,我们就应该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采取必要的措施大力发展林业科技,这要求从基本上提高林业科学工作者以及科研界的生态意识,只有意识到了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才能够在具体的科实践当中为生态环境的建设做出努力。大力发展林业科技要求我们不仅仅要提高受破坏林业的修复工作,还应该开发技术保护已有的林业产业资源进而促进全面的生态环境建设。要把握好林业生态建设中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平衡,林业科技的发展重心就不应该仅仅围绕着林业的经济效益进行建设,更应该注重生态效益方面的技术开发使得林业资源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积极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一、基本数据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2010年6月至12月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工作平台”②所公示的申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的农林高校申报书中的信息。申报书有严格的格式要求,本文以第一部分中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中的学术队伍和第三部分中申报单位一级学科点的学科方向为研究样本数据。需要说明,2011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印发的学位办[2011]25号文中,根据《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已将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目录中的“软件工程”新增为一级学科,在本文的分析中未考虑此变化。

二、学位点科研基地分析

在申报书的第一部分基本情况中,要求各申报高校列出学位授权点对应的国家(部、省)重点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表1为参与申报的部分农林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基地汇总,各农林高校所依托的实验室集中在农业信息学、农业信息化工程、数字农业工程领域,反映出了农林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位点资源设置的农林行业特色明显。

三、学术队伍设置分析

根据各高校申报书中现有在编人员信息,从年龄结构看,36岁~45岁占到63.5%,46岁~55岁占到23.5%,55岁以上所占比例比较小,这表明,中、青年科技人员是农林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主力军。从队伍建设的梯队上看,“老”、“中”“、青”结合的梯队合理。从学历结构看,农林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学术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比例仍然偏小(图1),迫切需要年轻同志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四、学科研究方向设置分析

根据申报要求,各申报高校一级学科点的学科方向填写不少于4个,不超过6个。14所农林高校所设置的一级学科点的学科方向主要集中如下9个方向(图2)。

(一)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主要致力于农业领域的软件理论和软件开发技术研究,着重面向农业领域计算机软件的设计、开发、维护,运用构件化的软件技术和智能决策技术,研究农业信息的智能化处理、分析、传输、管理和利用,以及智能决策软件的构造技术。

(二)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应用以计算机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为核心,以农业应用为特点,致力于农业装备的检测控制、田间信息采集传输的研究。在面向现代农业信息监控方向,围绕传感网络的体系结构,信息采集,监控信息分析与处理,展开相应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三)计算机网络主要针对计算机网络应用于农业的特点,开展计算机网络相关支撑技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实现、分布式计算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网络化的嵌入式系统,网络性能评估与优化计算,传感器网络,下一代网络中的分布对象计算模型,网络安全,网络建模与模拟,普适环境中的Web服务和上下文感知服务等有关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四)信息安全研究信息安全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数字签名与身份认证,密钥管理,生物数据安全,安全协议与多方计算等。(五)智能信息处理着重于智能算法的理论、算法模型及其应用,在Web信息处理、模式识别、数据挖掘等方面结合农业与生命科学等学科的优势,开展智能技术在农林业上的应用研究。

(六)图形图像处理研究图形图像处理,信息可视化和人机交互技术,计算机视觉以及相关技术在农业信息化和自动化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农作物与植物分类,农作物生长仿真,农产品的检测与分级,新型农业机械作业仿真等相关需求。

(七)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研究方向是在农业科学研究信息化和辅助决策智能化过程中,为解决农业规划、决策、评价等研究工作对计算机软件提出的需求所形成的研究方向。

(八)数据库与数据挖掘结合农业生产、农村信息化等事业发展的需要,重点研究数据库实现新技术,嵌入式数据库与移动数据库,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信息检索与数据库等。数据挖掘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数据挖掘的相关理论与技术,以及集成信息检索、模式识别、图形图像分析、空间数据分析、生物信息等方面的技术。

(九)嵌入式软件与系统结合农业院校的特点,培养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人才,主要针对嵌入式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展开研究,为区域经济和农业信息化服务。研究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平台,实现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开发,利用嵌入式技术实现工业过程的控制以及基于嵌入式技术开发相关的产品。其他研究方向有:高性能计算与系统结构、光电信息与机器视觉、精准农业、多Agent系统、计算机算法研究、软件测试与智能系统、科学计算及算法设计、分布式系统理论,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等。

五、学位点科研项目资助情况分析

科研项目数量和质量对于学位点科研水平意义重大。表2给出了农林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位点项目资助情况,分为5个标准:国家863/948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业部星火计划/教育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项目。由表2可见,国家863/948计划项目有33项,占总资助项目的8.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有26项,占总资助项目的6.6%;农业部星火计划/教育部项目有27项,占总资助项目的6.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53项,占总资助项目的13.5%;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项目有252项,占总资助项目的64.5%。从立项项目主持单位来看,分布不均衡,14所农林高校存在一定的差别。从立项项目类型来看,国家级的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国家863/948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业部星火计划因其要求高、标准严,立项数量较低,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项目数量较多。14所农林高校共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3项,通过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ISIS③查询,14所农林高校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学科分布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系统设计理论与技术(F020301)、计算机系统模拟与建模(F020102)和计算机软件(F0202)三个领域。从立项项目年度统计分析看,2004年承担8项,2005年承担6项,2006年承担7项,2007年承担7项,2008年承担5项,2009年承担15项;从立项项目总数来看,2009年后总体呈增长趋势,这与国家高度重视科技投入有关。

六、学科交叉融合情况分析

作为农林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在研究方向设置上,除了注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主体地位外,也力求体现与农业技术和生物技术高度融合的学科特色。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在生物学一级博士点下设立了生物信息科学与技术博士点和硕士点。应用计算智能理论,处理有关序列分析,蛋白质结构分析和预测,蛋白质功能预测,蛋白质相互作用和进化模型等问题,并构建相关软件分析平台。南京林业大学的林木生物信息学,依托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完成了针对重要木本植物杨树的全基因组测定工作,其先进的海量数据处理设备为生物信息学研究提供了基础保障。湖南农业大学设置了生物信息处理研究方向,依托“湖南省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生物计算科学及生物信息的获取、加工与分析。利用计算机、数学模型等方法分析和处理生物学数据,开发数据处理的算法和工具,对于理解复杂生命现象、新物种分类、药物靶点设计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南京农业大学利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数据库、数据挖掘、知识发现等的算法与技术,解决生物数据处理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华南农业大学开展了生物信息和生物计算研究,包括蛋白质分子对接,动物疫苗与兽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山东农业大学的生物信息智能处理研究,重点在于DNA序列分析及其基因表达信号处理。其他农林高校在许多研究方向上也都涉及生物信息技术。

七、学科发展方向的建议

通过分析14所农林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位点的资源配置,从中可以看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农林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有了长足的发展,新的学科增长点建议考虑如下方面:

篇4

论文关键词: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

高等教育如何面向21世纪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各级教育部门所关心的重点当前正值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际,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主战场。对此,高等农林院校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新时期对高等农林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级专门人才,各高等院校纷纷进行了教学改革。“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

(一)“森林培育学”课程简介

“森林培育学”课程是高等农林院校林学、森林资源与环境等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主要讲述造林树种的良种生产、壮苗培育、人工林营建、森林抚育的理论与技术。其内容涉及从林木种子和苗木培育、植树造林到幼林抚育、森林经营的森林培育全过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常用造林树种的良种、壮苗生产及人工林营建和抚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并能独立进行苗圃规划、苗木繁殖、种子生产、种子检验、苗木质量检验、苗圃管理、造林规划、植树造林、幼林抚育、森林采伐等林业生产环节。

随着林业科学研究的发展和深入,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等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林业生产中,各地涌现出许多新的育苗和造林技术,新技术在规模化生产中作用突出。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丰富教学手段,反映学科新发展、新技术,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学科发展的动态,培养实用创新型林业科技人才,“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森林培育学”教学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森林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宝贵的再生资源,担负着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木材和林副产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多重责任。森林培育学(Silvicult-ure)是研究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的学科,内容涵盖森林培育的基本原理、人工林培育技术、森林抚育管理技术等,不仅包含人工林营建的理论与技术,而且也涉及到天然林培育。“森林培育学”课程与植物学、土壤学、植物生理学、树木学、林木育种学、森林生态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实践性强。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在介绍森林培育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讲授森林培育的理论与技术,使学生明确我国造林工作的方针,系统掌握森林培育的原理与技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的教学在强调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同时,尤其要充分考虑该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并利用计算机技术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森林培育学”教学的实施

目前,全国通用的森林培育学教材是由北京林业大学组织编写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森林培育学》(沈国舫,2001年,中国林业出版社)。该教材与原来的教材《造林学》(孙时轩,1992年第二版,中国林业出版社)相比,在体系上变动较大,在内容上也有较大的修改和补充。虽然课程的总体内容还是以林木种苗生产、人工林营建、森林抚育与更新为主,但是在理论部分增加了能反映最新研究进展与成就的内容,删减了具体操作技术的细节。例如,增加了“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与森林培育”的内容,补充了农林复合经营、森林立地、封山育林等内容,使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够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随着本科教学改革的深入,各林业院校在“森林培育学”课程的教学计划与实施等方面略有不同,但课时数普遍压缩较多。为了确保“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和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对“森林培育学”课程的教学环节进行了总结,如图1所示。笔者认为在教学计划与教学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课程教学计划中,应保证先学习树木学、森林生态学课程,再学习“森林培育学”课程;(2)由于该课程中的“森林抚育采伐与更新”部分与森林经营学、森林经理学课程中的内容存在雷同,所以在开设森林经理学、森林经营学课程的院校,可将该课程中的“森林抚育采伐与更新”内容删减:(3)教学场所强调教室、实验室、实习基地、生产和科研现场相结合:(4)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成立课程兴趣小组,布置课程小论文,鼓励学生参加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调查、科研试验,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实践技能。

(四)“森林培育学”课程改革的内容

1.修订教学计划

根据我校原有的教学计划,“森林培育学”课程的教学时数为70学时,课程教学实习为1周。鉴于该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笔者建议教学时数增加到80~90学时(包括实验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0~70学时,实验14~20学时。教学实习由原来的集中实习改为分散实习,总计2~周,由任课教师根据育苗生产环节和当地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实习时间和地点,采取参观、实地调查、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尽量使学生多接触、多了解各个生产环节,掌握主要的技术环节。通过边上课边实习,使学生在实习中及时“消化、吸收”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知识。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不可忽略的几个重点实习环节是:苗圃规划、母树调查与产量调查、采种、播种育苗过程、扦插育苗过程、苗木施肥、间苗、移植、苗木截根、起苗、分级、产量统计;造林规划与设计、造林整地、立地调查、密度效应调查、农林复合经营调查与设计、混交林调查与设计、直播造林、植苗造林等。

2.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林业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常规技术已经在生产中普及。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应增加种子休眠解除理论与技术、设施育苗理论与技术、容器育苗理论与技术、组培育苗、苗木施肥技术、植物激素在森林培育中的应用、现代林业技术动态、径流林业、生态林业、抗旱造林技术等,以丰富教学内容,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另外,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在课程教学中,可以对章节安排顺序进行调整,按照林木种子和苗木培育、人工林营建、幼林抚育的序列进行讲授。

3.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信息时代。目前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生产、科研中,也为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机遇。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已经编制发行了许多幼儿、中小学课程的教学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辅助教学取得了瞩目成绩。但是,由于大中专学校的许多课程专业性强,所以有关专业课的教学多媒体软件还不多。

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幻灯片、多媒体光盘,并在教学中应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知识面,对培养跨世纪新型实用人才具有实际意义。目前,我国已经启动了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林业院校已制作了果树修剪学、森林经理学、森林病理学、植物学等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光盘。这些精品课程以网络为基础,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例如,江西农业大学已经制作完成了森林培育学网络教学课件,内容安排合理、完善,条理清晰,目标明确,并配有复习思考题,大大推动了该课程的网络教学进程。美中不足的是课件中图片、动画太少,多为文字描述。所以,笔者认为,森林培育学的理论教学应以现有的计算机设备为基础,结合Powerpoint、Autherwar等多媒体软件,制作图文并茂、声像具备的教学幻灯片和多媒体光盘,从而改变“黑板+粉笔”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篇5

关键词:林学专业;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加强林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是转变林业管理方式、提高林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必然选择。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速度、质量,从某种程度上说,必须靠人、靠人的素质的提升,必需依靠大量林业从业人员的信息技术整体素质。中国论文联盟

信息社会对林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林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有明显的偏差,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能力普遍偏低。一方面人才市场需求远远不能满足;另一方面林学专业学生难以就业。林学专业教育如何主动适应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适应不同岗位的林业信息技术人才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林学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各级教育部门所关心的重点,也是摆在高等林业教育面前的一道难题。

《浙江省“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把信息技术在农林业中的推广应用作为今后发展的战略重点。林业信息化建设人员信息化素质偏低,有些单位也试图依靠引进计算机科学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来承担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重任。事实表明,这些毕业生在进入林业行业后由于缺乏林业知识背景,很难适应林业信息化建设。因此,培养一大批既熟悉林业知识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迫在眉睫。

林业信息化建设需要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人才,有些对信息技术要求很高同时对林学没有要求或要求较低的岗位可以通过引进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人才来担任,但大多数岗位还需要林学专业的人才。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林学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即学生通过四年课程的学习应该达到和掌握怎样的技能和水平?笔者的设想是,要求林学专业学生不仅能够熟练地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常用的软件工具和基本网络技术,而且还能熟悉使用一种林业应用信息系统;另外还应掌握处理常见的计算机故障和简单的维修技术,部分学生熟悉一种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或一种遥感软件。对于少数学生还应多了解一些软件开发的知识,了解软件开发人员的思路和需求,掌握一门编程语言和一门数据库技术,具备较高的计算机编程能力,或者较好地掌握网络技术,以便于在以后的工作中成为满足林业信息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成为林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技术骨干。

二、林学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

当前我国林业行业的主要任务很多,决定了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较多。林学专业学生不可能都朝着林业信息技术的方向发展,在培养计划中也不可能设置很多的信息技术课程和课时。这就要求在有限的信息技术课程和有限的课时内培养出适应林业信息化建设不同层次的人才,实现林学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浙江林学院林学专业采用“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确保林业各种特色人才的培养。第一平台为公共基础平台,第二平台为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前两年以素质培养为主,宽口径、厚基础;第三年为专业平台,完成专业模块课和专业选修课,实现特色+技能培养;第四年为个性培养,学生根据需求进行毕业设计。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是人才成长的养料,也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对林学专业学生信息化能力的培养,我们对教学计划进行了全面修订,并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主要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依托,同时创造性地在非信息技术课程中穿插安排信息技术内容的传授和实践,并对少数对信息技术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在非课程教学环节中进行重点培养。

(一)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信息技术教育

浙江林学院林学专业的课程主要由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模块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组成。在公共基础平台中,林学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由两个阶段两门课程组成,即“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第一学期开设)和“高级程序设计”课程(第二学期开设),二者是递进关系。专业平台中设置了“遥感导论”课程(第四学期开设)、“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第五学期开设)和“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第七学期开设)。公共选修课程中设置了其他信息技术课程供学生选修。

1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这是信息技术的第一门课程,也是最基础的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软件microsoftoffice、常用软件工具、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知识。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工作所必备的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网络基本操作技能,了解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使学生树立起牢固的“信息意识”。

学生学完课程之后,有的看不懂帮助,不会安装操作系统,甚至连简单的软件都不会安装,一些简单的计算机维护也要请人指导帮助,这些现象都应当避免。这门课程应以注重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为主,因为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常用软件都一一讲到,学生也不能等老师讲了之后才能使用。我们要教会学生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信息化能力的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2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林学学生信息技术教育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为主,要求学生在掌握高级语言的基本结构并能熟练用之编写程序的基础上,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窗体和常用控件的使用,具有程序调试和出错处理的能力,能较熟练地运用开发windows环境下简单应用程序的能力。主要任务是使得学生初步掌握一门高级语言。

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往往对该课程的语句结构还能掌握,但一碰到自己动手编程的设计问题就束手无策,不知如何下手。所以,在程序设计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程序调试能力和编程的思维导向,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编程思维能力,并对编程能力较突出的学生及早发现,进行重点培养,为培养较高层次的林业信息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3 “遥感导论”和“地理信息系统”课程。“遥感导论”和“地理信息系统”是林学专业的两门专业选修课,也是信息技术培养最为重要的两门课程。“遥感导论”课程注重反映遥感的基础知识与理论,结合遥感技术的最新成果及应用,以“林”为特色,详细讲解遥感的基本概念、遥感成像原理、遥感图像特征、 遥感图像处理和信息的提取的基本方法等内容,要求学生能够熟悉一种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操作,为森林资源调查打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要求学生加深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处理的方法、空间数据分析功能方法;熟练掌握常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应用与操作。中国论文联盟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是林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技术,在课程讲解过程中注重结合林业信息化建设实际是进行林学人才信息化能力培养的关键。

4 “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本校林学专业的专业选修特色课,是将前面3年所学信息技术总结集成提高的课程,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也是大学4年最后的一门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通过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具备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方面的知识,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方法,空间信息的管理技术,熟悉信息技术在组织管理中和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基本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具有正确使用、管理和组织信息系统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将管理理念融入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能力,使学生对信息系统的理论和在林业中的应用有较深刻的了解,使之成为信息社会的中高层管理者。

5 其他信息技术课程。除了上述的信息技术课程之外,公选课程中还设置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其他语言)、“动漫技术基础”、“网络技术”、“网页制作”、“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等课程供林学学生进行选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适当的课程进行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质。

(二)非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信息技术教育

在目前的培养计划中,由于课时限制的原因,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和专业必修课程中没有(也没有必要)设置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教育部要求计算机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做到学习期间不断线。在教学管理上让讲授专业课的老师参与信息技术不同层次课程的教学研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体现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有助于课程体系的建设、发展和完善。

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不知道信息技术能在林业中干什么,有什么用。对于林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要学习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来解决林业问题。如果只是单纯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而不能将其与林业进行充分的结合,学生会感到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得不到应用,同时林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也不能实现。

因此,值得在非信息技术课程中,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学期开设)、“测树学”(第五学期开设)、“森林经理学”(第六学期开设)等,探讨如何结合专业进行信息技术教育。

1 microsoft office的深入学习。在大一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完成之后,学生对word的文字处理基本操作、excel的制表、绘图和计算等基本功能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已有了基础的认识,但是还有很多的菜单和功能不清楚,认识还很粗浅,离社会实践要求有一定距离。需要在以后的课程学习中继续加强使用和体会,以掌握更多的技巧。

在专业课程中要求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文档格式在计算机上写出实验报告和作业;安排学生上讲台做读书报告等,使他们进一步熟悉word和pow—erpoint的菜单和功能,按照预定目标编排出图文并茂的文档,提高学生的排版能力和演示文稿的水平。

为了深入学习excel,授课老师可以通过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将excel功能很强的函数、图表、统计与工程分析功能逐一结合实例具体说明其操作步骤、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比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一元回归分析、方差分析、t检验、统计量的临界值等内容;“测树学”中一元材积表的编制、树高曲线的绘制等内容;“森林经理学”中一些图表的绘制、线性规划问题等内容。通过类似的学习,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学的信息技术能真正地解决林业上的实际问题,增强其成就感,从而不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林学和信息技术水平。

2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深入学习。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学生反映在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以后编程能力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很快就把原来学习过的程序设计内容都忘记了。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相关的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结合编程练习,采取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不断的积累总结经验,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比如“测树学”中一些常用算法就可以结合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来编程实现,可以根据学生的编程水平,从易到难地选择安排单木材积测算、林分蓄积测算、林分出材量及板方材材积计算、生长量计算、拟合模型参数计算、一元材积表编制、地位指数表编制等编程内容。

3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深入学习。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在森林资源管理上得到广泛应用,正逐步普及到市(县)林业局和林场管理上。由于遥感获取大尺度数据的能力,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空间管理分析能力及森林资源所具有的分布的时空特征,在林业信息化建设中,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林业信息化建设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学习完成后,可以在“森林经理学”(第六学期开设)课程教学中,突出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比如,在森林区划和森林调查章节中,讲授gis的数据采集和数据编辑功能。在森林采伐、经营方案、森林资源动态、森林景观动态等章节中,讲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在综合实习时,利用实时的遥感图象作为森林资源的主要信息源,采用gps作为地面控制点的手段,对地形图进行矢量化,以arcgis为软件平台,进行某个林场的森林资源gis空间数据的制作,包括森林林相图、各种专题图、森林资源统计表的生成和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并利用两期数据,进行林业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分析,进而使学生切实提高信息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能力。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三)非课程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教育

对林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以计算机能力为主的信息技术教育重点要依靠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时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做到触类旁通,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今后继续获取知识的能力。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的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这样才能把信息技术理论和知识变为一种熟练的技能,才有可能把信息技术熟练地应用到林业中去。但是,仅依靠课程教学和实践来提供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是不可能实现的。在每一届学生中,总有少部分学生专业知识扎实,且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极大。对于这样的学生,要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积极利用非课程教学环节展开多层次、多方位的重点培养。中国论文联盟

在近些年的实践中,我们主要是利用了毕业设 计(论文)、科研实训(学生课题和教师课题)和实验室开放项目3个教学环节。在这3个教学环节中可以选择遥感在林业上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林业上的应用或程序设计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等大型实验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较高层次的培养。

1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林学本科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为了更好地发挥毕业设计(论文)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提高的作用,同时减少学生找工作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冲突,我们于第六学期末就完成学生的毕业选题工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早早地从暑假就开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2 科研实训。浙江林学院设立了“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基金”,每年拨出专款用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使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接受较为严谨的科研工作训练,开展一些初步探索性的研究工作。每学期进行一次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学生围绕一个课题自由组合组成科研小组。所申报的项目要求有一定的创新性,对学生某方面的能力有所锻炼,并具有实际应用性或现实意义。教师利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指导学生申报信息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等相关项目,或者允许学生直接加入到指导教师的相关科研课题中进行研究。这样的科研实训,使学生有接受科学研究训练的机会,有利于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

3 开放实验室项目。浙江林学院于2006年设立实验室开放专项经费,支持开放实验室项目,允许学生进入实验室,给学生创造了实验活动的环境。教师根据培养林业信息技术人才的要求,提出合适的实验室开放项目,向学校教务处提出申请,教务处批准后公布开放实验室项目清单并组织学生申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实验项目的不同,小组人员由学生自由组合,自己选择已公布的实验项目,向开放实验室提出申请,实验室批准后即可着手实施。

相对于课程教学而言,这3个教学环节在信息技术培养方面有其优越性。第一,前者是以教师为主,后者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不是前台的讲解,而是变为幕后的指导,整个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中心而展开。第二,学生更为主动,学生自主选择题目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科研课题或开放项目,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三,后者对林业信息技术的综合性更强,要求更高,要求学生花费相当的精力和时间来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三、结语

篇6

关键词:林学;品牌专业建设;办学思路中国论文联盟

本科品牌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等学校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出学校特色的有效途径。相对于非品牌专业,品牌专业建设的要求更高,建设的难度更大,也更要强调市场的适应性。品牌专业建设要求做到“思想先进、目标明确、改革领先、师资优化、设备精良、教学优秀、特色鲜明”。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专业始建于1974年,是山西省唯一的培养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本科专业。经过几代林学人的共同努力,林学专业的师资队伍不断充实,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教学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004年该专业被评为山西省普通高校本科品牌专业。本文结合该专业建设的实践,就品牌专业的建设进行了一些理性探索和总结。

一、明确专业建设目标

专业建设目标是否明确、定位是否准确是搞好专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本科专业的定位要坚持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坚持适应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与符合本校校情相结合的原则,且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层次提出的新要求,山西农业大学在专业建设的实践中,逐步确定了林学专业的目标定位、学科定位、层次和规模定位以及服务面向的定位。

(一)专业目标的定位

林学专业要以黄土高原森林资源培育和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利用为核心,坚持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森林生态学、森林保护学、林木遗传育种学等多学科的协调发展;坚持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有机结合;在考研率、英语四、六级通过率、毕业生就业率等可比的教学质量指标方面,在全国同类学院中力争一流水平,从而把林学专业建设成为山西林业建设事业的“智力库”、“人才库”、“智囊团”和“参谋部”,为山西和我国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科技进步做出较大贡献。

(二)学科的定位

针对山西的省情和本专业的现状,林学专业要把森林培育学、森林生态学和森林经理学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学科;要以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重点科研项目为平台,实现学科的提升、改造和融合;并在已有专著、教材、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标志性研究成果和高水平论文。

(三)办学层次和规模的定位

林学专业要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大力发展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适当发展成人函授教育和专业硕士教育。林学专业的本科招生规模稳定在每年70~80人,林学一级学科各硕士点的研究生招生规模稳定在每年40~50人。

(四)服务面向的定位

林学专业要为促进山西省和我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区的林业可持续发展、合理培育和利用森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林业建设人才,提供林业科技支撑。

二、理清办学思路

依据山西农业大学“全方位开放、特色化办学、内涵式发展”的办学思想,林学专业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本科教育办学理念,结合林学院的优势和实际,明确了自己的办学思路,即突出主体,强化基础;优化结构,稳定规模;完善基地,注重实践;创新教育,保证质量。

(一)突出主体,强化基础

在林学专业建设的实践中,树立新的学生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首先,在强调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同时,重视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其次,正视未来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相信每一个德、智、体、情、能全面协调发展的学生都能在未来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贡献。第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着眼于使学生建立起开放的、宽阔的、牢固扎实的知识结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充分认识到培养终身学习、创造性学习能力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意义,转变传统的知识技能教育观,树立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观,突出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并通过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加以落实。

(二)优化结构,稳定规模

在林学专业建设的实践中,充分认识本科教育的系统性,不断调整和完善师资结构、学科结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注意学缘结构的多元化和开放型人才的引进;在学科建设方面,发挥优势,突出重点,选准突破口,抢占制高点;在课程设置方面,提高应用性、实践性、研究性课程和外语类课程所占的比例;在教学内容方面,协调基础知识与探索性知识的关系,注重国际性背景知识的介绍。

在专业目标准确定位的基础上,确定适度的专业规模,进而明确师资、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教学仪器设备等教学资源的适度规模,以避免急功近利心态,保证办学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三)完善基地,注重实践

为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30多年来,林学院在充分利用校内实习基地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的实际,积极建设和努力拓展了校外教学基地。目前,林学专业有校内实习基地2个(实验苗圃和大型温室),校外实习基地4个(庞泉沟自然保护区、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历山自然保护区、山西省林业厅实验苗圃)。其中,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林学专业稳定的教育教学实习基地已达25年。另外,林学专业还在太谷苗圃、杨树丰产林实验局、太行山森林经营局等单位的林场、苗圃设有毕业实习点。2002年山西省林业厅投入80万元用于校内实验苗圃实习基地的建设,完善了实验实习基础设施,从而更好地满足了林学专业教学实习的需要。中国论文联盟

林学院还进一步探索了林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发挥实践教学开放性、探索性、主动性强的优势,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为学生锻炼意志、塑造品格、激发潜能搭建平台。

(四)创新教育,保证质量

在林学专业建设的实践中,通过促进校院两级领导和教师教育、教学、管理观念的开放和创新,带动了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创新,保证了创新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校院两级领导和教师转变了办学的质量观念,形成了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办学第一要务的观念;认识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树立了知识、能力与素质综合发展的人才质量观,更 加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院战略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和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教学科研水平高、治学严谨、精干高效、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根本所在。林学院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制定了教师队伍发展规划,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例如,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外出深造学习;加强沟通,为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在感情上与教师拉近距离。

目前,林学专业师资队伍稳定,学历层次高,梯队结构合理,特别是建立起了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学术影响的优秀中青年教师为主的专业骨干力量,整个师资队伍充满活力。林学专业现有教师28人,实验教学人员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1人、高级实验师2人。在学历结构方面,博士后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3人,在读博士6人;其中,45岁以下的4名教授均具有博士学位,40岁以下的教师均具有硕士学位。林学专业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良好,最高学历在外校取得的教师有14人,占50%。同时,承担专业教学任务的教师100%符合岗位资格要求,教授、副教授全部为本科生授课。稳定的师资队伍、合理的师资结构是林学专业优化办学思路的具体体现,也是稳定专业规模的基础。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四、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部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在高等学校日常工作中处于中心的地位。”近年来,林学院不断调整并明确了办学思想,把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切实落实教学工作在学院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在教学管理方面,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以教学为中心党政工团协调一致开展工作。党政领导经常深入第一线指导、检查教学工作。此外,在教师的职称评定、年度考核中实行教学工作一票否决制。在具体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中国论文联盟

一是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法,以保证教学质量;

二是要求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全部工作在本科教学第一线;

三是经常组织教师深入林业生产第一线,了解林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以及林业行业取得的成就,以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

四是定期聘请国内外专家为本科生开设学术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

五是在保证正常教学经费供给的基础上,积极通过社会渠道筹措经费,加强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以保证教学效果;

六是促进科研工作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七是通过科研训练、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注重科学研究,提升学术水平

科研学术活动对促进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林学专业的教师针对黄土高原和干旱石质山地的实际,在山地天然次生林经营管理、生态脆弱区森林营造理论和技术、太行山干旱石质山地抗旱造林技术、树木开花与结实及种子催芽控制技术、种苗的定向培育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林学专业早期带头人高守惠教授,作为“包兰线沙坡头堤段铁路治沙防护林体系的建立”的主要研究者,于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常培英教授多年研制的“用于提高根系活力和干旱阳坡造林效果的植物保活助长剂一根宝”被国家五部委评为国家级新产品,于1996年获国家技术发明4等奖,并已连续15年向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推广。

近年来,林学专业的教师连续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基金课题6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2项,以及多项省部级自然基金和科技攻关课题、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目前,林业专业教师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其他国家级课题7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2项。近2年已有5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

林学专业的教师还主编和参编专著6部,主编、副主编和参编国家“十五”规划教材12部及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7部;在国家级高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4篇,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潜力。

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是林学专业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相结合的突出特点。这些成果为林学专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林学院多年来高度重视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制定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研促进教学、将科研成果尽快纳入课堂教学内容”的工作思路,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如从2001年开始每年拿出一定的科研奖励经费资助教师编写全国统编教材,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通过科研活动,教师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了大量的科研内容和本学科最前沿的知识理论体系,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郭晋平教授将国家基金资助课题的科研成果融入其主编、副主编和参编的全国统编教材中,并及时在课堂教学中讲授;姚延涛、韩桂彪、刘贤谦等教授在教学中也以自己的科研工作为典型案例,丰富了教学内容。

(3)通过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使林学专业获得了大量的经费支持,从而改善了教学条件、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也使学生得到了更多地进行实践技能训练的机会。

六、彰显办学特色,增强实践教学效果

学校的特色是办学历史过程中的积淀,是学校传统与风格的传承,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其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明显。林学专业积累了30余年的教学经验,重视基础教育,强调实践教学过程,重视实验课、实习课和课程综合实习,规范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形成了以“221实践教学模式”(2个基础,2个关键,1项成果)为主体的有自身特色的教学体系。

具体来说就是:加强实验课和校内实习课这2个基础,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提高学生探究的兴趣;抓住课程设计和林区综合实习这2个关键,强化课程内和相关课程间知识点的联系,促进各知识点向综合性知识结构转化,促进学生的知识向综合能力转化;保证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质量,这既是学生所学知识的一次系统化和综合化,也是对学生解决科学问题、技术问题和生产问题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训练。此外,再辅以社会实践、科研训练、社团活动等,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活的探索工具、转化为全面的综合素质。

当代林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适应未来林业和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魄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林学专业要树立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观,重视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使学生建立起开放的、宽阔的、牢固扎实的知识结构,培养其终身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能力;要根据林学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对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要通过实用课程、活动课程、研究性课程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发挥实践教学开放性、探索性、主动性强的优势,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为学生锻炼意志、塑造品格、激发潜能搭建一个好的平台,以保证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等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建设林学品牌专业的实践与探索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摸索和总结出一些经验。品牌专业的建设必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要根据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特点,确定专业的定位和建设目标。品牌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科学地确定培养目标,明确办学思路,优化教师队伍,强化师生的能力培养,注重科学研究。其中,专业特色鲜明是进行品牌专业建设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

林学品牌专业的建设也促进了林学学科的发展。现在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的森林培育学科已成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并取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另外,还取得了6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当然,林学品牌专业的建设也面临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以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把专业建设继续推向更高的水平。

篇7

关键词:学科评估 学科建设 农林高校 项目评价

一、学科建设与学位评估

今天,随着大学规模的增大,学科的规模也在增大,学科建设已成为学校工作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学科建设的状况上根本反映和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大学的优势与特色主要通过学科建设水平来体现,一流的大学必定有一流的学科[1]。教育部先后于2002-2004年、2006-2008年和2012年在全国开展了三轮一级学科的评估工作,第一轮评估分三次进行(每次评估部分学科),共有229个单位的1366个学科申请参评。其中具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的学科基本上都申请评估;第二轮评估分两次进行,共有331个单位和2369个学科申请参评;第三轮评估一次性在95个一级学科中进行(不包含军事学门类),共有391个单位4235个学科申请参评,比第二轮增长79%。参评单位总体情况见表1[2]。

表1参评单位总体情况统计表

全国高校中,有363所高校的4166个学科申请参评,具有“博士一级授权”学科的参评率为80%。表2 各类学科参评情况统计表。

表2 各类学科参评情况统计表

该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以客观评价为主”的指标体系,主要构成是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声誉等四个一级指标。第三轮评估指标设置突出“质量、成效、特色“,在各方普遍关注的”学生评价、论文评价、科研评价、特色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倡导新的”学科评价质量文化“。

表3 本学科参评情况

二、突出学科特色,强化分类指导

高校学科建设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第 一类是经过长期建设已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学科;第二类 是经过努力,已基本接近国内先进水平的部分学科;第三类是已 有了发展苗头的新兴、交叉学科;第四类是还达不到应有水平的少数一般学科。第一类和第二类一般属于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高校发展必须突出自身特色,以特色强校,以特色发展,以特色取胜[3]。特色办学集中反映在学科建设上,学科的特色决定着高校的办学特色。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围绕“林业工程”一级学科进行特色建设,发展“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生物质能源与材料”二级学科博士点,和“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制浆造纸工程”、“生物质能源与材料”4个学术型硕士点。建立起以植物资源化学与生物质材料为特色,以林业工程学科为优势,材料、化工、轻工、家具、新能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形成了生物质复合材料、生物质能源、生物质工程材料、生物质吸附材料、生物质化学品、生物质清洁生产六个研究方向。构建一个以结构合理、特色明显、整体水平较高的学科体系,进一步彰显福建农林大学林业工程学科优势。

三、挖掘现有问题,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从这次学位评估可以看出,全面贯彻落实以质量为核心,树立注重质量的良好氛围,淡化规模为导向的主要思想。因此,我院林业工程重点学科近年来虽然取得一定成绩,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研究生数和高水平论文数也有明显提升,同时毕业生已成为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专家以及我省林产加工行业、制浆造纸行业、材料加工行业的业务骨干,但还有不少差距和不足。特别是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含提名)和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等奖还有待新突破;博士到海外高水平院校(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偏少;省级以上专业建设、规划教材与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及教学成果偏少等。因此,学院着力从海外和国内985大学引进优秀博士,通过出台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措施,形成大家齐心干事业、为学科发展做贡献的良好氛围。

四、调整成果评价模式,强调学科的社会服务能力

本次学科评估,邀请大量行业和企业人士及所有参评单位本学科专家对学科的社会声誉进行全面评价,形成了“崇尚创新、重视质量、社会参与”的科研评价新模式。同时,在主观评价部分增加了社会服务和学术道德等内涵。

两年来我院专利授权50多项,但成果转化极少。根据福建省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要求,以提升我校社会服务能力为宗旨,学院大力支持和强调专利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鼓励专利成果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着力推进我省竹木加工产业技术升级,以提高竹木利用率、竹木产品附加值、节能降耗为目标,开发新型竹木生物质材料并实现产业化;参与建设国家级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构建自主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和创业育成一体化的新型农村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学院为牵头单位的“福建省竹加工产业技术创新重点战略联盟”和“福建竹加工产业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建成国内有重要影响的产业技术创新重点战略联盟和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建成快速的竹加工产业科技服务网络系统。通过技术服务企业帮助一些企业、总结一些经验、锻炼提升专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校在我省竹加工产业的统领地位及在全国的影响力。以科技服务的突出成效推动我校“林业工程”重点学科发展。学院在生物质材料方面具有较强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实力,具备承担重点技术开发项目的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发明专利,具有持续创新能力。

五、创新学术论文,营造学术论文的良好氛围

这次评估首次采用“定量与定性、质量与数量、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的“多维度学术论文评价”方法。就是将论文“他引次数”及“ESI 高被引论文数”与最新发表的高水平期刊论文同时纳入评价指标等,创立了学术论文评价的新质量文化。我院“林业工程”学科近两年来发展较快,授权发明专利50多项,600多篇,被SCI、EI收录的论文70多篇,其中Ⅰ区13篇,但论文“他引次数”不多。学院教师普遍使用定性理论分析,基本属于个人观点陈述型和经验总结型,定量模型分析、实证研究和大规模的统计调查研究极为稀少。虽然我院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不少,但研究结果基本是具体学科经验的总结;研究方法仅限于表层分析,研究深度不够,得出的研究结论缺乏了更多的实证基础,所进行深刻的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和统计调查的研究也不够[4]。因此,营造一个素质精良的科技创新队伍和坚实的学科基础、良好的科研平台基础以及显著的前期科研成效,定能促进我学科建设更上一层楼,并在生物质低碳加工、生物质化学利用和改性、生物质功能材料、生物质工程材料、生物质吸附材料、生物质复合材料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进一步提升了我院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科技影响力。

六、创新学生质量,开创学生的新视角

此次评估是以改革人才评价方式,强调学生为本,注重在学培养质量与毕业后发展质量相结合的评价理念为模式。引入用人单位对“学生毕业后质量跟踪评价”;新增学生派出留学、交流指标,鼓励对学生培养的投入;引入教育部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情况指标,促进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全面提高。为提高学生质量,开创学生新视角,我院加强闽台交流,与台湾虎尾科技大学、嘉义大学、台湾大学等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英国布鲁内尔大学、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加拿大新布伦瑞克大学(UNB)、加拿大国家林产品创新研究院、英国皇家建筑研究院等国外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国内院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并派博士研究生赴国外高校读书。我院毕业生已成为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专家以及我省林产加工行业、制浆造纸行业、材料加工行业的业务骨干。

综上原因,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巩固原有基础,进一步完善人才 队伍,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使其在现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我院将立足于海西经济社会发展,以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契机,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基础,以提升学科与研究水平为目标,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类资源,发挥学科特色与优势,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师资队伍素质不断提高、高新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水平提升。努力打造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升级版”,基本建成特色鲜明、人才培养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社会服务能力强的高水平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建淮.关于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1(7):20-21

[2]” 2012 年学科评估―0829 林业工程“,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3.4

篇8

关键词 景观都市主义 风景园林设计 风景园林教育

中图分类号:TU986-4 文献标识码:A

景观都市主义是当前西方最热门的城市设计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景观是城市的基本单元,倡导的“以景观作为核心介入手段”多学科合作的思想来解决复杂的城市规划建设问题。

然而,我国当前的风景园林教育仍以单一的“人居环境空间、场所”设计主,面对综合复杂的诸多城市问题,当前的教育思想缺乏多视角、多学科、多技术协同的合作研究,已较难满足实际需求。

因此,笔者提出基于景观都市主义设计思想的风景园林教育改革,鼓励风景园林专业跨界融合,重新定位当代风景园林教育,通过多学科融合、多种技术手段协作来解决复杂的城市问题。

1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简介

1997年,美国城市学者瓦尔德海姆提出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的概念,并指出“景观将取代了建筑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基本单元。景观突破学科的界限,不仅成为洞悉当代城市的透镜,也成为重新建造当代城市的媒介”。这标志着一种以景观作为主要介入手段,并结合多学科理论交叉的城市设计思潮的诞生。景观都市主义强调多学科融合,考虑将人文、生态、社会、经济等因素融入规划实践,并充分运用新的图形分析、图像模型生成技术,形成崭新的城市设计理论。

美国著名景观设计师詹姆斯・科纳(James Corner)提出景观都市主义研究的四个主题:生态与城市过程、水平表面的分阶、操作或工作方法、想象力 。景观都市主义观点主要包括“系统、跨界、动态、基础设施、数据”等方面。

系统观念认为,应该将“自然、生态、人文、社会、经济”等因素纳入都市景观设计与再造的过程,力求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图形图像处理和操作模型的建立,来描述复杂的现代都市空间环境。景观都市主义倡导跨界融合发展,传统的风景园林学科应该和城市规划、建筑学、市政工程、生态学、社会学等交叉合作,形成良好的学科协作平台。城市景观是一个动态发展演变的过程,景观的创造应该打破对传统视觉领域构图美学的教条,创造出不确定的,流动变化的空间形态。景观都市主义还认为,城市景观化、绿色可持续性的基础设施设计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它可以有效整合传统基础设施和城市户外空间人公共活动,提升城市活力。基于信息技术的数据化图像处理、分析,是景观都市主义通常采用的技术手段,它开启了数字化的崭新的景观生成过程。

2当前我国风景园林教育

2.1我国风景园林教育回顾

我国风景园林教育,最早可以追溯至1951年清华大学与北京农业大学合作组建的造园组。后来由于国家院系调整,北京林业大学于1956年成立“城市及居民区绿化专业”,是我国早期园林教育的开始。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北林大的园林专业一度停办,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园林专业的发展走上快车道,并取得较大成绩。

据2014年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统计,我国现有220所院校开设园林、风景园林及相关专业,每年招收各种层次的学生50000人。我国风景园林教育主要分布在“建筑、农林、环境艺术”三大学科背景的高等院校,各个院校结合自身优势,园林专业教育、教学内容呈现出一定的差异。

2.2我国风景园林教学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风景园林学科理论体系尚待完善,所以各类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在建筑类院校中,风景园林教育强调依托“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科理论,以人居环境的“空间规划设计”为主的教学模式;而农林类院校则强调以“植物学、生态学、传统造园学”来指导教学。

这就造成我国风景园林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专业定义、内涵、外延存在争议。

(2)专业教育总体质量不高。由于各个学校办学实力差异,专业教育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所以导致很多院校的教育水平层次不齐,效果不理想。

(3)专业教育理论及思想发展缓慢。由于学科理论研究不足,在风景园林教育实践中,许多院校教学缺乏 “多学科协作、应用新的技术手段”等教育理念,致使专业教育缺乏思想及理论的革新。

(4)课程内容较单一,缺乏创新性研究。当前围绕“建筑、规划、绿地、生态、人文历史”等因素,我国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多以单门课程教学展开,缺乏跨学科、跨专业之间的综合性的课程设置。

(5)理论与实践教学不紧密。由于不同院校师资、场所硬件条件的制约,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教育,多以校内课程设计方式展开,缺乏校外实践以及围绕现实生活中复杂的城市问题进行综合性研究型教学。

3基于景观都市主义设计思想的风景园林教学改革

3.1教育理念的革新

针对日益复杂的城市问题,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应借鉴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观点,将城市的设计纳入以景观主导下的多学科协同合作,创新城市空间分析方法、大胆采用基于信息技术的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树立基于“自然、生态、人文、技术”为一体的新型城市空间规划教学理念。

未来的风景园林学科,需要多学科的相互促进,融合发展;而相关教育就更要转变仅仅在城市绿地类型的空间界域思考问题的思维,将解决问题的思路转向城市区域尺度、城市生态系统层次,从系统观综合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

因此,基于景观都市主义设计思想的风景园林教学,首先要突破单一绿地空间界域和传统园林设计的视野限制,力图将人居环境学科与生态、人文、自然、市政工程技术等紧密结合,从学科的交叉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3.2教学内容的调整

基于景观都市主义设计思想的风景园林教学,要突破单一传统的园林专业课程设置,在进一步加强建筑学、城市规划课程教育的前提下,大胆引入“城市水文、城市生态学、市政设计、人文地理学、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GIS技术、参数化设计”等相关课程。专业教育应适当借鉴医学教育方式,以七年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为主体,保证学生能有较多时间在校学习多门交叉学科的理论,真正做到跨界融合,夯实和延伸专业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树立利用多学科视角进行研究和探索的能力。

3.3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风景园林教育以“基础课―专业课”为最基本组织模式展开,综合类的课程设计安排较少。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容易形成以单一某门课知识为主体的的思维,缺乏多种课程融合、多学科、多角度思考探索的精神。

要打破现状过于分割的课程培养体系,建立以综合设计studio模式为主导的设计教育方法,保证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每个学期都有专门综合设计studio课程。这些课程的训练主题应紧密围绕复杂的城市问题,如“旧工业遗址再生、景观生态修复、绿色基础设施设计、城市空间活力营造”等,从而逐渐让学生认识景观都市主义设计的价值所在。在教学中革新教学方式,可以采用“微课、翻转课堂”等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自我研修的学习习惯。

3.4教学质量评价

良好的教学质量体系需要科学而缜密的教学大纲设计,为突出多学科融合的教育思想,要增加风景园林专业涉及城市气候、土壤、水文、地理、生态、人文学科、市政工程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还要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如:鼓励跨学科专家及社区公众组成评审团,共同参与课程设计成果评价。对于学生设计成果,要坚持开放性评价原则,在坚持科学与艺术原则基础上鼓励方案多解的思路与方法,以培养学生跨学科的多种思维。

4结语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关注复杂背景下城市问题,力求通过打破单一传统园林设计界域,建立以景观设计作为主要介入手段,跨界整合相关学科,形成多层次、多维度、多学科参与的城市设计理论。其核心是强调景观作为核心媒介重新定义城市的秩序,力求真正整合相关学科理论与技术,解决人类日益复杂的城市问题。

所以,基于景观都市主义设计思想的风景园林教学,应该树立新型的以“风景园林学科主导并多学科协作”的教学理念,同时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合理调整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才能满足未来不断变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东云.当代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与谱系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4(129):133.

[2]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树人成境――清华大学风景园林教育成果集

(1951・2003・2013)[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031-032.

篇9

>> 森林保护专业“农药学”课程教学方法与实践探讨 森林保护学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 森林保护专业《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森林保护专业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高等农林院校森林保护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 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木材保护与森林保护浅析 森林保护与农业生态 可持续林业与森林保护 森林工程传统学科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继电保护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试论森林保护 森林采伐与森林保护关系的探讨 关与森林生态旅游和森林保护 论述森林采伐与森林保护间的关系 森林保护专业“森林病理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考 森林保护专业改革之我见 森林保护对策探析 森林保护重在质量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森林病理学通论》校级精品课程网(http://210.27.80.165/jingpin/2006/slbl)、《鼠类生物学及鼠害防治》课程网(中国有害生物治理网站,http://)、《园林植物保护》课程网(http://210.27.80.165/jingpin/2008/ylzwbh)。

多年的教学实践及教学效果表明,课程组历经了26次修订、75届次应用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森林昆虫学》课程资源网及8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更新及时,在森林保护学本科系列课程教学当中促进和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课程成绩的优良率由改革前的47%提高到了66%。实践教学表明,课程组重建的具有6个实践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及优化的实践教学资源与开放型实验室,在实践内容上搭配合理,操作可行,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优良率提高了72%,进一步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提高了35%。

自2002年来,项目组发表教学科研论文20余篇,获得教育部“森林保护优秀教学团队奖”1项、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国家精品课程奖1项、校精品课程奖1项、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校优秀教案奖二等奖1项、校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1项,同时,指导并获得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2项。

虽然森林保护学科系列课程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就,但由于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改革后的森林保护学在基础教学上存在内容不够深入全面,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系统性差、应用能力薄弱等缺点,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体现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作为工程学科面临的实践问题,培养学生的可操控能力是未来森林保护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议题。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S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1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科学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一切事物都不再成为传奇,新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其在林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对于林业来说,是一个实质性的改变。林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林业生产方式的改变,这些都是我们有目共睹的。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人们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为推动林业进入新一步的发展阶段,那么林业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建设就受到了广大社会群众的关注。于是,为培养出适合林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加强林业经济管理的学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在创新林业指导和林业实践方面有很大帮助[1]。本文就通过分析当前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出了一些加强学科建设的意见。

一、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面临的问题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不仅是一门较为独立的学科,它还是一门二级学科。但是这门学科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不管是在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还是在实践和理论体系建设方面,这些不足之处都需要我们去改变。

(1)理论体系建设落后。对于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来说,它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却是先天不足,因为它植根于计划经济时代。在很久以前,学科一般来说都可以分成三个领域,分别为林业经济学、林业管理学和林业政策学,而这三门学科都有自己的核心部分。现在,一般都很难分清学科边界,而林业经济管理这门学科则包括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当中与林业相关的部分。不过,近几年来,人们对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相关理论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这都是因为理论体系建设较为落后。

(2)理论研究和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现如今,林业经济管理这门学科所发挥出来的作用并不是很大,这门学科的影响力也没用得到很大的提升,因此,它的发展能力就显得较为薄弱。造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就是这门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结合不够紧密,以至于它都只是扮演着配合国家政策的角色,实践起来也变得特别苦难。

(3)人才培养工作和实践相脱离。对于林业经济管理的建设学科来说,其任务有很多,但是培养人才也是它的主要任务之一。这关系到国家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林业经济建设的发展,可以为其决策活动提供理论支撑,这也是我国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键。有很多学科毕业生掌握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是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却往往存在很多缺陷,故此,学校为使毕业生能得到更多实践经验,应该让教学活动与时俱进,而不是一味的传授理论知识,要通过林业实践来让学生巩固理论学习成果。随着社会对人才的渴望,学校就应该把握住这一点,使其人才培养工作不与实践相脱离,以便毕业生能有更好的将来,能更好地为社会和广大群众服务[2]。

二、加强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一些建议

随着现代林业的发展,势必为使得林业经济活动的内容、形式和过程都发生一些变化,这也就使得林业经济管理建设具有非常迫切的需要。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是为了能够顺利开展学科建设工作,这门学科应该需要一个偏重点。如下所示,为了能够让现代林业建设得到更好的服务,应该把以下几点当作重中之重。

(1)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林业经济管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在培养人才时,应该以研究生为主,对本科人才进行培养,可以为其奠定基础。因此,学校应该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2)需要加强理论研究方面。学校在传授林业经济管理建设这门学科时,应该结合其他相关学科,主要包括现代经济学、管理学和政策等学科,这些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林业有很大的关联。这就可以建设出以林业经济管理建设学科为主,以现代经济学、管理学和政策学等为辅的理论体系。与此同时,学校可以引进一些与林业相关的案例,以便加强学生的理论研究[3]。

(3)需要加强实证研究方面。在研究林业经济管理建设这门学科时,需要结合国家现代林业发展的特点来进行,并且需要对研究的持续性和系统性加以注意。同时,相关院校可以结合其优势和其特点来相互配合与协作,以便能够形成具有特色的林业经济建设学科。

(4)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于一门学科来说,人才时人们最为关注的方面,加强这一学科人才方面的培养,就可以促进这一学科的发展。与此同时,相关院校还可以引进经济学专业的人才,从而增加这支人才队伍的数量,以便着重提高人才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林业经济管理建设学家,以便能够更好地为祖国做贡献,为祖国谋求发展[4]。

(5)需要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国内方面,应该加强和农业经济之间的交流,或者是和生态环境等相关学科的交流,以便能够寻求科研合作的机会。在国际方面,应该和国外同领域的人开展学术研究,以便能够引进先进的林业经济管理知识,从而提高我国林业学科的国际影响力。为了让林业学科有更为健全的组织保障,那么就应该构建完善的科研体系,创新对人才的培养方法,以便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和水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林业经济管理的建设学科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学科的发展,为此,为了能够让学科以更稳定、更持续的速度发展,就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让它能够与实践理论相结合,以便推动这门学科的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就需要注重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社会在进步,学校的部分制度和措施也应该与时俱进,为了能够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学习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成为全方面的人才,以至于更好地为我国林业建设服务,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5]。

参考文献:

[1]黄山青,沈杰.林业经济管理博士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的自陈情况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10,30(3):274-277.

[2]蒋海.对当前林业经济理论基础和研究前沿的几点认识——兼与李周同志商榷[J].林业经济,1997(6):57-60.

[3]廖士义.我国林业指导方针浅议[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1,13(1):95-99.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