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如何辨证施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柴胡疏肝散是何种治法的代表方 胃痛如何辨证施治

胃痛如何辨证施治

2024-07-10 13: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胃痛有寒邪客胃、宿食积滞、肝胃郁热等证型,应根据不同的证候进行辨证论治。

1、寒邪客胃: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治以温胃散寒、行气止痛,代表方为香苏散合良附丸。

2、宿食积滞: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治以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代表方为保和丸。

3、肝胃郁热:胃脘灼痛,烦躁易怒,烦热不安,胁胀不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治以平逆散火、泄热和胃,代表方为化肝煎。

4、肝气犯胃:胃脘胀痛,痛连两胁,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嗳气、矢气则痛舒,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舌苔多薄白,脉弦。治以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代表方为柴胡疏肝散。

5、湿热中阻: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化湿热、理气和胃,代表方为清中汤。

6、瘀血停滞:胃脘刺痛,痛有定处,按之痛甚,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治以化瘀通络、理气和胃,代表方为失笑散合丹参饮。

7、胃阴不足: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治以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代表方为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8、脾胃虚寒: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治以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代表方为黄芪建中汤。

参考资料:[1]张伯礼,吴勉华.中医内科学.第4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