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树 象征高洁的“万年青”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柏树种在房子的什么地方好 柏树 象征高洁的“万年青”

柏树 象征高洁的“万年青”

2024-07-03 17: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先秦《诗经》中有“泛彼柏舟,在彼中河”的语句,其中的“柏舟”顾名思义就是柏树木造的舟。柏树木材质地细密,纹理顺畅,防虫防蛀、坚韧耐用,不仅可以造船,还可以用于建筑、桥梁、器具、家具等。扬州的传统宅院里,大型厅堂在前后檐步架处多加卷棚轩,当地俗称“船篷轩”。这种弧椽结构只用柏树木制作,一是柏树木坚固,二是取其谐音以获得“百福”之吉祥寓意。

柏树生命力极强,耐干旱瘠薄,在石灰岩、花岗岩等山地仍长得生机盎然,披绿叠翠。更令人钦佩的是,它既耐得零上40℃的酷热,又能忍得零下35℃的严寒,荀子说:“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加之柏树美观又具有实用价值,使得柏树常常成为防护林的主力军,形成大面积的柏树人工林,林业专家称赞它是改造大自然的功臣。

回到古人的视角,这种极其长寿的树是神秘的,它富含精油的细叶和果实也因此被古人认为有延年益寿的神奇功效,关于柏树的神话就此而生,《太平广记》之中有为求长生之术而入山,得异人指点,服食柏树叶,寿至二百三十岁的“柏叶仙人”。种植在祠堂里的古柏则被认为可以治病:“古柏叶尤奇,益州诸葛孔明庙中有大柏木,相传是蜀世所植,故人多采以作药,其味甘香,异常柏也。”而柏树(准确说是侧柏)的果实,在《本草纲目》里,经过蒸熟、暴晒、取仁、炒研等工序后可入药,被记载为“气味甘,平,无毒。主治惊悸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令人润泽美色,耳目聪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

常青的柏树还代表逝去的祖辈精神永不凋零、永远活在后人心中,因此从春秋时起,子女往往会在先逝的父母坟前栽种柏树,既寄托哀思,也护佑泉下人安宁。时至今日,每到清明节时,各地也有种植柏树代替燃纸钱、放鞭炮的新风——“鲜花敬古人,柏树寄哀思”,成为文明祭扫的一种新习俗。

西方柏树之名源于巨大的悲伤

柏树的英文名为cypress,来源于希腊神话中一位名叫库帕里索斯(Cyparissus)的美丽少年的名字。在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长诗《变形记》里,少年库帕里索斯是刻俄斯岛国王的儿子、太阳神阿波罗的宠儿,这位少年有一个终日不离的亲密伙伴,那就是刻俄斯岛卡尔透斯谷地的一头神鹿。神鹿性格温顺,戴着宝石项圈和珍珠挂饰,神采奕奕。库帕里索斯喂它牧场最鲜嫩的草,它驼着库帕里索斯在牧场快乐地奔跑。

然而在一个夏日,当神鹿在浓荫下避暑时,正在练习射箭的库帕里索斯因为被树叶遮挡了视线,不小心失手射死了它。库帕里索斯悲痛欲绝,甚至想跟神鹿一起死去。太阳神阿波罗知道后,前来安慰。库帕里索斯向阿波罗请求一个礼物——希望可以永远哀悼神鹿。阿波罗想了想,深深地叹了口气,悲伤地喊道:“我将为你哀悼,你将为别人哀悼,当人们为他们的亲人哀悼时,你将永远在那里。”于是库帕里索斯哭啊哭啊,哭得浑身的血都流干了,头发变成暗绿色的针叶,躯体覆盖了一层树皮,一棵挺拔的柏树耸立在阿波罗面前。柏树从此成为少年库帕里索斯的化身。

柏树在古希腊人的现实世界中也与哀悼有关:如遇家人去世,希腊人会在门边挂上柏枝。古希腊人的丧葬方式有火葬和土葬两种,人们在焚化死者遗体的篝火旁边装饰柏枝,也会在坟墓四周栽植一些柏树。而从古罗马时代起,挺拔、四季常绿的柏树一直是墓地里最常见的树种。

欧洲继承了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也继承了柏树的哀悼意味。英国文豪莎士比亚在他的剧本《第十二夜》里有“葬吾于哀柏兮”的对白。“葬吾于哀柏兮”有多层含义:古埃及人曾用柏树木制作木乃伊的棺木,以及用于石棺的装饰;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会把英雄的遗体放于柏树木制作的棺中,他们还会把柏枝放在死者的灵柩中——因为柏树的木材耐腐防虫、坚固不易变形,还有能杀菌的强烈香气,在火葬时,柏树木材缓慢燃烧会产生出刺鼻气味,而这种气味则被认为有助于亡灵找到升天的路。另外,“葬吾于哀柏兮”还有将柏树作为殡葬用树栽种在公墓处的意思。欧洲有一种名为意大利柏木的柏树,拉丁名字意为“永生”,树冠呈火焰形状,是欧洲常见的殡葬用树。

正是因为柏树默默守护着地下的长眠者,而柏树又是一种生长缓慢、年岁悠久的树木,仿佛“永恒的死亡”,因此,欧洲文化里的柏树免不了让人产生与死亡有关的忧郁联想。画家文森特·梵高在给弟弟提奥的信里曾这样写道:“这些柏树总萦绕在我的脑子里,我真想像画向日葵那样,把它们画出来。因为我奇怪,至今竟没有一件作品,表现出我心目中的柏树。它们宛若黑色的音符,跳跃在阳光明媚的风景中。这些黑色的音符既富于神韵,又极其难以演奏好……”这时的梵高正住在法国南部的一家精神病院,在他的著名画作《星月夜》里,映衬着失重星空旋涡的,是柏树黑色火焰般的身影。梵高以向日葵的画作闻名,然而在他因精神疾病自杀的最后阶段,出现越来越多的元素却是柏树。在离世前的几个月,他创作出《有丝柏的道路》:一棵巨大的柏树高耸在两个行人身后,仿佛在嘲笑他们的渺小,而这两人似乎都不敢回头。巨大的柏树仿佛浓郁的黑色亡灵,象征着画家最后的结局。

在欧洲,柏树木也是优质的建筑材料。《圣经·新约》中,所罗门王宫殿的黎巴嫩林宫里“有香柏木做的柱子三行,柱上有香柏木做的梁檩,外边用香柏木的木板包装。每行香柏木柱子有十五根,一共有四十五根。”据说柏拉图的《法律篇》就是雕刻在柏树木制成的平板上,因为柏树木既庄严肃穆又耐久防虫。柏树还曾被用来建造横跨幼发拉底河的大桥、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大门,甚至还传说诺亚方舟也是用柏树木制作的。

言以咏志 古诗词里的柏树

中国文人抬头看向柏树时,敬其节气、赞其精神,种种情愫,都留在了古诗词里。

柏树最早出现在中国古诗词长河里,是以一叶扁舟的姿势划过:先秦《诗经·国风·鄘风》有“泛彼柏舟,在彼中河”,讲述的是卫世子共伯早逝,其妻共姜被父母逼迫改嫁时誓死不从,作诗以自誓。因此后世又将妇女丧夫称为“柏舟之痛”。

而在叙事诗汉乐府《平陵东》里,第一句:“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将故事的开场定在“松柏桐”处,即墓地里。同样,乐府诗《十五从军征》里的“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说的是参军归来,旧宅已经成为松柏间的坟冢。

苍翠挺拔的柏树,象征高洁的情操,特别是和松树一起时,常被诗人言以咏志。正如汉魏文人刘桢自问自答的“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难道松柏不畏惧凝重的寒冬吗?只是因为它们天生秉持坚韧的本性。

这种本心也可以是忠贞不贰之心。南北朝诗人萧衍有诗句“果欲结金兰,但看松柏林”,意思是,想要百年好合就请好好看一看松柏之林。为何要看松柏林?诗的后两句用一语双关给出回答——“经霜不堕地,岁寒无异心”。婚姻生活中即使遭遇苦难和意外,也要不离不弃,正如松柏经霜耐寒,仍然四季常青,严寒也未曾使它忘记初心。而到了唐代文人贯休“不能更折江头柳,自有青青松柏心”的诗句里,这颗松柏心则是坚定不移的决心。

也有诗人从松柏的长寿里看到了人类漫长而短暂的一生:魏晋时的刘琨写下“南山石嵬嵬,松柏何离离。”以南山松柏做比喻,写出了古代读书人的成才之路、仕进之途。宋代文人司马光说“松柏傥非生磊落,岩崖何易出峥嵘。”在他看来,人就好像松柏一样,越是身处绝境,高贵品格才越能闪现出来。宋代诗人陈瓘的“身如古柏童童老,心似平江湛湛流”,说的是诗人自己的身体老朽如古柏,内心也是阅尽千帆的平静。宋代李弥逊的“客来了不言,碧眼照庭柏”,书写下有客前来,相顾无言,唯洞庭松柏映照彼此之心的意境。同样是宋代诗人的苏泂的“陶山松柏日夜长,屋下儿孙渐满堂”,则用静态的松柏与屋下成长的人做对比,以松柏的长久象征家族兴旺。

园林瑰宝 古都北京的柏树

历经870年的建都史,北京城内的建筑古迹星罗棋布,而默默守护着古都金瓦红墙的,还有几千株古树。古树中又以古柏最多,特别是辽、金、元、明以来种植在皇家园林、坛庙、帝王寝陵里的柏树,构成了浩荡的古柏群景观。从故宫御花园、颐和园,到天坛、社稷坛、地坛、太庙,以及十三陵、八大处等名胜古迹里,都有其苍老遒劲又苍翠欲滴的身影。

光是在天坛一处,就有古柏约3600棵。天坛作为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祭天仪式的重要场所,整体面积是紫禁城的四倍,可以说是古代北京城内最大的建筑综合体。而在如此浩大的面积内,仅布置了五处建筑,大量留白都由这3000多棵古柏来填补——这是唯有庄严肃穆、岁寒不凋的古柏才能共同缔造的建筑艺术群,所要表达的是中国人自古追求的“天人合一”。

如果从上空俯瞰,一片由柏树群构成的绿海包围着天坛,仿佛将登顶圜丘做祭祀仪式的人托举到天地之间。在这里,明清两代的皇帝年年祭祀,表达对上天的崇敬,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古柏树的翠荫之下,也曾举办皇家成员的书法、诗作、绘画等艺术活动。天坛里的古柏大多种植于明代,其中最古老的几棵是金代时就已种下的,距今已有800多年。沧海桑田、时光流逝,而古柏静静屹立见证历史,直到自己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相比天坛古柏800多岁的年龄,位于北京密云区的“九搂十八杈”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太爷爷”——从商朝起就在此扎根,距今已有3500年历史的这棵古柏,是北京树龄最大的古树。2020年,省级公路松曹路长约195米的一段被整体东移了近20米,只为给这棵珍贵的古柏留下生存空间。而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保护这些“园林瑰宝”,也是在保护我们共同的历史和文化记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