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果树的成熟期 干货

干货

2024-07-05 20: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3、新梢生长和果实发育期

此期从谢花后起至进入缓慢生长或停止生长为止约30到45天。

(1)新梢生长期

A 加长生长:由于新梢顶端生长点分生组织的细胞不断分裂伸长二引起长度增长,一般经过开始生长期,旺盛生长期,缓慢生长及停长期。

B 加粗生长:由于形成层细胞分裂分化和增大引起树干不断加粗,一般比加长生长开始晚,一般一年中在春梢停长和秋未有两次加粗生长高峰期。

(2)幼果发育期:

伴随着新梢生长,幼果经授粉受精后也开始了体积膨大,时间约3到4周。主要是进行细胞的分裂,数量不断增加,是长成商品果的第一个关键时期。

(3)本期果树生育特点:

本期是果树年周期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因为营养生长和结果同时进行,一旦发生了养分和水分供应不足,便会导致二者产生激烈的生存竞争,其结果往往是发生幼果大量脱落,生产上称为生理落果,故将本期称为果树需肥需水的临界期。

(4)栽培措施:

追肥灌水,防治病虫,喷施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果实套袋。

4、花芽分化期

从6月上中旬至9月上中旬,时间较长约2到4个月。

(1)概念:

由叶芽的生理状态和组织状态转化为花芽的生理状态和组织状态称为花芽分化,生长点由叶芽的生理状态转向形成花芽的生理状态的过程称为花芽生理分化,从花原基最初形成至花各器官形成完成称为花芽形态分化。

(2)花芽分化时期:

大多数落叶果树一年只进行一次,如苹果在6—7月份,梨6—8月份,桃7—8月份,葡萄5月份,如果经摘果15天后只要条件适宜可连续分化。如苹果为1—7周,多数为4周,从5月中~9月中均可开始,桃为6月中至8月上,核桃6月下至7月上。

(3)栽培措施:

环剥环割,喷施生长抑制剂,适氮控水,防治病虫。

5、果实膨大与成熟期

此期长短因树种品种不同而异。

(1)果实膨大期:

指的是果肉细胞体积的膨大,膨大倍数由30~300倍不等。有的树种品种仅有一次膨大高峰,而有的则有两次膨大高峰,如苹果,第一次在6月/下~ 7月/底,第二次在9 ~ 10月份。那么在前期果肉细胞数量一定的基础上,体积膨大的倍数越大,未来的果个也就越大。

(2)果实成熟期:

当果个达到该品种的固有大小和形状时进入成熟期,内含物逐渐转化,果面着色,香味增加,种子变色直到成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生理生化转化特点:

其一,大量的淀粉转化为糖,糖酸比值增加;

其二,有机酸参与呼吸作用被氧化分解或转化为不溶性物质,酸味降低;

其三,在果胶酶的作用下,原果胶被分解为可溶性果胶,果肉变得松脆或柔软,硬度降低;

其四,果实中积累的各种脂和醛类物质在各种酶的作用下产生出芳香气味;

其五,果皮表面产生蜡质和果粉,起保护、美观作用;

其六,果肉细胞内产生乙烯,促进呼吸和各种生化过程,使成熟过程加快;

其七,果实表面色泽随叶绿素的分解,从而显示出黄、橙等底色,随之,由叶片中运来的色素进一步合成花青素苷,使果面显示出红紫等色彩,称为面色(彩色)。

(3)栽培措施:

保证肥水的充足供应,提高叶片的光和速率,应用生长调节剂,防治病虫害。

6、落叶期和休眠期

(1)落叶期

落叶是果树进入休眠的标志

温带果树的正常落叶是在日平均气温降到15℃以下,日照时数短于12h开始的。

落叶前先在叶片内进行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叶绿素的分解,光和作用及呼吸作用减弱,养分流转入枝条中,最后叶柄形成离层而脱落,生产上应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叶片不可过早或过迟脱落,如过早,影响到光合产物的积累和制造,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树体的越冬能力和来年春季的生长发育;过迟则秋梢生长过旺,组织发育不充实,且导致部分营养物质来不及运往枝干即被损失掉了。故此期切忌进行修剪,最宜秋施基肥。

(2)休眠期

落叶之后果树即进入休眠期,此期虽然外部形态上不再发生变化,但树体内各种生理活动仍在进行,如呼吸、蒸腾、根的吸收、合成、芽的进一步分化以及树体内养分的转化等(果树9℃以下,桃15℃以下,梨13℃)

果树休眠可分为自然休眠和被迫休眠两个阶段。

果树在自然休眠期内即使给予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也不能发芽生长,而通过自然休眠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程度的低温条件,称为需冷量。一般以芽需要的低温量表示,即在日平均温度7.2℃以下需要的小时数,如桃为500~1200h,苹果、梨为900~1000h。按日期算,多数果树在12月后~2月后结束自然休眠。

被迫休眠是指由于不利的外界环境条件(低温、干旱等)限制而暂时停止生长的现象,如早春便往往由于低温而使果树在通过自然休眠后进入被迫休眠,根系休眠也属被迫休眠,生产上的设施栽培便是人为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来打破被迫休眠而促使果树提前进入生长期的。

来源:岱下匠农,作者匠农冯丰。由苹果种植达人编辑排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