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我们仨》读后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杨绛的女儿名字怎么读 杨绛先生《我们仨》读后感

杨绛先生《我们仨》读后感

2023-04-21 08: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杨绛先生《我们仨》读后感

 

杨绛先生《我们仨》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时需要认真

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

收集整理的杨绛先生《我们仨》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杨绛先生《我们仨》读后感

杨绛先生的大名早就知道,钱锺书先生的《围城》也是我读过四

五遍的书,这本《我们仨》也是很早之前就知道了,特别是前两三年

前杨绛先生去世的更是网上铺天盖地。我对杨绛先生的记忆更深的是

她回复读者那句“你的问题在于想法太多而读书太少”。她这句话还

被我自嘲过说自己是“想法太多而行动太少”。

 

这个月开始想好好读几本实体书,就入手了这本书,今天放中秋

节假,在这个传统的团圆节里读完这本书,甚好。

 

整本书读下来,感受到的不是传说中的“最才的女,最贤的妻”。

(

实际上,这会读下来让我对这个说话相当怀疑,甚至鄙视,感觉是文

人圈里文绉绉的奉承。

)

我无意诋毁杨绛先生,对于她,我是尊重之情。

不过,我觉得从这本书里读出来她最令人羡慕的是和钱锺书先生心心

相印,相濡以沫,两个人在精神上高度同步,在性格上有些互补,在

是非对错上和教育女儿态度上又非常合拍,确实是非常棒的组合。在

他们三个人的小家里,每个人都非常率真单纯,又各有优点,相互照

顾。家庭氛围真的是轻松到让读着的都想结婚生娃。这样的家真是令

人眷恋的心灵港湾。一个三口虽然每人都是学富五车的高级知识分子,

在家里却一点那种清高冷谈的状态都没有,反倒是非常的活泼天真,

像三个长不大的孩子。最后一节,那种淡而久的怀念和悲伤,让我想

起了,“庭前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好希望自己也有一个这样的小家庭,温暖,轻松,关心。

 

杨绛先生《我们仨》读后感

昨晚看本书看到了夜里十二点多,看到杨先生描写阿园去世的文

字,不禁泪如雨下,不能自已。妈妈的爱,永远伴随着她的孩子,在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