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炫民族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杨柳村民俗 最炫民族风

最炫民族风

#最炫民族风 |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该村主要以汉族为主,白族、彝族、苗族等多民族混居,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等,农作物以种植包谷、烤烟为主,正在发展养殖等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可渡村在历史上是 “茶马古道”的重要渡口,开创于秦汉时期,明洪武十五年进行重修,至今依然保存完好。 “可渡关”位于可渡村南面,关门宽约四米,地处古驿道的险隘处。

关于可渡村村名的由来,说法众多,其中一说古可渡又叫船边,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过往客商很多,经常有人来到可渡河岸边想要过河去,就问摆渡的船工们:可渡否?船工答曰:可渡!这可渡答的次数多了,逐渐成为了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还有一说云:曲靖文官赵勋丞(曲靖土主街人)当年上京赶考,来到可渡河边,恰巧刚下过大暴雨正值洪水猛涨,难以过河。赵勋丞当即发誓:“苍天在上,如明日水落,令我得以渡河而不误考期,为官后定来此修建一座石桥,普度众生。”话音才落,突然从河上游冲下来一棵断木,断木极大,到了此处,被浪一打之后横了过来,好巧不巧地两端被两块凸出的石头卡住,形成一座天然木桥,赵书生喜出望外,顺着木头过到对岸后感慨不已,本来以为不可渡的地方意外可渡了,从此就把这个助他去求功名的地方叫做可渡,后来果然高中,为了兑现承诺,临终前告诉儿子:“我们家的发迹与可渡河非常有关,如若那时没有天助,过不得河,就没有今天的前程。当时我许下的愿心,在可渡河上建一座石桥普度众生,你要去建桥还愿。”后来其子赵越于民国五年勘测后随即动工,花去银子一万八千两,于民国六年建成。这可渡桥畔的村庄也成了可渡村了。

在可渡村可以看到众多的摩崖石刻和碑刻,笔划大如簸箕的 “山高水长,水流云在”,可能是云南最大的摩崖石刻, “矗天拔地力千钧,铁画银钩神鬼惊”的隶书刻着的 “飞虹竚鹤”四字,那字飘逸中透出苍劲来,传说是诸葛亮所题,也有说是明嘉靖年间宣威御史缪文龙与状元杨升庵相遇时所题。

可渡村这个地方有个很宽阔的大广场,如今大广场成了人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还是每年举办山歌节的地方,大广场上竖着好几棵图腾柱,苍穹下,一个高大的牌坊伫立着,牌坊上书 “诸葛广场”四个字,后面是一个大山包,这诸葛二字不禁让人浮想联翩,这地方会和诸葛亮有什么关系吗?这个大山包直到现在,还被当地人称做诸葛大营。

诸葛大营位于可渡河北岸,居高临下,周围长五百米左右,传说是诸葛亮领兵在这里驻扎。历史记载公元225年,诸葛亮三路大军征南,东路军马忠,西路军诸葛亮,中路军李恢。这里的驿道为中大路,因此,征南时从中大路进军的是中路军李恢的大军,这里的诸葛大营实为李恢大军的营地。

当地百姓传说这里原是土城墙,现在已不复存在,但这里确实可称军事要地。三军会师曲靖七擒孟获后史书记述:“班师回朝,取道滇东北”。在大定府志、威宁县志中也有相关的记述,诸葛亮回师时确实走的是这条线路。

如今这里已是树木葱茏,鸟语花香的好地方,也成为三国时征南的战场遗址,诸葛大营的地名沿用至今。明清时期也有古人留言、留诗记述。其中一首:

丞相当年众所崇,名言至论悯丹忠。

而今区画成荒垒,应识英雄泪眼空。

三顾英雄祀典崇,桥头风雨泣弧忠。

平蛮已见无穷策,只有吞吴恨未终。

可渡属于宣威,离宣威城也就几十公里的路程,火腿自然也是可渡的美食了,“赶街”日,随处可见火腿一只一只的售卖,宣威火腿可谓是大名鼎鼎,火腿形似琵琶,只大骨小,皮薄肉厚肥瘦适中;切开断面,香气浓郁,色泽鲜艳,瘦肉呈鲜红色或玫瑰色,肥肉呈乳白色,骨头略显桃红,似血气尚在滋润。其品质优良,足以代表云南火腿,故常称 “云腿”。

宣威火腿的历史悠久,最迟始于明代。20世纪初,浦在廷等人集资兴办“宣和火腿公司”,引进机械设备制作火腿罐头,继而“云南宣威浦在廷兄弟食品罐头有限公司”成立,其产品于1923年参加广州等地赛会受到各界的好评。

孙中山先生为其题词 “饮和食德”,从此名声大著,远销香港、新加坡等地。

宣威火腿具有鲜、酥、脆、嫩、香甜等特点,长期以来一直以营养丰富,肉质滋嫩,油而不腻,香味浓郁,咸香回甜著称于世,在宣威的餐桌上,没有火腿这道菜,是说不过去的,无论是炒还是煮或者蒸出来,一盘油光红彤彤的火腿,怎么都是最能勾起食欲的那道大菜。

杨柳的豆面汤听起来会让人一头雾水,那么先来听一首歌谣吧:

“小姑娘,擀面汤,擀得薄薄片,切成细麻线,公公吃掉八大碗,婆婆吃掉九桶半。”

这首关于杨柳豆面汤的歌谣在杨柳一唱就是两百多年,据说这道美食最早的来源是南来北往的客商们在马店中住下,习惯了面食的中原人怀念千里之外故土的气息,于是他们动手制作手擀面。

好奇的当地人目睹了这新奇的做法,也品尝到了他们未曾享用过的美味,有聪明的当地小姑娘就动手尝试着手擀面的制作。也许是小麦面粉的量不够,也许是忙中出错,总之小姑娘制作的面汤中加入了本地产的豆面粉,也就是这一意外,形成了独具当地特色的美食—— 杨柳豆面汤。

将擀好的面切细入锅,待面浮起,轻轻搅动,面熟后捞于碗中,舀一勺本地的特产杨柳干酸菜汤 ,再往里加上各种佐料,面条的香甜味和干酸菜的酸味奇妙的结合了,滑过舌尖,酸爽可口,成就了不一样的味蕾体验,也成就了一道地方美食。

倘塘黄豆腐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黄豆腐的吃法也是多了去了,可以切片打个蘸水凉食,韧劲十足的,不但豆味香醇还很Q弹。切成丝或者块与青椒或者韭菜炒食,豆腐上的黄色不掉不染,绿肥黄瘦,其香扑鼻。

下锅油煎,油而不腻,色泽金黄,吃了还温润不上火。烧烤摊上,更是离不开黄豆腐了,一碟干蘸料,足够安慰多个忧伤的或者欢乐的夜晚。还有一种很有地域色彩的吃法,那就是拌酸菜煮食,清爽开胃,消暑解渴。还有就是和当地有名的宣威火腿煎炒出来,金黄的地方更加黄灿灿。光是看着就食欲大增,一口下去,滋嫩可口,满嘴留香。还有一种吃法,才算是倘塘黄豆腐的正确打开方式,不需要什么花哨的辅料,就一锅白水烧开,把黄豆腐整块下锅煮了,几分钟之后把豆腐捞出来,就着花椒辣子面用手掰着吃,豆腐的本真本色本质全都不会错过。

除此之外还有宣威小炒肉、带皮清汤羊肉,壮牛肉火锅、牛干巴,豆腐血肠、菜豆花,包谷饭、麦疙瘩饭等美食,都令人垂涎欲滴。

每年农历七夕,天上鹊桥牛郎相会,人间可渡歌手云集。可渡这里可谓是人山人海,来自贵州、会泽、宣威和杨柳本乡的山歌选手们会来参加每年一届的可渡山歌节比赛,山歌大部分是情歌,触景生情,自编自唱,用山歌来表达男女之情等等,山歌高手都来自民间,一开口,便惊艳了耳朵:

山歌大赛会吸引了周围四里八乡的上万群众前来观看。广场上、台阶上、树荫下、山坡上,一眼望去密密麻麻、挨挨擦擦。听得高兴了,也会在台下扯开嗓子唱几句。拿到了歌王歌后桂冠的人,自是倍加欢喜和开心,也更加乐意把山歌从心中唱出来,更加成就中国山歌之乡的美名。

可渡村周边还有着宣威八景:“翠屏积雪”、“桃溪泛锦”、“飞虹竚鹤”、“诸葛大营”、“云山石路”、“苦竹盘根”、“葆圆洞天”、”“乌龙钻箐”,每一处都是风景俱佳,每一处都有着传奇的故事。

文图:雅 兰

编辑:梁志颖

编审:朱家吉

终审:王一帆

扫码逛展

线索提供·合作联系·编读往来

[email protecte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