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设计优秀案例系列报道⑧山水箭岭,桃源画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村庄入口设计平面图 村庄设计优秀案例系列报道⑧山水箭岭,桃源画境

村庄设计优秀案例系列报道⑧山水箭岭,桃源画境

2023-10-20 00: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村庄自然格局图

2.风貌肌理

数百年来,箭岭先人在箭岭溪两侧的谷地之间繁衍生息,村居倚水或依山而建,形成了村随水走,顺势而居,自然生长的村落肌理。近年来随着交通出行方式改变、生产力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新建的农居沿路或滨水而建,肌理相对单一整齐,与老村顺应地势,自然而紧凑的肌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新村与老村肌理特色对比图

村落整体风貌淡雅清新,如水墨画卷,老村内部尚存较多传统风貌建筑(多为晚清民国时期建筑),属于典型的浙东民居风格,部分呈现中西合璧特色。

建筑风貌分析图——呈现中西合璧特色风貌建筑

3.特色产业

箭岭村以酵素为核心促环保,通过建立酵素制作基地,倡导酵素自制等方法,将村民弃用的瓜果、蔬菜等作为原料,生产制作可用于清洁、洗涤、除臭等功效的环保酵素。目前,已累计制成环保酵素有机肥料20余吨,培育酵素农业基地80余亩。

箭岭酵素农产品

4.发展诉求

村庄发展诉求示意图

设计目标与策略

1.目标定位

综合考虑箭岭村未来作为大堰镇生态教育小镇核心的区域功能定位,以及箭岭村山水、人文、产业特色,提出村庄定位为:全国自然教育先行示范区,全国绿色生活范例,打造山水箭岭,桃源画境。

2.设计策略

(1)总体设计策略“寻境·入画——立意为先”

规划形成一条景观主轴,三条景观次轴及若干景观节点。依托箭岭溪滨水空间盘活若干节点,穿点成线,形成滨水景观带(主要景观轴),作为村内最重要的景观序列;依托老村内东西向主街及南北走向巷道形成次要景观轴线,轴线上形成若干节点;通过空间序列、视线通廊,打造寻回桃源画境。

空间序列规划图

(2)重要点位设计策略“新境·重生——有机更新”

在新产业、新生态、新乡土引导下对各个重要节点的空间形态与功能进行有机更新。

游线规划图

(3)管控引导策略“复境·自在——风貌引导,场景谋划”

整体依托山、水、村空间,形成收放有序的“一带六片区”的风貌结构。梳理视线通廊与关键节点,对各区段空间风貌主题(情境立意)控制引导,复现山水箭岭,桃源画境。

视线风貌引导规划图

管控引导

结合村庄未来建设愿景及村民生活改善需求,落实村庄设计场景,提升整体建设品质,从整体管控、建筑风貌、环境风貌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管控导则;整体管控分六个片区提出引导措施,建筑风貌按照建筑类型提出管控引导,环境风貌按照空间类型提出设计引导。

总平面设计图

总体设计

1.总体布局

功能空间布局规划图

2.空间序列

形成以滨水景观带为主要轴线,东西向主街及南北走向巷道为次要轴线,融合入口节点、生态农田、旅游集散、自然教育中心、古桥节点等主要节点的空间路径。

空间序列规划图

详细设计

1.重要节点设计

公共空间是村民集散、交流、休憩的空间场所,在村落空间位置上较为突出,容易形成视觉焦点,具有较为明显的标识作用和形式意义,也是游客观光体验的重要场所。设计根据村落整体空间及视线分析,将设置东入村口、桃源宜居等8处重要节点。

重要节点分布图

(1)东入村口节点设计

①功能定位:形象展示,人文体验,科普教育——缘溪行,忽逢桃花林。

②设计特色:以山水为背景,以桃源画境为主题,提取村落建筑与环境特色元素,打造入口形象标识;梳理入口田园空间,形成纯粹的以桃林梯田为背景,酵素稻田为前景的生态田园景观,并设置游步道与生态酵素科普解说系统。

入口节点标识改造前后

(2)桃源宜居节点设计

①功能定位:人文体验,邻里互动,滨水游憩,科普教育——桃源人家,豁然开朗。

②设计特色:对现状农居进行特色提升,并对水系沿线现状相对生硬的栏杆等,采用乡土材质进行特色提升,生态化提升;优化邻里空间,滨水空间,并根据桃源画境的设计立意,对建筑、庭院、滨水界面进行人文特色提升。

桃园宜居改造前后

①功能定位:游客观光,游客集散,科普教育,文化交流,人文体验。

②设计特色:在对门楼建筑更新建设的基础上,根据未来生态教育旅游发展需求,对入口空间进行改造提升,优化集散广场、生态停车场、集散活动空间、文化交流空间等功能空间。

(4)古桥节点设计

①功能定位:亲水空间,邻里空间,科普教育

②设计特色:以山水为背景,诗书画融于山水之间以村庄水系为依托,扩展亲水空间,打造邻里互动的亲水场所;以古亭为中心,连接水边步道与河埠头,打开视线,体现村庄美丽风景。

古桥节点改造前后

2.建筑设计——自然教育中心

(1)设计理念

一是利用基地位于新村老村过渡地带的特点,在保持依山顺水地呈现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契合的特点的基础上,塑造积极公共空间,缝合新老村庄肌理。

二是传承地域传统,打造当地特色建筑,建筑外立面设计反映本土文化,材质装饰采用本土材料。

建筑透视模型效果草图

(二)总体设计

据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采取了“顺应山势”、“逐级延展”的空间布局形式,建筑物布置在场地的北侧和西侧,沿着山体展开,延续山势,使建筑外部空间与山体相融。

建筑总平面布局图

(三)方案设计

建筑由东南到西北分为三大部分:水溪以南最东南侧为1#楼,功能为接待服务中心、展示体验区、小型多功能区、办公区;水溪以北、规划道路以南为2#楼,功能为展示厅、体验区等;西北侧规划道路以北为3#楼,功能为自然教育中心以及配套住宿区。

设计效果图

建筑首层的大基座与山体相连,屋顶充分覆绿,植被和部分上人屋面与山体相接,仿佛首层是山体之一部分。二三层的坡屋面小体量建筑延续村庄传统肌理,错落布置于首层基座之上,形成丰富的院落空间。结合绿色建筑要求,在坡屋面上设置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并做好与村庄建筑整体的协调。外墙设计受当地传统建筑的石砌工艺启发,以干挂仿石混凝土板为主要装饰材料,辅以竹制活动遮阳百叶和磨砂玻璃等混合构造,以求呈现出一种既能传承当地建筑文脉、融入自然山水,又具有绿色建筑标杆的外形和空间特征的建筑风貌。

建筑细部效果图

建筑1#、2#楼的主体被水溪断开,二层屋面则通过钢梁和混凝土桥面连接,以强化建筑群体视觉的整体性。1#楼与2#楼主体之间的距离为13米,2#楼与3#楼的主体之间的距离为28米。南侧场地保留村庄原有广场,并对空间进行整合优化提升,打造集游客集散、村民活动、科普教育、文化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广场空间。

前广场设计效果图

下步计划

来源:市风貌办、奉化区住建局

村庄设计优秀案例系列报道:

《龙游自然山水、人归古村情怀——基于“内线支撑,外线作战”发展策略的宁海县龙宫村村庄设计》

《山海风情、静谧林下——基于镇村融合发展的北仑区新峰村(下林)村庄设计》

《以石为韵,山水栖居——基于传承与创新的宁海县许民村村庄设计》

《聚合有道·艺术赋能——以资源整合集聚发展为导向的象山县蓬溪村村庄设计》

《山海共绘·艺术融乡——基于乡村美学空间营造的宁海县临港村(骆家坑)村庄设计》

《赓续时代荣光,重塑水韵乡愁——以农房更新为先导的奉化区许家村村庄设计》

《江南野望,乡野青创——以运营为导向的镇海区永旺村村庄设计》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