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魔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李浩石 医药魔方

医药魔方

2024-02-22 15: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过去,但凡重磅交易出现,总会引发投资者对Biotech前景的无限遐想。只是,天晴总是与阴雨交替。2023年上半年的License-out大潮下,海外大药厂接二连三的“退货”又让股市震荡。

BD先行者出现碰壁,后来者又是否会步其后尘?国内Biotech在放弃成为Biopharma的梦想,将“孩子”转卖给他人时,如何才能具备应有的BD能力?未来一年里,BD是不是Biotech们更好的生存选择?并购潮又还能否出现?……上述问题,我们都在这次与浩悦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浩和浩悦资本资深合伙人李逸石的对话中,得到了答案。

浩悦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浩(左)、浩悦资本资深合伙人李逸石(右 )

BD要趁早

2023年,当诸多创业者提及业内开始疯狂“卷”BD时,话题中心早已不是几年前火热的License-in,而是长期被其掩盖住光芒的License-out。

此番浪潮的出现,也带着一丝悲凉的色彩,因为在其背后,License-in和License-out谁是主流,涉及的是商业模式之争。

2015年药政改革后,加上2018年港交所推出18A,2019年上交所推出科创板,中国创新药投资热情被彻底点燃。

当未盈利企业得以上市,生物医药项目退出周期项目过长的印象随即被打破,由此一个一二级市场共振的生物医药大牛市出现并持续了好几年。医药魔方InvestGo投融资数据库的数据显示,2020年至今年上半年间,共有68家创新药企完成了IPO。

2020年至2023年H1,创新药企IPO数量

数据来源:医药魔方InvestGo投融资数据库

在这个牛市中,乐观的情绪让多少人忽略了医疗本身的慢,也让多少创始人做着可以自己创造一个Biopharma帝国的美梦。

那时,创新药企的BD都在“以我为主”,并通过License-in以满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毕竟,在这个梦中,多数都不愿意将视为亲生孩子的资产转卖出去。2021年,License-in这一主流方式无论从交易数量还是交易总额都达了顶峰。

但好景不长,随着市场环境遇冷,美元基金退潮,周期更短,对风险更为谨慎的人民币资金接棒并渐成主流,Biotech成为Biopharma的路愈发艰难,这背后大的资金环境不确定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人民币基金能否扛大旗还需要时间验证。但明显的一点是,短期内美元基金回流还比较难。”李逸石说道。

如此情形下,“Biotech成为Biopharma的窗口已经收窄了,能让Biotech成长为Biopharma的创始人其实也凤毛麟角。”刘浩感慨,原来资本市场疯狂时,美梦易做。但现在,“资本市场已没有那么多机会让企业去试错了”。

一些资金不足的Biotech们,开始断臂求生。在刘浩看来,专注和让市场价值最大化是此时它们最需要做的事情。专注,意味着明确自身定位。

李逸石认为,现下的Biotech定位存在两种定位,一个是满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另一个是满足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两者之间存在细微但却极为重要的差别。

前者常常是技术出身的Biotech创始人给自己企业的定位,但实现的难度又常常超出他们的预期。

“这可能是目前国内很多技术创始人的局限性。他们技术过硬,但很难看清技术平台孵化产品后,在临床上的竞争格局,特别是未来多年之后的竞争格局。”李逸石说,“满足未满足的市场需求,其核心是'谁是你面向的市场'?如果靠卖药实现商业化,也就是biopharma,医生与患者是市场。而如果BD是重要的商业化变现手段,也就是Biotech模式,合作方就是市场。BD是缩短商业化链条,从而降低研发风险的重要途径。”

不同于数年前,在BD交易中,如今License-out已经超越License-in成为主流。尤其是2023年,有数据显示,上半年,License-out项目预付款是license-in的近35倍。

此时,传奇生物和强生的合作也再次被人们津津乐道。只是从现阶段来看,能促成如此合作的企业仍是少数。刘浩和李逸石都指出,“其实,国内很多创新药企还不具备全球BD的能力,尤其是与海外顶尖Biotech进行同等创新力水平的竞争能力。”

为此,刘浩给出的建议是BD布局要更早。“国外很多Biotech成立之初就有目标自己要卖给谁,后面就是拼眼光拼资源。”典型例子便是2020年年初BioNTech和辉瑞的合作,抢先布局mRNA新冠疫苗,最终创造了辉瑞千亿美元营收。但不同于海外,“国内Biotech们在过去并没有把License-out太当回事。”这也导致在提前布局上吃了亏。

其次,创始人需要对市场需求有深刻的洞察,这也是如何抢先一步的前提。“企业需要在研发早期就看到市场需求,包括MNC的管线规划,否则东西最后开发出来,会很尴尬。”李逸石说,“我鼓励药企的创业者,特别是从技术平台出发的科学家,至少要了解疾病的治疗格局,不同疗法间的差异和医保覆盖程度等。”

此外,BD到海外市场,与选择国内市场有着相反的做法。李逸石认为除了全球都共通的需求如肿瘤、自身免疫疾病、感染等,由于欧美国家的支付环境不同,还可以尽力布局一些尖端技术平台和前沿技术,包括在发达国家才会比较重视的一些疾病,比如罕见病等。

以今年上半年为例,医药魔方NextPharma®数据库显示,创新药license-out的37项交易中,就有13项罕见病的项目,占比超35%,高于过去三年的平均值。换言之,市场必须有一头占优。“(这款新药)起码在国内或国外得有一个不小众的市场,可以国内小众,国外不小众,也可以反过来。”刘浩说。

尽管在License out大潮下,BD对很多创新药企而言仍是考验。但李逸石表示,“中国创新药企业得在生态里找准自己的战略定位,眼下,我还是比较支持企业选择‘满足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而不一定非得是‘临床需求’。”在他看来,虽然“现在BD才刚开始,但明智的公司已经持续在做BD,比如百济神州等。”

BD“退货”、专利诉讼非坏事

不可否认,已有创新药企依靠BD实现扭亏为盈。

近期,2023年中报出炉,香港18A的创新药企已有数家撞线,和铂医药、和黄医药、康方生物紧随复宏汉霖,加入了盈利大军。无一例外,它们盈利的大部分原因,都来自产品/技术授权。

2023年H1,企业转让项目的情况

然而,就在好消息不断,更多Biotech正婴儿学步之时,接二连三的“退货”、专利诉讼早在市场上催生了恐慌和悲观情绪。

7月份,百济神州和加科思都分别与诺华和艾伯维终止了合作协议。更早前,还有数家药企的创新药都遭到退货或拟转让。其中,诺诚健华和加科思的终止合作消息传出后,二级市场反应尤为强烈,当天股价分别一度暴跌27%和25%。

“市场的反应是有些过度的。”李逸石无奈道,“退货带来的暴跌真的有必然联系吗?如果理解行业深层次的规律,就可以知道或许并不一定,有时是资本市场为下跌找的理由和借口。”在他看来,尽管退货原因不尽相同,有的因为海外市场变化,MNC管线布局调整,有的则是靶点被证伪,但在成熟的商业社会里,退货只是正常现象。

好比百济神州和诺华终止的就欧司珀利单抗(ociperlimab)的合作。目前,TIGIT靶点在全球的进展都不太顺利,先前默沙东和BMS已经在该靶点上碰壁。而直到今天,即便全球针对TIGIT靶点的药物有80款,但也仍无产品获批上市。

在这项合作中,百济神州最终斩获了3亿美元的首付款,并拿回了该药的全球权益。不同于国内市场,美股对此反应颇为淡定。消息一出,百济神州的股价只跌了2个点左右。

于海外市场而言,“退货”早已司空见惯。过去一年,这样的“分手”案例在海外市场不胜枚举。“换个角度看,大药厂帮你证伪了且能及时止损,也是很聪明的方式。”刘浩说。

而在今年6月份,国产创新药出海还第一次碰到了“专利战”——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被大药企艾伯维状告侵权。对此,李逸石坦言:“如果你去看美国市场,就会发现知识产权官司有时也是狙击对手的一种商业手段。”

创新药遭遇的诸多挑战,放在医疗器械身上已非新鲜事。最知名的莫过于华大智造与Illumina的专利诉讼,而近期也有史赛克起诉海创医疗专利侵权等。

有业内人士曾指出,在过去创新药疯狂发展的年代,不少问题都被掩盖住了。因此,当创新药发展趋于冷静,问题都一一浮出了水面。“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对于中国的Biotech们而言,这些都是它必经的成人礼。现在中国药企可能被起诉的事件还少,但专利挑战一直都会有,往后还会更多。”李逸石坦言。

但换言之,“退货”不断还能持续License-out——医药魔方数据显示,上半年License-out首付款金额已超10亿美元,以及像百济神州的明星药物泽布替尼被起诉专利侵权,也“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中国创新药企有了与MNC同台较量的实力。”

License-out已火,并购时机未成熟

目前,随着通往Biopharma的窗口消失,一些Biotech为了求生存,被并购也是其考虑的方式之一。

只是,在中国市场实行并购并不容易,除去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需要层层审批,眼下更大的问题在于部分Biotech估值也仍未回到理性水平。“有钱时一些企业可以‘整着买’,即为了一个鸡腿买了整只鸡。但现在,明显大家更愿意‘零着买’。”李逸石口中的“整着买”和“零着买”,便是并购和BD。

过去两三年,“因为中国投资人的口味都比较喜欢企业有个技术平台,即‘整着买’,然后可以孵化很多产品。因为这样一来产品多了往往能够快速推高企业的估值,到了40亿元门槛便赶紧去上市。”李逸石坦言道。

但如今的市场环境,逼迫着大家调整了口味。刘浩和李逸石都认为,眼下,BD是比并购更为划算的途径。

尽管近日来,总有A股医药上市公司传来并购消息,主角包括华东医药、华润双鹤等大药企,但这都属于少数。即便是今年6月份,百克生物收购传信生物这种被业内理解为开启了并购大幕的事件,在李逸石眼里同样只是个案。

“未来这个行业会不会出现那么多的系统性并购?我觉得还真不一定,可能还是少数。”他说,“比如百克生物对传信生物的收购,仔细观察它的交易结构就会发现,设计挺巧妙的,它对后续的管线开发等都有很多业绩上的要求。”

当时,百克生物在公告中写道:“此次整体投资周期约3-4年,如项目进度不及预期,未达到协议约定里程碑节点,该项目的后续实施可能存在顺延、变更、中止甚至终止的风险。”换言之,如果传信生物在规定时间达不到目标,便有“被抛弃”的风险。

更早些时候,华东医药4.9亿元收购道尔生物75%的股权,在李逸石看来,尽管在2021年的大背景下,标的公司估值被谈的相当合理,因此华东医药可以以较低的价格,相对较早的进行并购布局。

但这样的能力和眼光,放在今天是稀缺的。从并购方的角度看,“最大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大药企,全球商业化的能力还不成熟,同一个靶点同一款药物,你很难卖出10亿美金,顶多就是10亿人民币。如此一来,就很难花大价钱去并购,去引进。”

而从被并购方的角度来看,刘浩认为现在还没到时候。虽然从2022年年中开始,关于产业进入出清阶段的声音便不绝于耳,彼时,恒生医疗指数从2021年7月的最高点下跌55.03%,基本回到疫情暴发前位置,且今年上半年IPO和融资都似有回暖迹象,但直到今天,刘浩和李逸石都认为眼下产业出清还未彻底结束。

原因在于“有不少公司现在手上还有一些现金,中国的投资人还没有习惯接受down round是一个市场行为这样的事实。”李逸石表示。

不过,刘浩指出:“现在时间比较敏感,一些2021年下半年融到资的企业,可能资金也快消耗完了。”医药魔方InvestGo投融资数据库显示,2021年下半年,共有130家创新药企完成融资,总融资金额超200亿元,其中B轮及B轮后的融资事件共有42起,而企业的预测生存期最长为2年以上。

因此,“等一批中后期项目开始大规模降估值后,产业才能出清,也才可能出现更多并购。”他说道。在此之前,上市公司所支持的产业资本,更多还是通过少数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到一级市场。举例来说,浩悦资本过去12个月完成的数十笔生物医药私募融资中,70%都有上市公司的参与,而这其中多数都伴随有BD交易的安排。

潮涨潮退,创新药如何走得更远?

如今,即便国产创新药遭遇寒冬,哀叹声不断,但回望国产创新药过去数年的发展,依靠着政策、资金和海归人才的支持,国产创新药已经有了长足进步。

人民金融创新药数据库显示,今年上半年(截止6月29日)共有17款国产1类创新药(包括化药、治疗用生物制品,不含中药、疫苗)获批上市,创出历史新高。

眼下,再回头反复提及当初中国新药数据的“黑历史”已无意义,刘浩直言:“投资并不是投历史,而是投未来。”

事实上,过去这一波创新药热潮也常被横向拿来与20年前轰动一时的互联网浪潮进行比较。彼时,互联网产业掀起IPO浪潮,相关企业股价高速上升,形成估值泡沫,随后也都遇上美联储加息等诸多因素,导致泡沫最终破灭。这与被疫情推高的生物医药产业又何其相似。

但我们或许不必过于悲观,“就像当年互联网浪潮以及随之而来的泡沫破灭,但潮退之后,我们再看手机,其实已经有不少APP留存了下来,便利了我们的生活。创新药也会如此。”

2023年,国产创新药License-out的成绩,便是过往几年厚积薄发最好的见证。未来,创新药产业也亟需更多的支持和推动力,使其过去所积累的动能和惯性能继续往前,而并非过度收紧各项政策,自捆手脚。

毕竟打开窗户,新鲜空气和阳光会进来,苍蝇也会飞进来。但不能为此就关上了这扇窗。好比国产电影,“虽然我们看到,现在国产电影已经能与好莱坞唱对手戏,但要知道,国产电影曾有一段很长时间的保护期。”李逸石如此感慨,“光伏和新能源行业其实也一样。国产创新药真正发展起来也就5年,总不能只吃老本吧。”

实际上,从李逸石的观察来看,这几年无论从临床监管、上市渠道还是支付方政策,确实都在收紧。

他认为,这些政策对微创新和伪创新的影响更大,而对真正创新项目的影响是长期看好的。尽管如此,政策的调整也应该考虑合适的时间点,市场对政策的解读也应该更细致的进行区分化理解。中国创新药药要想能够在全球站住脚,短期之内还需要国家政策更多的支持与保护,和资本市场更加长期主义的宽容态度。

刘浩同样表示:“最近医保局的几项政策,其实已经有所松动,给予了创新药医保谈判更温和的续约降价规则,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政策还是要给予创新药发展更大的支持力度和更多的发展空间。”

推荐阅读

前FDA专家锐评出海潮变:肿瘤水涨船高,CNS方兴未艾 不惧寒冬!盘点15位今年拿下超5亿元融资的医药创业者

Copyright © 2023 PHARMCUBE. All Rights Reserved.

欢迎转发分享及合理引用,引用时请在显要位置标明文章来源;如需转载,请给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或发送消息,并注明公众号名称及ID。

免责申明:本文章中的信息仅供一般参考之用,不可直接作为决策内容,医药魔方不对任何主体因使用本文内容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