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迪怎么就这么“舟车劳顿”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李云迪现场 李云迪怎么就这么“舟车劳顿”呢?

李云迪怎么就这么“舟车劳顿”呢?

2023-09-19 01: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李云迪怎么就这么“舟车劳顿”呢?

2015年11月03日 03:11 来源:信息时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人参与 评论

10月30日李云迪和悉尼交响乐团合作在首尔演出,在弹奏肖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时,由于记忆错乱忘谱导致演奏被迫中断。据说现场有观众要求退票,还有称李云迪把责任推卸给指挥,而音乐会主办方也表达出不满。之后李云迪活动官方机构“云迪音乐”在微博上公开回应,承认“由于舟车劳顿,导致演出出现失误”,同时声称“绝不存在把责任推卸给指挥的行为,更不存在退票一事”;而李云迪自己也表示“向乐迷朋友们道歉”。但是,对于“出现失误”的理由是“舟车劳顿”,有网友和乐迷疑惑,是什么导致了“舟车劳顿”呢?

原标题:李云迪怎么就这么“舟车劳顿”呢?

10月30日李云迪和悉尼交响乐团合作在首尔演出,在弹奏肖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时,由于记忆错乱忘谱导致演奏被迫中断。据说现场有观众要求退票,还有称李云迪把责任推卸给指挥,而音乐会主办方也表达出不满。之后李云迪活动官方机构“云迪音乐”在微博上公开回应,承认“由于舟车劳顿,导致演出出现失误”,同时声称“绝不存在把责任推卸给指挥的行为,更不存在退票一事”;而李云迪自己也表示“向乐迷朋友们道歉”。但是,对于“出现失误”的理由是“舟车劳顿”,有网友和乐迷疑惑,是什么导致了“舟车劳顿”呢?

现场还原

“舟车劳顿”导致忘谱

据报道称,10月30日于韩国首尔艺术中心举行的音乐会上,李云迪与悉尼交响乐团合作肖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时,在第一乐章出现忘谱,在与乐团完全无法同步后,演出被迫暂停。经过简单交流后,终于磕磕绊绊地完成了全曲的演奏。随后,网络上有韩国乐评人和乐迷接连曝光了演出现场的情况:李云迪指责乐团、对指挥有不敬动作、取消签售,甚至有乐迷留言说第一乐章结束后,就有观众要求退票。

关于被迫中断、场上交涉、漏音错音等“失误”,迅速从韩国蔓延到中国的社交网络上,“李云迪失误”成为热词。李云迪方面官方否认推卸责任和退票一事,而很多李云迪粉丝则表达愤慨,指责相关的言论是无妄之谈、没有常识。也有分析认为,在表演过程中出现“失误”无可厚非,因为人非圣贤,很多钢琴名家都出现过忘谱和失误的局面。对于“出现失误”的理由,官方说法是“舟车劳顿”,不过,李云迪也承认“任何解释都是苍白的”。

原因探讨

李云迪都在忙碌些什么

有业内人士认为,李云迪2000年拿下“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肖邦曲目本来是他的拿手好戏,此番出现“车祸现场”却也不属意外。因为仅仅一个月前,这位“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评委,就不惜请假中途暂离波兰华沙大赛现场,不顾“舟车劳顿”,千里迢迢以伴郎身份回国参加黄晓明与Angelababy的大婚。而此次“失误”,也不是李云迪第一次忘谱,2009年在中山音乐堂演奏贝多芬《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也有出现“失误”,而之前在欧洲巡演也曾招致“恶评”。

李云迪作为“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最年轻的冠军得主,也是第一位折桂的中国人,俊朗外形成就“钢琴王子”称号。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他频繁活跃在娱乐圈,多次参加各种商演代言和综艺真人秀,一度因为“炒作卖腐”上头条。有评论认为,虽然在娱乐圈异常活跃,但李云迪在钢琴技艺上演奏的曲目量比较狭窄,技术上也有所退化,出现“车祸现场”不可避免。

“舟车劳顿”的李云迪

忙巡演

除了本次以客席钢琴家身份与悉尼交响乐团合作,李云迪的“肖邦传奇”巡演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根据排期在9月基本两天一场,10月暂停后在11月底继续武汉、重庆、大连等地的剧场巡演,基本是一周几场的车轮战。

忙综艺

从近两个月的行程来看,“钢琴王子”录制了央视的《开学第一课》和“秋晚”;助阵老友谢霆锋出现在《十二道锋味2》上;还参加了真人秀《星星的密室》和《全员加速中》。他受访时表示录制真人秀是“极好的休息方式”,“参加这种互动节目,就像春游一样”。

忙社交

单就微博公开的踪迹来看,李云迪在“秋晚”后晒出与TFBOYS的合照,在担任“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评委期间请假回国担任黄晓明大婚的伴郎。最新则是晒出和“颜王”孙红雷的合影。

忙代言

10月27日他和孙红雷的合照是为某品牌代言,有报道称李云迪现场用手机“弹奏”钢琴曲。9月中旬他曾出现在重庆一个钢琴博物馆的开馆仪式上,还担任某音响品牌代言人。艺人出席活动很正常,但频繁赶场势必“舟车劳顿”。

智能抓取

标签:李云迪 钢琴家 首尔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参与 评论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