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仁宗下线,二十年太子、十余年监国,一生短暂却精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朱高炽下线 《大明风华》仁宗下线,二十年太子、十余年监国,一生短暂却精彩

《大明风华》仁宗下线,二十年太子、十余年监国,一生短暂却精彩

2023-09-20 16: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意味着仁宗是天神下凡、受命于天,不过这套路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周的祖先是踩巨人脚印出生的神话是如出一辙。

仁宗母亲就是大将军徐达的女儿仁孝文皇后徐皇后,徐皇后生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所以《大明风华》里面汉王、赵王那么嚣张,仁宗朱高炽都不太希望把事做绝的原因也在此,即仁宗和汉王、赵王的确是一母所生,顾念亲情。

颜值担当白毛阁大学士

当初朱元璋分封诸王,朱棣为燕王,之后封燕王长子、朱元璋的第四个孙子朱高炽为燕王世子,以明太祖的权威确立了燕王的后继人,这是仁宗朱高炽能长期不倒的原因之一,即开国太祖的光环。

仁宗虽为嫡长子,但有个缺陷,据《孤树裒谈》所载:

“仁庙……足疾,中官翼之,……或时失足”,

这是说仁宗腿脚不好,宦官搀扶还时常会摔倒。而朱棣次子朱高煦则是

“貌奇伟,美髭髯”

(《明史》),是个十足的帅哥。但是朱高煦

“性凶悍”

(《明史》)且

“材武自负”

(《鸿猷录》),又因为在皇族补习班,全是皇亲国戚的公子,但整个班就朱高煦是刺头,

“不肯学,言语轻佻,为太祖所恶”

(《明史》。这也是朱高煦不能成为燕王世子的原因。

朱高炽、朱高煦

二、靖难时期

明朝前期最重要的事件就是靖难之役。朱高炽身体既然不好,在靖难之役中自然不能冲锋陷阵,而朱高煦则是随父亲卧冰踏雪,所以也就有了剧中的那句类似的经典台词,

“吾病矣,汝努力,世子多疾”

(《明史纪事本末》),这就给朱高炽造成了极大压力。但是朱高炽在靖难之中不是没有贡献,不如说贡献巨大,其地位一如萧何。

当时朱棣根据地为北平,在打退第一次朝廷讨伐军耿秉文的大军后,靖难军的形势其实不乐观。因北平以北的山海关等边疆一线是朝廷的军队、北平以南还是朝廷的征讨大军,燕王根据地面临南北夹击的状态,因此燕王决定先北后南,出兵山海关、占领大宁,而空虚的后方北平则全靠朱高炽守护。当时的讨逆军总指挥李景隆见北平空虚,遂率五十万大军直达北平卢沟桥,朱高炽手中则全是老弱病残,但因北平为燕王根据地,朱高炽知道北平的重要,他

“旦暮督治守备”、

礼贤下士、勤勉异常:

“四鼓乃起,二鼓乃息”

(《仁宗实录》),本来身体就不好还殚精竭虑,这也是仁宗早崩的原因。最终朱高炽以弱兵残将守住了北平,也因此燕王才能无后顾之忧的席卷北方。安定北方后,朱棣才能无顾虑南下靖难。靖难之中,朱高炽仍主政北平负责调度军需,古代打仗就是打军需,所以靖难能成,朱高炽功绩当为第一。

永乐帝的三个儿子

三、

皇太子时期

建文四年,江上之战,燕王大军惨败于朝廷军,燕王都快被俘虏了,但是关键时刻朱高煦救驾,使得燕王成功脱困,所以有了

“吾病矣,汝努力,世子多疾”

这句话。

在太子位的斗争中,以靖难功臣为首,因朱高煦同他们一起出生入死,所以双方关系极好,因此靖难的武将淇国公丘福、驸马永春等都亲近朱高煦;而以兵部尚书金忠为首,解缙、黄淮等儒臣都主张立嫡。解缙做《虎顾众彪图》之诗:

“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续藏书》)再加上

“皇长子仁孝”、“好圣孙”,

各种帽子、忽悠全来,朱棣招架不住儒臣的嘴,最终不顾丘福等人劝谏,铁了心立长子:

“储二分定于嫡长,元子仁贤,又太祖所立,汝等勿言”

(《仁宗实录》)。

但是太子的位置,朱高炽坐的并不安稳。其在作太子之时,六次监国,但却发生了三次针对太子的大案。

朱高炽父子

三次大案为:

一,是太子府属官解缙之死。太子党解缙,因多次劝谏永乐帝让汉王就藩,惹得永乐十分不满,以试卷泄题为借口,解缙被贬交趾,后其入京述职,恰逢永乐北伐,解缙拜谒太子之后即返交趾,但永乐借口其

“无人臣之礼”

杀之。

二,耿通之死。永乐第一次北伐归来,向辅政的杨士奇询问太子表现,杨士奇答曰“(太子)

存心爱人,不负陛下托

”,而大理寺右丞耿通也上疏“

太子事无大过误

”(《明史》)。汉王、赵王对此十分不满,所以诬陷耿通受贿于太子,又因耿通弹劾永乐宠臣陈英,最终让永乐产生了杨士奇、耿通为太子党的误会,结果耿通被杀。

三,黄杨之狱。永乐第二次北伐,以黄淮、杨士奇、杨荣辅政,汉王借机

“日夜谋嫡……动摇监国,中伤黄淮等”

(《明史》),最终黄淮、杨溥、金问、芮善等太子党被下狱。

三大案,都是汉王、赵王针对太子的阴谋,但太子凭借智慧、忍让和儒臣的支持成功化解,最终汉王不仅没能夺嫡反而被遣送就藩。

而六次监国的是时间是永乐七年第一次监国至永乐二十二年。朱高炽作为太子确立了帝国的政策,其政策影响持续十余年。第一次监国一年十个月、第二次一年九个月、第三次三年十个月、第四次七个月、第五次四个月、第六次四个月。虽然太子不是十余年天天监国,但是朱棣从漠北回銮对国内政策亦不大过问,至少对太子的国内政策没有大改动,所以太子可谓帝国政策的实际制定者,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文官多受太子影响。

四、继位仁宗

永乐帝病逝榆木川,去世前立下遗诏,令太子即位。但是随永乐北征的杨荣等人为防止汉王等不安势力造反,

“六师远去,不宜发丧”

(《明史纪事本末》)所以搞起了秦始皇去世时候那一套,秘不发丧。

在朱高炽接到杨荣等人报告的皇帝宾天的消息后,朱高炽首先令太孙朱瞻基前往迎接皇帝遗体,自己则调度军事。其在京动作为:先和铁杆太子党吏部尚书蹇义、大学士杨士奇等秘密商讨对策,同时令太子亲信将领宁阳侯陈懋、武阳侯薛禄等接管京师防卫,再调各地精锐组成万人入京,又令亲信驸马都尉沐昕入南京镇守,防备南方七省,最后在召集户部、礼部尚书安排丧葬事宜。

仁宗继位

永乐二十二年,战战兢兢的作了二十多年太子、监国执政长达十余年的朱高炽终于成为帝国真正的主人,新朝年号洪熙、封原太子妃张氏为皇后,太孙朱瞻基为太子。仁宗的即位标志着大明王朝前期积极政策转向守成。仁宗享国之日虽短,但其国内政策上自永乐下至宣德一以贯之,最终仁宗和其子宣宗开创了大明盛世——仁宣之治。

张皇后

联系以后,仁宗庙号称之为仁的原因,这就和他年轻的经历密不可分。仁宗既有疾,就被健全的兄弟们嘲笑歧视,这使他培养了冷静的性格,善于隐忍,仁宗愿意从弱者角度出发,同情百姓,善施仁政;而且仁宗又有很高的文化素养,深受儒家文化影响。至朱棣即位,旧世子党(支持世子朱高炽继位的人)和汉王党明争暗斗,汉王党以武将为主,旧世子党则以文臣居多,可见朱高炽、朱高煦兄弟二人的势力,而文臣能支持朱高炽无非因朱高炽的文学素养、仁政爱民。

仁宗病

仁宗监国主政时期消耗了他大量的心力。永乐七年第一次监国,老家凤阳就爆发了水灾,朱高炽殚精竭虑以救灾为重,

“即发廪赈之,勿缓”

(《皇明通纪》);迁都北平途中,朱高炽过山东,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亲自下车询问百姓受灾状况,说

“民饥且死,尚及征税耶,速发官粟赈之,事不可缓”

(《仁宗实录》)。足见仁宗爱民之心。

至仁宗即位,虽短短十月,但他废除了永乐帝穷兵黩武的政策,安抚百姓、与民休息、对关外羁縻安抚;暂停了郑和下西洋的靡费;对永乐朝大兴土木政策也采取了消极态度;针对永乐朝大杀大臣的野蛮行为,仁宗从亲信蹇义、杨士奇入手,给辅政大臣们“绳愆纠缪”的银章,让他们纠正自己的错误。其谦虚谨慎的作风,难怪被《大明风华》里的二叔朱高煦嘲讽为朱家圣人。

参考文献

1.?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

2.?李贽《续藏书》中华书局1959

3.?《明史》中华书局2004

4.《明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对版,1962年。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