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投稿附信(cover letter)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期刊投稿的邮件如何写好 如何写投稿附信(cover letter)

如何写投稿附信(cover letter)

2024-05-16 12: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投稿附信(cover letter)是在投稿时与稿件一并寄送的、写给编辑的关于稿件的说明。虽然投稿附信可以很短,但这封信可用于传达关于你的稿件的许多重要信息。它有可能帮助编辑更快地做出决定,尤其是,专业地附上这样一封信,表明对编辑足够尊重,会给编辑留下好的印象。

投稿附信显而易见的好处是:首先,它是一封信,通过对主审编辑的称谓、问候和致谢等客套性语言,试图拉近与主审编辑的距离。其次,通过对论文工作重点的简要介绍,帮助主审编辑快速了解你工作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声明一些潜在利益冲突,以避免审稿时落入潜在竞争对手的陷阱。

那么,如何提交投稿附信?

在纸质年代,投稿附信是写在一页纸上的信件。

后来,人们接受电子邮件投稿时,稿件是附件,附信反而成了邮件正文。

当今,至少对于大部分出版物,人们采用在线投稿。在线投稿系统提供了录入或上传投稿附信的窗口。

现在讨论最关键的问题:投稿附信如何写。

一些出版物会给出如何写投稿附言的详细指南。对于这类出版物,只需要按照指南要求书写投稿附言即可。也有一些出版物或期刊,并不给出投稿附言指南。

对于没有给出投稿附言指南的期刊,如何办呢?如果我们仔细看看《自然·方法》期刊的指南要求和泰勒&弗朗西斯(Taylor & Francis)出版社的指南,我们会发现,两个不同机构给出的指南高度相似,只有细微差别。因此,我们可以参考这两份指南要求书写投稿附言。

以下分别介绍两个机构各自的相关要求,并给出泰勒&弗朗西斯出版社提供的模板(含翻译),供书写投稿附言参考。我们的具体建议是,如果目标期刊没有给出指南,那么参考以下两份出版物指南的任何一个都可以。更好的方式是,使用泰勒&弗朗西斯出版社提供的模板,视情况补充推荐的审稿人信息。

1 《自然·方法》期刊附言要求

艾莉森·多尔(Allison Doerr)在《自然》博客上给出了针对《自然.方法》期刊的投稿附言要求,指出投稿附言应该包含如下内容:

同时建议,在附言中需要避免一些不当内容:

2 泰勒&弗朗西斯出版社附言要求

泰勒&弗朗西斯出版社对旗下的期刊投稿给出了如何写投稿附言的指南,要求在附言中给出:

指南还要求在投稿附言中需要避免一些东西:

3 泰勒&弗朗西斯出版社附言模板

以下是泰勒&弗朗西斯(Taylor & Francis)出版社给出的投稿附言模板和中文翻译,供参考。

展开全文

如果投稿窗口没有提供上传推荐或排除审稿人信息的地方,你觉得有必要推荐和排除审稿人,那么建议将“We have no conflicts of interest to disclose”替换为以下两段内容(如果其中的一段不需要,则只给出需要的一段):

Below is the list of recommended Referees suitable for reviewing our manuscript(具体数目酌情考虑):

Below is the list of excluded reviewers due to conflicts of interest(具体数目酌情考虑):

投稿附言样板

尊敬的【编辑姓名】,

我/我们希望提交一篇题为“[文章标题]”的原创研究文章,供[期刊名称]考虑。

我/我们声明,该稿件是原创的,尚未在其他地方出版,目前也没有考虑在其他地方出版。

在本文中,我/我们报告/展示了_ _ _ _ _ _ _ _ _。这一点很重要,因为_________。

我们认为这份稿件适合由[期刊名称]出版,因为它符合…[期刊目标和范围的具体指南]。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请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作品的意义和新颖性,正在被解决的问题,为什么稿件属于这个期刊。不要简单地在附言中插入你的摘要!简要描述你在论文中报道的研究,为什么它很重要,为什么你认为期刊的读者会对它感兴趣。】

我们没有利益冲突需要披露(即不需要排除审稿人)。

请通过[电子邮件地址]将所有关于此稿件的信件发送给我。

谢谢您考虑这份稿件。

此致,

敬礼

[你的姓名]

[所在单位]

[地址]

[日期]

如果投稿窗口没有提供上传推荐或排除审稿人信息的地方,你觉得有必要推荐和排除审稿人,那么建议将文中的“我们没有利益冲突需要披露”替换为以下两段内容(如果其中的一段不需要,则只给出需要的一段):

以下是推荐的审稿人名单(具体数目酌情考虑):

以下是需要排除的审稿人名单(具体数目酌情考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