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后妃八旗女子的发型演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朝鲜王妃的发型图片 清代后妃八旗女子的发型演变

清代后妃八旗女子的发型演变

2024-06-20 14: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小两把”

(1)清初,再次健全冠服制度。除大典礼时后妃戴朝冠外,喜庆节日后妃要戴钿子。戴上钿子,脑后再垂发辨就不适应了。于是,后妃们梳两个横长髻,形似小姑娘梳的两个抓髻,戴上钿子十分稳固。摘下钿子,这种抓髻式的发髻也可作家常打扮。因为这种发式,平分左右,各扎一把,宫内后妃称其为“小两把头”。

清初的几位皇太后、皇后生活节俭,梳小两把头时,只戴鲜花,不佩首饰。“小两把头”在清宫流行很久,直到乾隆朝,孝贤皇后也仅仅是戴通草,不戴金银首饰。用以敦促宫中后妃以节俭为本。

“小两把头”的特点,是用本人头发梳成,无法戴份量重的金银首饰。“小两把头”的出现,是从实用出发的,随着清朝统治的巩固,经济发展,后妃发式也出现了由小到大,由实用型向着美容、美饰的审美型发展。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说到“小两把”在众多的清宫戏中只有《少年天子之顺治篇》比较符合历史,大家对“小两把”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这张图是里面瑾贵人的“小两把”,非常标准的。这种发式,不能戴很重的首饰,只能戴一下小首饰和鲜花之类的。

(2)“小两把”除了上面的这种样式的,还有一种比较低垂的样式。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3、两把头

注意:因为这种两把头要用发架,所以也有人把它归结到“架子头”中,这也是可以的,它的发展有两个阶段,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下。

(1)第一阶段

乾隆盛世的黄金时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发展,首饰制作工艺亦不例外。清代宫廷处在特殊的位置上,全国各地的名贵首饰源源不断地贡进清宫,大大刺激了宫廷后妃追求美饰的心理。

但是,要这些份量可观的金、银、玉、珍珠、宝石的首饰戴在头上,“小两把头”发髻就显出许多不足之处。如“小两把头”低垂,几乎挨到耳根,发髻松,稍碰即散。如何将这些美丽的首饰戴上去呢?于是,一种新的梳头工具——发架应运而生。

发架有木制的,也有铁丝拧成的,形似横着的眼镜架。梳头时,先固定头座,再放上发架,把头发分成左右两把,交叉绾在发架上。中间横插一长扁方(插在发架的两个孔内),然后用针把发稍和碎发固定牢,戴什么样的首饰都捉得住。

两把头后面的耳边的垂发,梳成扁平状,末端用发带束起,微微上翘,形似燕尾。整个发髻象个待飞的燕子,清代后妃还因年龄而异梳头戴首饰。年纪轻的,戴艳丽的珍宝首饰,显出年青活泼的朝气。年老的梳“两把头”,首饰选质地高贵的,体现出老年妇女端庄、稳重。皇家女子头上梳两把头,插戴上贵重的首饰,与脚下穿着高底鞋相呼应。走起路来上身直立挺胸收腹,似有节奏,头节、脖梗不能左右摇晃,来回摆动。为封建社会树立了妇女行动规范的最佳形象。

在这个阶段,发架出现了,但是这时候的发式是不用假发,或者用的比较少,而且根据乾隆的孝贤皇后前期的装扮来看,这种发式在乾隆前期就已经出现的概率很小,我曾经看了一份资料,那里面说是乾隆中期,结合乾隆中期时候宫廷生活的奢靡程度,我觉得是比较可信的。

这个阶段的发式,比起我下面说的第二阶段,发髻要小一些,发架也没有那么大,我找不到特别合适的图片,就把 @lolena 帖子里的图搬来用下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跟着和大家一起对照下几部有名的清宫戏里的两把头!(

按相似度由低向高从上而下排的)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这个发髻很漂亮,能够看出是带着发架的两把头。但这个阶段的发髻应该比图中的发髻要长一些,这个发髻短了,而且比较扁,形状上也有些不对。这个时期的发式,应该还是一有点“八”字的影子,但不像前面“软翅头”那样是个十足的“八”字了,这时候的形状应该是介于“八”字和“一”字之间的。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这个图中的发式形状符合,带着点“八”字的影子。但是这个发髻太细了,而且有点长。(吐槽:怎么看都像头上顶个棍子)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这张若曦图片里的发式比较接近这一阶段的两把头了,如果发髻的形状,再像“八”字一点,发髻短一点,就更好了。这个式样也有些偏象第二阶段的两把头。

(2)第二阶段

两把头在康乾以后(大概是嘉庆时期),由于受汉族发髻“如意缕”的影响,满族妇女一般均将发髻梳成“一”字形,俗称“一字头”(这里的一字头比后面补充介绍的一字头要长,并且用了假发)、“如意头”等。清代中期,满族妇女的发髻样式逐渐增高.“双角”也不断扩大。

说到这个时候的发式,大家可以参见《金枝欲孽》,这部电视剧里的后妃发式是比较尊重历史的。这个发式比起第一阶段,发架大了,假发多了。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lolena 帖子里的这张图也挺标准的。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补充:“一字头”(唯一确定这个发式出现的时间比较早,康熙时期已经有了,而且梳这个发式是有支撑物的,但我不确定是不是乾隆时期那种像眼睛架子的那种发架,从它的形状和发髻大小来判断,我觉得应该不是。)

二、架子头

架子头出现的时间应该是道光时期,是由两把头发展而来,因在髻中衬有架子取其形似,故称“架子头”。据说是道光的孝全皇后发明的,这个发式用的是六角形的发架,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架子头”。这个架子头的“双角”更加长了,发髻是两层,用的假发也更多了。

梳妆时先将头发梳成两个横长髻,即将整个头发平分为左、右各~把,形似小姑娘梳的两个抓髻。再以铁丝或藤条做成骨架,外边缠上青绸、缎绒,形似簸箕的钿子戴在头上,再用两条黑缎带系于颌下,使钿子可以十分稳固的戴在头上这种“架子头”是满族妇女出席隆重场合时的盛装,摘下钿子,便是平时的打扮。但戴荆子的抓髻式发式是用本人的头发梳理而成,分量重的首饰根本戴不上去,只能插几朵鲜花、绒花等分量较轻的装饰性物品戴,限制了头饰的大量使用。随着清朝统治的巩固、经济的繁荣,满族妇女的传统发式也开始出现了由小到大的变化,由实用型向审美型发展。

三、大拉翅

这是晚清时期才出现的,慈禧太后发明的,但是我们在清早中期的宫戏里经常看见,典型代表是还珠里面的,这是清宫戏里面让人习以为常的BUG了。

这种牌楼式的装饰上面不用头发,纯粹以绸缎为之,做成一顶“扇形”的冠,戴时只要套在两把头发髻之上,这就是俗称的“大拉翅”,是满族贵妇的发式。这些贵族妇女们头戴高高的饰物,再穿上她们习惯穿用的那种高底旗鞋,身材显得格外修长,走起路来也愈加稳重、端庄。

大拉翅,又称“大京样”,“大翻车”、“达拉翅”,类似于现在舞台和影视剧中所见到的清代宫装样式,即以头顶发髻为“头座”,在上面加戴青色素缎或纱绒架制成的发饰,脑后也留“燕尾儿”。这种发式清末流行于北京,而且越加越高,发展成类似后来“旗头板”的式样,并在正面饰以花朵,侧面悬挂流苏(线穗),所以东北一些地区叫“京样”或“宫装”。

“大拉翅”头饰是形似一个扇面的硬壳,约尺把高。里面是用铁丝按造头围的大小做一圆箍,再用布袼褙做胎,外面包上青缎子或青绒布,做成一个固定的装饰性的大两把头,再插一些用青素缎、青绒、青直径纱或绢制的花朵。需要时,戴在头上即可,无需梳掠,不用时取下搁置一边。既起到美饰头发的作用,又摘戴方便自如,可谓两全齐美。

大拉翅,形似大如意,勾在颈后的燕尾,也比原来的大,几乎挨到衣领上。因大拉翅以粗铁丝做架,承重性较强,上面设有插簪、钗、流苏、疙瘩针、耳挖勺、头花等固定装置,满足了同时佩戴众多首饰的需要。

满族妇女的这种发饰,是贵族妇女的专用发饰,故宫博物院藏《雍正行乐图》,作清初贵妃形象,就绘有这种发饰。因这种发饰属于达官贵族阶层女性的盛装,所以平民妇女在结婚时,也常常以此为“礼冠’’戴在头上,好像汉族的“凤冠霞帔”一样,觉得荣华和富贵。

直到清末,“大拉翅”仍为满族妇女的主要发饰,无论官宦命妇、民间女子纷纷效仿。其实上述的头式除贵族妇女外,很少有人在日常这样打扮。原因是既费时间又费劲儿,而且必须由别人帮助完成。梳好后不能随意俯仰枕靠,无论站或坐都要直着脖子,虽然漂亮但并不舒服。民间除在婚礼等隆重场合或年轻姑娘媳妇过年时梳外,很少能见得到。

作者zhx123456p

转载:满族文化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