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传统纹样解析及其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服装设计中的纹样设计包括哪些 维吾尔族传统纹样解析及其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

维吾尔族传统纹样解析及其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

2024-06-26 07: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黄鑫 李增贝 陈若瑄

摘要: 维吾尔族传统纹样主题丰富、纹路细腻、色彩艳丽,极具少数民族特色,将其与现代纺织品设计审美标准相结合,不仅可以提升纺织品的美感和附加值,还肩负着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历史重任。文章通过地理位置、宗教文化和信仰两个方面研究维吾尔族纹样的形成发展、风格特点和表现形式,着重阐述了纹样的分类及寓意,从纹样布局和色彩角度解析了五类维吾尔族传统纹样在纺织品设计中的实践应用,并探索其文化内涵和功能。研究表明,这种少数民族纹样赋予了纺织品新生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

关键词: 维吾尔族;传统民族文化;纹样;纺织品设计;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 TS941.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17003(2020)12012006

引用页码: 121301 DOI: 10.3969/j.issn.1001-7003.2020.12.018(篇序)

Analysis of Uyghur traditional pattern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textile design

HUANG Xin1,2, LI Zengbei1, CHEN Ruoxuan1

(1.School of Textile,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07, China; 2.CollaborativeInnovation Center of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Zhengzhou 450007, China)

Abstract: Traditional Uyghur patterns with ethnic minority characteristic possess plenty of properties such as rich themes, delicate patterns and bright colors. Combining them with design aesthetic standards of modern textiles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beauty and value of textiles. Uyghur patterns also play the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of national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This paper studied the development, style characteristics and manifestation form of Uyghur patterns from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religious belief, set forth the classification and implications of patterns, analyze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five kinds of Uyghur traditional patterns in the textile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attern layout and color, and explore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and func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uch traditional ethnic patterns have a high economic, practical and aesthetical value, endowing the new life to the textiles.

Key words: Uyghur; traditional ethnic culture; pattern; textile design; practical application

纹样是一种民族标志物,通常承载和表达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明和文化精神,是民族智慧的象征。维吾尔族是中国主要少数民族之一,跨地区的发展造就了其多民族融合的特点,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形式,纹样便是其中之一[1]。维吾尔族纹样在经历迁徙、自然环境变化、文化输入、宗教变革等之后,逐渐形成纹理细腻、形状独特、用色大胆的民族特色。经过时间的积累,已经演变成维吾尔族人民统一的独特审美,从宗教建筑到服装饰品有机融入当地居民的生活之中。近年来,纺织品图案设计强调“装饰”概念的同时,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精神和现代设计理念的相互交融[2]。然而,目前国内维吾尔族传统纹样在纺织品设计中的风格类似,多是纹样的改造和搭配,忽略了民族特有文化和现代审美的碰撞融合,并且对于传统纹样设计过程的解析研究较少。因此,本文详细剖析了地理位置、宗教文化信仰對于维吾尔族纹样形成及发展的影响,系统阐述了维吾尔族纹样分类及寓意,深入挖掘纹样的基础元素和内在含义,并解析了其在纺织品设计方面的实践应用,既具备学术意义,又能为中华民族传统纹样在纺织品创新设计和实践方面提供参考与借鉴。

1 地理位置对维吾尔族传统纹样形成及发展的影响

新疆古称西域,作为维吾尔族的起源地和主要居住地,地势以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为主[3]。新疆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具有明显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充足,早晚温差大,气候干燥,四季分明,这些因素决定了维吾尔族服饰形态齐全的特点[4]。

天山以北为准噶尔盆地,俗称北疆。北疆多草原,生活着游牧民族。除草原之外,河流、戈壁、沙漠、高山等共同构成了天山北部的复杂地理环境,使得游牧民族需要根据气候变化而四处迁徙。艰苦的生活环境教会了他们利用动物毛皮获取生活便利,以长袍为主的草原服饰因其良好的御寒保暖性,发展成游牧民族的日常必备着装。居无定所的生活并没有磨灭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热情,反而让他们从中获得灵感,山川河流、飞禽走兽化为图纹装饰服装,大自然的颜色变为服饰主体色调。“自然”和“动物”这两大元素逐渐成为早期维吾尔族服饰纹样的主旋律。另外,北疆地区的生态环境适宜畜牧业发展,在市场上形成了以皮革、地毯居多的维吾尔族手工艺品,常以自然纹和动物纹装饰,具有宏观大气、色彩鲜明的风格。

天山以南为塔里木盆地,俗称南疆。南疆多沙漠绿洲,与草原文化相比,服饰以防风沙为主。南疆的绿洲环境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条件。除兽皮之外,天然纤维棉、麻成为维吾尔族服饰面料的新选择。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发展,使位于这条路线上的疏勒、焉稽、龟兹、于田等地的居民接触到了丝绸。根据《魏书》中相关记载,大量波斯国使团由丝绸之路进入南朝。波斯风格具有形式自由、装饰精美、花纹生动复杂的特征,装饰图案多以植物和动物为主,如太阳花、牡牛、翼形狮花纹等,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生活的热爱。借由现在维吾尔族壁毯上精致和细腻的波斯图案风格可见,波斯文化的传入对维吾尔族特色图纹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5]。与北疆地区不同,南疆的生态适宜农业生产,目前市场上的维吾尔族手工艺品,如织布、织丝、金属制品、陶制品等体现出明显的农业经济特征,植物纹随处可见,展现出制作细腻、精致典雅的特点。

2 宗教文化及信仰对维吾尔族传统纹样形成及发展的影响

随着聚居地的不断迁移和政权变换,维吾尔族曾信仰过如萨满教、佛教、祆教、伊斯兰教等众多宗教[6]。宗教文化及信仰是维吾尔族艺术文化历史不可缺失的部分,在民族传统图案中仍留存着这些宗教的痕迹[7]。最原始的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都与维吾尔族早期接触的萨满教息息相关。萨满教源于蒙古高原,由一批维吾尔族先民迁移带入西域。他们崇拜自然和动物,结合维吾尔族先民生活的地理环境,装饰图案主题大多以火、山、水、狼、鹰、鹿、羊为主。萨满教主张火神可镇压邪恶,带给人们幸福和财富[8],因此,火的代表色——红色是维吾尔族最喜爱的颜色之一。另外,萨满教崇拜大自然,认为日月星辰皆出自蓝天[9]。历史上,西突厥也曾自称为“蓝突厥”,对于蓝色的喜好世代相传,蓝色是维吾尔族服饰图案的另一种主色调。

伴随丝绸之路的兴起和中原文化的渗入,佛教于公元前1世纪由印度传入哮什、和田等地。大约在公元4世纪,整个西域的发展达到昌盛时期,在位于丝绸之路北线上的龟兹及南道上的于阗,佛教文化传播异常繁盛[10]。佛教的引入对于无法摆脱自然危害,长期生活在与自然抗争的艰苦环境中的居民而言,是一种心理解脱和慰藉。现在维吾尔族纹样中常见的莲花纹、忍冬纹等都是在受到佛教和中原文化影响后形成的纹样;原本逐渐消失的孔雀纹等佛教动物纹样,在近年来也出现复兴的趋势。

伊斯兰教同样是丝绸之路的产物,它与波斯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喀拉汗王朝在公元10世纪末开始信奉伊斯兰教,并逐渐占据主导位置[11]。伊斯兰教前身是袄教,作为古代波斯的国教,在西亚、中亚等地非常流行,后由波斯传入西域。在波斯被阿拉伯灭亡之后改为伊斯兰教,它的出现伴随着西域内部王朝政权的建立和变更,这加速了伊斯兰教在西域的传播和普及。波斯繁复的图案风格逐渐融入维吾尔族人民生活中,成为现代维吾尔族图案的主流风格,对维吾尔族的建筑装饰、服饰穿戴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伊斯兰教不提倡有生命体的纹样,动物纹样不再是维吾尔族图案的主导元素,随之兴起了植物主题和生活物品主题的纹样。其中,常见的有巴旦木纹、葫芦纹、葡萄纹、石榴纹等,寓意着寿命绵长和人丁兴旺,与宝石、流苏等生活纹样搭配在一起,结合鲜艳的维吾尔族主色调,构成了各种各样的现代维吾尔族常见民族图案[12]。

宗教文化及信仰的变迁同样见证了维吾尔族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不同的宗教时期对维吾尔族市场发展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萨满教时期以牧业为主,落后的社会条件下,市场流通手工品以动物纹样装饰的皮毛类衣物为主。佛教时期,社会发展到鼎盛阶段,人们心理需求大于物质需求,市场流通物品以纹样细腻的植物纹类纺织品为主。伊斯兰教时期,社会政权更替,纹样被宗教赋予阶级色彩,市场上常出现以植物纹和生活用品纹装饰及图案繁复的手工艺品,极具民族特色。

3 维吾尔族传统纹样分类及其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

维吾尔族民族特色纹样深受地理位置、宗教文化及信仰等因素影响,体现深厚的地域和文化特征。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这种风格的纹样被越来越多维吾尔族人民应用于装饰建筑、室内装潢及服饰设计等领域,既表达了吉祥的寓意,体现民族精神内涵,又充满了文化意蕴和美学价值[13]。维吾尔族纹样按照来源及特点大致分为自然景象、植物、动物、生活用品、图腾崇拜五大类,如表1所示[14-15]。

3.1 自然景象类纹样

自然景象类纹样来源于大自然的启发,与生活环境中的山脉、河流、湖泊有关,如水滴纹、波浪纹、漩涡纹、山脉纹等,以抽象化的方法提取自然景色,形成简单纹样,表达维吾尔族人民对大自然的尊重,常被应用于建筑物、生活用品、地毯及服装的装饰图案中。图1(a)为漩涡纹装饰的地毯,将形状简单的漩涡纹样作为基础纹样运用到地毯上,比例协调,

整体融合性较好,是传统手工地毯纹样编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体现出维吾尔族人民将水视为生命之源,表达对水的珍惜之情。图1(b)的抱枕图案是由历史久远的山脉纹组成,以连绵不断的山脉走势为原型,绣花的表现形式配以青绿色和藏蓝色,带给人们凹凸形象、清新自然的感觉,符合现代家用纺织品设计理念中要求具备实用性、美观性和艺术性的标准。

3.2 植物類纹样

受到新疆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的影响,维吾尔族人民一直认为植物是生命的符号。因此,植物纹样是维吾尔族传统纹样中使用时间最久、种类最繁多的一个类别。常见的有藤纹、桃花纹、巴旦木纹、葡萄纹、葫芦纹、石榴纹、八瓣花纹、四瓣花纹等,寓意四季长存、吉祥长寿。“圣果”巴旦木产于南疆干旱的沙漠地带,具有十分旺盛的生命力,其纹样符号——巴旦木纹自然成为了维吾尔族人民最喜欢的图纹之一。作为维吾尔族特色服饰的花帽(维吾尔语称“朵帕”),常以图2(a)的巴旦木纹和八瓣花纹为主,用金银线绣花点缀在花帽的四面体上,包含四季轮回和回归自然的寓意,降低了蓝色的饱和度在传承民族特色的同时,又迎合了现代大众审美,增加了其商业价值。图2(b)展示了两款植物类纹样装饰的手提袋。四瓣花纹属于几何类纹样,提取抽离其特征符号,简化图纹,形成绿色的四瓣花图案和红色的正方形本体旋转45°后重叠而成的图案,并将其渲染于手提袋上。图案颜色设计以蓝色为主色调,色彩鲜明、对比强烈,体现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石榴纹变化多样,以石榴花和石榴果实为原型[16]。抽离石榴纹特征的圆形和长方形符号组合成喷射状纹样,填充在菱形的图案内部用以丰富整体造型,配合黄色背底,代表吉祥、幸福的寓意。两款手提袋的整体设计图案纹路清晰、结构严整、色彩活泼,完美融合了独特的民族色彩和时尚的现代艺术特征,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

3.3 动物类纹样

维吾尔族先民生活在广阔沙漠之中,与羊、骆驼、马等动物常年相伴,利用其部分器官或肢体形态创造出象征图样,如山羊角纹、鹰双翼纹等,表达对生命的崇敬及权利、英勇、自由等向往。壁毯作为典型的维吾尔族家装纺织品,具有图案清晰、颜色亮丽、制作精致的特点,最受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新疆壁毯由羊毛编织而成,其结法、用料与地毯相同,生产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分为地毯式挂毯与绣花式壁挂两类,多用于室内装饰。维吾尔族壁毯的图案常以动物纹、物品纹为主,设计思路为多层嵌套,以几何方式变化纹样,将同类色或对比色并置排列,通过对比反映出色彩的反差美。图3(a)为维吾尔族家庭中常见的壁毯,包含了山羊角纹和鹰翼纹,结合动物纹盛行的萨满教时期的代表颜色红、蓝,寓意恩赐财富和幸福、镇压邪恶,表現出属于这个时代独特的原始感。纯手工的编织会让图案和颜色更加复古、民族特性更加突出,使整个空间呈现凹凸感,美化了室内空间的视觉效果。少数民族元素的风格赋予家装纺织品精神功能,精美的壁毯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除了作为生活装饰,也被很多喜爱民族文化的收藏者所青睐。婚庆床上纺织品是家装纺织品另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中国风在世界范围的流行使传统中国婚俗文化在国内复苏,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的婚礼中层出不穷。主流婚庆床上纺织品设计秉承经典元素和个性化相结合的原则,要求突出时尚美感的同时,体现民族婚庆的文化传承性。图3(b)呈现的是具有维吾尔族民族特色的婚庆床上用纺织品与现代室内装修风格的完美融合。不同于汉族龙凤为主的纹样造型,这类婚庆纺织品更具少数民族语言和内涵,例如蓝色的鹰翼纹象征着生机勃勃和自由,红色主色调意味吉祥喜庆,表达了对怀揣民族信仰的维吾尔族新人未来生活的祝福。在以黑白灰为主的冷色调现代装修风格中,引入大量蓝、黄色对称纹样组合的图案装饰现代婚房,保留了传统特色,增添了美满的寓意,彰显时尚,在婚庆视觉设计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4 生活用品类纹样

这类纹样的灵感来自生活中的物品,如木梳、流苏、纺车轮、宝石等,表现手段直观,容易辨认,展现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纺车纹样的出现与丝绸之路的兴起息息相关,是维吾尔族受外来影响开始接触丝绸等纺织品的佐证。民俗文化的融入可以创新服装设计模式,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印染服装纺织品被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17],如通过扎经染色而成的维吾尔族节日传统服装面料艾德莱斯绸。艾德莱斯绸最早源于丝绸之路,多产于和田和喀什,主要分为黑艾德莱斯、红艾德莱斯、黄艾德莱斯、莎车式艾德莱斯等,是维吾尔族人民节日必备的服装[18]。质地轻薄、颜色鲜艳,以及由于特殊染色方式造成的图案色晕是其最大特点。图4(a)的红艾德莱斯绸多为红底白花,图案以石榴纹、梨纹、流苏纹为主,配合面料特有的悬垂感,飘逸不失端庄,充分展现出节日的喜庆感和服装的艺术美感,适合各年龄段妇女。图4(b)的黄艾德莱斯绸以艳黄色为底,花纹多为红、白两色,常出现简单的木梳、菱形等纹样,图案结构细腻紧凑,配色大胆活泼,凸显民族风韵和时尚元素的完美契合,不仅可以作为服装,而且可以制作成室内装饰品,传达民族印象语言。

3.5 图腾崇拜类纹样

维吾尔族受多元宗教信仰文化的影响较深,常将对于太阳神、火神、神树等的崇拜抽象化为图腾符号,形成纹样,多用于礼拜毯图案、清真寺建筑装饰等领域,象征着圆满和平、神圣庄重。图5(a)的清真寺外观造型以龛座为原型对称排列,建筑多为白色,外墙壁上刻有大量太阳神纹样,充满对本民族宗教的虔诚。多数清真寺在保留其历史形态的原则上进行修补完善,将伊斯兰教的建筑形态和建筑纹样完全保留,这也为伊斯兰教建筑历史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礼拜毯上更为常见的龛座纹又称米和拉甫纹(mehrapche),有单数和复数之分。图5(b)的绿色龛座纹为主体结构,配以左右对称的特色植物纹,呈现出神圣庄重之感,表达了礼拜的虔诚之心。

4 结 语

维吾尔族人民结合早期生活环境和历史背景,将自然和宗教元素抽象化,创造了特征鲜明的纹样,展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用以寄托和传达民族文化和民族语言。本文研究了聚居地理环境及宗教文化信仰等因素对于维吾尔族纹样的发展与演变的影响,深入阐述了自然景象、植物、动物、生活用品和图腾崇拜五大类传统纹样的文化内涵及艺术特征,并以纺织品为载体,从纹样提取、组合构图、色彩运用和寓意等多角度剖析了其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情况,寻找民族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有机融合,为大众生活创造新美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维吾尔族传统纹样内容丰富、纹路细腻、色彩艳丽,蕴含浓厚的地域特征,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拜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收藏价值。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挑战和冲击的当下,弘扬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契合现代设计风格,创造具有民族文化鲜明特色的纺织品,烙印民族语言,对于助力民族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吐尔逊·哈孜. 新疆维吾尔族纹样艺术[M]. 乌鲁木齐: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2015: 89-90.

HAZI Turson. Art of Xinjiang Uyghurs Pattern[M]. Urumqi: Xinjiang Art Photography Press, 2015: 89-90.

[2]莎菲. 跨文化视野下的纺织品图案设计[D]. 南京: 东南大学, 2018.

SHAFI Attiya. Textile Design in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D]. Nanj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2018.

[3]戴宁宁. 新疆南疆地区内生动力难题及其应对措施探析[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2): 33-40.

DAI Ningning. An analysis of endogenous power problems in southern Xinjiang reg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J]. 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2020(2): 33-40.

[4]刘俊蕊. 基于水文改变指标体系的新疆水资源变化研究[J]. 地下水, 2019, 41(2): 153-154.

LIU Junrui. Study on the change of water resources in Xinjiang based on the index system of hydrological change[J]. Ground Water, 2019, 41(2): 153-154.

[5]榮新江. 波斯与中国:  两种文化在唐朝的交融[J]. 中国学术, 2002(4): 57-65.

RONG Xinjiang. Persia and China: the blending of two cultures in Tang dynasty[J]. Chinese Academy, 2002(4): 57-65.

[6]张安福, 王玉平. 丝绸之路交通与塔里木地区宗教开放性研究[J]. 史林, 2018(2): 54-60.

ZHANG Anfu, WANG Yuping. The silk road and the religious openness in tarim[J]. Historical Review, 2018(2): 54-60.

[7]亚力坤·吐松尼牙孜. 从佩饰看维吾尔族宗教习俗的历史变迁[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4): 49-52.

TURSUNNIYAZ Yalkun. Understanding Uighurs religious customs change through ornaments[J]. 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2015(4): 49-52.

[8]色音. 中国萨满教现状与发展态势[J]. 西北民族研究, 2015(1): 62-78.

SE Yin. Chinese shamanism: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ing trend[J]. Northwestern Journal of Ethnology, 2015(1): 62-78.

[9]阴艳丽. 汉维词语象征意义对比研究: 以天体天象词、人体词、动植物词、颜色词为例[D]. 乌鲁木齐: 新疆大学, 2017.

YIN Yanli.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Chinese and Uighur Words: a Case Study of Astronomical Words, Human Words, Animal and Plant Words and Color Words[D]. Urumqi: Xinjiang University, 2017.

[10]张敬全, 李进新. 试论我国西北地区文化遗产反哺“一带一路”建设: 以新疆地区为例[J]. 青海社会科学, 2017(5): 59-64.

ZHANG Jingquan, LI Jinxi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One Belt, One Road" in the northwest of China: taking the Xinjiang area as an example[J]. Qinghai Social Sciences, 2017(5): 59-64.

[11]闫国疆, 郝新鸿. 多元共生、动态交融: 回鹘西迁后的西域文明与居民身份变化[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6): 49-56.

YAN Guojiang, HAO Xinhong. Multi-coexistence and dynamic integration: civilization of western regions and change of peoples identity after the western migration of Huihu[J]. Journal of Northwest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2015(6): 49-56.

[12]李楠, 张毅. 用于现代服饰品的艾德莱斯绸纹饰图案创新设计[J]. 丝绸, 2019, 56(10): 67-73.

LI Nan, ZHANG Yi. Innovative design of Aidelaisilk pattern applied in modern dress[J]. Journal of Silk, 2019, 56(10): 67-73.

[13]姜宏霖. 少数民族图案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 美术教育研究, 2017(24): 80.

JIANG Honglin. The application of ethnic minority patterns in modern interior design[J]. Art Education Research, 2017(24): 80.

[14]马依拉·亚尔买买提, 张瑞云. 维吾尔族传统纹饰及特点[J].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3, 42(1): 55-57.

YAMATI Maila, ZHANG Ruiyu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yghur traditional patterns[J]. Light and Textile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2013, 42(1): 55-57.

[15]周玲玲, 周桃竹, 潘程程, 等. 新疆维吾尔民族图案创新设计[J].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13(2): 84-89.

ZHOU Lingling, ZHOU Taozhu, PAN Chengcheng, et al. On creative design of Xinjiang Uygur pattern[J]. Journal of Zhejiang 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4, 13(2): 84-89.

[16]石云涛. 安石榴的引进与石榴文化探源[J]. 社会科学战线, 2018(2): 119-128, 281-282.

SHI Yuntao. A study of the introduction of pomegranate and its symbolic culture[J]. Social Science Front, 2018(2): 119-128, 281-282.

[17]高雪美. 民俗印染纺织品在服装设计中的有效应用[J]. 染整技术, 2017, 39(3): 79-82.

GAO Xuemei.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folk-custom dyeing and printing textile in fashion design[J]. Textile Dyeing and Finishing Journal, 2017, 39(3): 79-82.

[18]徐红, 杨璐萍. 艾德莱斯绸纹样设计工艺探讨[J]. 丝绸, 2015, 52(9): 37-40.

XU Hong, YANG Luping. Discussions on pattern design method of Aidelaisilk[J]. Journal of Silk, 2015, 52(9): 37-40.

收稿日期: 20200528;修回日期: 20201106

基金项目: 河南省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2019HYTP039);中原工学院生态纺织染整技术交叉学科团队支持计划项目(中工研〔2018〕13号);中原工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2018XQG02)

作者简介: 黄鑫(1984),男,講师,硕导,主要从事纺织品印染图案设计的研究。

猜你喜欢 维吾尔族纹样实践应用 新疆乌鲁木齐维吾尔族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情况调查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2022年9期)2022-04-21拯救“濒危”花纹知识窗(2021年12期)2021-01-16战国时期带钩的纹样艺术特点锋绘(2020年1期)2020-04-20浅析新疆维吾尔族舞蹈表演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30期)2019-10-08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感读本·理论篇(2016年9期)2016-11-05税务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实践应用探究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微课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新模式中的应用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Coco薇(2015年10期)2015-10-19维吾尔族老人长寿三要诀丝绸之路(2014年3期)2014-02-25平遥漆器植物纹样艺术研究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2年4期)2012-07-09

丝绸2020年12期

丝绸的其它文章柔性碳基纳米纤维膜的研究进展PAN/AgNPs/UV531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防护性能分析柠檬酸交联处理对壳聚糖纤维的增强作用多孔二醋酸纤维的制备及其对烟气的吸附性能耐洗型疏水疏油丝绸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桑葚魔芋复合果冻的凝胶特性研究及其工艺优化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